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狐臭手术可以去乡镇医院吗(狐臭手术可以去除腋毛吗)

时间:2024-04-06 13:05:30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狐臭到底可不可怕?看完涨知识了

■文|民间百科 孔如也

每日百科:狐臭:非疾病,遗传,衡量夫妻关系很重要的一个指标。

天下人苦狐臭久已,连持刀女强人张雨绮也未能幸免。

被气急败坏的前夫袁巴元捅出有狐臭,虽不知真假,却也能看出,“你有狐臭”这样一句话,对一位女性而言,无异于往粪坑里投了一枚深水炸弹,苦心经营的“新时尚女性”形象顷刻间瓦解。

单看名字,“狐臭”二字就可以让人感觉到深深的恶意。

在古代医学中,狐臭被看作是一种带有歧视眼光的疾病,之所以说歧视,是因为长期以来有无狐臭曾关系到万千女性的婚姻大事,乃至发展成一种婚俗禁忌,在那些年代,如果一位待出阁的大家闺秀,被曝出有狐臭,这位姑娘的一生基本上就毁了,婆家人不会允许一位有狐臭的女性来污染自家“优良”的基因,即使她的家境再好,即使她的长相再漂亮,都掩盖不住那若有若无的味道。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婆家人会义正言辞地拒绝这门亲事,知道姑娘有狐臭的婆家人拥有对婚姻的“一票否决权”。

作为一种婚俗禁忌,普遍为社会所接受。比如在河南省的西部和西北地区曾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偃师民间曾认为“狐臭之家为门第不清”,中国人向来讲究门第,倘若原本和自家属于门当户对的一户人家,忽然得知这户人家有狐臭史,便被认为不怎么清白,原先的档次将下降无数倍,至于联姻一说,更被视为“高攀”,自然是难中之难。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其他省份,比如山西省太原北郊向阳镇,明末清初时择偶前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盘根问底对方的家庭有没有狐臭;陕北人则有一种观念,认为穷不扎根臭扎根,也是一样的道理;西宁地区汉族旧式婚俗之一,有类似今天我们的婚前体检,其中男女任何一方倘若“袖子长”(即指有狐臭,所以你看,很多人甚至狐臭一词都讳莫如深,用袖子长短去形容狐臭),即使其他条件都是一等一的好,这门婚事也会赶紧说拜拜;在四川成都附近的旧式婚姻中,也有一项习俗,结婚之前,南方派人去女方家中,其中一项就是“叫到身边来坐,闻一闻”,闻出味道的话,这门婚事就只能不了了之。

很多人无法反驳这是一种偏见,所以痴男怨女何其多,爱情悲剧也何其多。倘若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真正敢于反抗世俗眼光的,都是少数。李峰教授在《传统婚俗中的狐臭禁忌考论》一文中,曾提到豫西巩义市的一些农村,也将打听门族有无狐臭当成一个规矩,在当地的一个小山村,一对恋人因女方有狐臭,而遭到男方家庭的极力反对,但小伙却很有骨气,全然不顾家里人的眼光,最后这对恋人虽然修成了正果,但小伙却因为一意孤行被家人断绝了往来。

后来证明,这段荒唐历史虽然很不近人情,却误打误撞地命中了现代生物学证明的狐臭会遗传的事实。

今天的遗传学表明,位于人类16号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位点的等位基因G和A,其中G是狐臭的罪魁祸首,父母若携带这种基因,他们的孩子患有狐臭的概率将远远大于常人。有学者也曾对490例患者的4代家族成员进行了调查,发现有家族史的占比高达89.58%。

狐臭到底是不是遗传病?

遗传是已经被证实的,但是狐臭是不是一种疾病,可能还有待商榷。

首先,我们可以试图搞清楚狐臭产生的机理,狐臭的产生离不开人体的汗腺,人体的汗腺又分为大汗腺和小汗腺。小汗腺遍布全身,一般是没有味道的,而大汗腺主要分布在腋窝、乳晕、肛周和外生殖器部位,排出的汗里有蛋白质和脂肪酸,被细菌分解后会产生一种气味。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中国人的狐臭史可能比西方国家短太多了。有数据表明,在中国,大约只有5%的人又狐臭,而在华北平原,这个数据甚至降到了1%,反观其他人种,白色人种的狐臭率达到了90%,黑色人种的狐臭率一度高达99.5%。

知乎上@Lee Sean关于这种情况的解释很有意思,在动物中,气味拥有交流信息的作用,绝大多数动物的嗅觉都很灵敏,例如狗会通过撒尿识路,养过猫主子的人在回到家后,猫主子干的第一件事就是闻闻你身上的味道,看看你这一天去哪觅食去了。类似的解释还有体味在性吸引和配偶的选择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某些地区,社会习俗无法接纳有体味的人,人们会因为有体味而丢失工作,在中国一些地区,则演变成门第清不清白的重要衡量标准。究其原因,可能要追溯到我们的祖辈,在某个人人都有体味的年代,为了适应气候,产生了变异。

大部分中国人能够逃脱狐臭的困扰,实在是一件类似X战警中人类产生变异的小概率事件。

在这种解释中,体味就是味道很轻的狐臭,狐臭就是味道很重的体味,所不同的只是人类16号染色体中某个基因在漫长的时间里,究竟保留下来多少的区别。

所以,看到这里,很多因为狐臭而自卑的朋友,大可不必如此介怀。你看人家拿破仑,有一个段子是这样说的,当年一身戎装的拿破仑在战场上怎么也忘不掉爱妃身上那股令人痴迷的香味,临归之前,他迫不及待地写情书叮嘱自己的爱妃,文末是简短的一句:“别洗澡,我快回来了!”一个痴汉的形象跃然纸上。

这句话让人浮想联翩的同时,也能表明:相较于各类香水,拿破仑可能更喜欢自己妻子身上的体香,或者说可能就是狐臭。

当然,这种情况在今天看来,基本上不会再发生了,因为掩盖气味的方式多了起来,而现代比较开明的父母,也不会追根刨底似的去打听“你有没有狐臭?”显得很是神经质。

社会发展到现在,传统的一些婚俗禁忌,如果是并不能产生实质意义的,也早已被摒弃掉了。对待狐臭这件事,其实处理起来也简单,若是你觉得味道难闻,现代医学和非医学的手段如此之多,你可以尝试去咨询医生或者美妆达人,若是你觉得无必要,闻着就是了。

至于想用这件事让别人产生异样的眼光来损害人的形象,实在没有必要,况且夫妻一场,袁巴元此举真的不怎么地道,反观下面这种人才是最爷们的。

所以,有没有狐臭和你爱不爱自己媳妇儿或者老公,是两码事。

参考资料:1、《传统婚俗中的狐臭禁忌考论》,李峰2、《狐臭是怎么产生的?》,知乎@Lee Sean的回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322809/answer/48728455

南京溧水区40人在免费手术中获益

“没想到4800块钱一分钱都不要自己掏,以后住院做手术不用带钱啦!”陈宗泉的儿子拿着刚刚开完的发票,激动地说。

据了解,今年72岁的陈宗泉是南京市溧水区明觉镇三星村人,患有腹股沟斜疝的他常常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但又担心做手术免不了大的开支,会造成三个儿子的经济负担,于是他便强忍了半年多,直到有天村医告诉他,石湫中心卫生院现在做腹股沟斜疝手术有优惠政策,他才决定去看看。

“做了手术我肚子不胀了,感觉身体轻松多了。”陈宗泉说。“但没想到真的一分钱都不要花,这下好了,给我的儿子们省了不少钱,也避免了家庭矛盾。”陈宗泉抓住主刀医生芮美红的手激动地说。据芮美红介绍,陈宗泉的手术非常成功,期间陈宗泉在医院住了8天,所有产生的费用全免。芮美红说,像这样的本地免费手术住院的患者在石湫中心卫生院目前已有12例。其中,有胆囊切除手术、腹股沟斜疝修补手术、大隐静脉结扎手术、痔疮切除手术等四类。自溧水区实施20个住院手术在乡镇卫生院全免费以来,获得了一致好评。

据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谢英顺介绍,目前这类免费手术在溧水区目前已有40例。这类免费手术共有20项,这是溧水区2017年来实行的医疗惠民工程,实施对象为全区参加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实施病种有阑尾切除术、痔切除术、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腘窝肿瘤切除术、鞘膜翻转修补术、B超定位下肾囊肿穿刺术、睾丸切除术、剖腹控查术、胃修补术、肠穿孔修补术、肛瘘挂线结扎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包皮环切术、痔结扎术、大隐静脉结扎术、腋臭整复术、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腹股沟直疝补片修补术(单、双侧)、腹股沟斜疝补片修补术(单、双侧)。谢英顺表示,溧水区将大力加强基础卫生院的建设,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把病看好并充分发挥医联体的作用,“把上面的专家请下来,把基层医生送上去。”让老百姓真正“得实惠”,更放心。(张欢 王璐)

我所经历的脱贫攻坚故事:一名党员的援疆与扶贫之路

我叫刘振兴,邢台市人民医院超声科医生。2018年6月,在得知邢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下达的医疗援疆任务后,我主动请缨,作为柔性援疆医疗队队长奔赴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

此次医疗援疆,我所在的医疗队要做的,是抢抓当地农闲的4个多月时间,为2.2万余名若羌群众提供体检服务。

第一个报名

这次援疆,我“蓄谋已久”。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即,我作为一名有着17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无时无刻不想用实际行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的扶真贫、真扶贫和脱真贫、真脱贫的号召,去援疆,到最需要医疗服务的地方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8年6月底,科室主任在办公微信群里发布了一条通知:“接市卫建委下达的援疆任务,现需一名超声科医生支援边疆……”

此前,因为工作进修的缘故,我曾错过一次援疆报名的机会,我告诉自己,这一次,一定不能再错过。于是,我毫不犹豫,第一个报了名。

2018年7月10日,我带领医疗队动身奔赴若羌。这一天,距离我女儿的1岁生日还差3天。她才刚学会喊爸爸,正是粘人的时候。临行前的那个中午,我怀着对女儿的丝丝愧意哄她睡着后,便动身出发了。

这次援疆,虽然对女儿对家人有愧疚,但我深知,这一次,我肩负的使命更重。

我们到若羌去,不是为了开展多么高难度的项目,而是为了尽量教授更多的理论与技术,能让我们离开后,这些技术依然能够在当地继续开展。

我们到若羌去,目的是为祖国边疆的医疗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我们的手中技术在千里之外扎根,提高若羌的医疗技术水平,帮助到更多若羌的患者。

我们到若羌去,不光是开启了个人的一段全新旅程,更意味着更多人将会看到更多疾病预防,甚至治愈的希望。我们不但要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更要发挥我们的表率作用,把党的治疆方略学习好、宣传好、落实好。

使命光荣,使命必达。

怀着这样的信念,我们6个人义无反顾赶赴若羌,在援疆的4个多月时间里,克服各种困难,走遍县城和吾塔木、瓦石峡等乡镇,把超声、心电图、放射等技术传授给当地医疗工作者。大家的辛勤努力和无私付出获得了若羌群众的认可和赞誉。

一个包子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初到若羌,我看到的是——偌大的机场广场中央,一个小小的花池子中间种植着几棵矮小且枝叶稀疏的胡杨,机场以外,到处都是沙漠,难见绿色。

在若羌,我首先面临的挑战就是适应——适应这里的风沙,适应这里40摄氏度以上的干热气候,适应这里两个小时的时差。若羌的工作时间是上午9点半至下午2点,下午4点至晚上8点。还没有调整好时差的我,早上7点就早早地起了床,按在邢台的习惯吃了早饭,抖擞精神开始了第一天的工作。工作量比想象中要多得多,体检的患者排起了长队。直到11点,50多人的队伍才排到第30名。

走进检查室的是一位典型的维吾尔族妇女,看起来大概有五六十岁的样子,身材魁梧,体形微胖,身穿若羌特色民族服饰旗袍。

“请躺好,把上衣撩起来,露出肚子。吸气,鼓肚子……”我全情投入在工作中,12点不到,肚子就饿地咕噜噜乱叫。

下午1点半的下班时间还没到,等候体检的患者还排着长队,我没有别的选择,必须强忍着饥饿继续工作。

这位阿姨的检查结果是轻度脂肪肝,平时需要注意饮食,尽量保证低油低盐,多运动。

“少吃肉食,多吃蔬菜,多加运动。”由于有方言差异,我一遍一遍地跟她重复需要注意的事项,尽可能说得慢一点、大声点,让她可以听明白。

阿姨听完,对我点点头,然后从身后掏出她带来的一个塑料袋,从里面掏出两个包子,把其中一个递到我手里,直说:“吃,吃......”

原来,我肚子的咕噜声被她听到了。检查结束后,她用略带心疼和期待的眼神看着我咬了一口包子,听到我说“好吃!”,露出满意的微笑,转身离开了。

其实,这一口下去,我尝到了排山倒海的羊膻味,实在不知如何下咽。但这位素不相识的阿姨令我至今难忘。若羌人食量大,

超声检查之前必须空腹,从早晨饿到中午12点,她一定也很饿,可她却愿意把自己的早餐分一半给我,这件事让我感动良久,至今难忘。

若羌人的很多饮食习惯和邢台人不同。邢台人喜欢把肉炖得烂乎点吃,若羌人喜欢拿着羊排大口大口撕着吃;邢台人爱吃细一些的面条,若羌人喜欢吃比筷子还要粗的“拉条子”;邢台人很少吃辣,怕上火,若羌人顿顿不离辣椒。

这个包子,不但打破了对不同习惯的不适应,还拉近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距离,让我不再觉得自己远离家人孤身在外,突然感觉若羌就是我的家,若羌人就像我的家人。

有这么热情好客的家人,我又有什么理由不把本职工作做好,不把援疆任务完成地更出色!

39摄氏度

为了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援疆任务,队员们虽然每天都在高负荷地工作,但没人叫一声苦、喊一句累。

由于若羌昼夜温差将近20摄氏度,加上长时间加班,我病倒了,连续三天高烧不退,持续高烧39摄氏度,最高时烧到40摄氏度以上。

队员劝我请假休息进行治疗,可是,一旦我请假休息,就意味着群众一连几天都无法做超声检查。我自己就是学医的,明白自己是怎么回事,发烧了就多喝水,出出汗就可以退烧了。就这样,我坚持每天喝水,出汗,再喝水,几次下来,褥子就全湿透了。

若羌的夏天天气多变,常常这会儿还是大晴天,过一会儿就下起雷阵雨,加上水土涵养差,雨势稍大一点就有可能造成泥石流,形成安全隐患,导致粮田受损。我们必须确保在汛期之前给若羌群众做完全民体检,以免贻误农事。

每天上午,超声检查最集中。为了保证5至6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不发烧,我算好吃药时间,早晨6点吃一次退烧药,中午12左右差不多药劲就过了,再吃一次,配合吃消炎药,喝糖水、酱油水,维持肌体钠钾平衡,硬是撑着3天没有休息。

带病工作的几天里,我由于高烧发冷发抖,甚至出现寒颤,尽管在室外40摄氏度高温的情况下,也穿着羽绒服。

有一次,我在若羌县吾塔木乡带教的医务工作者热比古丽·麦麦提非常感动地说:“援疆医生带病为我们服务,把我们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珍视,真的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感谢党,感谢河北援疆!”

若羌县政府得知我带病坚持工作的事迹后,在县委官方网站进行了报道,呼吁全县群众向援疆队员表示深深的谢意。

然而,作为医疗援疆人员,我十分清楚,我们来到若羌,就是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提供更多服务,帮助更多群众。我只是做了一名党员应该做的。

“不走”的医疗技术

我们在若羌期间,除了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技术,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做好传帮带工作,通过带教,推动当地医疗水平快速提高。为此,我制定了详细的带教计划。针对当地医疗环境条件的实际情况,结合多年的超声诊断工作经验,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手把手教学,将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技巧和临床思维传授给当地的医疗人员。

热比古丽·麦麦提是我最得意的“门生”之一,经常追着我问个不停,然后再认真把我的解答记录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我平时叫她小热。

小热所在的吾塔木乡卫生院仅有不到20名医务工作者,人数还不及我所在的科室人数的三分之一,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成为“全能手”。可是我们刚到若羌时,小热看到超声片子,居然连哪里是肝、哪里是肾都分不清。

但好学的小热一有不懂的地方就会马上问。一次,她问我:“老师,什么是肝囊肿?怎么区分肝囊肿和胆囊呢?”我答:“肝囊肿壁薄,可见完整包膜。胆囊壁厚,形状各异,与胆管相连。”

还有一次,小热问我什么是错构瘤?我答:“错构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一般生长缓慢,对肌体无大碍。”

再有一次,她问我脂肪肝怎么区分轻度、中度和重度?我答:“轻度脂肪肝,肝实质质密,肝内管壁回声清晰,肝内胆管、血管现实清晰。重度脂肪肝在质密的基础上,胆道血管显示不清。重度脂肪肝近场回声大,远场显示不清。”

尤其每当遇到不太明白的地方,小热都第一时间掏出随手准备的小本,认真地记录,回去加深学习,不懂再来问我。到我们离开若羌时,她已经可以正确解读和规范记录肝囊肿、肝血管瘤、错构瘤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超声报告,记录时长由开始的15分钟减少到5分钟。

“老师,您要走了,我送您个礼物。你爱喝水,我送您个水杯。”离开若羌那天,小热特地代表吾塔木乡卫生院来送行,表达谢意。

前不久,小热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她转岗到卫生院的重症监护室,成为一名骨干。

4个多月的援疆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为了更多地服务和帮助这里的群众,我会利用休息时间去当地群众家里了解家庭情况,传达这次援疆的好政策,希望能真正帮助到每一位若羌的群众。期间,适逢中秋佳节,我从网上买来北京老字号稻香村的月饼,到当地一名学生家里共度佳节。热情好客的学生一家邀请我品尝馕坑肉、羊骨头、葡萄干等新疆美食,了解维吾尔族的风俗人情,我则向他们讲述了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的来历以及汉族的风俗人文,向他们表达祝愿和希望全国各族同胞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美好愿望。

在新疆工作期间,因为当地群众基本都是维吾尔族人,大多数对汉语不太熟悉,检查需要沟通时,6名援疆医生就利用肢体语言来跟病人沟通。虽然语言不通,但我们还是用耐心的态度和精确的诊断,赢得了当地同仁和患者的一致好评,获得“促进民族团结、邢若友谊的白衣天使”的称号。

不一样的“战场”

“医疗援疆”只是我参与的扶贫工作的一部分。从若羌回来后,每个季度,我都会到巨鹿县官厅镇周于庄村,我的定点扶贫对象于国强家中,履行精准扶贫工作的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的标准始终没变,“坚持精准扶贫”、“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提高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就业能力,努力阻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不一样的扶贫“战场”,医务工作者责任不减,医疗扶贫,使命在肩。

于国强常年患有肾病,近两年来,我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他提供治疗建议,并定期观察他的各项生化指标,顺便为老于的家庭成员进行健康指导和心理疏导,帮助老于一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如今,老于的各项指标已转为正常。期间,我听说老于的女儿需要行狐臭治疗手术,就帮助她联系医院进行治疗。女儿康复后,老于握着我的手激动地一个劲儿说感谢。

不一样的“战场”,一样的“亲情”。每次去看老于,我都会给他带点米面油和水果。老于也会经常给我回点自家种的小米等特产。一来二去,我们感情越来越熟络,不是亲戚,胜似亲戚。

这两年的精准扶贫工作为于国强家庭成员提供了医疗保障,避免了因病返贫的发生。

眼下老于不但没了满脸病容,还接下了给村里打扫卫生的工作,每月挣工资,加上土地流转租金和家人打工挣得工资,这两年,老于一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今年,他家还添了辆小汽车。

人心齐,泰山移。

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问题,也是全社会的问题,是全国人民手拉手步入全面小康的头等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实施经常性的督查巡查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我想说,在扶贫道路上,每个人都能真正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扶贫工作才能更加“走心”地连接扶贫者与脱贫者。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无论帮扶谁,在哪帮扶,我都定将牢记使命,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发出我的那一份光和热。

(邢台市人民医院 刘振兴)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