文|楚汐
尽管我是冲着书名《王羲之放鹅记》,起心动念想看个究竟的。但读完后发现书里根本没正面提到王羲之放鹅的故事,只在最后写他儿子王献之的《忏悔录》里一句带之,“许道长…记得小时候,你还曾用一只白鹅换了父亲的一幅小楷《黄庭经》”…
本书内页
虽只一句略过,但架不住好奇心索然,我还是自行查阅了下资料。原来《黄庭经》确与书圣王羲之有一段美谈。
相传山阴有一道士,很喜欢王羲之书法,知道他爱鹅成癖,就特地准备了一笼又肥又大的白鹅。王羲之见鹅,则欣欣然为道士写了半天的《黄庭经》,而后兴冲冲“笼鹅而归”。因此,《黄庭经》也被俗称为《换鹅贴》
较真起来,这个故事也只是换鹅的故事,和放鹅也着实不相干。我虽有点纳闷,倒也不至于过分纠结,反倒觉得作者就这样“虚晃一枪”也着实有趣!
《王羲之放鹅记》是非遗传承人叶行一的一次新尝试。他选取了中国史上一些有名有姓的书画艺术家们的奇闻轶事,以笔记小说的形式再创作,有些是史实有记载,有些则是虚构,更有些是作者煞有介事的“伪托”……
他写三国时期的大书法家、楷书之祖钟繇与芸珠的故事,会让人联想到蒲松龄《聊斋志异》的人鬼故事,所不同的是他并不着墨于情情爱爱,而是从笔墨知音角度来写二人的交往~
本书插图
他写黄庭坚酷爱香,留下许多吟咏香料和香事的诗文,曾作诗有“天资喜文事,如我有香癖”。可究其爱香的缘由,或可追溯到北宋何薳撰写的笔记集《春渚纪闻》里的一段异事奇闻,说的是曾有高僧点出,苏东坡前世是个和尚,而黄庭坚前世是个女人。
这样的前世之说黄庭坚自然不信,可当女人说黄庭坚的狐臭是源于她的棺木朽烂,蚂蚁在她腋下做窝…只要除了蚂蚁窝,狐臭就能根治。故事的发展可想而知,当黄庭坚依言而行,狐臭不治而好。
似这般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故事,这本小书里共有39篇,且篇篇精彩,创作手法各有奇招。
《抄经生》里,以碎碎念日记体形式写抄经生的生活艰难;而《永别了,画院》则是模仿了海明威《永别了,武器》的开头……
本书内页
更有意思的是,末尾7篇都是写王献之的婚姻,却偏偏不一篇写完,反而是分了7篇,以王献之为第一人称“我”的《忏悔录》开始,“我这一生没有什么可以忏悔的,除了我的婚姻”;紧接着分别从王家、郗家、谢家、桓家、公主、表姐等角度来写“我”王献之与原配夫人(表姐)郗道茂、新安公主三人间的情爱纠葛。
这一段的写法虽与网传和《世说新语》里的描述略有不同,但作者自有起据,也未尝不在情理之中。至于真相为何,纵观历史,又有几人能说得清呢?
诚如叶行一在本书开篇说,“文艺之美与趣,就像蛊惑人心的异香,总需要一些必需的依附”,所以,请不要责怪作者的不靠谱。
这样的言语不禁让人莞尔。既然本书意在尝试与创新,意在对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家的故事新编,意在对中国传统笔记小说的复兴,那么又何妨编得更天马行空、更新奇古怪些呢?
至于读者,我只要看得尽兴尽情足矣。既是小说,自然不报以史实之心,更何况,历史也从来都是真假有之,不是吗?
本书目录
最后,还想聊两句本书的装帧。
相较于内容的天马行空,封面的设计显然也是煞费苦心、别出心裁。单看封面的半透明效果,取自日本棉纸,辅以十二宫格设计,虚实之间,自有一番趣味!尤其是当我无意间翻开封面页,才发现背面赫然印有几幅小画!
内封创意
定睛一看,嘿!谁能想到呢?这本名为《王羲之放鹅记》的书,通本不见王羲之放鹅的故事,却原来——个中真意尽在内封里!由不得叹一句妙哉!妙哉!
而如果非要说个缺点,那只能说是我欣赏不了内页正文的排版了。大量的留白是让人欣喜的,只是…每一页的页眉和页脚太过紧凑,看着有点难受了~
-END-
别了横店流浪诗人曾行寒
曾行寒的暗夜,悄悄声音冷凝的河畔在风中颤抖,夜幕似乎张着一张巨大的网,借着这幽光卷楼的人甚着惨白的脸。横店的冷夜浅浅的小河,寒寒的河面随处可见,到处漂浮着从北京游艺来的血讯的噩耗。
这些来自四面八方地的群演如洪流与北方的寒流交战,横店小河的流水滴气着都凝着,似依依不舍落叶流走。有的躲在小湾里挣扎着,种下满是蜥蜴的种子,扶贫浮躁,但更多是根烂筋断,客死他乡。
葬送了父母的希望和荒废了青春的美丽的容颜,当忧愁与欲望的压抑如藤蔓一样疯长,可命运却是如躲在角落下水道里的老鼠般战战兢兢嚼着残羹冷滞。当稍稍醒目的人们离去,冷冷的横店的冷夜寒流渐渐的消失。
当我最熟悉的饭馆的角落里残羹剩饭又换了陌生人,我看见在雨夜里湿漉漉的街头,街头巷尾狼狈的穿梭和网吧里的寄宿的卷梭与无钱付账后被老板的报答与谩骂。别了横店,别了东方的好莱坞,别了污水粪沟前的桥洞下占把式的没压。
当我听到朋友说胖子被儿子接回去了,可是没几天传来噩耗胖子跳楼了。可我每每回忆他吃垃圾桶里的熟饭、瘦菜、捡白鹅翻飞、驱虫蠕动的葡萄、橘子、苹果等。想起我刚来时在他那桥洞下借宿,他热情洋溢的给我介绍演戏。
想起我刚来时他拿出到处角落掏来的剩餐,他总是热情的招呼,我吃了一口难以下咽,狐臭味扑鼻。想起我带着他去嬉戏拍戏,看看西溪的美景,他也特意的换了身衣服,但是还是遭到了同事朋友的嫌弃。我只得把他引到贤者偷偷给他拿了一床破棉絮与一些纸皮。
但当天亮了自尊的他我已不知所踪,由于有拍戏的通道我无法寻他,想起他的安危我还惦记着那个桥洞,我默默祈祷希望他已回。
四五天后我回到横店找到了那个阴朗的桥下,一个朋友说他被儿子接回了家,我默默的说这样也好,他有个好儿子,我们老了可没胖子好。当外景的兮兮的戏越来越少时我们慌乱的来到了横店,素有的朋友得了常重病留给我他的住房。
冷冷的横店的冷夜冷冷清清,有的人留下有的人回去了。我们绝望中明年开春说好一起走,抛开世俗的述说带着负重下换来的车票,想象着火车轮下碾压的肉体感受孩子的死撕裂的身体下活着得死亡的纯真的爱情,还有难以寻觅的自尊。
没有爱情的婚姻,没有自尊的同情,纠结这人世的尘缘与弯头拾起来的自尊,纠结这疾病折磨下恐将死去羞怯的皮囊仍绽放的天空两行热泪的文字,死也要死在人生战场洒满鲜血的路上。上帝给我们一个丰富多彩的思想和不甘平庸的而又自尊与没有灵魂的命运。我不知道别人,我只想一份纯真的爱情,哪怕生活着简单陋室的生活。一个没有爱情的人生,抱着刺痛是你我走向追逐的步伐。
致死凄凉之地,是生来已有的自尊幻化的强大的梦想。也许梦成,也许梦灭,我已感觉命运向我召唤。我没有勇气,像孩子一样,只想在巨大的恐惧后,去看看海底的世界。就在那海的五彩缤纷的世界,胖子以梦想成真。愿所有的人,在尘世中,还有那我的诗人朋友,诗文能被赏识,和我的文友,身体能康复安好。
还有我那小学、大学的同学,真的很惦记你们,又不能去见你们。别了横店的冷夜,别了我短暂中结交的进来的朋友,别了胖子,我从朋友口中得知你死讯后,我痛苦不堪的灵魂。别了横店小镇,我龌龊的离去。来了北京人,参参的北京,我们不得不去。也许葬身海底,也是我不屈的灵魂。
别了横店,就在这个夜晚,我与你孤独的诉说,在陌生的人里,彷徨的他们与我自己。也许在另一个入口,我们成了相知与倾诉。又怀念横店的冷夜,人心的温暖。因为北京夜魔下的血淋淋徘徊,痛气在大海里震荡的无声。别了横店的冷夜,我有不舍,在那个淡夜的交织只在小河里。胖子的低雨。
别了横店,别了我短暂中结交的进来的朋友,别了胖子,我从朋友口中得知你死讯后,我痛苦不堪的灵魂。别了横店小镇,我龌龊的离去。来了北京人,参参的北京,我们不得不去。也许葬身海底,也是我不屈的灵魂。
别了横店,就在这个夜晚,我与你孤独的诉说,在陌生的人里,彷徨的他们与我自己。也许在另一个入口,我们成了相知与倾诉。又怀念横店的冷夜,人心的温暖。因为北京夜魔下的血淋淋徘徊,痛气在大海里震荡的无声。别了横店的冷夜,我有不舍,在那个淡夜的交织只在小河里。胖子的低雨。
我在飞机上重新读完了熊召政的《去明朝看风景》, 这段时间一直在看书,从父亲11月17日走后开始,我重读了老鬼的《血与铁》,发现对老鬼的理解和认同已经改变了许多。“我信了你的邪”,典型的武汉话,直译就是我相信了你的邪恶,相当于I服了YOU。民坊说法就是冒得法子,被你搞败了。不知褒义还是贬义,中义吧,小眼睛单眼皮爱笑头发柔顺的女子说出来,别有一味道。循着这种声音下去,就离武汉越来越近了...
过完父亲的头七,我回到了北京,不再喜欢热闹的场合,怀揣悲伤的时候看着别人没心没肺的高兴确实不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我给老鬼的博客留了言,我称他先生,先生现在蛰居延庆。还好先生回话了:解字石,就在我住的旁边呢。孝牌别在贴身的左臂,我却不能专注地回忆并怀念我的父亲,思想疲惫又亢奋,想了很多,似乎明白了很多,似乎很多更不懂了,模模糊糊的睡去后很快又大汗淋漓的醒过来,直到我遇到了《平凡的世界》,懂得了时间象河流,生命如泥沙。
有些书是要你在某一个年纪某一个时期某一种心境才能读的,这话不假。《平凡的世界》这个大部头是我在大学里就拿起来又放下放下来又拿起的,那时浮躁的读不进一本所谓的名著。这次不同,我一下子安静下来了,思维开始专注。很多问题的答案像床边香炉里的燃香一样袅袅的露出了头。向路遥致敬,尽管您没能像莫言那样幸运。
12月21日,登上黄鹤楼,放眼隔两江而三镇互峙的壮景,想起“故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诗句。在黄鹤楼的最高处,我看着对面的另一个我,突然发现了自己的变化。我头皮屑少了,汗脚不太臭了,狐臭消失了,这只是表象。我自己写的字不再让自己讨厌了,我能够在任何场合慢慢清晰地表达出我想说的话。我想起了在高中之前我还是个口吃加尿炕的受父母责骂的怯懦如兔子一样的男孩子,而现在,我释然了。虽然我还是没有学会从容的假笑,但我驾驭了从容的率真,那是一种安静。
有个法国谚语好像说:如果你没有看到他的死去,其实他没离开。我想父亲也没有离开,他就在那儿呢,在我身后像小时候那样告诉我这要怎么做那要怎么做。我不想听,但我在听。
【黄鹤楼】
天气阴冷,但不阴沉,是一种俊俏的冷酷,预告有雨,但没有出现,征兆都冒得。沿阶而上没有几个游人,半路上这楼并不是黄鹤楼,只是个峰回路转的铺垫而已。
我喜欢这个台柱,在夏天,它会爬满青藤。
过了白云阁,抬眼就已见到了黄鹤楼。匾额四个字是“楚天极目”
楼登顶,武汉三镇尽收眼底,武汉、汉阳、汉口,不禁浮想联翩。
仰看天空的时候,我想到了颐和园
落梅轩,但梅花开放尚需一些时日
【红楼】
在黄鹤楼的对面,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的指挥部,时间原因匆匆而过
其实,我更喜欢探寻下一层次的原因。为什么会是在武汉?
答案是空余的,天时地利人和而已。但人,是第一位的,我坚信
【户部巷】
户部巷在武汉长江大桥的紧邻,午餐安排在这里。
相比较于吃,我更觉得是能读懂武汉的市井文化的地方
能读懂池莉的《汉正街》的地方
充满了烟火气的地方
也是信了你的邪的地方
【湖北博物馆】
博物馆边的晋世家会馆,进馆前吃饭的好去处。这个时节,藜蒿和菜薹是必点的,因为别的地方吃不到
天气好可以在户外,边吃边看悠游觅食的白鹅野鸭
编钟
越王勾践剑
古琴
【东湖】
一下子把我拉到了玄武湖,不能自拔
那垂下的柳枝
那望眼的浩淼
挺拔的马尾松
映入湖中的亭榭
垂钓的的老人
【菩提木香炉】
允许在袅袅中想一些事儿...
感谢欣赏
#安德路的罗尼有点想当然#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