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肥胖有什么中药调理(肥胖的中药治疗和方剂?)

时间:2025-03-31 06:15:42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肥胖的尽头到了!1味中药,3 种方法泡水喝,祛湿健脾,甩掉 30 斤!

大家好,我是中医孙勤国。

很多人都特别烦恼:这肚子上的肉怎么都减不下去!减肥网红产品吧不敢喝,特别严苛的饮食吧做不到,可怎么办啊?

今天呢,我就教大家一味中药的3种搭配,养生又减脂!

一、茯苓 陈皮

适用人群:脾胃虚弱、湿气重且伴有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的人群。

这类人群通常表现为食欲不振、进食后腹胀明显,大便溏稀不成形,舌苔白腻等。

不适人群:如果是阴虚体质,表现为口干舌燥、舌红少苔、心烦失眠、大便干结等,就不太适合饮用。

二、茯苓 荷叶

适用人群:体内有湿热,表现为舌苔黄腻、大便黏滞不爽、体型肥胖的人群。

这类人往往还伴有口臭、面部油腻、小便短赤等症状。

不适人群:脾胃虚寒者不宜饮用,处于经期的女性也不适用。

三、茯苓 白术

适用人群:脾胃虚寒、湿气特别重,平时容易疲劳、四肢乏力。

这类人群通常面色萎黄或苍白,怕冷,手脚冰凉,饮食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现腹泻等情况。

不适人群:阴虚内热以及津液亏耗者不适宜饮用。

有的人分不清自己的体质,建议先咨询专业中医师!

身体肥胖?喝水都胖?简单几味中药,化痰、清热,给胖子减减肥

在生活中,有这样一类人就是身体特别容易发胖,就连喝口凉水身体都能长肉的那种,身上的赘肉一层一层的,那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喝口凉水就长肉呢?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得​迅速,人们的生活和饮食都变得越来越好,难免有时候会有点贪吃,各种各样的美食,摆在面前,谁不心动,总是上顿吃完还没消化,下顿就跟着来了,食物都堆积在胃里,没有消化,这时脾胃的负担就会变大,晚上打的嗝,都散发着中午的饭菜味,不发怕才怪呢,还有就是跟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也有很大的关系,平时上班一天都坐在椅子上对着电脑,这样一坐就是一天,基本没什么活动量,中午刚吃完饭,没有消化就又坐在电脑旁工作,晚上下班回家吃完饭就是躺床上玩手机,基本也没有什么娱乐项目,不运动,日积月累,体内津液运转就会变得缓慢

中医上讲,肥胖之人,体内就容易生痰,很多人。再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出现一些发福的现象,以前明明很瘦,怎么吃都变不胖,为什么现在变得这么胖,那是因为体内的阳气不足,身体的新陈代谢功能自然不如以前好,所以就会出现发福的现象,那应该怎么改善呢?当然是要先下气降逆,燥湿化痰,然后再来温阳化气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几味化痰、清热的中药,这几味药分别是半夏、陈皮、茯苓、甘草、黄柏、苍术

首先第一梯加入了半夏陈皮这两味中药,众所周知,这两味药材都属于化痰的良药,也都属于辛温的药材,都入脾、胃、肺经,半夏善于燥脾湿化痰浊,还善降气,陈皮则善于调理脾肺气机,把气机在体内推动,运化,和半夏一起可把痰湿向下推动,行气化痰祛湿。

这第二​梯​加入了茯苓和甘草,茯苓是一味健脾祛湿的良药,其平和的性质善于利水,然而不会伤及正气刚好可以把半夏陈皮降下的痰给排出体外,甘草的药性缓和则可以起到调和的作用。

这第三梯加入了黄柏和苍术,黄柏是一味苦寒的药材,入肾、膀胱、大肠经,中医上讲苦能燥湿寒能泻热,可以起到清热燥湿、泻火除蒸的作用,入肾经,还可温化肾阳,刚好把体内流失的阳气给补充回来,苍术则是一味温苦的药材,辛能行散,温能祛风散寒,入脾、胃经,可以起到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的作用

以上方中六味药材其实是二陈汤和二妙丸的组合,两个方子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燥湿化痰,还可以利水渗湿、清热泻火,温化肾阳,体内痰湿没了,火也清泻了,阳气也补回来了,脾胃吸收运化也好转了,身体自然而然也就瘦下来了。

肥胖、喝水都长肉?5味中药的小药方,利水去湿,轻身消胖

#健康一夏#身边有一位同事,偶然聊天时反馈,平时吃饭并不多,但体重却居高不下,甚至觉着自己,喝一碗水,都能长二两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实际上,“喝水都长肉”并不是一句简单的笑话。中医认为,这种类型的人,一般体内水湿都比较重,多为水胖。因为水湿太多,看上去才会有点发胖,显臃肿。

因此,日常所谓的肥胖,在中医看来,也并非完全是脂肪多。中医所说的减肥,也并不局限于减肥,而是通过改善体质,调理内环境和各脏腑功能,让身体逐渐恢复到平衡状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

针对水湿导致的肥胖,我们要减肥,就是要想办法把体内的水湿去除。对此,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经典名方——五苓散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五苓散作为利水渗湿的代表方,由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5味中药材组成,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方中,泽泻味甘淡,为君药,能够利水渗湿,药效直达肾与膀胱,也即主要去膀胱和肾里面的水湿。

图片来源于网络

茯苓和猪苓味甘淡,淡渗利湿,兼能健脾,为臣药,能够增强泽泻利水渗湿之力量。

茯苓能够吸附水湿,健脾固守中焦,以运化水湿,把上半身多余的水湿吸走,然后集中到一起,从上往下排。猪苓固守下焦,主要去膀胱和肾里面的水湿。

紧接着是桂枝,其为佐药,能够温阳化气,以助利水。桂枝的加入,相当于把人体的阳气升发起来,去气化掉身体里多余的水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后是白术,其为佐药,能够补气健脾,燥湿利水。白术入脾土,与茯苓配合,健脾以运化水湿。通过恢复脾胃运化功能,来达到去除水湿(治标),防止水湿进化生(治本),标本兼治的目的。脾胃好了,就能够把湿气气化和代谢掉。

综观全方,先利水,再气化,以治标;最后健脾,以治本。诸药配伍,共奏利水渗湿,温阳化气,健脾利湿之功,标本兼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这个五苓散的创立,古代医家并不是用来减肥的。只不过到了现代,今人发现,五苓散用于水湿类型的肥胖,效果非常好。因为在去除水湿方面,它既能气化(化湿),又能利水(利湿),双管齐下。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人不太理解。下面我给大家打个比方。

水胖的人,就如同一块用水浸湿的毛巾,沉甸甸又湿漉漉。为了让毛巾变干,我们首先得用手把里面的水湿拧出去。

当然即使这样,也不可能挤掉所有水湿。其次,还需要拿到太阳下面去晒,利用太阳的热量,把水湿去蒸发掉。最后,经过一拧一晒,毛巾很快就变干了。

再结合五苓散的方药配伍,这个拧的过程就相当于是在利水湿,晒的过程,相当于是在气化,气化兼利水,还不忘健脾,这正是此方的精妙之处。

实际上,五苓散以调理水湿体质为主的。这种体质的人,喝水都长肉,身上的肉松垮、不紧实,查看舌头,舌体胖大,两边有齿痕,舌苔白腻等。

最后提醒大家,如果你的肥胖,不是水湿导致的,是不建议使用五苓散的。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