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玉门女孩有狐臭吗(女孩有狐臭味)

时间:2024-04-26 14:49:42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顽强的生命

顽强的生命

——温秀花

回忆总是苦涩的,它真实地记录了我们家,在特殊年代的生死大逃亡!

一九五九年初春,那是一个乍寒的夜晚。三四点之后。家人就像做贼一样,拿了家里仅有的吃的、用的。在夜幕的掩护下,急匆匆地踏上了逃亡之路。

因为是初春,天还比较冷,能穿的都穿上了,能拿的都拿上。在父母严厉的语气和表情中,哥哥姐姐都心领神会大气不敢出,就等父母一声令下,就会鱼贯而出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就在大家动身之际,我又成了大家的累赘。当时我才半岁,饿得皮包骨,唯一的的生命迹象就是还喘着气。在要我与不要我之间,父母展开了激烈的争吵。父亲坚决不要我,理由有三条;第一,我是个丫头,丫头在父亲眼里就跟家里的小狗小猫一样,可有可无。第二,我又小又弱,自己还不会吃食物,带着路上一路颠簸难活成。第三,万一带上我半路哭闹,引来了联防队,两家人精心准备了那么长时间的计划,顷刻间就会泡汤。

在父亲的强硬坚持下,决定把我遗弃在我们的老屋内。他们走之前,把我包裹在被子里,怀里踹了一个烧饼,跟前放了一个火盆。父亲凄惨的对我说;“丫头,你命大了让别人捡去你就活,如果你命薄,这盆火就是你的大限。”说完,带领一家大小扬长而去。

冥冥之中,我好像感觉到了亲人之间的生离死别,拼命哇哇大哭,这哭声久久回荡在空旷的老屋内。这哭声就像一把钢刀深深扎进了母亲的心脏,这哭声就好像向父母呐喊;你们不要扔下我,我要和你们一起活。这哭声就是对那时代政策失误的控诉,这哭声代表着亿万万农民向政府发出的呐喊。

这绝望的哭喊,多么希望妈妈回头抱我一起走。就在我哭得满头大汗,筋疲力尽时,妈妈就像疯了一般奔回来带我了。原来妈妈哭着离开我之后,耳边始终回响着我一声紧似一声的哭喊。她的心就像被撕碎了一般,天生的母爱,迫使她奋不顾身,不顾一切的回来找她的孩子。母亲把我紧紧地抱在怀里,哭着对父亲吼道;“这个丫头就是我的心头肉,我不能把她扔了。要死,我们也要死在一起,我再也不离弃她了。只要我还活着,就尽量保她的命”。

这时,父亲阴沉着脸,一句话都没说。其实他内心也很疼,天下哪有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孩子?经过这场生离死别的痛苦纠结,我们一家人终于踏上了西去的逃亡路。

那是一个惊心动魄的夜晚,乌云密布,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冷风飕飕刮得人直打寒战,地面上结了一层薄薄得冰。为了这一天的逃亡,父母亲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工作。(也就是地下工作,害怕别人知道后,打小报告)。父母把家里能够吃的东西全部做成熟的,走的时候,分别把干粮装在每个孩子的身上。父亲挑了一个担子,一边是一个箱子,里面装的是被子和家用零星,一边挑的是锅碗瓢盆。每个能走的孩子身上,都提溜打挂的带着东西,跟着我们的远方亲戚一家,深一脚,浅一脚行驶在逃荒的路上。

一家大小惊慌失措,大气不敢出,穿行在荒郊野外的荒田里。当时,我们不敢走大路,因为村与村之间都有联防队设卡检查,围追堵截逃往外地的农民。荒原里不是石头瓦砾,就是万壑深沟,要不就是犁过的荒地。同时,父母严禁我们说话和制造出声音。在那个寒风瑟瑟的深夜,母亲抱着我,领着我们全家消失在冰冷的夜色里。

一家人开始亡命天涯,这一历史新的壮举。在当时看来,是那么的悲举,那么神圣,那么动人心魄。天那么黑,路那么长,那么高低不平,那么崎岖泥泞。在我们迈出家的那一刻起,天涯漫漫长长的路何处才是我们安身立命的家呢?

父母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不知道等待着我们的将是什么?他们谁也没有说话,就听见一家人急匆匆的脚步声。因大姐背的东西太多,渐渐落在了后面。妈妈迎上前让大姐把我背上,她把一个大行李背上。背我时用一根指头粗的麻绳,上下一栏把我背在了大姐背上。

当时,大姐十五岁,大哥十三岁,二哥十一岁。在我们临走之前,父母把二哥送给了别人,为了讨个活口,那家人姓李。我们就把三哥温怀仁当了老二。二姐九岁,二哥七岁,小哥五岁。我上面一个姐姐夭折了,我还不满一岁。

妈妈背上背着一个大包袱,左手牵着二哥,右手牵着三哥,急匆匆行驶在逃荒的路上。我们家的孩子都未成年,能走的身上都背着大小不一的行李。因为饥饿,我们一家人身体都极度虚弱。走了没多久,哥哥姐姐们就叫唤着走不动了。妈妈严厉地低声呵斥道;“谁走不动了就不要谁了,撂在这荒郊野外喂狼”。

有抛弃我的例子在先,他们知道,这时候父母是说得出做得到的。所以,他们吓得谁都不敢提走不动了。我们就像所有的动物一样,在生命攸关的紧急时刻。只能拼尽所有力气,尽可能的跟上父母的步伐。只有这个小团体,才能保障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安全。

临泽县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中段,往西连接高台,直径差不多三十多公里。我们一路行沙滩,过黑河,走了不知有多少坑坑洼洼的条田,多少纵横交错的水渠。那些枯萎的枣树,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渴望的等待着春季的阳光。

就这样,经过一夜的急行军,绕了不知多大的圈。我们一家终于离开了临泽县境内,到了高台。到了高台我们就不用小声说话了,尽管一个个累得筋疲力尽,但充斥在我们眼前的是那么新鲜:祁连山的隽秀,大漠苍茫浩瀚,黑河水像闪亮的绸带般逶迤。

我们的那位亲戚,在当时来说,算得上是一个神通广大,善于算计的人。说他神通广大,我们到了高台他不知从那儿弄来了一辆大卡车。他们一家四口,我们一家八口,欢天喜地的上了大卡车。

要知道我们在临泽农村,车都很少见,更不要说坐车了。现在真的坐上车了,那个高兴劲儿就别提啦,就像过年一般。毕竟是孩子,短暂的高兴,使我们忘记了饥饿,忘记了寒冷,忘记了疲劳,更忘记了脚上打起的一个个水泡。

至于我们的未来咋样?一家人能否活命?哪里是我们的新家?这些问题好像不是我们想的,我们也想不到。这时,我们看见父母一脸的阴沉和严肃,就吓得谁也不敢造次了。那气氛就像死一样沉静,深害怕父母生气把我们一个个撂下车。

我们西行往酒泉方向,一路风沙,一路颠簸,一路疲惫,一路饥寒交迫。在汽车的轰鸣声中我们渐渐地进入了梦乡;梦中我们可以吃饱饭了,穿暖衣了。不用再逃了,不用怕别人追了。不用流离失所,不用胆战心惊了,可那毕竟是个梦啊。

现实是我们的那位亲戚,他不但让我的父母给他们掏路费,还尽可能地吃我们家的干粮,把他们的藏起来。要知道他们吃了我们的干粮,我们就要饿肚子。每当看见他们吃我们的口粮,我们姊妹几个就把眼睛瞪得圆圆地,狠狠的看着他们。我们不敢吭气,也不敢和他们吵,我们得看父母的脸色。

当时,我就更惨了。因为太小,还不会吃硬东西,妈妈也没有多少奶水。她连饭都吃不饱,风餐露宿,再加上劳累和害怕,奶水就少的可怜。我饿得连头都撑不住了,就剩一口小气了,哭的声音微弱得就像一只小病猫。

父亲看我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就对母亲说;“这丫头片子不行了,撂掉吧,带上她也是个累赘”。妈妈一听父亲这么说,二话没说一把把我从大姐背上抢过来,紧紧地抱在怀里,悲痛欲绝地对父亲说;“这丫头还活着,我不能把她扔了。我现在如果把她扔了,我一辈子都会良心难安的。我已经把一个活蹦乱跳的儿子送了人,再把这个丫头扔了,我还算个人吗?要死,我们一起死!”。

父亲看妈妈哭的泣不成声,也就不主张他的想法了。没办法,父亲只好央求司机;“师傅,你能不能在有庄户人家的地方停一哈,我的小丫头快饿得不行了。我们下去讨要点吃的,要点热水也行啊”。

司机也动了恻隐之心,在有庄户人家的地方停下了车。大姐和妈妈提着个要饭钵钵,疯了一样向有人的地方奔去要吃的。那时候的人,把吃的东西看成了命。全国上下没有那个地方不挨饿,又饿死了多少人?老百姓饿得厉害了,什么自尊和尊严都不复存在。有偷的,有明抢的,为了一口吃的把命都搭上的。只要能活命,地上的蛆虫蚂蚁老鼠,抓起来就活吞。树上的皮被人扒下来吃光了,有的还吃死人。又有多少家庭像我们一样,在饥饿面前颠沛流离,饿死在逃荒的路上。

一路走来,随处可见饿死的人,横七竖八倒卧在路上。那三年真是一场惨绝人寰的灾难啊。在这么残酷的生存面前,妈妈和姐姐能要上吃的吗?刚开始要了几家一无所获,后来每到一家,妈妈和大姐就给别人跪下哭着求他们;救救我们的娃娃吧,我们的孩子已经危在旦夕了。请施舍给我们一些热水和吃的东西吧,说尽了好听的话,他们才勉强给了一些热水和面糊糊。这就很不错了哦,妈妈小心翼翼的端着要来的热水和面糊糊,心想;我的小丫头有救了。妈妈把面糊糊兑上热水赶快让我喝了,剩下一点装在一个罐子里,揣在妈妈的怀里用她得体温,保持我口粮的温度。是妈妈的大爱,把我从死神手里又一次夺了回来。

我们继续西行,途经清水河,酒泉,嘉峪关,玉门镇,桥湾,柳园,红柳河。瓜州酒泉,戈壁滩上冷风飕飕时常有沙尘暴袭击。整个戈壁区域笼罩在遮天蔽日的风沙中。我们的卡车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也不知道走了多久,终于到了一个叫星星峡的地方歇脚。

就是这次歇脚,又一次把我们一家逼上了更加悲惨的境地。星星峡隶属于新疆的东大门,距离哈密城区二百多公里。它镶嵌在群山环保的大山里,四处峰峦叠嶂。有一条艾斯形的石土山路蜿蜒其中,两旁危崖绝壁。山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一片白雪皑皑的景象。星星峡就好比一堵围墙,过了这个围墙我们才算踏上了新疆的地面。

司机把我们拉在一个古驿站里休息。半夜时分,我们的这位远方亲戚,合同司机把我们撇在了星星峡,还把我们唯一遮风避雨的行李也卷走了。一路走来,父母确实很累,又操心我们。一到歇脚的地方跌倒就睡,少了些防备。一觉醒来,亲戚和车辆不知了去向。

老天爷呀,这可咋办啊?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大山里,又举目无亲往哪里走啊?一盆凉水从父母的头顶一下子浇到了脚后跟。现在除了几个饥肠辘辘穿着单薄的孩子,就剩孩子们脖子上挂着的小木碗和仅有的一点干粮,几乎是一无所有。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我们惊恐万状的看着父母,大气不敢出。这时,就听见父亲悲壮得对母亲说;“老婆子,走,往西走。牵着娃娃们的手,这些娃娃就是我温长福最大的财富。只要有两条腿,就能走到新疆,就能找到你们的二叔!”。

现在看来,当时父亲是那么的英雄豪迈,悲愤气壮。他是我们的天,是我们得靠山,是我们这些孩子们心中生命的源泉。父亲坚定而大气的接着说;“头掉了是个碗大的疤,只要我还活着有口气,就不能让你们一个一个从我身边离开,活人不能叫尿憋死”。

也许我们被父亲大义凛然的豪迈气质感染着,也许从幼小的心里,已经感觉到我们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未卜时刻,也许从这一刻起,哥哥姐姐们已经懂事,知道与父母一起分担更大的灾难。

父母毅然决然的牵着我们的手,一步一步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行走。累了,就地坐下来休息。饿了,吃随身带的一点干粮和能吃的野草。渴了,就喝路边小渠道里的水。困了,就找个能遮风避雨的羊圈或者养路段的小房子休息。

一路西行,经过几天艰难地长途跋涉。几个哥哥姐姐的双腿浮肿,双脚都打起了血泡,嘴巴都起了一层厚厚的血痂。父母看到孩子们一个个累得筋疲力尽,就像霜打的茄子蔫不沓沓,眼神也没了往日的精灵与光彩。妈妈抚摸着哥哥姐姐们的双脚,伤心难过的直掉眼泪。她抽泣着说;“难道我们一家就这么被饿死和困死吗?真的就死在这大山深处荒郊野外吗”?

妈妈的内心简直绝望到了极点。父亲不愧为是一位顶天立地男子汉,他大声的对妈妈呵斥道;“臭婆姨,你就会哭丧,嚎什么嚎?我们这么沮丧,娃子们咋办?这个劲只可鼓不可泄,我们俩要给娃子们做个榜样。遇到任何艰难困苦都不能气昧,要顽强的活下来”。

在父亲的感召下,我们一家人心里暖暖的。坚信父亲能把我们一家带出荒山野岭,能给我们撑起一个遮风避雨的家。

那时,我在大姐的背上。因虚弱我连头都撑不住,头一只无力的耷拉在一边。右脸下腮处磨在了背我的麻绳疙瘩上,脸被磨破了一个圆缺,露出了淡淡的黄油。想起我了,妈妈就嚼点干粮喂给我灌点水。想不起我了,就任凭大姐背在背上。她背累了使劲把我往上一耸,嘴巴情绪化的骂我咋还不死?真是一个大冤孽,是一家人的累赘。

要知道当时大姐只有十五岁,是家里的老大。从离开甘肃的那一刻起,我就长在了大姐的背上。她也很累,也很无奈,她毕竟还是个孩子啊。我的哭声微弱的时有时无,偶尔听到一两声像小病猫痛苦的呻吟。那种时候,谁也没有心思关心我是死了还是活着。

危难的时候,就听见父亲果断坚定地鼓励我们说;困难面前考验的就是一个人的耐力和信心,只要心中有一盏灯,就一定能找到活命的地方。他大声地喊母亲;“老婆子,我们俩带上娃子们拦汽车,要是拦上了带我们一程算一程”。

我们一家拦了很多次,那些车从我们身边呼啸而过,卷起了一阵阵尘土,根本没有停的意思。望着这一切,父亲果敢的命令母亲;“老婆子,我们把娃子们的手拉起来,筑成一道人墙,拦截西去的车辆。我就不信,司机本事大了从我们身上压过去。反正横竖都是死,怕什么”?

现在想一想,人要是不逼到那种程度,父亲说什么也不会拿我们的性命去做那个豪赌,那可是我们一家八口人的性命啊。真是狗急了跳墙,人急了啥事都能想得出。父亲的神情威严庄重,母亲也显得大义凛然。他们牢牢地抓住我们的手,一步一步逼近西去的车辆。那场景是那么的视死如归,那么的浩然大气,那么的震天地泣鬼神。

果然,没多久开来了一辆西去的大卡车,父亲急忙让我们拉成了一道人墙。无论司机如何摁喇叭,如何叫喊。我们一家就是拉着手巍然不动,父亲悄声地对我们命令道;“他要是不拉我们,我们就不让他走”。

后来据妈妈回忆说;“那个司机是个河南人,他一看这架势气急败坏地跳下车,朝父母身上连踹了几脚,并朝父亲脸上狠狠地扇了一个嘴巴骂道;”娘的,你们想找死到路边去,不要拉上我给你做垫背。我真他娘的遇上了一群活鬼,恁倒霉哎”。

骂归骂,打归打,到底他还是让我们上了他的车。尽管父亲挨了打受了气,但为了一家人的生死存亡,他看上去还是一脸的笑容。因为他的努力拼搏,又使我们一家人看到了生的希望。

我们坐在没有任何遮挡的大卡车上,西北风呼啸着抽打在我们身上。坑坑洼洼的石子路上高低不平,车速的加快,我们一家大小在车内颠簸得就像轻舟行驶在海涛飓风中,颠簸不已。车速带动起的沙尘,使整个车厢弥漫在尘土滚滚之中。颠簸还是小事,那个冷啊,用寒风刺骨,号寒啼饥形容我们当时的惨状,一点不为过。

我们在寒冷的西北风中冻得瑟瑟发抖,手脚冻得僵硬了。路边看不到什么行人,飞鸟走兽消失得无影无踪。一家人冻得浑身打颤,因为棉被被亲戚和司机卷走了,能遮风避雨的就是我们身上的衣服。寒冷中父亲让我们全家人紧紧地搂抱在一起,规避刺骨的寒风。

在饥饿寒冷乏困中,卡车颠簸震荡地靠近了哈密市。司机停下车探出头对父亲说;“你们下车吧,我看你们一家大小确实可怜,再往西去到乌鲁木齐那是不可能的。一路上到处都是联防队的人设卡抓人,一旦被他们抓住了遣返原地不说,还要处理你们“。接着他又慈善的说;”我一天到晚在外面跑,知道的比你们多。这两年跑新疆的人多了去了,有后台、有本事的人就能留下来。像你们这样一大堆孩子,一没钱,二没粮,连个像样的劳动力都没有。你们还敢拉扯上往外跑,我真不知道你们哪来的胆”。

他又好心的对父亲说;“这样吧,你们下车之后不要走大路,大路上设的有关卡,你们朝小路一直往北走,翻过这座山到一个叫‘口门子’的地方往西走。那地方叫巴里坤,好像还在收人。一路上你们要多加小心,千万不要叫别人抓住了”。说完,他一踩油门顷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就像他咳嗽吐出的一口痰,狠狠地摔在路边,在旷野里任凭风吹雨打。

我们到哈密境内已经是半下午了,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片黄土大漠,往北看很远的地方雪山环绕。到了哈密就不冷了,火红的太阳普照着塞北大漠,天空泛着淡淡的夕阳,飘着几缕缕鹅黄色的的彩云。我们顺着光线望去,太阳照着土黄色的大地刺得人睁不开眼睛。我们一家七零八落的倒影折射在余晖里,拉的越来越长。

稍作休整,父亲当机立断让我们全家掉头往北走。他无不感激地对我们说;“娃子们,天下还是好人多,我们一路上尽遇到的都是好人。”父母对这个河南司机充满着感激。父母打消了继续西行的念头,取消了找二叔的计划,一家人尽快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最重要。父母带领我们直奔好人给指点的、能活命的地方——巴里坤。

听说巴里坤能填饱肚子,不吃杂粮还能吃到白面馒头。这地方多好啊,这一消息就像给我们注入了鸡血,打了兴奋剂一样。各个摩拳擦掌兴奋不已,好像已经看到了一大堆白花花的馒头,向我们招手,任凭我们把肚子吃得溜儿圆。心里想着大白馒头,腿上也有了力气,。尽管嘴巴流着口水,饿得饥肠辘辘,还是加快了步伐。好像谁跑到最前面,就能吃着大白馒头。

可是,那个有大白馒头的地方离我们太远了,姊妹几个跑到了天黑也未见一个馒头。我们就像泄气的皮球不停地追问父母;“妈妈,我们啥时候能找到这个好地方啊?我们到了,能让我们吃饱吗”?妈妈无奈的望着我们说;“快了!老天会眷顾我们的,我们一定能找到这个地方的”。

父母让我们鼓足信心,不要气昧。我们看到父亲一脸的坚定,啥也不敢问了,就是问,父母又知道多少呢?我们只能默默地跟着父母的步伐往大山里进发,深害怕掉队落在后面,天黑了在荒无人烟的大漠深处,加剧了我们的恐惧。

又走了不知多长时间,一家人确实是兵困马乏饥不果腹,慢慢地都走不动了。父母给我们在南山口路边,找了一个道班小房子让我们休息,那个小房没有门,妈妈让我们挤在一起暖和一些。父亲出去找柴火,为我们取暖。听说这一带山上有野兽出没,父亲一再嘱咐母亲看好孩子们,别出什么意外。人都饿成了那样,更别说野兽了,真是见了猎物分外眼红。

半夜时分,空气阴冷潮湿,蛇一样的阴风从山的缝隙里爬出来,吹得旷野呼呼作响。狐狸在洞穴中悲鸣,野狼在山谷里嚎叫。我像生病的野猫一样痛苦的呻吟,妈妈在剧烈的咳嗽,这一夜真是难熬啊。好不容易挨到了天朦朦亮,父亲腰里揣了个木棒出去为我们找吃的去了。

他为我们挖来了苦苦菜,野黄花菜,还有椒耗和沙葱。那都是好东西啊,只有在这人烟稀少的荒滩野地里才能找到这些宝贝。我们已经饿到了极限,抓起这些野菜狼吞虎咽的大吃起来。我们一路走一路吃,父亲一边走一边为我们挖各种野菜。时不时在路边就能看到一具具被饿死的尸体。

我们终于来到了大山跟前,宽阔的沙石大路分散成十几条羊肠小路,蜿蜒曲折到山上。好不容易进了山,又下起了雨夹雪。山上终年积雪不化,常年的风都在四五级以上。看见山顶上有乌云,马上就有扬风搅雪夹杂着冰雨,铺天盖地的倾泻下来。

这里一年四季的气温,就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幸亏父亲给我们随身携带了一个驴毛大连,西北的老一辈人都知道,这种大连睡在地上可以当毡,驮在马背上两边就是巨大的口袋。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甘肃平原,哪里见过这阵势。刚开始下雨夹雪的时候,父母让我们躲在松树底下避雨,结果是越下越大还夹杂着刺骨的寒风。

父亲让我们把毛大连扯住顶在头上,他跑到远处给我们找能遮风避雨的藏身之处。冻雨和雪花落在毛大连上,落在了黄叶婆裟的灌木上,落在了山坡上,落在了我们这些难民的头上,落在了野兽们的身上。雨在落下的过程中便凝固成了冰碴儿,落到地面随即成了冰。

父亲终于给我们找到了小山洞,全家人相互搀扶着钻进山洞里。山洞又阴冷又潮湿,最起码比外面强。风不那么刺骨,冻雨和雪花不直接飘落在身上。

毛毛,毛毛,妈妈和大姐在呼唤我的乳名。妈妈把我从昏厥中唤醒,给我嘴里塞进已经没有多少奶水的乳头,尽量想保全我的生命。大姐在黑暗中搓摸着我的四肢,想把我从生与死的边缘拉回来。

山洞外的灌木叶子和灌木枝条,挂满了一层透明的冰甲。布满巨大卵石的山谷里,一切都布满了冰甲山。山洞里没有风,冻雨在继续下,枝条咔啦啦抖动着晶莹剔透的冰花。风霜冰雨停了,我们在父母的带领下,又开始了我们艰难的征程。

一家大小相互搀扶,相互鼓励,相互关心,你拉我,我拽你,跌倒了爬起来,爬起来了又跌倒。我们一家陷入了更加困难的境地,一动就跌跤,不动就会冻死。

在大山里,我们谁也不想死,只能一步步往前挪。父亲因地制宜,给我们每人从灌木丛中赶制了简易的树杈,当拐杖用。有了这个粗糙的家伙,我们的步伐明显加快。终于到了天山山脉的最高处‘天山庙’。

站在高处往下看,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傲然挺立在悬崖峭壁崖缝间。雪压苍松腰不弯,风霜冰雨何所惧。山坳里漂浮着像云像雾又像烟的白丝带,天空形态各异地白云,一片追赶着一片奔向它们的宿地。风也居高临下的横扫着高低不平的山坡,把枯枝树叶和雪花统统吹进了山坳里,山顶的空气清新冰凉。

‘天山庙’属于一个山顶驿站,我们一家在哪里做了短暂的休整。妈妈给我要了开水,把仅剩的一点又干又硬的干粮,用开水泡了泡喂给我。一家人吃着野菜就着他们的热水,这是一个世外桃源。极少数哈萨克牧民,祖祖辈辈生活在荒无人烟的山坳里,重复着他们以牧为生的游牧生涯。大山外世界如何变迁,搞什么历次运动,似乎与他们影响不大。

天高皇帝远,难怪那些哈萨卡牧民对我们说;“你们嘛,汉人的麻达事情太多。今天这个样子,明天那个样子”。脸上显出一脸的鄙视与无奈。

这时候过了正午,火红的太阳照耀着大地。转眼间一片阳光明媚,又找回了春的感觉。冰雪开始融化,滋润着大地,孕育着生机,山间小溪流淌着生命之水。经过短暂的休息,吃了一些东西,又加上是下山路,很快我们一家就来到了山这边的谷底。也就是北边山口,人们都叫它——‘口门子’。

这就是那个好心人说的“口门子吗”?我们不止一次的问父母。妈妈说;“是的。他就是我们一家的必经之路,最终我们到那里安家还是个未知数。”口门子,它是那么荒凉,简直就是一个大山深处的夹皮沟。在沟底有一排土木结构的平房,还有几排用木头和泥巴垒砌的房子,再就是几处哈萨克居住的蒙古包。

夹皮沟的上空飘浮着缕缕炊烟,空气中散发着焦炭的炭烟味和一些牛羊马粪的味道。那里居住着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还有极少数我们不知道种族的民族。父母统称他们为‘蛮子’。

他们说话我们一句也听不懂,不知道嘴里乌里哇啦讲的啥?看他们穿的长袍大褂,腿上穿的光板羊皮裤,腰里系着皮条腰带,还配戴着刀子。眼窝深深地,脸部又红又黑,还留着长胡子。头上戴的大三片狗皮帽子,身上有一股狐臭和羊膻味。

我们从小在汉人堆里长大,从没有见过如此这般的模样,心里挺害怕的。他们住的是毡房也就是蒙古包,门特别矮,要想进去的话,非把腰弯到九十度不可。这一切对我们来说是那么的新鲜与好奇。父亲尝试着用手势和他们交流,并试着问他们要吃的。他指着我们高低不等的一群孩子,费劲的比划着我们的饥饿。

那个哈萨克好像看明白了,给我们喝了他们的马奶茶,吃了他们的囊,临走了还给我们送了一些奶疙瘩。老爹比划着手势千恩万谢,妈妈拿着东西不停地给他们弓腰致谢。我们走出了他们的家门,父亲无不感慨的对妈妈说道;“蛮子也有好人啊!”。

尽管我们听不懂他们的话,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善良,尽管我们不是一个民族,我们能读懂最为一个人根植与内心的那种爱。愿好人一生平安、有好报吧。

就这样,我们一路走,一路要吃的,穿的,用的。一路西行,一路问哪里还收人?每到一个地方听说要人,赶紧上前询问。当地人一看我们一大堆小罗卜头,没几个劳动力,头摇得像波浪鼓一样,随便找个借口把我们打发了。

父母带着我们这个村不行,就往下一个村跑。持之以恒,不妥协,不气昧。我们从义乌军马场开始就找地方,每到一处,客气一点的就会委婉的说;“我们要的是强壮的劳动力,不要拖累妇孺”。不客气的干脆指着父母的鼻子挖苦道;“你们带了这么一大窝子吃货,谁要了你们简直就是天大的累赘”。

我们就像瘟神一般,一家家被他们送走、又一家家拒之门外。我们一家在巴里坤转悠了七八天,还是没有找到收留我们的地方。饿了喝了就在附近要,晚上父母带上我们找个牛圈,羊圈,就是我们临时的家。

有一天,我们一家转到了一个叫红山农场八队的地方。有了前面的经验教训,父母领着大哥温怀强、大姐温秀英去见连队领导。把我们这些小崽子由二姐统领,暂时藏了起来,队里领导一看还凑活,就勉强答应收留我们。

当时,就给我们分配了一间小地窝子。我们一家欢天喜地,终于有地方收留我们了,我们不用再四处流浪,过那种居无定所的日子了,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家。我们还没有从高兴与欣喜中品尝它的滋味,连队领导很快发现我们家还有那么多吃闲饭的小家伙。

那怎么行?当时,八队一个正队长,两个副队长。正队长是个矮个子江苏人姓肖,两个副官是本地人,一名叫杨国亮,一个叫徐志毅。这个肖队长戴着一副小眼镜,气势汹汹的带领他的两个助手,当即表示;不要我们。要收回分配给我们的地窝子,撵我们一家走。说我们一家小娃娃太多,会拖累全连队的。收留了我们,当地人会不满意的,我们吃闲饭的人太多,会损害他们的利益。

一听这话,一看这架势,父母感到很绝望,赶紧带领我们全家齐刷刷跪下来给这三位领导磕头。妈妈声俱泪下的求他们收留我们,悲悲切切的说;“你们不要看我的娃娃小,他们都很能干。我绝不会让我的娃娃给队里添任何麻烦,我的娃娃眼看就长大了,等他们长大了好好为队里出力干活还不行吗?眼下我们就有四个劳动力,明年我的二丫头和二小子就能干活了。不会长久拖累你们的”。

看着这个场景,三位领导沉默不语。副队长杨国亮确实看不下去了,他上前拉起了父母并说道;“让他们留下来吧,都是人,他们一家的确太可怜了”。徐志毅接着杨国亮的话说道;“就是,留下来吧。救人一命胜过七级浮屠,人心都是肉长的,谁还没有个灾难啊”?

看两位副官都表了态,肖队长也不好说什么。他阴沉着脸严肃地对父亲说道:“你们可得好好给我干,尊公守法,管好自己家的娃娃,干活的时候不要挑肥拣瘦,服从领导。不然,我对你们就不客气了,你们一家哪里来,就回哪里去,我就等着看你们的表现了”。说完,三位领导人扬长而去。

看着刚才发生的一切,我们姊妹几个吓得战战兢兢,大气不敢出。近一个月的奔波,逃荒要饭,风餐露宿,每一天就像过在刀刃上。我们的心时时刻刻都和父母捆绑在一起,看着大人们为了我们能够活下去,坚忍不拔付出的种种努力。我们的心都撮成了疙瘩,盼望着我们能有朝一日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不再四处漂泊。

现在终于有人收留我们了,不再盲目的流浪了。我们正式编为新疆哈密巴里坤红山农场八队的公民了,我们一家有了着落,有了地窝子新家,父母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

2020.6.18

90后“闪婚”送20万彩礼:婚后常吵女方回娘家,起诉退彩礼

在我国,彩礼是一种寓意喜庆的民俗:男方在最初达成婚约时,将彩礼和彩礼送给女方,俗称“美人礼”。但近年来,这种风俗有所改变,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天文美女”的现象,因美女引起的纠纷也时有发生。近日,来自四川攀枝花的90后小伙小安,遇到了“美丽礼物”的烦恼。他被介绍给小李,是一个4岁的小女孩,当时他才4岁。相亲后,两人对彼此的印象都很好。于是,在相识20多天后,小安去小李家求婚,并赠送了20.6万元的礼物。按照当地习俗,两人举行了热闹的婚礼。然而,这段感情只维持了三个月。婚后,两人经常吵架。小安说小李脾气古怪,小李说小安家人不理她。小李回到小安家里后就再也没回过她家。婚后不久,两个家庭的关系就降到了“冰点”。小安见两人关系维持不下去,便要求对方将礼物退回法庭,未果。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近日,两户家庭因彩礼“在法庭上发生分歧”,双方在法庭上各执一词。小安表示小李家人后悔结婚,是女方的错;小李家人认为,退休的是小安家族,礼金用于宴请,不应退还。最终,经过法庭调解,双方达成协议,小李家人退还了小安家人的10.4万元礼金。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虽然双方举行了婚礼,但尚未办理结婚手续。现在,礼金已通过调解退还。至此,这场“美丽的争论”终于尘埃落定……

闪婚

相亲后,两人相恋20多天。男人送给女人超过20万份彩礼

小安1997年10月出生,家住攀枝花市延边县的一个小山村。2020年11月,在媒人的介绍下,他和2001年出生的小李在延边县玉门镇的一家饭店相识,相亲相爱。与他认识二十多天后,小安一家决定去小李家求婚。2020年11月9日这一天,小安带着父母和亲戚来到小李家。根据双方的约定,男方送给女方20万元作为礼物。订婚当天,小安的家人首先付给小李16.6万元作为礼物。"2021年2月27日,按照当地风俗,小安和小李在双方亲友的见证下举行了盛典。

裂痕

举行婚礼后 性格不合经常争吵

女方回娘家后不归

然而,好景不长,婚后不久,小安和小李的关系出现裂痕。红星新闻了解到,由于两人相亲相识,婚前彼此并不熟,婚后以夫妻名义同居一段时间后,双方发生矛盾由于两党在性格上的巨大差异,才逐渐显现出来。“刚开始还好,后来发现大家意见不合,脾气就出来了。再加上饮食习惯好像不一样,所以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吵架。”小安说,原本以为两人可以有个幸福的小家庭。但结婚一个多月后,两人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吵架。“我对这个儿媳印象不错,也挺满意的,主要是两个年轻人相处不来。”小安父亲表示,一开始并不知道两人在吵架。后来得知情况后,多次劝说。,但没有效果。2021年6月15日,小李突然提出要回娘家。收拾屋子无果后,小李拿走了他所有的私人衣物。同一天,安家将小李送到了父亲的手中。此后,小李再也没有回来安家,这加深了两个家庭之间的矛盾。为什么小李被送回娘家?对此,小安表示,他和小李在一起三个月了,脾气也很大,总是吵闹。“再留她在这里,我们也怕她想不通,走极端。真的是这样,相处不好,不如早点分开。”

开庭

男方要求退彩礼未果,起诉女方

小安一家认为,他们给了小李"巨额"的嫁妆,但小李婚后回到娘家后并没有回家,已经交的嫁妆钱应该退还。双方多次交涉无果后,小安家人将小李家人告上法庭,要求返还20.6万元礼金。近日,攀枝花市延边县人民法院玉门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小安坚称女方悔过婚,小李坚称退休的是男方。小李父亲表示,不是女儿小李脾气古怪,而是小安一家认为女儿有体臭。对此,小安表示,体臭与两人关系破裂无关。

结局

双方均不愿继续履行婚约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虽然两人此前已经按照当地风俗举行了婚礼,但小李还没有到民政局领取结婚证,因为当时小李还没有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在法庭上,小安和小李都表示不愿意继续履行这份婚约,也不愿意同居,想要尽快结束这段感情。那么,礼物实际支付了多少,该不该退,该退多少,就成为了本案争论的焦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5条规定:当事人按照习俗要求返还已支付的彩礼,有下列情形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手续登记;(2)双方均已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未同居的;(三)婚前给付给受益人造成困难的。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以双方离婚为准。庭审结束后,为妥善处理彩礼纠纷,法官何天军特地邀请人民调解员刘万辉到被告家中参与调解。法官决定先做被告的调解工作,因为如果不退,退多少,首先要告知被告的想法。经过普及法律和思想工作,小李最终同意退还部分礼金。在随后与小安一方的调解中,小安一方提出,小李家人至少应返还10万元作为礼物,不能分期付款。最终,经过法官和调解员的反复沟通,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小李一方向小安一方返还104390元。

这些“平价菜”比牛奶钙含量还高?可惜很多人都吃错了

喝牛奶补钙

是补钙的常用方法之一

但是你知道吗?

生活中有些不起眼的蔬菜

钙含量竟然比牛奶还高?

它们就是今天小编要推荐的3种蔬菜

分别是油菜、苋菜、荠菜

01.油菜

餐桌上的“天然钙片”

100克油菜的钙含量

是148毫克

高于每100毫升含钙107毫克的牛奶

可见油菜是餐桌上的“天然钙片”

油菜里面

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K以及

钾、镁等矿物质

可以帮助钙在骨骼中沉积

减少尿钙的流失

02.苋菜

补钙“高手”

每100克苋菜(红)的钙含量

是178毫克

大约是牛奶的1.5倍

菠菜的3倍左右

适当食用苋菜对于强健骨骼

维持肌肉的正常生理功能等

都具有一定好处

注意:

绿苋菜、红苋菜的钙含量都很丰富,但草酸较多,食用前需要先焯水,去除草酸后,钙、铁的吸收会更好,吃起来口感也更好。

03.荠菜

每100克荠菜约

含钙294毫克

是牛奶的近3倍

适当食用荠菜

对于强健骨骼

维持肌肉的正常生理功能等

都具有一定好处

健康吃法推荐

01

油菜—香菇油菜

香菇在阳光作用下

其中的麦角甾醇可以

转变为维生素D

有利于促进钙的吸收

而油菜中含有大量的钙

和泡发后的干香菇一起炒制

其中的维生素D

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补钙效果更强

而且香菇油菜色香味俱全

是一道非常美味的家常菜

注意:以下人群禁忌食用

(1)疥疮狐臭等患者要少食油菜;

(2)对油菜过敏者忌食。

02

苋菜—这样吃营养又美味

蒜蓉苋菜

1.去掉苋菜根部较老的部分,将苋菜清洗干净、焯水后备用;

2.锅里放入适量食用油,炒香蒜末或蒜片,接着加入苋菜,用大火炒至苋菜变色;

3.加入盐调味,翻炒均匀后即可。

凉拌苋菜

1.苋菜焯水后用凉开水过凉;

2.将蒜切成蒜蓉,小葱切成葱花;

3.将香油、辣椒油、生抽、盐和适量清水混合后,加入蒜蓉和葱花混合调成料汁;

4.苋菜沥干后,加入调味汁拌匀,撒上几粒芝麻即可。

注意:以下人群禁忌食用

(1)肾功能不好的人群

苋菜中的钾含量比较高,大量食用苋菜会增加肾脏的代谢负担。所以肾功能不好的人应避免过量食用。

(2)腹泻便溏者

苋菜性凉,服用后可能会造成脾胃虚寒长期腹泻的人群食用后腹泻的症状可能会加剧。

(3)对苋菜过敏的人群

对苋菜过敏的人群不要食用苋菜。

(4)紫外线过敏人群

苋菜属于光敏性蔬菜,其中的成分会增加人体对紫外线的吸收,不适合对紫外线过敏的人群食用,否则可能会对皮肤造成损伤增加皮肤出现色斑的几率。

03

荠菜—荠菜豆腐汤

把荠菜焯水切碎后

加上高蛋白 高钙质的豆腐一起煮汤

即可以使味道鲜美

又可在一定程度上

帮助预防骨质疏松 强健骨骼

注意:以下人群禁忌食用

(1)腹泻人群

荠菜富含膳食纤维等成分,有一定的通便作用,腹泻人群慎食。

(2)过敏体质人群

荠菜是野菜的一种,可能会导致人体发生过敏,过敏体质人群要谨慎食用。

来源:CCTV生活圈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