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门诊接待了一对母女,女孩十六七岁,站在母亲身后脸色略不自然。
“陈大夫,我们孩子的狐臭怎么治?!最近天热了,女孩子身上有点味道就会被人觉得不爱干净。怕同学嫌弃,这孩子已经两天不肯去学校了,哎……”女孩的母亲略显焦急的说道。
这位妈妈不要急,狐臭其实人人都有,只是有的人比较明显而已。
那么“腋臭”是怎么产生的?通过什么治疗手段可以解决呢?
腋臭产生的原因
人为啥会有腋臭呢?
人体上有大约200多万的汗腺,其中90%的小汗腺的分泌物一般是没有气味的,但分布在腋下、乳晕、阴部及肛门周围等处的大汗腺,其分泌物为较浓厚的乳状物,含有脂类物质及水。脂类物质经细菌分解后可产生不饱和脂肪酸而发生一种特殊的臭味,如同狐狸身上的气味,故俗称“狐臭”。
众所周知的事实就是,人体本身就是一个行走的细菌培养皿,那么造成“腋臭”的凶手就是——大汗腺。
什么样的人容易有腋臭
同样都是人,都有汗腺,都有细菌,为啥有的人有腋臭,有的人就没有呢?
不是的,其实人人都有腋臭,区别在于有的人“异味”明显,更多人是“臭”在其中不自知。哺乳动物大汗腺分泌物产生的气味在群居生活、性行动中是一种重要的“信息素”,甚至在语言发明之前,我们的“祖先”也是通过浓郁的“体味”来传递消息的。
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体味”作为消息传递的功能逐渐削弱,再加上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变化,才基因突变出现了没有腋臭的人类。
所以有“狐臭”的小伙伴不用自卑,拥有腋臭基因那是祖传的,没有腋臭的才是“变态”!另外,有的人天生大汗腺发达体味较重,有的人在青少年时期新陈代谢旺盛,汗腺分泌物较多,新陈代谢变慢,“体味”也会逐渐消失。
如果有“狐臭”的同学在某一天突然发现:“哎?我不臭了?!”
那就说明,你老了。
如何降低腋臭对人社交生活的影响
腋臭本身对机体没有直接危害,但由于其产生刺鼻难闻的气味,导致患者在日常交往中产生自卑情绪,严重者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那么如何降低腋臭对我们社交生活产生的影响呢?
对于腋臭情况不严重的人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一:用香水、芳香剂掩盖自身异味
13世纪时,欧洲人在对抗黑死病时偶然发现薰衣草的驱虫功能,于是制作香薰被用作“芳香治疗”以及掩盖身体散发的臭味。实际上歪果仁体味重的比例更高,在路上行走时,遇到金发碧眼的大帅哥同时芳香扑鼻乃是常事;
方法二:剃掉充满男人味的腋毛,勤洗澡,勤换衣,做个讲卫生的好少年!
说了这半天,腋臭严重的人怎么办?
科学除臭的方法有哪些
方法一: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虽然拥有值得肯定的短期疗效,但缺点有二:
其一是效果短暂,其二是易产生局部皮肤过敏,更有甚者会导致表皮灼伤、红肿刺痛等症状,患者无法坚持使用。目前市面上各种各样的外用药物五花八门,有些知名品牌甚至可以有好多同名同姓同包装的仿制产品,尤其通过网络销售的产品其质量根本无从保证。
临床实践证明,任何外用药物对于汗腺的抑制都是暂时性的,无法做到对汗腺的彻底破坏,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腋臭或多汗的症结。
方法二:手术治疗法
腋臭手术目前分为三种,一种是传统梭形切口将腋毛区皮瓣完全切除,效果显著,去味彻底,但疤痕巨大,术后切口裂开高发,复发的概率高;
第二种是微创手术,破坏汗腺或分离汗腺与皮肤开口间的链接,或运用脂肪抽吸管,通过负压和磨损对汗腺进行物理性的破坏,术后恢复美观几乎不留痕迹,但微创手术完成度和主刀医生的个人水平相关,做到味道减轻的确是可以,而有十足把握通过微小的切口做到完全根除腋下异味的医生实则凤毛麟角;
第三种是改良型小切口的手术,它是目前最好的选择方案,因为它可以充分降低再次手术粘连、出血的干扰,很大程度上降低再次手术创伤大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朱喆辰.腋臭发病机制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进展[A].医学研究生学报,2014(27)
[2] 张悦,白妍双,龚轶一.腋臭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进展[A].中国美容医学,2018(27)
[3] 吕静.CAERS数据库中除臭类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B].2018(29)
天方腋谭医生集团与企鹅杏仁门诊正在进行的联合会诊,针对患者的个人情况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通过细致的手术操作和妥善的包扎来达到疾病治愈和术后美观的双重疗效,可以说是目前腋臭治疗方法的最优解了。
当夏天到来,气温从春天的十八九度逐渐飙升到二三十度,宝宝们一个个从卫衣、风衣变成T恤短裤,这就标志着,又到了练“憋气功”的时刻。
每到挤地铁时宝宝们就会开启憋气模式,天气的闷热已经够让人懊恼,上班狗们还要在狭小空间内用各种姿势避开N种汗味和腋臭,很心塞有木有……
没错,就是这种腋臭经常逼得人怀疑人生。
之所以叫腋臭是因为这种异常感人的味道通常发自于腋下,当然除了腋下以外,腹股沟、外阴等地方也会出现。
当有腋臭的人从你身边经过时,相信那种XXXX(已经无以言表)的气味会让每个人在第一时间拥有冲出地球奔向宇宙的欲望……满满的求生欲。
但其实想一想,又有哪个人想有腋臭呢?
本来青春靓丽的出门,看见朋友刚想打个招呼施展魅力,一伸胳膊,我的天……从此以后是路人。
所以即便已经被熏到怀疑人生,也要体谅一下,有腋臭的人也是很烦恼的。
连明星也逃不过腋臭这道“大坎儿”。
比如:
何洁,曾经被狐臭弄得痛苦不堪……曾经有报道说何洁生完孩子后腋臭加重。
Ella有同样的烦恼,甚至为了消除这种腋臭做了手术,至今腋下还有一道疤痕。
腋臭的童鞋也常常会感到自卑,为什么大家都是清清爽爽的,自己就这么“重口味”?
上地铁公交的时候也不敢伸开胳膊,生怕下一秒就会成为地铁上的重点人物。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令人作呕的味道呢?
一、造成腋臭的原因有人觉得之所以会有腋臭,是因为汗液发出的味道很难闻,所以有人把腋臭的原因归结为分泌汗液的大汗腺。
但这种气味并不来源于汗液,汗液本身是没有味道的,但是遇到皮肤上的细菌时,就会发酵,产生气味分子:脂肪酸、巯基链烯醇和气味性固醇 ,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科学家们并不知道到底是哪一种细菌参与了发酵。
于是他们做了一个试验,对人腋下的汗液进行细菌培养。
结果发现任何基因型的人,皮肤上的细菌种类并没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得出结论:腋臭的来源和细菌的种类并没有关系,而和分泌的汗液成分有关。
经过进一步试验,科学家们发现基因中CT型和CC型的人汗液中的短链脂肪酸、类固醇、蛋白质等含量都高于TT型的,CC型的人含量最高,而有TT型基因的就是不会有腋臭的人。
而且每个人在运动后的汗液量并没有差别,所以证明TT型基因有没有腋臭和出汗量的大小是无关的,而是因为气味分子的浓度存在差异。
气味分子的浓度越高,人就越容易有腋臭。
二、有腋臭才是正常人宝宝们都觉得拥有这种奇异无比味道的人都是人群中奇葩,但你知道么,其实有腋臭的人才是正常人。
腋臭是哺乳动物普遍拥有的味道。
哺乳动物常常通过尿液汗液中的气味分子来传递信号,而在原始时代,人类正是依靠大汗腺的分泌,拥有良好的散热能力,才能在长跑猎食中胜过其他动物,从而有能力让自己生存下来。
所以有腋臭并没有什么大不了,汗腺发达说明你祖先很有可能体质超好是族群中出类拔萃的一个,所以有腋臭的宝宝身体素质也会比较好。
三、在东亚,“臭”的人比较少1.普遍清爽的东亚人
全球中几乎有75%的人都有腋臭,只不过在东亚腋臭的人比较少而已。
这是为什么呢?
人类在后期的进化过程中东亚人的祖先走出非洲,在进化过程中ABCC1基因上发生了突变,使得大汗腺的分泌能力大幅度下降,很多东亚人就没有腋臭了。
一般来说,有两种说法。
一种理论认为很久以前东亚地区十分寒冷,而不发达的汗腺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流失,利于维持体温。
另一种说法和文化有关,该理论认为古代的东亚人很重视个人卫生,在寻找另一半的时候会淘汰掉有腋臭的人,因此腋臭的人逐渐被淘汰掉了。
大家都知道外国人体味普遍比较重,这也和基因分不开。
不同基因的人喷香水的习惯也不同,研究者在对17000名调查者研究后发现,基因位点CC型的人最爱使用香水,CT型的人次之,TT型的人最不使用香水。CC型的人,使用香水覆盖的体味是TT型人的5倍。
所以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欧美的朋友比较喜欢用香水了。
有腋臭的同学不用自卑,大不了多喷喷香水,或者找一个"臭味相投"的朋友~
2.中国哪里比较“臭”
中国在世界上虽然属于比较清爽的国家,普遍以TT型基因为主,但腋臭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哪些地方有腋臭的人比较多呢?
有人根据基因位点的分布,研究者对中国腋臭的分布做了分析。
分析后发现,台湾、两广、云南、青海等地腋臭的人分布较多,华东、华北、东北等地腋臭的人较少,作为华北人的小编,也是体味清爽的一枚~
使用过Genebox基因宝的宝宝看一下自己身上有没有携带“重口味”的基因,没有使用过的童鞋抓紧时间体验一下啦~
在非洲所有的大型食肉动物中,斑鬣狗最善于社交。狮群一般由十几个个体组成,但一支斑鬣狗族群大约由40到80个个体组成。它们不会每时每刻都出现在同一个地方,很多小群体会在一天之内不断地形成又解散。这种群体组成的动态变化,是新兴生物学领域中的极佳研究对象。“你可以实地观察狮子,但它们只会躺在那儿;你可以追随狼群多年,但只能看到狼爪的抓痕或者听到狼嚎,”鬣狗迷凯文·泰斯说道,“但鬣狗不一样……它们之间会问候,会重复融入,还会发出占据优势和表示顺从的信号。你可以看到幼崽努力地学着在族群内争夺地盘,从别群移居过来的雄性鬣狗会为了结实伙伴而跑遍整个部落。它们的社交生活比你想象的复杂得多。”
它们使用一整套信号来应付这些复杂的社交活动,其中包括化学信号。一只斑鬣狗会跨坐在一根长草秆上,挤压尾部的臭腺。它在秆上来回地蹭,留下一些膏状物,黑色到橙色均有,有可能黏稠如白垩粉,也有可能稀如液体。气味呢?“ 对我来说,它闻起来像发了酵的护根覆盖物,但也有人觉得像切达干酪或廉价肥皂。”泰斯描述道。
泰斯一直在研究这些膏状物。有一次一位同事问他,细菌是否参与了气味的形成。泰斯被问住了。然后他发现,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科学家提出过类似的猜想,即认为许多哺乳动物的臭腺中含有细菌,它们会通过发酵脂肪和蛋白质来产生异味分子,并利用空气传播。这些微生物的不同,可以解释为什么不同的物种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你是否还记得,圣迭 戈动物园里散发爆米花香味的熊狸? 这些味道还可能提供身份信息,透露宿主的健康状况。而当动物互相玩闹、挤攘、交配时,它们还会彼此交换、共享微生物,从而形成一个群体的特别气味。
这些假设都说得通,但一直很难验证。过了几十年,有了基因工具的帮助,泰斯得以轻松地开展研究。在肯尼亚工作时,他从被麻醉的鬣狗身上收集了73个臭腺中的膏状物,并为样本中含有的微生物测序了DNA。这次他发现了许多种细菌,比从前所有调查加起来的还要多。他的研究还显示,在斑鬣狗和黑纹灰鬣狗之间,这些细菌和它们产生的化学物质均有所不同,不同族群的斑鬣狗之间也有所不同,雌性和雄性、生育和不育者之 间也有所区别。基于这些差异,研究者可以把这些膏状物作为化学笔记,循迹找到真正的信号发布者:它们年龄几何,是否已经做好交配的准备。通过把带有气味的微生物涂满秸秆,鬣狗把自己的个人名片洒满大草原。
不过,这目前仍然是一个假设。“我们需要操作、改变产生气味的微生物,看看其传递的信息是否也有所改变,”泰斯说道,“我们需要证明,当气味发生变化后,鬣狗也会关注和回应这些变化。”与此同时,其他科学家也发现,在包括大象、猫鼬、獾、老鼠、蝙蝠等在内的其他哺乳动物中,其臭腺和尿液也表现出类似的规律。一只老猫鼬的气味和小猫鼬不同,雌雄大象的气味也各不一样。
接着便轮到观察我们自己了。人的腋下和一只鬣狗的臭腺并无太大区别:温暖,湿润,富含细菌。每一个物种都会制造自己的“芳香”。棒状杆菌把汗水转换成闻起来像洋葱的东西,把睾酮转换成闻起来像香草、尿液或者什么都不像的物质,这些完全取决于闻者的基因。这些气味都在传递有用的信号吗?当然!腋下的微生物构成出奇地稳定,腋窝的气味也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气味。
在几例相关研究实验中,志愿者能通过各自T恤上的气味辨别出不同的人,甚至还成功匹配了同卵双胞胎的气味。也许,像鬣狗一样,我们还可以嗅探到自己身上的微生物所发出的信号,以此来收集对方发出的消息。这也不仅限于哺乳动物。荒地蚱蜢的肠道细菌会分泌聚集信息素,刺激这些平日里独来独往的昆虫聚成铺天盖地的集群。德国小蠊总是绕着对方的粪便转圈,这种恶心的习惯也拜肠道细菌所赐。大型豆科灌木会依靠自己的共生体产生 一种信息素,彼此警告周围的危险。
动物为什么要依靠微生物产生的化学信号?微生物占据着地球的每一处表面,释放出具有挥发性的化学物质。如果这些化学线索有助于判断性别、强壮与否或生育能力等,那么宿主动物可能演化出产生气味的器官,藏匿并滋养特定的微生物。最终,无意中生成的线索变成了成熟的信号。因此,通过制造随空气传播的信息,微生物可以超越宿主,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影响其他动物的行为。如果的确如此,它们会影响宿主本身的行为也就毫不奇怪了。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