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浅方营养师,大家晚上好,很多女性都会纠结自己的胖瘦与否,每天上秤,为体重所烦恼,但是宝子们,胖瘦不能只看秤上的数值,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体重自测表,大家可以对照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胖。
大家可以用BMI的计算公式计算一下,看一下自己是不是在健康范围内,公式就在这里:BMI=体重÷身高²
如果是在健康标准的范围内,那就不要太烦恼了,反之如果超过了范围,那要在生活中做出一些改变,也会回到健康范围。
饮食上注重食物的搭配,少吃高热量、高油、高脂的食物;早上吃点优质碳水,午餐多吃点蛋白质,晚餐尽量不吃碳水,多吃膳食纤维。
搭配合理适当的运动,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每天练练,如果找不到喜欢的运动,那就每周安排两三次有氧,一两次力量训练。
除此之外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平台期,体重也会上下浮动,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不要太焦虑,坚持下来,祝大家都能达到自己的理想体重。
2024年女生正常版标准体重对照表,看看你属于哪个水平?
如今的人都有身材焦虑,尤其是各位女孩们,因为现代社会的审美是比较畸形的,每天喊着:要不瘦要不死的紧箍咒。几乎所有的女生都试过为了减肥而饿肚子,但是,瘦=美吗?
而小编想要说的是:别让身材焦虑,把你拖进畸形无尽的减肥漩涡中!
其实,女生的美应该是多元化的,而不是单一的骨感线条美。一个自信、爱笑的女生是美的,一个热爱撸铁,练出肌肉线条的女生是美的,一个积极、努力向上的女生也是美的。
女生不要被体重标榜了身材,一个人的骨架大小、身高、肌肉量不同,都会影响到体重这个数据。
所以,不妨把“标准体重”这个词从你的字典里剔除,不要太苛求自己,不要太内卷跟焦虑了。体重从来不是衡量一个人胖瘦的唯一标准,不要被体重影响了心情。
一个人胖不胖,可以参考一下BMI指数:体重(kg)/身高(m)的平方,按中国标准来对照,BMI指数在18.5~23.9之间为正常体重、24.0~27.9之间为超重、大于28.0的则为肥胖。
关于腰围,若男性腰围大于90cm,女性腰围大于85cm,则属于腹型肥胖,也就是内脏脂肪超标,这样很容易诱发脂肪肝、糖尿病等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关于体脂率,体脂率可以反映体内脂肪含量,比较客观反映身材胖瘦。当男性体脂率>20%、女性>25%,身材属于微胖,当男性体脂率>25%、女性>30%,可能就属于比较肥胖了。
对于肥胖人群来说,一定要有意识的管理饮食,想喝奶茶的时候选择低卡饮品,想吃外卖、想聚餐的时候选择低油盐、清淡一点的美食,饭前一杯水可以控制进食量,每天主动参与健身锻炼,可以从快走等低强度运动入手,保证每天的运动步数,才能提升活动代谢,让身材慢慢瘦下来。
女孩们,希望你不要再被体重支配焦虑了,而要科学的看待身材胖瘦这件事。如果你身材肥胖,则需要戒掉生活的发胖恶习,保持自律的生活习惯,自然能够保持好身材。
体重与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形体美也是健康的一种体现。肥胖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017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肥胖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如何保持健康体重,是我们需要重视的课题。
关于肥胖,很多青年男女只关注肥胖带来的身材走样的问题,而更多的中老年人已经开始承受肥胖相关的各种代谢性疾病的困扰。减肥需要有正确的方法和措施,先了解自己的肥胖类型,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正确的方法和措施。
根据肥胖原因分类
根据肥胖发生的原因,可将肥胖分为原发性肥胖、继发性肥胖、医源性肥胖等。
1.原发性肥胖:又叫单纯性肥胖,一般与遗传和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有关。据统计,我国约99%的肥胖者是单纯性肥胖。按照起病年龄的不同,可以把单纯性肥胖分为幼年期起病型肥胖、青春期起病型肥胖以及成年期起病型肥胖。
2.继发性肥胖:也叫获得性肥胖,是由于某些诊断明确的疾病导致的,这些疾病包括下丘脑—垂体炎症、肿瘤、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性腺功能减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继发性肥胖属于病理性肥胖,一般占总肥胖人群的1%,在原发性疾病被治愈后,继发性肥胖也会明显好转。
3.医源性肥胖:是治疗其他疾病过程中,因为药物和治疗方式等医疗手段而导致的肥胖。
按脂肪的分布部位分类
根据脂肪在身体分布部位的不同,单纯性肥胖又可以分为腹部型肥胖和臀部型肥胖两种。通常我们用腰围或腰臀比值(腰围/臀围)来粗略判断肥胖的类型。
1.腹部型肥胖: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或男性腰臀比值>1.0,女性腰臀比值≥0.85。腹部型肥胖者的脂肪主要沉积在腹部的皮下组织以及腹腔内脏,如肝、胰、胃肠等器官周围和内部。过多的内脏脂肪进入消化系统时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引发脂肪肝,还会扰乱新陈代谢,引发糖尿病等。
2.臀部型肥胖:又称为梨形肥胖,其脂肪主要沉积在臀部以及腿部。腹部型肥胖的人患并发症的风险要比臀部型肥胖的人高。研究发现,腹部型肥胖的人群患糖尿病、高血脂症等代谢性疾病和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更高,同时内脏脂肪的聚积还可能导致脂肪肝、脂肪心、脂肪肾、脂肪胰等,最终使得这些内脏器官出现功能异常。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协和专家医学减肥处方完全执行手册》,主编陈伟,由海南出版社出版。
来源:河南省健康中原服务保障中心
供稿:融媒体部
责任编辑:杨华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