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臭属于遗传类的疾病,很多患者都是因为遗传患上的狐臭,接诊时很多陪孩子过来的父母称:当孩子处在幼儿期时,身上并没有任何异味,原以为孩子并没有遗传上狐臭,怎么越长大狐臭的气味就慢慢出现了呢?一般狐臭的症状到几岁才会明显?
其实,狐臭产生的原因是腋下大汗腺的过度分泌,孩子年幼时,体内的大汗腺还处在发育阶段,所以并不会过度分泌而导致异味,一般来说,孩子成长到青春发育期时,身体受情绪和荷尔蒙的影响,腋窝部的大汗腺会排泄较多的汗液,再经由皮肤表面细菌的分解产生不饱和脂肪酸导致臭味,所以说,狐臭在孩子青春期(一般12岁以后)时就会慢慢表现出来。
患有狐臭也不必过于担忧,在大汗腺发育成熟之后采取手术的方式将其清除出体外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不要拖延,否则会对生活、工作、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
马上天气就热起来了,在地铁、公交这种密闭的空间里,早晚高峰的车厢中总是弥散着各式各样的“体味”。其中,最有攻击力的就是“狐臭”了。没有狐臭的人,在地铁公交里忍一路已经是极限了,可有狐臭的人岂不是天天要受自己的体味摧残?为啥他们能够面不改色地应对这种体味?难道是因为,他们闻不到自己身上的味道吗?
鼻子这种器官,没你想象的那么“好用”!
鼻子
让我们嗅觉发挥作用的“感受器”——嗅粘膜,位于鼻腔的顶部,它能捕捉进入鼻腔的挥发性刺激物质,这些物质刺激嗅粘膜后,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导进入大脑皮层之后,就会引起 “嗅觉”。
而我们的2个鼻孔往往不是同时工作的,在一个鼻孔进气量大的时候,另一个进气量偏小。所以,总处于“消极怠工”状态的鼻子捕捉起气味来,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好用”。
想闻到“气味”?对送进鼻孔的气流有要求!
鼻子
并不是所有进入我们鼻腔中的“空气”携带着的“刺激性气味”,都会被我们感受到,因为想要感受到“气味”,对进入我们鼻孔的气流也是有要求的!
嗅粘膜被肥厚的鼻甲挡住,只有回旋式的气流,才能躲过鼻甲,携带着挥发性地气味被我们感受到。
但是,当挥发性气味特别强烈的时候,我们也能一下子感受到这种味道。
只有大汗腺,才会出现“狐臭”!想解决狐臭可以关注我私信我!!
地铁
很多人都以为,狐臭是从毛孔里散发出来的这个人的气味,但是真的不是这样!出现狐臭,是因为人体的大汗腺会分泌一些含有脂类、蛋白质等物质的分泌物;而微生物看上了这些微不足道的“营养”,就会大量繁殖,分解这些脂类、蛋白质物质,形成含氨、硫的化合物——这也就是狐臭的主要成分。
因此,只有腋窝、乳晕、外耳道等位置,才会出现“臭味”。
每个人都有“狐臭”,只是不举手闻不到而已!
我们每个人都有“大汗腺”,大汗腺也都在工作,分泌微生物的“食物”,所以每个人都多多少少会有一些狐臭。
只是在我们不举手的时候,这种气味就不会被散发出来,不太明显而已;再加上每天都洗澡,保持腋窝干爽,让微生物无机可趁,我们身上的味道才不会太明显而已。
适应后,味道就不明显了
在“有味道”的地方呆了一段时间之后,鼻粘膜的嗅觉细胞和中枢神经系统,就会对这种气味有所适应,我们也不会觉得这种味道特别明显了,这种现象叫做“嗅觉器官适应”特。像古人说的“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就是这种现象了。
有狐臭可以关注我私信我,我们一起探讨!!
炎炎夏日,有一种“味道”让人记忆深刻,也是很多人痛苦的根源。22岁的陆女士就是饱受其折磨的一员。据悉,陆女士被腋臭折磨多年,其他季节还稍好些,可每到夏天,腋臭总会加重,有时她想通过喷洒香水遮掩味道,可腋臭加上香水,味道令人一言难尽。
据了解,腋窝的腋毛毛囊附近分布有较多的大汗腺,分泌物沾染在局部衣物上,呈现乳白色或乳黄色,如果合并细菌感染,腺体分泌物被细菌分解后的代谢产物具有特殊臭味。而大汗腺也区别于具有排汗功能的普通汗腺,大汗腺是皮肤的另一种附属腺体,通常位于皮肤真皮下毛囊附近,分泌物富含营养物质,腋下、乳晕、手掌、足掌均为大汗腺分布较多的部位。
“腋臭异味其实是一直存在的,之所以夏季会加重,是由于夏季出汗多且衣着单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主任医师夏扬的观点,与目前“异味来自细菌分解产生”的主流认识不同。他认为,腋臭其实不是病,它是人的一种正常体味,至于为何有人有,有人没有,只是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而已。
“腋臭通常从青春期开始发生,既往一般是15岁-16岁开始,但随着人们营养状况的改善,目前腋臭的始发年龄为13岁-14岁,且腋臭会一直持续到50多岁。”夏扬表示,遗传是腋臭发生的主要因素,但想要彻底祛除腋臭,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方式。
“建议孩子在14岁后进行腋臭手术,此时人体发育相对完全,手术范围好确定,术后复发的几率低。此外,对于腋臭面积较大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二次手术。”夏扬指出,该手术包括开始的消毒和术后的包扎,全程时长约40分钟,切口约0.5cm左右,虽然切口不大,但为保证手术效果,通常皮肤下面的手术范围要超过整个汗腺分泌区。
夏扬提醒,患者术前需进行乙肝澳抗、梅毒、艾滋、丙肝抗体三项等检查;无特殊情况的患者预约手术后,建议在手术当日洗澡,无需剃腋毛,前往医院尽量穿着宽松开衫等衣物,女性避开生理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应停药一周。
“术后无需住院,基本生活可以自理,但不能自如活动,需要制动一周,不需要换药,亦不需要口服或注射用药,制动越好,愈合越佳。正常愈合的伤口拆线后一周内可以自由活动,但不要剧烈运动。”夏扬表示,手术伤口小并不意味着手术范围小,术后皮下可能形成瘢痕,建议患者拆线后一周进行拉伸锻炼,防止皮下瘢痕挛缩。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赵琳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