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雄激素高狐臭(雄性激素高汗味重)

时间:2024-04-29 08:59:22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夏天在即,腋臭又要开始加重,腋臭的治疗方法汇总,你会选择哪种

腋臭又称“狐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和遗传有一定关系的皮肤疾病。

常见于青壮年,尤其是女性多见。

夏季排汗增加时加重,在我国的发病率高达6.41%!!!!.

严格意义上讲,腋臭确实算不上疾病,也不会对人体健康有任何影响,

但是,在人际交往中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和深深的自卑感,

从而,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目前对于腋臭的治疗方法有十几种,今天就将临床中最常用的方法根大家介绍一下,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一、腋臭的发病机制是什么?为什么我有别人没有~

腋臭的发生机制目前公认的两个原因:

  1. 顶泌汗腺分泌物中的有机物被表皮细菌分解生成不饱和脂肪酸所致,其中主要的致臭物质3-2甲基-己酸(3M2H)。

  2. 遗传因素,顶泌汗腺为性激素的靶器官,且雄激素受体是影响腋窝顶泌汗腺活动的最主要的性激素受体;另外大汗腺分泌物气味结合蛋白的合成与3M2H的分泌有密切关系。雄激素受体和大汗腺分泌物气味结合蛋白之间存在复杂的基因调控关系。

大汗腺模式图

细菌作用于大汗腺分泌物产生味道


二、腋臭治疗方法有哪些?

腋臭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及维持时间有很大不同,

下面我就按照治疗效果维持时间的长短进行介绍:

【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有:75%乙醇、3%碘酊、10%甲醛液、醋酸铅溶液、洁悠神等。

治疗机理:抑菌、收敛、止汗、防腐、防臭。

优点:简便快捷,易于操作。

缺点:只适用于轻度患者,维持时间短,需要长期反复使用。


【注射疗法】

常用的注射药物肉毒素、无水乙醇。

肉毒素

治疗机理:减少或消除大汗腺的分泌,无水乙醇可使周围组织坏死,从而破坏大汗腺。

优点:操作简单,治疗时间短,痛苦小。

缺点:因为属于盲穿,注射部位不容易确定,对大汗腺的抑制及破坏不易确定,所以会出现治疗效果不彻底情况。肉毒素在3~6个月会逐渐代谢掉,所以需要每半年注射一次。


【物理疗法】

常用物理治疗方法微波治疗、激光治疗、冷冻、电离法。

治疗机理:在腋窝局部产生热效应或冷效应从而达到破坏大汗腺的目的。

治疗优点:出血少、感染率低、疼痛轻、遗留瘢痕小。

治疗缺点:操作者要求较高,治疗效果存在个体差异,不能完全消除。


【手术治疗】

常用手术方式:腋窝全层皮肤清除术、腋窝单个/双个平行皱襞切口超薄皮瓣成形术、

腋窝皮下汗腺层搔刮术、腋窝皮下汗腺抽吸术。

治疗机理:直接清除大汗腺。

治疗优点:治疗彻底,多数不需要反复治疗。

治疗缺点:治疗较为痛苦,部分会留有明显的疤痕。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切口越来越小,达到了美观及疗效的更完美结合。


最后总结一下:腋臭治疗每个人的期待值会有差别,所以选择的治疗方式也会不一样。对于腋臭症状本身不明显,以及不觉得对生活有影响的中度患者,可以选择外用药物治疗;对于症状明显,且心理负担及压力较大的患者,如果追求快速彻底的效果,手术治疗首选,如果对手术较为恐惧,且时间、金钱较为充裕,不妨选择肉毒素注射或微波、激光治疗。

欢迎大家关注《皮肤科普讲堂》

你知道狐臭的原因吗?

狐臭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生活中没有人愿意和狐臭朋友呆在一起,因为狐臭朋友散发的气味是不可接受的,也就是说,它是一种无形的人际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社会交往,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你知道狐臭的原因吗?

第一、环境因素:人体内有两种汗腺。一种是外分泌腺,也叫外分泌腺。它分布在整个识别系统中。另一种叫顶泌腺,位于人体皮肤真皮层,仅分布于腋窝和眉毛,。它分泌一种粘稠的液体,含有大量的油、蛋白质和铁。这种气味是腋下的细菌分解和分泌汗液而形成的

第二、遗传性:狐臭一般起源于青春期,所以这种病在青壮年比较严重该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父母双方都是病人,母亲占主导地位,后代的概率是100%。父母都是病人,母亲是隐形的。男性和女性的概率分别为50%和100%。如果父亲是正常母亲,女性后代患病率为100%,男性后代患病率为0%。如果父亲没有疾病,母亲占优势,后代的概率是100%。如果父亲没有疾病,母亲是阴性,那么后代的概率是50%。

第三、激素水平:腋臭患者顶泌汗腺细胞核内双氢睾酮浓度高于睾酮,腋臭患者顶泌汗腺雄激素和细胞质性激素受体水平高于正常人。同时,大汗腺5α-还原酶活性较高,5α-还原酶Ⅰ型在雄激素代谢中起主要作用。

第四,头发浓密:头发浓密的人,大小汗腺也比较强,尤其是汗腺密集的腋窝更容易出汗。因此,外国人的患病率很高,很普遍。

第五、内分泌失调: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汗腺分泌汗液神经冲动增强,会诱发体味。

第六、精神压力大:当情绪激动、紧张、焦虑时,人体的内分泌平衡就会被打破,导致汗腺分泌活跃,容易引起腋臭。

第七、生活习惯:个人卫生与身体气味密切相关。不良的生活习惯常导致腋臭。很多年轻男女喜欢穿紧身衣、牛仔裤等,这会导致皮肤和衣服紧贴,防止分泌物挥发,并使这些局部高温高湿,一些细菌会在这里繁殖分解,产生特殊气味。

第八、汗腺分泌物及微生物作用:腋窝皮肤表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和克拉维葡萄球菌,作用于汗腺的无菌无味分泌物,产生难闻气味。相关研究证实,白喉菌产生的酶在腋臭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第九、饮食:特别是高蛋白、高脂肪的红肉。吃肉多的人是酸性的。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过多的酸性物质,汗液会酸化产生异味。油炸食品的含油量太高了。如果体内油脂过多,会分解细菌,形成体味,所以要少吃油腻食物。

第十、运动量:在当今社会,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往往沉溺于享乐而忘了运动。生活在于运动。如今,很多年轻男女在办公室空调房里一动不动地坐在电脑前,导致汗腺和身体机能退化,导致腋臭。

夏天来了,一出汗就“出味”,腋臭应该怎么办?

指导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美容整形科主任 陈杰

夏天要来了,腋臭作为常见问题困扰着不少人。临床中很多患者因腋臭影响到近距离社交,甚至因此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和近距离交流抵触,对生活造成了明显困扰。

腋臭是什么?是怎样产生的?应该如何治疗?专家进行了详细介绍。

什么是腋臭

腋臭俗称“狐臭”,是一种由于腋窝处顶泌汗腺分泌物(汗液)具有特殊臭味,或者汗液中的有机物被细菌分解产生难闻的刺激性臭味的一种常见皮肤病,夏季及运动后更明显。

腋臭本身对于机体没有直接的危害,但其产生的刺鼻难闻的气味,会对患者的生活及人际交往造成困扰,影响生活质量,严重者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

自行判断腋臭严重程度的方法

1级

仅在重体力活动下散发出距离20厘米内才能闻到的轻微异味。

2级

日常活动即发出在1米内闻出的异味。

3级

未活动时即发出在1米外也可以闻到的异味。

腋臭是怎么产生的

人体的汗腺分为小汗腺和大汗腺,其中小汗腺占9成,分布全身,排汗多而稀,所以味道不大,主要作用是通过汗液挥发调节体温;大汗腺占1成,主要分布在腋窝、乳晕、肛周和外生殖器部位。

大汗腺分泌的大汗腺液,是一种粘稠的奶样无味液体,被细菌分解后才产生刺鼻臭味。炎炎夏日,若出汗太多来不及清理,人身上的细菌就会分解汗液等分泌物,便会产生气味。

研究显示,大汗腺分泌物气味结合蛋白与腋臭的主要气味成分的分泌密切相关,腋臭患者大汗腺的雄激素受体和大汗腺分泌物气味结合蛋白表达高于正常人群,会产生更多的类固醇类物质。另外,大汗腺的分泌有活跃期和静息期,腋臭患者活跃期大汗腺数量多于普通人。

此外,饮食也是引起腋臭的原因之一。如果吃过一些刺激性气味的食物,比如大蒜、生葱等,可能会排除带有臭味的汗液,导致腋臭。环境和情绪因素也有影响,温度高或心情较紧张时,腋下大汗腺的分泌物在局部细菌的作用下,会产生刺鼻臭味。

医生提醒,腋臭具有一定遗传性。夫妻双方如果一方有腋臭,那么孩子有腋臭的概率在50%以上;夫妻双方如果都有腋臭,那孩子患腋臭的可能性在75%以上。

腋臭的治疗

黄金微针治疗

黄金微针治疗是运用黄金包裹的微针矩阵状排列刺入肌肤深层,在针尖处发射射频能量,将能量集中于汗腺组织,热解破坏大汗腺与小汗腺,持续降低腋下排汗,清除腋下异味。

微创手术治疗

根治腋臭只能根除大汗腺,而大汗腺在皮肤下面浅层脂肪中,通过外用药物或激光等非手术疗法目前无法根治。中重度腋臭患者可以考虑采取外科手术切除或破坏大汗腺的方法。

传统外科手术一般采取切除腋窝皮肤的方法,遗留瘢痕较大。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美容整形科开展的改良式外科手术是小切口大汗腺去除术,以不切除皮肤、只分离皮肤后从内面破坏大汗腺为原则,皮肤原位愈合,术后瘢痕不明显。

医生提醒,原则上≧18岁腋窝大汗腺基本发育完全,就可以进行手术。如果腋臭严重,影响生活学习,年龄小于18岁也可以手术,但是不能小于16岁,年龄越小越容易复发。

微波治疗

微波治疗能够精准控制能量加热特定区域,长久破坏汗腺不再新生,利用水冷却陶瓷系统保护表皮及真皮层上方不烫伤,能同时改善腋下多汗、异味、毛发三大问题。

医生提醒,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切忌听信偏方。

END

陈 杰:主任医师,医院美容整形科主任,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委会主任委员,世界内镜医师协会中国协会常委,国家卫健委医管司内镜临床诊疗质量评价委员会委员,中国整形外科内镜与微创专业委员会干细胞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整形外科内镜与微创专业委员会内窥镜整形分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内窥镜整形美容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医学鉴定专家,长沙省医学会医学鉴定专家。

供稿:姚依含

编辑:王鑫

校对:陈双

审核:黄娟娟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