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老妈,为什么你的耳屎油油的,还有味?”
小王母亲:“可能是老了吧”
小王:“应该不是吧,老爸的你年龄不是比你还大吗,他的耳屎就是干干的”
掏耳朵可以说是我们日常经常做的一件事,观察仔细的人会发现,有些人的耳屎是干燥的,有些人的耳屎是湿润的,甚至还会伴随着难闻的味道。
按理说,耳屎主要是耳道的分泌物以及灰尘等物质形成的,应该都是一样的状态才会,为什么会存在“干燥”和“湿润”两种状态呢?
为什么耳屎会有“干燥”和“湿润”两种状态?通过日本发表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耳屎的干湿和遗传、汗液有着一定关系。如果一个人经常出汗的话,耳屎就会偏湿一点,反之,耳屎便会偏干一点。
看到这边大家心里可能会有这样的疑惑,既然耳屎的干湿和流汗量有着一定的关系,那么是不是只要耳屎偏湿的话,就一定会有腋臭呢?
并不是。腋臭的形成主要是在流汗的时候,不能及时的清洗腋下,导致腋下滋生出许多细菌,这个时候便能闻到难闻的腋臭。此外,通过此次实验,只证实了耳屎的干湿和汗液、遗传基因有关,并没有具体的数据证实腋臭和耳屎有关。
其实,不管耳屎是干的,还是湿的,对于我们身体的影都不大,如果非要分出谁更健康的话,也只能说各有千秋。
·干耳屎:干耳屎的话,可以使我们耳道的环境变得清爽一点,如果是处于干耳屎的话,我们平时讲话,吃东西的时候,都会可能会震到耳屎,导致干耳屎自然脱落,减少掏耳朵的频次。
但是,耳屎对于我们的耳道,耳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如果耳道中的耳屎偏少的话,会导致空气中的灰尘、小飞虫进入耳道,从而影响到耳部健康。
·湿耳屎:湿耳屎,虽然可以避免灰尘、小飞虫进入耳道,但是由于湿耳屎的比较粘,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自然脱落的现象,这个时候很容易出现耳道堵塞的现象。如果经常掏耳朵的话,还有可能会损伤到耳部的健康。
由此可见,不管是干耳屎还是湿耳屎,对于我们的健康而言,都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并没有谁更健康之分。
当然,想要保护我们耳道的健康,不仅要关注耳屎的状态,还需要注意生活中的小细节,为什么这样说呢?
问大家一个问题,洗完澡过后大家是否有清理耳朵进水的习惯。
相信屏幕前有70%的人都没有清理耳道洗澡水的习惯,包括小时候的我。由于吃过不清理的“亏”,让我养成了清理耳道积水的习惯。但是,经常看健康类文章的朋友应该会发现,有些人建议不要清理耳朵的水。
那么洗完澡后,耳道里的水是否需要清理?如果只是进了少量的水,是不需要进行清理的,耳道中的水会自然的风干。但是如果进水比较多的话,则需要进行简单的清理,不然有可能会导致耳道发炎(我小时就吃过这样的亏,希望大家不要犯和我一样的错误)。
但是清理耳道中的水,也是有讲究的,并不是让你天天掏耳朵。错误的方法,可能会给耳道带来双重伤害。
应如何清理耳道中的水?
①如果洗澡后发现耳道中的水比较多的话,不要直接用手或者直接用棉签掏,这个时候应该将头轻轻歪斜(耳道朝下),用手按住耳屏,让水顺着耳道轻轻的流出来;
②也可以用棉签进行擦拭,将棉签放在耳道外侧,慢慢的吸收耳道中的水分,切记不要将棉签伸的太远,避免将水分和耳屎送的更远,从而导致发炎;
总之,平时洗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耳道的保护,不要以为耳朵进点水不会影响到健康,长期耳朵进水的话,可能会引发中耳炎、耳屎有异味、听力下降等危害。
参考资料:
【1】《耳朵进水会导致中耳炎吗?这些耳健康问题需关注》·红网·2022-3-4
【2】《耳朵进水了怎么办?》·上观新闻·2021-7-9
耳朵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听力器官,是我们皮肤耵聍腺的分泌物,如果耳屎增多的话就说明耵聍腺分泌很旺盛,人的耳屎一般是出现碎屑状干干的。如果是不小心耳朵中注水或者洗完澡以后就会出现黏黏的感觉,但是经过清理以后还是会恢复到非常干燥的情况,但是也有些人他们却不同。他们的耳朵就出现粘粘的黄黄的,就像是油脂一样。针对于这种情况的人是不是耳朵出现问题所导致的?
什么叫做"油耳朵"?“油耳朵”又名湿型耵聍、湿耳朵、软耵聍、油状耵聍等。油耳朵是因为皮脂腺分泌旺盛,排出呈棕黄色、油性粘稠物质,在尚未干燥后就已积满在外道眼里,有的甚至流出耳外,有的凝聚成团,这些统称为软耳屎,俗称“油耳”。
如有油耳,那么排出来的黄水应该是没有味儿的,当然不排除还有以下两种可能:
1、洗澡时耳朵进水了;
2、耳内分泌腺的持续分泌。
如果是上述几种情况,那大可不必担心,注意给就行了;但是,排除以上可能,如耳朵出脓、流水且有异味的同时,那就可能是中耳炎了,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首先,辟个谣!油耳朵和狐臭没!有!关!系!油耳朵不是病,是遗传所致,也就是说父母其中一定有一方是油耳朵,所以这个没办法治疗改变。很多油耳朵的人同时有狐臭,但并非所有的油耳朵的人都有狐臭,有些狐臭患者耳朵一样是干的。
1、用棉签,轻轻在外耳道转动,然后耳朵朝下,耵聍可自行出来;尽量做到不用指甲、铁签等尖锐物掏耳。
2、不要形成挖耳习惯而频繁挖耳,一般应一周左右一次;但在灰尘较多的地方或有“油耳”的人可适当短一点,可根据自己情况掌握。
如果长期不掏耳朵,则可能形成耵聍栓塞,这时,自己就很难掏出来了,应到医院用专门器械取出,取出后坚持用滴耳剂滴耳2-3天预防感染。
油耳的注意事项1、对于油耳,不可以用力对它进行抠等活动,当擦鼻涕时也不能太过用力进行该项活动。
2、注意一些炎症,比如鼻炎,喉炎等,避免这些炎症的细菌感染咽鼓管产生不好的影响。
3、注意耳朵内的清洁卫生,同时要定期地给耳朵进行清洗,并且要避免在洗澡或游泳时污水进入耳朵,给耳朵带来麻烦。
4、当气候过于寒冷的时候或天气异常变化时,要注意保暖,避免感染呼吸道,产生咳嗽等不好的现象。甚至一些更严重的情况。
油耳在日常饮食中要以清淡为主,多吃一些容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品,千万不要摄入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平时也可以吃一些清凉解毒的食品,因为清凉解毒的食物对人体有很好的作用。油耳并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定期对油耳进行清洗,并对其所造成的麻烦进行处理就可以了。
耳屎,大家都不会陌生,一个耳道再平常不过的分泌物了。虽然它的名字听起来不太卫生,但它却并非是个一无是处的脏东西,反而对耳朵还有保护作用呢!在医学上,人家还有一个更加文艺的名字:耵聍。且耵聍也并非都是你所见到那样,淡黄色碎碎的,它也有干湿之别。
在了解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弄清楚耳屎是怎么来的?首先要确认它并不是外来物,而是由我们外耳道软骨部皮肤的耵聍腺所分泌。分泌出来之后,最主要的任务如鼻毛一样,是守卫耳朵的安全。主要是阻挡空气中灰尘甚至是飞虫的侵袭,同时还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一般来说,耳屎分泌后遇到空气会变成干燥的薄片,就是我们最常见到的样子。但也有一部分人,因为分泌的耳屎里油脂过于丰富,而不容易变干,而成为我们所说的“油耳”。
一般来说,油耳的产生除了遗传因素外,比较常见的情况就是患上了外耳道炎或者中耳炎了。当然,在夏季游泳时耳朵进水,使耳屎遇水变湿也是种可能,不过这种是外部因素所致且很快变干,就不多讨论了。总的来说,如果是遗传因素,只要不影响听力,通常不必过于纠结。如果是耳朵炎症导致,也甭废话了,抓紧时间治耳朵才是要紧的。
这也是很多人关心的,相信也会有发现了这个小秘密:感觉有油耳朵的人,更大概率会有狐臭。其实,它们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只是因为狐臭的产生原因与油耳朵一样是汗腺过于发达。因此,在概率上,有油耳朵的人,伴随狐臭的几率会高一点。
最后,我们说一下油耳朵的护理问题。其实,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心自己的油耳朵,甚至可以说油耳朵要比干耳朵有更多的好处呢!因为,油耳垢含有的油脂多,会更有更强的粘附性,更好的保护内耳健康,还能更好的维持耳道皮肤的湿润。其次,油耳朵的抗菌能力也更强!
只不过油耳朵的人,可能在平时要花多一点的精力去护理:建议定期用消毒棉签蘸双氧水或酒精来清理耳朵。
我是药疗君,你身边有油耳朵的人吗?不妨问一下他们的切身感受,同时也欢迎将此篇文章转发给他们,感谢您的支持(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