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臭又称“狐臭”,是由于大汗腺分泌物与细菌分解而产生的臭味。多见于青壮年,具有遗传性,好发于腋窝、乳晕、脐部、会阴等处,以腋窝最为常见。与祖国医学的“体气”、“狐气”等相似。
为您收集民间治疗狐臭四个有效中药偏方,如下:
腋臭散
【组成】密陀僧24克,枯矾6克。
【用法】治腋臭用药粉干撒在两腋下,每日1次,或用垫马铃薯块、甘薯块去皮后蘸药挟于腋下,变凉为度。
【功效】敛汗、除臭。
【主治】腋臭,手足多汗。
【来源】全国著名中医皮肤科专家赵炳南教授验方。
腋臭擦剂
【组成】密陀僧末15克,红粉9克。
【用法】研细末。用指头蘸药擦于腋下。
【主治】腋臭症。
【来源】全国著名中医皮肤科专家朱仁康验方。
复方陀僧散
【组成】密陀僧30克,冰片6克,枯矾30克。
【用法】上药研极细末,用有色玻璃收藏。同时先用水洗净腋窝、擦汗、将药粉涂局部揉擦片刻。每日2~3次。
【主治】腋臭。
【来源】全国名医陈树森验方。
腋臭良方
【组成】雄黄、煅石膏各120克,白矾240克。
【用法】上药研细末,用水将药粉调成糊,涂于患处,日2次。
【主治】狐臭。
【来源】重庆名医贾河先验方。
腋臭,又叫狐臭,中医称为体气。中医认为属湿热内郁所致,现代医学证实,腋臭是青春期内分泌异常变化产生不饱和脂肪酸渗出皮肤与细菌发生作用产生的异味。腋臭的产生和饮食习惯、地域气候环境也有联系,其病灶存在于腋下肌肤深处的大汗腺,一般产生于青春期,且在夏季,散发的异味尤为明显。
腋臭的特点:
1.病程长,病势缠绵难愈:一般患者从青春期开始便产生腋臭,直到老年大汗腺萎缩,病症才略有减轻。
2.腋下大汗腺内分泌异常性变化,出汗时伴有腋毛结晶或霉变以及色汗(黄色)和浓烈的刺鼻异味,距离一米即可嗅到。
3.汗液发黏,内衣腋下发黄有异味,耳道处有油腻感。
4.腋臭人群一般是女性多于男性,且多为遗传导致,非遗传性患者则大部分原因是由于青春期腋下大汗腺异常性变化或饮食上嗜辛辣刺激、海鲜、酒类所致。
腋臭医生提醒,腋臭异味不会自然消失,反而会随着时间的延长病情逐渐加重、异味加深。虽然腋臭异味看不见摸不着,却会在心理上给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
【温馨提示】腋臭医生提醒:发现腋下出现异味后不要慌张乱投医,患者应较好时间到医院确诊后再认真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技术。
腋臭,俗称“狐臭”,是由腋窝大汗腺产生的分泌物,排出体外后经细菌分解,产生难闻气味的常见疾病。
人体腋窝处有大汗腺和小汗腺。大汗腺也就是顶泌汗腺,大汗腺分泌的汗液初始是无菌的,在梭状杆菌的作用下,发出具有特殊难闻的臭味。而小汗腺分泌的含无机盐的水分,腋部汗液分泌过多是多汗症的临床表现之一,但并不是腋臭。
夏季及活动出汗后腋窝臭味最明显。腋臭主要见于青壮年,这是因为大汗腺到青春期才开始发育,老年时逐渐退化。
腋臭会对患者日常交往产生影响,造成心理负担,多数患者有家族史。由于腋臭本身对人体没有直接危害,但是由于产生刺鼻难闻的气味,常引起患者在日常交往中存在自卑感,严重者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
腋臭在中医中被称为“体气”、“狐气”、“狐燥”等,在《杂病源流犀浊》中有所记载:“腋臭,漏液,皆先天湿郁病也”,中医学认为腋臭多与先天因素有关,认为“其症多禀乘于父母,秽浊之气由腋下而出”;其次,认为多食油腻辛辣的食物、天气闷热、多汗等原因造成“浊气”外排于体表是造成腋臭的主要原因。
如何才能去除异味?
目前腋臭的治疗方法很多,其中包括局部外用药物如抗氧化剂、芳香剂、肉毒毒素、抗胆碱能药物,以及激光、电离子、微波等物理疗法。
不愿意手术治疗的,可以使用肉毒毒素进行注射,优点是疗效佳,简单,安全,恢复快,不影响工作及日常生活。缺点是一次注射后维持6-10个月,一般需要每半年注射一次。
手术治疗是根治腋臭最可靠的方法。主要将腋窝局部顶泌汗腺和腺管彻底破坏、毁损及去除。
手术方式的选择不同也会造成治疗效果、恢复时间、瘢痕美观、复发率的不同。
传统的腋部皮肤切除术是将长有腋毛的皮肤全部切除,后直接缝合切口。由于切除皮肤过多会导致切口处张力过大、愈合困难、愈合后形成疤痕挛缩等,严重时上肢活动会产生影响现在基本已被弃用。
目前,医院主要采用的是“平行腋窝皱襞微小切口汗腺去除术”治疗腋臭,具有效果彻底、切口小而隐蔽、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复发率低等优势。
有哪些人可以接受手术治疗呢,应该注意什么?
具有明显异味者,年龄≥18岁,或未满18岁的青少年,异味严重者也可以选择手术,但年龄不应低于16岁,年龄过小者实施手术后复发率较高,这是由于大汗腺尚未完全发育而导致残留所致。
女性患者实施手术要避开月经期,以免加重出血,形成血肿。
曾经接受过激光等治疗的病人,应在上一次治疗时间间隔3到6个月后再接受微创手术治疗。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