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男生肥胖乳头变大(男生肥胖乳头变黑)

时间:2025-03-30 03:35:24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小伙子去健身,乳房竟越来越大

25岁的瑞安小伙阿平为了健身增肌,天天吃蛋白粉、鸡胸肉,结果吃出了问题。记者昨天从瑞安市中医院了解到,阿平患上了男性乳房发育症。

阿平是个健身爱好者,每周去健身房锻炼两三次。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阿平得到了梦想的肌肉。不料,这边惊喜还没褪去,那边来了惊吓——最近一个多月,他发现自己的乳房越来越大,触摸还有胀痛感,穿衣服时明显地往外凸了出来。

无奈之下,阿平到瑞安市中医院乳腺科就诊。医生检查后发现,阿平的胸上不是肌肉。得知阿平有健身史,医生说:“你在健身的时候,是不是有吃增肌的蛋白粉、鸡胸肉?”阿平告诉医生,为了维持健身效果,他每天吃蛋白粉和鸡胸肉。

乳腺B超结果证实了医生的判断,阿平双侧乳腺有发育的迹象。也就是说,阿平胸部增大并不是胸肌,而是患上了男性乳房发育症。

乳腺科医生解释,正常男性乳房外形平坦,乳房内无明显腺叶。而男性乳房发育,一般是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不正常引起的乳腺异常发育、增生,一般表现为单侧或者双侧乳房及乳头的增大、突起,趋向于呈女性乳房外观,部分患者可触及乳晕下腺体增厚感、触痛,少数患者挤压乳头见分泌物溢出。

这种疾病多发于不运动、肥胖的男生身上,通过运动健身增肌的阿平怎么就得了这个病呢?医生解释,总体来说,男性乳房发育的根本原因在于雌激素、雄激素比例失衡导致,具体而言可分为生理性、病理性、药物性、特发性。而其中药物性因素,包括长期大量摄入影响性激素水平的药物,以及长期摄入有增加雌激素水平风险的保健品,如蜂胶、胎盘素、胶原蛋白、增肌蛋白粉、西洋参、维生素E等,以及非自然养殖的鸡胸肉等,这都会增加男性乳房发育的风险。也就是说,引起阿平乳腺发育的,竟然是他天天在吃的蛋白粉和鸡胸肉。

转自温州都市报

来源: 温州商报

87岁武汉爹爹乳房突然疯长!医生一问原因,超尴尬

来源:楚天都市报

武汉的方爹爹虽说已年过八旬,

但他平时既爱运动又注重养生,

因此身体一直很硬朗。

可最近几个月,

方爹爹发现自己的身体

有了一个奇怪的变化,

而这个变化让他觉得非常尴尬!

原来他的乳房莫名其妙地疯长,

越来越鼓了起来!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注重养生的爹爹突然乳房疯长

今年87岁的方爹爹家住硚口区古田三路附近,是一名“养生达人”。

平日里,除坚持运动外,方爹爹还会每天服用蜂王浆、维生素等好几种保健品。让他感觉有些尴尬的是,最近几个月,他的乳房越来越大,还能摸到硬块。

担心自己长肿瘤,方爹爹便赶紧来到武汉市第四医院就诊。

竟是乳腺增生?

接诊医生触诊发现,方爹爹胸部确实能摸到硬块,且彩超检查结果显示,方爹爹两侧乳头下方均有一块类似于女性乳腺腺体的组织。方爹爹最终被确诊患上男性乳腺发育症,即乳腺增生。

男的还能乳腺增生?面对方爹爹的疑惑,该院甲乳外科医生刘峰解释称,方爹爹这种情况并非特例。实际上,男性虽没有明显乳房,但也可能乳腺发育,这与男性体内雌激素分泌增多或者雄/雌激素比值降低有关。

“有些13-14岁的青春期男孩会发生乳腺发育,18岁后逐渐消退。一些中老年男性性腺功能减退也可能导致乳腺发育,但是多在一年内消退。方爹爹异常发育超过一年,且越来越大,与摄入雌激素相关。”刘峰说,方爹爹平时摄入大量蜂王浆、西洋参、维生素等保健品,其中一些甚至是街边买来的“三无产品”。蜂王浆、蜂蜜、西洋参等保健品中都含有雌激素,“三无产品”更是成分不明。

医生提醒

刘峰提醒,男性摄入保健品一定要注意成分,不要长时间服用含有丰富雌激素的产品,以免引起体内雌激素过高。此外,如果中老年男性乳房变大,可以通过触摸判断是脂肪堆积还是乳腺增生。如果乳房摸起来有硬块,就可能是乳房内产生了丰富的乳腺,需要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幸好只是虚惊一场!

说到底,

乳腺增生是一种乳腺的良性生理变化,

一般情况下无需特殊处理,

但乳腺癌却比较可怕了,

如今它已成为

女性高发癌中的“第一杀手”!

哪些人容易得乳腺癌

1女性

1、13岁以前即有月经初潮或至50岁还未停经的妇女,得乳腺癌的风险较高。

2、晚婚晚育或婚后没有生育的妇女,乳腺癌发病率比已生育的高。

3、未哺乳或哺乳期过长的,得乳腺癌的机会比正常哺乳者要多。

4、独身未婚妇女较已婚妇女易患乳腺癌,且年龄越大这种倾向越明显。

5、乳腺因为各种原因反复多次接触放射线者,也会增加患癌的机会。

6、一侧已经得过乳腺癌的,对侧再患癌的机会比正常未得癌的可能性要大。

7、反复做人工流产手术的,患癌几率大增。

8、常用激素类药品或化妆品,也会增加患癌风险。

9、肥胖或过多摄入脂肪的,容易患乳腺癌。

10、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妇女,患乳腺癌的机会明显高于没有乳腺癌家族史者。

2男性

1、肥胖、男性乳腺发育的人更容易患乳腺癌。

2、过量吸烟和饮酒,像酒精性肝炎、脂肪肝等损伤肝脏代谢功能的疾病,都会引发肝脏分解雌激素的能力降低,体内雌激素积蓄。

3、如果家族中有女性乳腺癌患者,那么有血缘关系的男性成员很可能也会有遗传基因。

防乳腺癌做好这几点

1年年都做乳腺筛查

防治乳腺癌最好的方法就是早期筛查。

乳腺癌筛查是每位女性都必须做的事,从35岁开始,所有的女性都应开始到医院进行B超或是钼靶X线检查专科乳腺癌筛查,普通人群每两年检查1次,高危人群则要1年1次。其中40岁以下的,只需要做全乳超声检查;40岁以上则需要全乳超声 乳腺钼靶两项检查。

2补充维生素D

作为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可从食物中摄取,女性可每天坚持在户外晒半个小时的太阳;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例如鱼类、动物肝脏、水果蔬菜(包括三文鱼、虾、牛奶、蛋黄、猪肝、蘑菇、橙汁);也可利用各种营养补充剂补充。

330岁前生育,坚持母乳喂养

研究表明,妈妈如果对自己的每个孩子母乳喂养超过六个月以上,就可以降低患乳腺癌几率5%。母乳喂养可以减低母亲体内和癌症有关的荷尔蒙水平,同时,哺喂母乳后,身体还会把乳房内遗传基因受到破坏的细胞排出体外,从而降低患上乳腺癌的风险。

4保持体形,不要发胖

过量摄入高糖高脂的食品、经常喝酒等等都会导致女性身体里储存过多的脂肪,这些脂肪将刺激雌激素分泌,而大量雌激素的堆积会提高乳腺癌的发病率。所以,要降低乳腺癌风险,就要控制体内雌激素水平,必须节食——多吃蔬菜多吃鱼,少吃烧烤少喝酒,这保证对你有百利而无一害。

5少熬夜,多睡觉

丹麦科学家研究发现,上夜班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更高,而且上夜班的时间越长,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就越大。

这是因为人造光抑制了体内褪黑激素的分泌(这种激素只在黑夜产生),而褪黑激素水平降低会促进雌激素的分泌(又是雌激素)。所以要想远离乳腺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要熬夜,每天晚上好好睡一个兼具保健功效的“美容觉”。

羞涩...25岁帅小伙变“大胸弟”,双乳增生像鹅蛋大!男性也要经常摸摸自查!

25岁小伙小熊,2年前起发现自己双侧乳腺明显增大,常常被朋友取笑是“大胸弟”。近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使用经皮腔镜辅助下乳腺腺体切除手术,微创让他恢复“男儿身”。

25岁小伙变“大胸弟”,双乳增生如鹅蛋大小

长期像女性一样“挺着胸”让小熊性格都变得孤僻。到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他,这是“男性乳腺发育症”,需手术切除,但会在胸壁留下8厘米左右的疤痕。这让小熊迟迟下不了手术的决心。

一周前,小熊来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陈创副教授检查发现,小熊的双乳对称,乳头无凹陷及溢液,双乳可触及增生腺体组织约鹅蛋大小。陈创建议,使用微创腔镜技术、从腋窝处将发育的乳腺组织切掉。

5月10日,医生在小熊双侧腋下分别作一隐蔽切口,切开皮下组织后,置入腔镜器械,在皮下建立人工腔道,随后完整切除双侧的乳腺腺体。

术后3天,小熊顺利康复出院。

男性乳房发育症是什么?

男性乳房发育症又名男性乳房肥大症,是男性患者乳房组织异常发育、乳腺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一种临床病症,是男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之一。是因体内雌激素水平异常增高,或是乳腺组织敏感性增加诱发腺体发育,导致乳房变大。该病虽不多见,但影响正常生活。通常在6个月内能去除诱因或针对性治疗,绝大多数会好转或自行消失。但如果发育超过2年,这个腺体会产生一种纤维化改变,需要手术切除。

医生提醒:男性也有患乳房相关疾病的可能

男性乳房发育症,多数常见于激素分泌旺盛的青春期,有时也由滥用扰乱内分泌的药物导致。一旦发病,不仅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自卑孤僻的不良情绪,还会影响孩子的学业和以后的工作生活。

男性平时也要自查!

医生介绍,日常观念中乳房相关疾病往往与女性有关,很多男性对此从不问及。其实男性也有患乳房相关疾病的可能。男性也要主意乳房健康,平时看看、摸摸是否有肿块、压痛。

由于男性乳房脂肪含量少,如果有硬块什么很容易发现,一旦发现了切勿因为羞怯而延误就诊。

珍惜自己的身体

发现异常

一定第一时间就诊

切勿讳疾忌医

来源:经视直播

记者:童亮 | 通讯员:邹亚琴 王建英

编辑:徐艺莹 | 主编:天然

请注意 请注意

5月25日上午, 汉口北服装大团购

夏装热卖,疯狂优惠

现全城征集扫货观众

全场品牌服装超低折扣

男装、女装、童装

品牌尖货

潮流款式应有尽有

一家老小一站购齐

多店联合折上折

更有各种100元3件夏装套餐

商场同款底价购

童趣市集边逛边玩

携家带子

在此可以足足畅嗨一整天

这里有超低折扣惊喜价

赶快报名吧

全城征集扫货观众啦~

赶紧拨打湖北经视热线027—87311111

或者扫描群二维码报名

☟☟☟

(长按二维码扫描入群)

点击“阅读原文”火速报名~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