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小国林立,虽说最后是秦国一统天下,但是楚国绝对是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芈月传》中芈月的母国,就是楚国。
郑袖就是楚怀王的宠妃,楚怀王对她可以说是专宠。容貌艳丽、姿容绝世,又有心计,不光在楚怀王的后宫混的如鱼得水,前朝也有插手。
自古这种宠冠后宫又对前朝朝政有影响的后妃都会因为那么一两件大事在历史上留下姓名,吕雉、武则天肯定榜上有名,太平公主逼宫谋反、窦太后垂帘听政等等。郑袖也做了一件大事,她间接逼死了屈原,就是写《离骚》的那位屈原,在朝中拉拢奸臣,在楚怀王耳朵边上吹枕边风,然后屈原被罢黜放逐,后来怀王去世,襄王继位,屈原又被放逐,悲愤郁郁之下投江而死。
但是郑袖所做一切的出发点,并没有吕后、武皇那么高的志向,她只是想做楚怀王唯一的宠妃。
在很多影视剧中,将郑袖和南后合并成一个人,南后是楚怀王的王后,其实南后和郑袖是两个人。《战国策·楚三·张仪之楚贫》记载“当是之时,南后、郑袖贵于楚”,历史上对于南后的记载只不过说她是楚怀王的王后,但有关郑袖的记载很多。
《芈月传》前几集,郑袖有大量的镜头,无一不显示着她非常得宠。楚怀王身有异味,满宫里只有郑袖一个人对楚怀王表示,这是一种特殊的气味,显示着大王身上的男子气概,她一闻到就拜倒在大王的英雄气概下。
后人多方考察大多认为楚怀王身上是狐臭,即便不是,“身有异味”也是真的。楚怀王最恨别人揭他的短,但是郑袖能巧妙地将别人眼里提起来就要倒霉的事情化成自己得到宠信的工具,这种心计就不是常人能比的。
以至于后来楚怀王去祭祀先帝时,本应该君王在前妃嫔在后,郑袖却能陪在楚怀王身边,连威后出言提醒楚怀王都要先看看郑袖,眼神询问她的意见。楚怀王对郑袖的宠爱由此可见一斑。
在祭祀的时候郑袖遇到了为先帝守灵的芈月,芈月用草药救了郑袖,于是郑袖回宫就请求楚怀王让芈月回宫。楚怀王不顾威后的意思同意了,从这里也能看出来楚怀王对郑袖的枕头风很是受用。
郑袖容貌艳丽,但是很快就遇到容貌绝色的魏国美人,楚怀王看到魏国美人后眼睛都直了,这位魏国美人很快获专宠,连郑袖都被楚怀王抛下了。但是郑袖并没有像一般女人那样大哭大闹或者怨天尤人,她假意与魏国美人交好。有什么好吃的先送到魏国美人那里,好看的衣服首饰也都送到魏国美人那里。在后宫对魏国美人嘘寒问暖,很快获得了魏国美人的信任,或者说在魏国美人心里,郑袖对她比楚怀王对她更好。
本来就是孤零零一个人身处异乡,更何况别人对她都不怀好意,只有郑袖对她好,所以魏国美人十分信任郑袖。而楚怀王看郑袖与魏国美人交好,也绝对的郑袖这个人宽容,相信郑袖。
郑袖成功获得两个人的信任之后就开始了自己的计划,她先是对魏国美人说,虽然她长得倾国倾城,但是鼻子有一点点歪,虽然这并不影响魏国美人的容貌,但是大王看到这点瑕疵恐怕会不高兴。
然后又买通了宫人,宫里就开始传言魏国美人的鼻子有点歪。
这个时候魏国美人就慌了,问郑袖该怎么办。郑袖就教她以后在面见大王的时候就以纱巾或扇子遮面,就算是没有,也要稍稍遮挡一下。
魏国美人就这么傻乎乎信了,楚怀王发现魏国美人这个小动作之后,就去问郑袖,为什么魏国美人每次见到他都要捂住鼻子。这个时候郑袖再支支吾吾的说出来,是因为楚怀王身有异味,所以魏国美人要将鼻子遮住,顺便表了一下忠心,自己绝对没有这个意思,大王的体味在郑袖心里一直是英雄气概。
就这样魏国美人被割了鼻子,郑袖再次复宠,并且宠信更胜。
在历史上,还有郑袖贿赂张仪,后来又放了张仪的事情。
还是在《战国策》中提到的,楚怀王令张仪为他搜寻天下美人,这件事情被南后和郑袖知道了,南后便找到张仪,对他说“妾闻将军之晋国,偶有金千斤,进之左右,以供刍秣。”,随后郑袖又给张仪五百斤。在张仪出发之前,向楚怀王请辞,这个时候南后和郑袖就出来敬酒,张仪一看,大惊失色,立刻对楚怀王下拜,说臣有死罪,臣行遍天下,还没有见过比南后和郑夫人更美的人,先前说要为楚怀王找到天下最美的美人,实在是欺君之罪。楚怀王听了这话非常高兴,连连感叹:吾固以为天下莫若是两人也。
从这段经历中,可以得知,第一,郑袖的容貌很好,很惊艳,惊艳到楚怀王这样一个看惯了美女的人都觉得天下没有比郑袖更美的了。第二,在楚怀王的纵容下,郑袖一个宠妃,都能干预到臣子了,能行贿了。
所以在这之后,郑袖才能吹枕边风,救出张仪。当时张仪已经投靠秦国,秦国和楚国打仗,秦国想着要休养生息,不太想打了,就以汉中之地求和。但是楚怀王很生气,地都不要了,就要一个张仪。张仪还安慰秦王没事,凭我这三寸不烂之舌,楚怀王绝对不能杀我。只是没想到,他刚到楚国就直接被下大狱了 。
张仪慌了,只能想到郑袖了。于是他委托好友靳尚去见郑袖,跟郑袖说,张仪现在被下狱了,张仪本来是带着秦国公主和大量美女前来和谈的,另外还有土地和金银财宝。楚怀王看到这等美貌的女子和土地,肯定会看重秦国公主。以秦国公主的身份,还有可能做王后,到时候您就失宠了。
郑袖心里一惊,就问靳尚怎么办。靳尚顺水推舟,说只要放了张仪,他感念郑袖恩德,肯定不会让秦国公主进宫。
于是郑袖极力向楚怀王吹枕边风,最后真的放了张仪。
其实除了勾结前朝进谗言陷害屈原这一项,还有陷害魏国美人这一项,其他时候郑袖并不是穷凶极恶、心狠手辣之人。她所做的也只是想让自己成为楚怀王的宠妃,保证自己在后宫的地位。只是古代都喜欢将灭国的悲剧扣在一个女人身上,其实就算是没有郑袖,在楚怀王的带领下,楚国又能走多久呢?
【原文】:南次二山之首曰柜山,西临流黄,北望诸,东望长右。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见则其县多土功。
【译文】:南方第二列山系的首座山是柜山,西边临近流黄酆氏国和流黄辛氏国,在山上向北可以望见诸山,向东可以望见长右山。英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南流入赤水,水中有很多白色玉石,还有很多粟粒般大小的丹沙。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小猪,长着一双鸡爪,叫的声音如同狗叫,名称是狸力,哪个地方出现狸力而那里就一定会有繁多的水土工程。
【解说】狸力是一种奇兽,它的样子像猪,脚上长着鸡距,叫起来像狗吠;狸力出现的地方,正在大兴土木。郭璞《图赞》曰:“狸力(见《东次二经》),或飞或伏。是惟土祥,出兴功筑。长城之役,同集秦域。
【原文】: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曰鴸,其名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士。
【译文】:山中还有一种鸟,形状像鹞鹰却长着人手一样的爪子,啼叫的声音如同痺鸣,名称是鴸,它的鸣叫声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哪个地方出现鴸而那里就一定会有众多的文士被流放。
【解说】:鴸鸟是丹朱的化身。丹朱是尧的儿子,传说他为人傲虐而顽凶,所以尧把天下让给了舜,而把丹朱放逐到南方的丹水去做诸侯。当地三苗的首领与丹朱联合抗尧被诛,三苗的首领被系,丹朱自投南海而死,丹朱的魂魄化身为鴸鸟,样子像猫头鹰,爪子却像人手,整天“朱,朱……”地叫着,啼叫的声音就像自呼其名。哪里听到鴸鸟的叫声,哪甲有本事的人就将被放逐:传说丹朱的子孙在南海建立了一个国家,叫灌头国,或叫灌朱国,也就是丹朱国(三者的音相近)。这里的人,样子很奇特,长着人的脸、鸟的翅膀(见《海外南经)
来源于网络
吴、毕、郝三本图释说:“状如鸱而人而人手”。“人而”二字是《南次二经》经文所没有的。把鴸画成人面,想必是幽工参考了上述《事物绀珠》等占书的记载,或参考了《海外南经》丹朱国的人面鸟翼的形象:毕本、郝本的图释说:“见则其县多天亡”,这也是与经文不同的地方。
吴任臣注冂:鴸鸟鸱目人手。《事物绀珠》亦云:鴸身如鸱,人面人掌,乙酉岁夏六月、有鸟止于杭之庆春门上,三目,足如小儿、面若老人,其鸣曰鴸,或以为即鴸鸟也据所见之古图,鴸有两种形状:其一·,鸟首鸟身,脚如人手;其二,人面鸟身,脚如人手。
胡文焕图说云:“长舌山有鸟,状如鸱而人面脚如人手、名曰鴸。”
郭璞《图赞》:“彗星横天(一作大),鯨鱼死浪。鴸鸟于邑,贤士见放。厥理至微,言之无象(一作况)、”陶潜《读山海经》诗:“鸱鴸(一作鴳鹩)见城邑,其国有放土。念彼怀王世,当时数来止。”鵑鹅即丹鴸。黄省会诗云:“宛彼鴸鸟呜,放士真堪哀。”说的都是鴸鸟的故事。
长右 :【原文】: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无草木,多水。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
【译文】:从柜山往东南四百五十里,是座长右山,没有花草树木,但有很多水。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猿猴却长着四只耳朵,名称是长右,叫的声音如同人在呻吟,任何郡县一出现长右就会发生大水灾。
【解说】:长右是一种怪兽,与狴牲、举父均属猿猴类。长右山出此兽,因以山名之。长右是大水的征兆,其特征是猴状而四耳,吼叫声像人的呻吟声。
郭璞《图赞》曰:“长右四耳,厥状如猴。实为水样,见则横流。”
【原文】:又东三百四十里曰尧光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金。有兽焉,其状如人而彘鬣,穴居而冬蛰,其名曰猾褢,其音如斫木,见则县有大繇。
【译文】:再往东三百四十里,是座尧光山,山南阳面多产玉石,山北阴面多产金。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人却长有猪那样的鬣毛,冬季蛰伏在洞穴中,名称是猾褢,叫声如同砍木头时发出的响声,哪个地方出现猾褢那里就会有繁重的徭役。
【解说】:猾裹是种怪兽,它的样子像人,全身长满长长的猪毛,穴居,冬天蛰伏不出。它叫起来就像人斫木头的声音,它出现的地方就会天下大乱·胡文焕图说云:“尧光山有兽,状如猕猴,人面彘鬣。
郭璞《图赞》曰:“猾裹之兽,见則兴役。应(一作膺)政而出,匪乱不适。天下有道,幽形迹。”黄省会《读山海经》曰:“国邑有大繇,康庄行猾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文】:浮玉之山。北望具区,东望诸。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
【译文】:浮玉山,在山上向北可以望见具区泽,向东可以望见诸水,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老虎却长着牛的尾巴,发出的叫声如同狗叫,名称是彘,是能吃人的。
【解说】彘是一种食人兽,是大水的象征。样子像虎,长着牛的尾巴,叫起来像狗吠在《山海经》的图谱中,彘有两种形状:其为虎身牛尾;其二,为人面如猴四耳,虎毛牛尾。
胡文焕图说云;“浮玉山有兽,状如猴,四耳,虎毛而牛尾,其音如犬吠,名日长彘。食人,见则大水:”
《事物绀珠》所记湖州浮玉山的长彘,样子像猴,四耳,虎身咖牛尾,也属这一类怪兽
郭璞《图赞》日:“彘虎其身,厥尾如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文】:浮玉之山,苕水出于其阴,北流至于具区,其中多鮆鱼。
【译文】:浮玉山,苕水从这座山的北麓发源,向北流入具区泽。它里面生长着很多鮆鱼。
【解说】:鮆鱼,又名刀鱼、鲚鱼、鲂鱼。鱼长头而狭薄,其腹背如刀刃,故名刀鱼·大者长尺余,可以为脍(〈尔雅翼》)。李时珍曰:鲚生江湖中,常以四月始出。状狭而长薄,细鳞白色,吻上有二硬须,鳃下有长鬣如麦芒;腹下有硬角,刺快利若刀(《小草纲目》)、《北次二经》县雍之山所记之鮆鱼、其状如鯀而赤鳞,其音如叱、食之不骄。据说吃了它的肉可防狐臭(郭注:不骄,或作骚,臭也;郝注:骚臭,俗名狐骚也)
郭璞《图赞》曰:“阳鉴动日,土蛇致宵:微哉鮆鱼,食则不骄。物有所感,其用无标。”
【原文】:又东四百里曰洵山。其如多金,其阴多玉,有兽焉,其状如羊而无口,不可杀也,其名曰䍺。
【译文】:再往东四百里,是座洵山,山南阳面盛产金属矿物,山北阴面多出产玉石。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羊却没有嘴巴,不吃东西也能活着而不死,名称是䍺。
【解说】:䍺是一种怪兽,样子像羊,没有口,不用吃食,却禀气自然,而不会饿死。《事物绀珠》记,此兽如羊,无口黑色、胡文焕图说云:“山有兽.状如羊而无口,黑色,名曰䍺。其性顽狠,人不可杀,其禀气自然”
郭璞《图樊》曰:“有兽无口,其名曰䍺。害气不入,厥体无问。至理之尽,出乎自然。”
【原文】: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是座鹿吴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沙子石头。鹿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滂水。再往东五百里,是座鹿吴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但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泽更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滂水。水中有一种野兽,名称是蛊雕,形状像普通的雕鹰却头上长角,发出的声音如同婴儿啼哭,是能吃人的。
【解说】:蛊雕又称纂雕,是一种似鸟非鸟的食人怿兽,榉子像雕,有角,叫起来像婴儿啼哭。《骈雅》云:“蛊雕如雕而戴角。”
《事物绀珠》云:“蛊雕如豹,喙一角,音如婴儿。”
蛊雕为兽,有如雕、如豹两种形状:(1)鸟形,似雕有角,(2)豹形,鸟喙一角胡文焕图说云:“陆吾山有兽,名曰蛊雕,状如豹而鸟喙,有一角。音如婴儿,食人。
郭璞《图赞》口:“纂雕有角,声若儿号。”
【原文】:凡南次二山之首,自柜山至于漆吴之山,凡十七山,七千二百里。其神状皆龙身而鸟首。其祠:毛,用一壁瘗,糈用稌。
【译文】:总计南方第二列山系之首尾,从柜山起到漆吴山止,一共十七座山,途经七千二百里。诸山山神的形状都是龙的身子鸟的头。祭祀山神:是把畜禽和玉璧一起埋入地下,祀神的米用稻米。
【解说】:《山海经》中所记载的神,其样子非常怪诞,多为古人臆想,或是其它类的怪物。
以上就是《山海经-南山经南次二经》中所有记载的怪物,若是喜欢本篇文章,请继续关注我的最新文章,后续会陆续发表《山海经》全本的怪兽图解,南次一经中的各怪物之前已经陆续发表过了,想看的朋友可以点击关注,进入我的文章中查看,文章下方也附有站内的链接,点击进去就能看到,南次一经不是整个发表的,是分段发表。各位有什么想法,欢迎下方评论。
《山海经图集图解》怪兽篇5
《山海经最全图解》4 《山海经全本图解》-灌灌 《山海经图集-怪兽篇3》山经•南山经 《山海经图集-怪兽篇》山经•南山经 《山海经图集-怪兽篇》山经•南山经 山海经中你不知道的那些怪兽-赤鱬(南山经地理全貌)
© The Daily Beast
利维坦按:
在所有人类的不雅行为中,放屁可能是最难控制的。液体和固体的排泄往往会有较长的预警期,让我们可以得体地处理这些无可奈何的事情。但是屁不一样,它很有可能在肠胃里迅速集结,给大脑传递非放不可的指令,让人措手不及。
不仅如此,屁的狡猾之处还在于它的欺骗性。我们会因为液体和固体的排放需求跑一次洗手间
(事实上我们也只能这么做)
,但屁无色无形,有时甚至是无味无声的,这就会让人心里顿生侥幸心理,自恃可以嘴上谈笑风生,胯下暗度陈仓。
值得警惕的是,当你与他人相处的时候突然来了灵感,暗地里撅起半边臀部希望能偷偷放出一个哑屁的时候,它也很有可能会是一个BPM=200的高昂颤音,这大概就是屁的策反。
从后庭排出体外的那种气体名称众多,其中包括屁、胀气、矢气、排气、肠道气体等,放屁虽普通,但其背后却蕴含着有趣的事实。一开始,少许气体被困在生物体内,有时还伴随着腹鸣,也就是气体通过肠道时发出的深沉的隆隆声——众所周知,大家的“肚子都会咕噜咕噜叫”。
这些被困住的气体必须且经常前往某处。20世纪的大哲学家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曾说“生活就像被困在肥皂泡里的屁”,他说得太对了。放屁总是集有趣与粗俗为一体。除了偶尔会尴尬以外,放屁不仅完全符合天性,而且还属于健康行为。以下是10个跟屁有关的超逗事实。
屁的来源
屁通常源于我们吸入或吞下的空气。是的,你没看错。我们满足口腹之欲时,空气会和食物及饮品一起进入胃中,屁通常就由这些气体组成。氮氧含量最高的空气穿过身体,最终一定会以屁的形式排出体外。
但这并不是屁的唯一来源。有时,肠道细菌发酵出的气体也需要排出,这种屁主要由二氧化碳、氢和甲烷组成,令人惊讶的是,让屁难闻的物质只占1%。大多数细菌分解过程都有味道,譬如奶酪味儿、感染后的味道、脚臭、腋臭等,这没什么特别的。
(www.britannica.com/science/flatulence)
鱼的屁
大多数养宠物的人都知道宠物也会放屁,无论是猫、狗,还是更奇特的动物,几乎都会放屁(除非你的宠物恰好是一块石头)。和人类一样,动物也需要排出体内的气体,这常常会让正在享用晚餐的我们猝不及防。对大多数哺乳动物而言,屁形成的过程也大同小异。但是像鱼这样的动物会放屁吗?你有没有想过鱼会放屁?别撒谎,你肯定想过这个问题。
© Giphy
实际上,大多数鱼会用嘴或鳃吸入空气,将其存储在胃中,以便在水中自由浮沉,调节浮力,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游多深就游多深。有人指出,空气是从嘴或鳃而非消化道排出的,因此这一过程更像呼吸而非放屁。但有些鱼确实会放屁,某些鲨鱼也会。
© Fact Republic
鲱鱼还会通过放屁与同类交流,那是它们的语言。它们吸入的空气会从肛门排出,产生气泡与噪音,让其他在水面下的同类可以听到。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动物王国拥有了这种独特而奇怪的语言形式。如果你想知道鱼是否会放屁,那答案是肯定的,鱼也会放屁。
(www.thenakedscientists.com/articles/questions/do-fish-fart)
放屁违法
2011年,前马拉维总统宾古·瓦·穆塔里卡(Bingu wa Mutharika)曾提出一项禁止人们在公共场合放屁的法案——是的,为敦促人们更文明礼貌,为让市民更加自律,他希望把公共场合放屁定性为违法行为。
2016年,一名因醉酒被拦下的德国男子拒绝向警察透露自己的身份,据警察说,那名男子还对着他们放了两个屁。虽然这名男子没被拘留,但他确实因此被罚了900欧元。后来他拒绝支付罚款(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却被法院驳回了。
除此之外,绝大多数文化都认为放屁是无害的,某些古代文化也允许人们在上流社会的公开场合放屁,譬如在罗马皇帝克劳狄乌斯(Claudius)的晚宴之上,或在其他高端的社交聚会之上。然而,有些小城镇却成功将公共场所放屁列为违法行为,不过它们只是特例。
晨屁
© Homdor
啊,所谓的“晨屁”不仅是可以在网上搜到的情色词汇(你没看错),还是非常正常、普遍的现象——一般而言,早上醒来后,人们放得屁最久、最能释放压力。这是因为我们做梦时,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一直憋着屁。
从根本上说,人们睡觉时,仍会吸入空气,肠道也仍在制造气体。气体被困在体内,不断积聚,直到人们醒来那刻,耐心等待了一整晚的屁才会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
(stomachbloating.net/excessive-stomach-gas-in-the-morning-only-why-does-it-happen/)
如何少放屁
如果你想抑制放屁这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医生倒是有些建议可供参考,譬如不吃某些食物,或停止使用某些会导致消化道产生过多气体的产品。不能消化或难以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吃多了容易放屁,其中豆类的效果最为明显。
碳酸饮料显然也是容易让人放屁的食品。信不信由你,水果,尤其是没成熟的水果和蔬菜,也容易造屁。此外,在很多情况下,油和油脂也会造屁,所以不吃油炸食品可能会减少放屁的频率。别忘记,有些人对乳制品中的酶反应强烈,如果他们食用了乳制品,就更有可能放屁。
(livewell.jillianmichaels.com/list-foods-hard-digest-5419.html)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非食品类商品也会影响放屁的频次。如果你认为放屁是个问题,那么要用嘴嚼且会让我们有意无意吸入空气的产品,也会导致这个问题。口香糖这样的产品会让额外且不必要的空气进入胃中,这些空气最终会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
吸烟会增加放屁的次数。塑料吸管是气体进入体内的另一首要诱因。讲真,如果地方政府真想禁用吸管,那他们应该大力宣传吸管容易让人放屁的事实。如果你想少放屁,网上很容易搜到所有常见或不常见的致屁元凶,它们可能会在无意间令你中招。
© iRadio
放还是不放?这是个问题
所以,假设你忘了少喝碳酸饮料的忠告,而且还用了吸管(这两点都会增加放屁的机率),当你想放屁却又不得不忍住时,你会怎么做?当然,许多情况和职业都要求我们长时间不放屁。想想吧,假如我们在做按摩,突然之间,按摩师放了个屁,一直躺着享受的我们还怎么找回之前的感觉?憋屁憋了太久又会发生什么?
虽然“嘴屁精”听起来像是小学生给同学起的绰号,但其实嘴真有可能放屁——憋屁太久会导致(可以理解)屁失禁。也许某天早上你正一边开车一边和重要人物聊天,你专心致志,双眼盯着道路,突然间,一个憋了很久的屁自己滑了出来,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除此之外,憋屁还会影响你的口气——屁可能会从嘴里溜出来,让你口臭异常。
(www.iflscience.com/health-and-medicine/what-happens-when-you-hold-in-a-fart/)
这不是普通的打嗝,而是屁真真切切从体内原路返回,在胃里咕嘟咕嘟,然后经由食道流跑到嘴里,再由嘴巴释放而出。如果某人曾被叫做“嘴屁精”,那可能真因为他用嘴放了屁。
健康
有些病人无法放屁,而有些人因为放不了屁而生病。人类之所以进化出了放屁这一行为,是因为该行为是必要的,或者准确来说,我们进化出了必要的器官,而这些器官碰巧需要我们放屁。有些病令人无法放屁。有些人不能放屁往往是因为饮食不当,纠正饮食习惯可以帮助这类人通屁。
另一方面,憋屁会导致疼痛、胃病、胀气、消化不良,乃至胃灼热。不放屁诱发的最严重的病症是憩室炎,憩室也就是曾在体内,即结肠内,容纳屁的囊状物。当这些囊袋被感染时,就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因此,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还是尽可能把屁放出来。医生建议,如果有必要,可以去洗手间。
(health.howstuffworks.com/human-body/systems/digestive/hold-in-fart.htm)
放屁礼仪
放屁礼仪很有趣——很多人认为放屁很尴尬,因而很少愿意思考或研究它。但对于关注放屁的人来说,放屁是一门艺术。很多地方的很多人为满足这种基本的生理需求想出了各种各样的礼仪。但即便如此,世人并不太接受放屁,甚至还会嘲笑这一行为。
© Ancient Origins
在风气保守的中世纪,人们往往认为放屁很搞笑,且还会经常写一些与放屁有关的笑话,比如在最不合适的地方(如宫廷)放屁。人类极能体会放屁所带来的无害的乐趣,他们认为放屁是有趣的。
皇后面前放屁
看到了吗?我要停下来夸一下自己的绝妙双关语,“congratulate(庆祝)”和“flatulate(肠胃胀气)”是押尾韵的,我认为这是双重胜利。这就是生活中令人开心的小事。
放屁史上最特别的一个屁,是17世纪时,某人在英国伊丽莎白女王面前放的屁,这个屁改变了他的一生。记录女王日常的约翰·奥布里(John Aubrey)注意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名叫爱德华·德·维尔(Edward de Vere)的牛津伯爵在和莎士比亚时代著名的女王讨论时,想来是憋屁太久,最终没忍住,在女王面前突然放了个屁。
爱德华·德·维尔惊恐万分,异常尴尬,因倍感耻辱,他离开英国整整七年。长期自我放逐后,他终于鼓足勇气重返英国。令他惊讶的是,他一到英国,女王就张开双臂欢迎他,并说:“公爵大人,我早就忘了那件事。”
《屁合战》局部。© Wikiwand/早稻田大学图书馆
屁的物理学知识
我们已经了解屁的来源、成因,如何避免放屁,与屁相关的历史故事,乃至由屁引起的刑事案件,但屁的力学机制是什么呢?想到这个问题,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也会急得在坟墓里打滚。从高而尖的声音到低沉的隆隆声,屁声的形成涉及多种力学机制。屁排出前受到的压力、肌肉的松紧程度都会有所影响。
屁的平均体积是35.7立方厘米,考虑到每人每天平均放屁约14次,据估计,在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平均要放500立方厘米、约0.5升的屁。此外,如果我们把屁的化学成分量化成具体的值,尽管放屁因人和饮食而异,但通常会发现:
屁的氮含量最高,有21毫升,此外还包括7.5毫升的氢、3.2毫升的二氧化碳、2.5毫升的甲烷和1.1毫升的氧气。这就是从化学角度解剖屁所得来的结果。如果你读到了这里,那我真是感激不尽,希望你能把这些关于屁的知识传播给你的朋友,让他们既震惊又开心。第十一个与屁有关的重要事实是:这10个事实和放屁本身有本质的不同,它们是用来娱乐众人的。
文/Joe Duncan
译/antusen
校对/boomchacha
原文/medium.com/unusual-universe/everything-youve-ever-wanted-to-know-about-farting-5c291e61f9a2
本文基于创作共同协议(BY-NC),由antusen在利维坦发布
文章仅为作者观点,未必代表利维坦立场
投稿邮箱:wumiaotrends@163.com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