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为了减肥,付出了不少的努力,但依旧有防不胜防的时候。今天分享的药物肥胖就是其中一种,因为药物的“副作用”,食欲不受控制,体重快速增长,体型也逐渐变成“满月脸、水牛背”、腹部大的情况。
我简单列举了常见的会导致发胖的药物,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引发肥胖的几大类药物
注意,如果在服用药物后发现自己胖起来了,千万不要自己擅作主张停药,这个是很危险的行为,轻则导致病情恶化,重则有可能会致命。因此,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听从医生的用药安排。
药物导致的肥胖,该如何减肥呢?
一、目前还需继续服用相关药物,可以这样调整1、开药前询问医生
医生开药的时候,尽量去询问下这个药物会不会导致体重增加,如果会的话,让医生看下是否可以调节使用减小体重增加的药物。
2、吃药过程,注意辨别身体是“假饿”还是“真饿”
大多数致胖药物会增加食欲,导致你会很想吃东西,但实际身体并不需要,因此学会判断饥饿和食欲,你才能更好管控自己的饮食行为。
这是“真饿”
这是“假饿”
3、实时观察体重变化
如果短期内(如一周)发现自己的体重上涨过快,在已经让医生调节使用减小体重增加的药物的情况下,同时还要审视自己日常的饮食生活情况,是否常吃高脂、高糖、高盐饮食,作息是否不规律,是否常久坐不动等,这些也是导致肥胖的行为。
1、 饮食结构和摄入量可以参考“211”饮食法
根据自己的饱腹感来等比例增加或减少食物量。吃饭时注意细嚼慢咽,调整吃饭顺序(蔬菜→蛋白质→主食),这样不容易进食过量。
“211”饮食
具体饮食安排如下:
① 主食粗细搭配
肠胃没有问题的情况下,粗粮和细粮的比例可以1:1,不仅能增加营养的摄入,也能提高饱腹感。常推荐的粗粮有:藜麦、燕麦、糙米、黑米、小米、荞麦、玉米、红豆、绿豆、豌豆、小扁豆、红薯、紫薯、山药、莲藕、土豆、小芋头。
② 提高蛋白质食物的摄入
尽量吃够以上的蛋白质食物!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不仅能提高饱腹感和满足感,还会额外增加热量的消耗。
③ 每天吃够1斤蔬菜
尤其多选择深色蔬菜如绿叶菜、甜椒、番茄、紫甘蓝、胡萝卜、红苋菜、西兰花等,不仅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里边的膳食纤维也能改善肠道健康。
④ 多摄入优质脂肪
多选择优质的油脂如亚麻籽油、紫苏油、橄榄油,每天限量摄入25~30克;
坚果如核桃、碧根果、夏威夷果、腰果、开心果等,每天可以在早餐安排10~15克。
2、 摄入足量的水分
三餐前30分钟,可以各喝300~500毫升温开水,有助于降低食欲;
两餐(早餐和午餐、午餐和晚餐)之间喝够500毫升温开水,可以帮助减少零食摄入,也能更好辨别“假饿”的情况!
3、 避免吃任何加工类食品
如薯片、饼干、蛋糕、披萨、甜点这些,不仅热量高,吃多了身体还容易发炎。
4、对于有“水肿虚胖”的情况
部分药物会使肾脏排钠减少、排钾增多,体内钠升高就会出现水肿,也是体重明显增加的原因。
对此我们可以多选择富含钾的食物:
口蘑、鲜豌豆、白扁豆、黄豆、玉米、香菇、银耳、海带、菠菜、土豆、莲藕、紫苋菜、冬瓜、红薯、甜菜、西梅、香蕉、蛤蜊、鸡胸肉等。
5、根据自己的情况适量安排运动
可以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健身操等,每周3~5天,每次30~60分钟,促进脂肪的燃烧。
当然,这些饮食原则同样也适用于<还在服用药物>的情况,对于控制体重增长非常有好处,赶紧执行起来吧!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启动"健康体重管理三年行动"的背景下,您是否知道,在努力控制饮食、加强运动时,日常服用的药品中可能藏着“糖分刺客”?这些隐形糖分不仅影响体重管理,还可能对慢性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打折扣。作为医生,我特别提醒您关注药品中的“甜蜜陷阱”,合理选择无糖药品,让治疗与健康同行。
一、药品中的隐形糖:您可能忽略的健康负担
案例:某品牌止咳糖浆每10ml含糖4.2g,按每日3次、每次15ml服用,日摄入糖分高达18.9g,占WHO建议每日添加糖限值(25g)的75.6%。
风险:糖分可能加重咳嗽症状(蔗糖助湿生痰),糖尿病患者服用后易引发血糖波动。
数据:某退热冲剂蔗糖占比超70%,5g/袋规格单次摄入3.5g糖,相当于7块方糖。
影响:儿童长期用药可能增加龋齿风险,代谢负担影响生长发育。
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片剂含单糖和双糖0.3g/片,按每日2000mg剂量计算,年摄入糖分达219g。
哮喘患者:定量吸入器抛射剂代谢后每揿产生0.8大卡热量,日均8揿患者年累积热量需慢跑29小时才能消耗。
二、无糖药品:治疗与健康兼得的选择
低热量:天然代糖(如赤藓糖醇)替代蔗糖,热量几乎为零。
稳血糖:避免传统糖分导致的血糖波动,尤其适合糖尿病患者。
保药效:无糖配方不影响药物稳定性,确保疗效稳定。
无糖药品推荐
止咳类:康隆药业无糖型强力枇杷露,甜菊糖苷替代蔗糖,口感清甜不升糖。
慢性病用药:优先选用无糖版药物、无糖维生素片等,降低长期糖分累积风险。
三、患者疑问解答:无糖药品知多少?
Q1:无糖药品会影响药效吗?
A:无糖药品通过天然代糖或功能性低聚糖替代传统糖分,既能保持药效,又能减少热量摄入。例如,无糖型强力枇杷露经临床验证,镇咳效果与含糖版相当甚至更好。
•【无糖型】强力枇杷露与有糖版对比
Q2:如何识别药品中的隐形糖分?
A:阅读说明书成分表,警惕“蔗糖、果糖、麦芽糖”等字样。不确定时,可咨询医生或药师,选择无糖标识产品。
Q3:无糖药品适合所有人群吗?
A:无糖药品尤其适合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患者。儿童、老年人及长期用药者,也建议选择无糖剂型以降低健康风险。
四、健康行动:避开隐形糖,从细节做起
问医生:药物是否含糖?有无无糖替代?
问药师:成分表中糖分含量及代谢影响。
问自己:是否属于需控糖的特殊人群?
饮食:避免加工食品中的隐形糖,选择天然代糖调味。
运动: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抵消药品中的微量热量。
监测:慢性病患者定期检测血糖、体重,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作为医生,我衷心希望每位患者都能在治疗中避免“甜蜜负担”。选择无糖药品,不仅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更是对家人关爱的体现。让我们携手,让每一滴药液都成为健康的纯粹承诺。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