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油耳型狐臭和不油耳的狐臭啥区别(狐臭和油耳是一个基因吗)

时间:2024-04-23 12:09:28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除了“油头”还有“油耳”,“油耳”和狐臭有关?它是病吗?

耵聍,通常被称作「耳屎」,实际上是一种有益的生理物质,它在维持外耳道清洁、保护和润滑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耵聍的存在有助于保持耳道的弱酸性环境,并且由于其疏水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微生物生长。此外,耵聍可以根据其质地被分为湿型和干型,俗称油耳和干耳,这种分类反映了耵聍的不同物理状态。

“油耳”是病吗?

关于耳朵分泌物的性质及其影响,存在许多误解和疑惑。首先,让我们探究为何人类的皮肤维持其光滑与弹性。关键在于皮脂腺的作用,这些腺体分泌的油脂质地的物质,能够有效地滋养皮肤和头发,避免干燥现象。

特别是在讨论外耳道的健康时,我们需了解外耳道皮肤的独特结构,它分为含有毛囊和特殊皮脂腺的外侧软骨部分与内侧骨部。这里的特殊皮脂腺负责分泌耵聍液,即耳垢的前身。耵聍液具有微苦的油脂状质地,不仅有助于保护外耳道皮肤,还具备抗炎和抗菌作用。耵聍液干燥后形成耳垢,是一种正常且自然的清洁过程,随着日常活动如咀嚼或打哈欠会自然排出。

针对油性耵聍(俗称“油耳”)的几种常见观点,我们进行逐一分析:

油耳是否为疾病需治疗:油性耵聍其实是一种生理现象,并非疾病。它表明耵聍腺分泌活跃,产生的淡黄色油状液体对耳道有保护作用。

油耳的传染性与遗传性:油性耵聍的形成是个体生理差异的结果,并无证据表明它具有传染性。虽然耵聍腺的分泌活跃度可能受遗传因素影响,但将油耳视为遗传病是不准确的。

油耳与狐臭的关联:油耳与狐臭是两种不同的生理现象,它们之间没有直接关联。狐臭涉及另一种腺体的分泌,与耵聍腺的活动无关。

油耳的益处:确实,油性耵聍在某种程度上能防止外耳道发炎,其油脂状物质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抗炎杀菌的作用。

油耳朵的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人遇到耳朵积水的情况,尤其在清洁面部、沐浴或游泳时。若未能及时将水分排出,湿润环境可能导致耳垢增湿。此外,耳内积水还可能干扰耳道皮肤的正常代谢,从而形成较为油腻的耳垢。

另一方面,耳垢的性质也可能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有的人即便耳朵未曾积水,仍然容易产生油性耳垢,这多半与遗传相关。家族中若有油性耳垢的现象,子女出现同样情况的可能性较大。通常,这种情况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但如果导致耳部不适或听力减退,应及时进行清理。

耳垢的异常产生有时候与耳部炎症有关。正常新陈代谢下产生的耳垢若突然变油,可能是耳道炎症所致。炎症可能使得耳垢潮湿并伴有异味,严重时甚至影响听力。

饮食习惯也对耳垢的性质有一定影响。经常食用烧烤、油炸等高脂肪食物的人,可能会刺激体内油脂分泌,进而影响耳垢的性质。不仅耳垢会变油,可能还会引起面部和头皮出油,甚至产生痤疮和脱发等问题。

BB是油耳,一定有狐臭?

关于“油耳就一定有狐臭”的说法由来已久,事实真的如此吗?很多妈妈对此很困惑,担心自己孩子以后有狐臭。本期《育网槽槽》大家一起来搞清楚这事儿。

育网观点

其实,油耳不一定有狐臭,虽然多数油耳有狐臭,但2者并没有绝对关系。即便孩子有狐臭,大家也可以通过日常护理、治疗等手段来解决,避免尴尬。

最近,一位宝妈丫娜妹发帖抱怨婆婆指着自己的痛处不放。这位婆婆听说“油耳的基本都有狐臭”,得知儿媳油耳后,直接对着孙女讲“幸好你没有遗传到你妈的,不然脏死了”。对此,论坛的宝妈们也议论纷纷。

❤ 止汗露可以搞定狐臭

宝妈:舒怡丫頭

我也有~但是我不担心呀!不是有那个什么止汗露吗?腋下稍微擦一点就好了,两三天没有味道,然后过一两天再擦一点~

❤ 担心孩子遗传自己的油耳

宝妈:明天依然是晴天

宝妈,怎么看油耳还是康耳啊?我也有一直都挺自卑好怕遗传给孩子,不知我孩子有没有遗传呢。

❤ 母女是油耳但没狐臭

宝妈:婷婷妈

我也是遗传的,我女儿也是油耳,但是我不会臭,我问过好多人有没有闻到我的狐臭,他们都说没有。

❤ 认为油耳和狐臭没关系

宝妈:雨de心情

我老公油耳,我女儿没有,我儿子也是油耳,但没有狐臭啊,应该跟油耳没有关系的吧,狐臭可以去手术,腋下有个什么切掉就可以的。

❤ 老公是有狐臭,孩子不知是不是

宝妈:墨墨妈咪

我老公也有,味道不是很大,天天洗澡,除非贴他身上,或着好几天不洗澡,才能闻见,俩孩子耳朵都是油的,我自己的孩子又闻不到味,不知道有没有遗传!!!

❤ 自己婆婆有狐臭

宝妈:婷婷宝贝

我发现我婆婆有,有时候她把我娃抱得那么近,刚好在她胳肢窝下,我都替女儿不舒服。

❤ 有狐臭被婆婆嫌弃

宝妈:棉花糖

我也有,婆婆有时候也会说我,但我无所谓,以后买个止汗露吧。

下面我们来详解了解一些关于油耳是否一定有狐臭的问题。

☛ 什么是油耳

它的别名很多,比如湿耳朵、湿型耵聍、软耵聍、油状耵聍等。一般,大家将耳道的分泌物称为耳屎,医学上叫做耵聍。这是耳道皮肤的耵聍腺分泌物与外耳道脱落的上皮混合形成。有的人耵聍腺和皮脂腺分泌旺盛,排出黄棕色、油性的粘稠物质,这就是油耳,也叫软耳屎,医学上称为油性耵聍。

☛油耳≠狐臭

通常,油耳的人很多有狐臭,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事实上,油耳和狐臭并没有直接联系,也有一些油耳的人没有狐臭,而有狐臭的人并不一定是油耳。也可以说油耳是狐臭的伴发症状。

油耳一般由基因决定,与人种和民族有关。根据统计,虾夷族全都是油耳,白人约有九成,蒙古人为2成,我国的汉族为5%—7%。至于狐臭,它也有遗传有关,通常大汗腺旺盛的人易有狐臭和油耳。所以说,油耳和狐臭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必定的。

需要提醒的是,若有狐臭家族史,宝宝很小就是油耳的话,而且已经排除耳道以及其它器质性病变,需警惕狐臭。

小孩狐臭往往在进入青春期时发生,这时大汗腺才开始发育可造成细菌滋长,引起各种皮肤病。青少年是易发人群,若家长不注意,孩子身心健康会受到影响。若孩子发育期之后并没有狐臭,那么通常不会有狐臭了。

△ 狐臭判断法

1.色素:观察穿过的内衣的腋窝处是否发黄。

2.气味:用干净的纸巾或手帕用力擦抹腋窝处,然后闻气味,稍微动动身体发热会效果更好。

3.腋毛:观察是否能看到一场油腻物或伴有比汗液粘黏的液体,是否霉变分泌物粘连。

4.家族史:包括(外)祖父母祖辈、父母、兄弟姐妹、姑姨表兄弟姐妹等是否有狐臭。

5.病症:观察是否是油耳(并不完全对等),也有少数轻度患者是康耳(耳屎为粉末样)。

△ 孩子有狐臭怎么办

治疗

若怀疑孩子有狐臭,应及时去正规医院检查。如果若症状轻微,一般生活中多注意,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如果症状严重要及时治疗。

考虑到孩子年龄小,手术伤害大,若能通过药物治疗,不建议进行手术治疗。医生会根据孩子病情,选择对皮肤刺激小不伤害孩子的药物,请谨遵医嘱用药。

护理

1.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特别是腋窝、外生殖器、肚脐等处的清洁和干燥。宜穿棉质衣物,日常勤洗澡,勤换内衣,天热时可适当用些花露水洗澡。

2.少吃零食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多吃新鲜蔬果,不仅可以改善狐臭情况,还有助于身体健康。

3.注意孩子心态,多带其做一些户外活动,平时多安慰,以防狐臭给孩子带来太大精神和心理压力。

现在,大家搞清楚油耳和狐臭的关系了吧。若孩子是油耳,大家要多注意哟~

为什么有的人是油耳有些是糠耳?这里告诉你

"耳听八方"是人们对耳朵的功能的形容。作为五官之一的耳朵,在人体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

人们的耳道都会有分泌物--耳屎,医学上称为"耵聍"。

耳垢油状的俗称“油耳”,干燥粉状的俗称“糠耳”油耳和糠耳是由基因决定的,是遗传的。二者都是外耳道的正常分泌物。油耳在汉族中的发生率5~7%,也就是说,还是糠耳多。

油耳是如何形成的?外耳道分为软骨部和骨部,靠近鼓膜的是骨部,靠外的是软骨部。在软骨部,有两种腺体,即耵聍腺和皮脂腺。当耵聍腺分泌比较旺盛的时候,就会出现油性耵聍,俗称“油耳”。耵聍腺是一种变形的汗腺,所以,狐臭患者常常伴有油耳。

而“糠耳”是指耳屎干燥成鳞屑状或片状。

但在咨询糠耳的小伙伴时,他们说糠耳也挺讨厌的,太硬了,经常自己掏不出来。对此,我只能说,估计耳屎都是不讨喜的。但是咱们还不能少了它,因为不论是油性耵聍还是糠性耵聍,都能为我们外耳道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以起保护作用。怎样的保护作用呢?如有小虫子爬进去了,耵聍就能为我们粘住小虫子,保护我们的耳朵。

很多人喜欢没事就掏掏耳朵,其实这样是不对的。门诊上经常会见到因为掏耳朵引起各种不适的患者,如外耳道损伤、鼓膜破裂、棉球掉落导致外耳道堵塞等。掏耳朵还会刺激外耳道的腺体,使腺体分泌更加旺盛,耵聍过度分泌。

其实在我们咀嚼、睡觉、运动等时候,有些耵聍是可以自己排出耳外的。

耳屎是每个人身体自然产生的一种东西,不需要过于紧张,但耳屎生长过多可能会堵塞耳道,这种现象就叫"耵聍栓塞",伴随而来有耳闷胀、耳痛、听力下降等情况,这种时候就需要请医生看看了。

倘若是平常的情况,大家可以放心,因为耳道自身就带有全动清洁能力,大部分人的耳屎是可以通过耳道自身排除。

挖耵聍的注意事项

1. 小孩子最好不要挖耳屎

儿童的身体不比成人,器官发展不成熟,免疫能力比较低下,而且小孩子的耳道比较窄小,不当的挖耳可能会引发外耳道炎。建议需要挖耳时到医院进行处理。

2. 避免频繁清洗耳道

耳屎虽然脏,但是身体本身带有清洁能力,若我们过于频繁的清洁它的话,往往会适得其反,引发耳道湿疹情况。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