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了我来了……”
“她二婶你来弄啥呢?”
“我来跟你拼呢!”
“拼爹呢?”
各位看官对上面这段对话熟悉吗?这可不就是选自有着“中原第一女丑”之称的张晓英的戏曲小品《妯娌斗嘴》嘛!真的太有意思了,快和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戏曲小品《妯娌斗嘴》_腾讯视频
▲张晓英参加梨园春栏目时
带来戏曲小品《妯娌斗嘴》的表演
前方高能预警
张晓英要开始怼人啦
▲戏曲小品《妯娌斗嘴》精彩瞬间
跟我比美你才不中嘞
你看咱这杆儿(叉腰动作)
你看咱这脸儿(抚面动作)
往这儿一站,又白又胖,清明发亮
身上一闻一股麝香
▲戏曲小品《妯娌斗嘴》精彩瞬间
你看看你,又黑又瘦,一脸是皱
你往那儿一站,哪儿闻都是一股狐臭
“中原第一女丑”张晓英到底是谁?
将生活融入戏曲,借质朴流畅的唱腔和滑稽幽默的表演让艺术展现生活真实的一面,演出风格接地气是“中原第一女丑”张晓英最大的辨识度。
▲张晓英演唱曲剧《陈三两》
张晓英和黄金搭档李杰共同完成的戏曲小品《妯娌斗嘴》曾在首届“黄河情”全国小戏小品交流演出季上演,这一作品不仅让台下观众不时捧腹大笑,也让专家评委由衷夸赞。
▲张晓英在剧场休息
今年48岁的张晓英出身于梨园世家,擅长豫剧、曲剧、越调、小品等,主攻黑头和彩旦。戏曲小品是张晓英极为钟爱的表演艺术,她原创了多个剧本,并在数年来的演出中不断修改打磨使之成为精品,由她自编、自导、自演的戏曲小品《桑林收子》根据同名传统戏改编,荣获多项大奖。她的代表作《妯娌斗嘴》《媒婆嫁女》《劝闺女》《探阴山》《下陈州》等更是为广大戏迷带来了笑声和生活启迪。
张晓英的表演现场总是笑声阵阵、掌声不断
是因为她擅长将生活融入戏曲
借质朴流畅的唱腔和滑稽幽默的表演
让艺术展现了生活真实的一面
今天的“戏份”已备好,等你来看!
声明
图文内容收集自网络,由《河南移动戏曲》编辑整理。本文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归属原作者,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聚光创作大赛##精品长文创作季##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作者:老谈
近日,有个叫“开封王婆”的自媒体,一下子爆红网络,俨然成为开年短视频赛道的顶流。
但身在顶流的她很是尴尬。一方面,各路网红围着王婆炒得欢,大有薅尽她羊毛的气势;另一方面,因为被名气所累,王婆本尊反而畏手畏脚了,她一下子不敢“挣快钱”了,也就是说,不敢带货了。
很多人并不清楚,大红大紫之前,王婆也曾在小号带过货。有媒体统计,近90天她带货79场次,总销售额在25万到50万之间。
以王婆今天的名气,如果在大号卖货,应该不难突破这个数字。王婆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甚至不敢有所动作,那个统计她的媒体照旧不放过她,揶揄道:(王婆说媒)是一场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闹剧,台下的年轻人依旧对恋爱没什么兴趣。而台上的“王婆”在说媒之际,似乎早晚也要踏入下一个领域。
虽然大家都在调侃“宇宙的尽头是直播带货”,但某人合理合法地挣钱,一点也不寒碜。很多人在说王婆炒作,我反而觉得,新闻媒体炒作她的时候更加游刃有余,故作高深起来的时候,简直是杀人诛心。
今天的王婆给公众的印象还是蛮好的,但也保不齐未来可能翻车。我想为今天的王婆说几句公道话,就进入“炒作”这一领域来说,她还是个小学生,没有谁比那些个新闻媒体更主动更擅长的了。
01
赵本山小品里的话,一只公鸡搁老两口手里蹦子儿不值,“让我炒作,炒完就值钱了”。小品里的人物有手段、有技术,一只公鸡也能给炒起来。现实情况则是,炒作动物不会那么方便;单纯炒作男人、女人,不是那么容易博眼球;唯有与男女有关的事儿,才更加方便炒作。
民国文人在《上海男子生活》一文中写道,大城市的人阅读报纸时,“先不忙看要闻专电这些东西,且翻开副刊……很热心地读着那些强X幼女与娇妾卷逃等类的信息……”
可见,在这篇文章发表时的1933年,报纸对男女之事的炒作,已经出现了成效。
彼时报纸上刊发的所谓娇妾卷逃等信息,在新闻史上还有个专有名词,即“黄色新闻”。它不是诸位所理解的那种色情新闻,泛指一切格调不高、没有什么价值、纯粹为了博眼球而存在的新闻。
虽说是如蝇逐臭、如蚁附膻,但在清末民初时,大部分新闻还是很有节操的,新闻人也是不屑于炒作、曝光别人的“家丑”的。某份报纸的创立,常常为一家党派发声,譬如报界“四大金刚”之一的《时报》,就是在康有为、梁启超的资助下创办的。
当初新闻人的洁身自好,也便决定了,即使有男女之事的大新闻出现,比如直到今天还被人津津乐道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件”,彼时报纸的报道,只能用蜻蜓点水来形容。
杨乃武案件发生于1873年年末,约半年之后,鼎鼎大名的《申报》方才姗姗来迟地报道了此案。《申报》报道该案时,没有时效性也就罢了,还无真实性可言,采集的信息多是坊间流言。乃至,连新闻的写作手法也十分无趣,它沿袭的是旧时代文人惯用的手法,隐去地点与姓名,文字则拐弯抹角。就一篇新闻报道来说,远称不上精彩绝伦。
随着时间的推移,报纸开始与文人们联系起来。比如,《时报》就渐渐由“党人报”转向了“文人报”。但这种转变的苗头,引起了梁启超的不满。
最初创刊时,《时报》在发刊词中明确写道:“本报论说以公为主,不偏徇一党之意见。”这句话本来是说着玩玩,但报纸的一代目发行人似乎是个实在人,果然践行了这一宗旨,旋即,惹恼了梁启超。
在给康有为的信件中,梁启超义愤填膺地写道,这么多年,我们花了那么多钱,养了那么多人,钱都打了水漂,打水漂还能听个响呢!(梁的原文是:“吾党费十余万以办此报,今欲扩张党势之于内地,而此报至不能为我机关,则要来何用?无怪于人之愤愤”)
梁启超因此宣布撤资,《时报》也就濒临破产。为了拯救它,发行人意识到,他们唯有继续放低姿态,后来,也就憋出炒作男女之事的“创意”。
02
民国时期,为了争夺市场,各大报刊可谓各显神通。
《新闻报》在发行量上独占鳌头,旋即被冠以“中国第一大报”;《申报》岂能让对手占尽风光?于是独辟蹊径,采用以报纸的厚度与《新闻报》的发行量抗衡,俨然成为“中国第一厚报”……总之,民国的报刊江湖上演着一番“只要定语足够多,你就是第一”的戏码。
相比之下,被撤资的《时报》就显得十分落寞了。
好在,不久之后,一代目发行人落寞退场,二代目发行人华丽亮相。买下《时报》的那个人名曰黄伯惠,他的外号之一叫“怪咖”,另一个更广为人知的绰号是“黄百万”。
(注:红框内为黄伯惠)
黄家本来就是上海金山县的首富,除了继承偌大的家业,黄伯惠还从当时上海的橡皮股票业务赚了个盆满钵满。除了钱,他简直就一无所有了。
后人记载曰:黄伯惠接手《时报》以来,“每月的亏损即达万元以上”。可见,黄老爷办报纸,不是为了挣几个臭钱,突出的就是“兴趣”俩字。
和今天的影视作品里广告泛滥成灾的情形类似,民国的很多报纸,亦是充斥着广告。林语堂就曾吐槽过《申报》的广告多,看报纸如同“在广告里找新闻”(林的原话是:“且查各版排法,亦纯以广告为本位,以新闻为补充白”)。
正所谓,黄老爷来了,青天就有了。黄伯惠不仅接广告时相对克制,还经常花大手笔给《时报》打广告。
他将报馆搬进一家豪华的大楼,在显眼处,设置大幅的霓虹灯广告,“利用地势之便,就馆屋巅,制就红色招牌,凌空悬挂,炫人耳目”;又与洋人的电车公司洽谈,花费一笔巨资,将上海四马路大新街的电车站改为“时报馆站”。
为了取悦读者,黄伯惠同样操碎了心。
有的读者嫌近来的报纸字儿越来越小,眼睛看得费劲,黄伯惠公开表示坚持用大号字,还非常自信地印了一本宣传册:《<时报>敢请国人阅看之理由》,免费发放给读者。
民国某年,全国运动会在杭州举行。黄老爷再次发动“钞能力”,专门包了一架专机,每天一次,每日清晨将当天的报纸由上海运送到杭州,直接空投至会场,供读者就近阅读。
1927年以来,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相关机构对报纸审查的力度越来越严格。于是乎,上海各大报纸刊登的内容变得越来越雷同。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黄老板向早已武装到牙齿的《时报》编辑们下达命令:“凡他报以种种情形不予登载之新闻,时报必单独刊登。”
03
后人赞美黄伯惠曰:自从接手《时报》,他在中国首开“社会新闻”之先河。
但黄伯惠是“黄色新闻”的忠实拥趸,他所发布的“社会新闻”,也即别人不愿报道的内容,总体格调不高,主题往往是:奇闻异事与趣闻传说、火势警情与灾变事故、市井万象与人伦道德、罪恶偷盗与司法诉讼。
以上的“社会新闻”中,尤其以伦理新闻——也就是男女的那点事儿,为《时报》关注的重中之重。
这里不妨引入一个案例。就知名度而言,它肯定不如“杨乃武案件”,但在当时的影响力,因为有《时报》的煽风点火,肯定能秒杀之。
1927年末,上海有男女二青年,男的叫汪世昌、女的叫马振华,两人比邻而居,晨夕相窥,渐渐产生了情愫。是年冬天,汪从窗中向马振华的卧室丢了一封情书。由此,两人正式开始恋爱关系。汪世昌当时在军队服役,经由师长周树人(注:不是鲁迅)做媒,经马振华父亲同意,二人正式订婚。
这本来是一桩美事。怎奈,次年三月份,事情却发生了逆转。一次约会中,汪世昌怀疑马振华不是处子之身,他不好意思问女朋友,竟找了个算命先生,算命先生经过一番“演算”,同样断言马振华“决非完璧”。
1928年3月16日,汪世昌以北上出师为理由,提出分手,并将两人来往的信件全部退还。当晚,羞愧交加的马振华,身揣那些信件,投江自尽。
事件发生后,《时报》记者火速出动,第一时间取走马振华身上的120余封信件,然后在报纸上进行详细报道。
记者的速度堪比今天的狗仔队,甚至,事件的另一主人公汪世昌,也是通过阅读3月18日的《时报》,方才获悉女友的死讯。
“马振华自杀事件”在当年算是轰动一时的新闻,但《时报》在报道此类事件时,绝不是为了还原事件真相、引发群众的讨论,他们的文章中充斥着重复雷同的案情、无头无尾的报道、情感大于法律的裁定……
有人因此说,阅读他们的报纸,就好比剥洋葱,剥到最后,你会发现,什么也没有找到。
04
马振华的事件,让《时报》尝到甜头。不久之后,他们无师自通学会了该如何利用文字,巧妙地炒作男女之关系。
这些宝贵的经验,体现在新闻报道的方方面面,譬如,写作手法、报道方式、标题制作……
(注:《时报》起的一些标题)
假如诸位生活在还不那么开放的民国,当你在堂堂大报《时报》之上,看到《狐臭能离婚吗?》类似的标题。试问,你会不打开看看么?
《时报》早期的报道,还都是这些较为短小的标题。到了中后期,他们动辄一个标题用四五十字的篇幅,比如这个:《蒋医生之家庭:主仆恋爱,夫妇成水火,种种不良行为,顾全名誉起见不愿宣布,求离异,追赡养!》
“医生”“主仆恋”“离婚”“金钱”……当这几个元素结合起来时,读者岂不发疯似地买报纸?
除了字儿多,他们还善用标点符号,尤其钟情于感叹号。譬如这一个标题:《惹草沾花,少妇控夫,游荡!!暴戾!!》
以及,除了在文章的大标题上下功夫,编辑们还取了很多“别开生面”的小标题。
在《三角恋爱之两幕》一篇报道中,编辑以两个小标题,区分文章中这两幕:其一,吃请茶后肉搏打枪;其二,奸夫淫妇赤身裸体。
请问在座的诸位,有没有兴趣看看当年的这份报道?
有人又说了,这哪里是新闻报道,分明就是写小说呀。恭喜您,答对了。
在《多情公子恋女佣》系列报道中,《时报》的某一篇文章是这样开头的:
“江南三月,孤岛上的空气,还是系绩冬(注:原文如此,大概是寒冬的意思吧)一样肃杀,深秋一样萧瑟。吴增桂和施羲妹(注:男女主人公)的桃色纠纷案,算是给它渗入了一点春的气息……”
虽然标题起得惊悚、内容写得精彩,《时报》大肆进行的这类报道,很多都是所谓“张家长李家短”的事情。这类事情并没有多少价值,经过一番包装与炒作,转眼就成了所谓“惊天新闻”。
《时报》获得了流量与销量,但可怜了报道中的女性,经过轮番轰炸的报道,她们不得不接受舆论的评判与公众的审视。就比如“多情公子恋女佣”事件中的女主人公施羲妹,最终被“以妨害风化罪起诉,致使吴增桂诱伤身,要求附带民诉,追偿损失五百元……”
诚然,《时报》有时候也会为可怜的女士发声,但总体而言,受制于时代,批评她们无情无义、污名化她们的文章,占据绝大多数。
回到今天开封王婆的故事,我们发现,在如今的环境下,炒作王婆的方式,少了些险恶的字眼,却呈现得更加“理性”,以及,恶心。
任何人都可以被批评,但在批评之前,请先做好功课,王婆都宣布不得不休息了,却还阴谋论人家“早晚要踏入下一个领域”,还自以为是地说王婆“狂欢容易收场难”……
假如王婆再出来时,竟然选择在大号直播带货了;假设她某天“不火”,黯然退场了……请不要大惊小怪,也不要讽刺。一切的结果,都是水到渠成的自然选择,而非谁谁谁之前的“神机妙算”。
参考资料:
衷淑英:《民国时期上海现代婚恋观的媒介建构》
陈蓉:《家丑外扬:<时报>逃妻新闻研究》
高翔宇、周雨霏:《性别、媒介与消费:1928年马振华自杀案的社会透视》
李勇军:《试论晚清新闻媒体的社会舆论作用》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拾文化)
我是桑梓。
今天,我要为300万网友心目中的女神,撰写一篇文章。
她是郭老师。
别误会,不是这个说相声的郭老师。
而是下面这个快手网红郭老师。
也许有人不认识她,但你一定听过那句著名的洗脑神曲:
“你在无中生有暗度陈仓凭空想象凭空捏造…”
没错,这就是她的杰作之一。
除此之外,她还是一名合格的奥斯卡影后。
吃葡萄。可爱的郭老师先是伸出粉红的小舌头,然后慢慢打开嘴唇,轻轻品尝后便发出怯懦委屈的呻吟:“啊!没洗啊!”
吃玉米。一双芊芊玉手捧起刚出炉的玉米,舔了几口觉得状态有点不大对:“啊!好烫啊!”
吃面。这么独特的吃法,绝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瞧这妩媚的眼神,真是撩人心弦呢!
吃猕猴桃。从矜持害羞到血盆大口的演变,真是被郭老师演绎的淋漓尽致。
面对镜头的娇羞胆怯,更是让人看了意乱情迷。
体型纤细,舞蹈性感,人送外号“沧州郭泫雅”。
和别个庸俗的网红不一样,郭老师喜欢展示真实的自我。
抠鼻屎,没在怕的。
直播放屁,是众多粉丝的快乐源泉。
故意一拉,展示翘臀。
微博动态,尽显文雅。
这么“优秀”的郭老师,快手粉丝直达300万。
也是众多网友心目中的女神。
这个出身于农村的女孩,今年26岁,但网友都觉得她长着一张56岁的脸。
在一炮而红之前,她住在农村的彩钢房里。
关于她的成名往事,郭老师在直播间讲述过N个版本,每个版本都不尽相同。
下面,我来为大家说一个最令人熟知的版本。
曾经的她,是一位长得漂亮且学习成绩优秀的女孩。
中考那年,本来能考上城里的重点高中。
结果在去考场的路上,因为吃了一根冰棍,导致忍不住要拉肚子。
因为担心影响考试发挥,所以她索性就拉在了裤子里。
于是,当场拉稀的她被保安逐出了考场,告别了中考。
而那位害她考不了试的卖冰棍老汉,就是她现在老公(达令)的父亲。
这一切,都是一场阴谋。
卖冰棍的老汉由于太想让郭老师做他的儿媳妇了,所以故意在她去考场的路上卖冰棍,设下圈套让她考不上高中、留在村里。
未来的事儿也是巧的很,郭老师还真就和冰棍老汉的儿子(达令)在一起了。
“达令”爱她太深,怕她离开自己。
所以给她的饭菜里下了激素,让她从100斤一路增肥到180斤,成功将她拴在了身边。
至于郭老师的真名是什么,没人知道。
一开始她被称作郭凤琴,跳舞的时候她叫郭泫雅。
她的老公“达令”叫她郭倩,但是她说自己叫郭静。
直到2月底直播的时候不小心把身份证露出来了,大家才知道她叫郭蓓蓓。
他的人设也更是千奇百怪。
一会儿,是全沧州的首席美女,拥有一辆正在保修的玛莎拉蒂;
一会儿,又是一位有狐臭的拧螺丝工人,因为不爱洗澡被工厂开除。
以上这些,全都来自于郭老师的直播口述。
是真是假,我们心里都有一杆秤。
网红的世界,本就真真假假。
尤其是这种低俗的网红现象兴起后,恐怕会有更多的人故扮丑态、吸引关注。
我坦白地说,我不喜欢郭老师。
我心中的郭老师,是郭德纲,不是谁都可以当老师的。
这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社会现象,很容易给我们传导一种扭曲的价值观。
即,不用上学,会唱歌跳舞就能赚大钱。
更有甚者,唱歌跳舞都不会,只要你能哄别人开心,或是不正常一点、神经病一点,就有人喜欢。
这种网红现象,背后是昙花一现,背后是恶心唾弃。
钱,是个好东西。
但这种哗众取宠的赚钱方式,我觉得真的不妥。
毕竟赚钱千万种,自尊就一种。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