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场人群中超重、肥胖问题严峻,成为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职场人士的健康状况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近日,上海发布一项健康管理调查显示:5万名职场人士经过2个月深度健康管理,“四高”问题普遍获得有效改善。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以及缺乏运动是导致肥胖主要原因。专家建议,应针对不同职业特点采取个性化管理策略,通过合理饮食和科学运动来干预体重,提升职场人的健康水平。
职场人群超重肥胖问题严峻在快节奏、高强度的现代职场环境下,职场人群的健康状况愈发引人关注。相关调查显示,我国职场人群中超重、肥胖问题日益严峻。中国营养学会、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调查指出,全国18—49岁职场女性超重率达30%,肥胖率为12.5%,特别是40—49岁城市女性超重情况更为突出。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发布的《2024年职工体质检测“万里行”典型工种体质状况报告》也显示,参测职工超重肥胖比例超半数,网约车司机群体超重肥胖率尤其显著,正常体重人数仅占4.6%。
《2024职场人健康保障报告》显示,超80%的职场人保持着每年体检的好习惯,且收入越高,体检频次越高,为自己和家人购买保险的数量也越多。其中,30岁至35岁的职场人健康自评低于平均分,却有着最高的每年多次体检占比,达33.7%。
《2024职场人体检行为观察》指出,超8成职场人有定期体检习惯,95后体检行为最规律,85后最不规律。近9成企业安排体检福利,47.7%的职场人会自费加项。然而,体检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超6成职场人不敢体检,仅42%身体状况良好,高血压、超重肥胖、乳腺增生、慢性咽炎等成为体检异常检出率较高的问题。此外,销售/客服等行业人员对猝死风险担忧比例较高。
以上数据不难看出,职场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颈椎病、结节、脱发、“四高”等问题困扰着众多职场人,背后反映出职场生活的压力与焦虑。
干预体重,提升健康水平体重水平与人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超重和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保持健康体重包括合理膳食和科学运动是防控慢性病的重要手段。
近日,“爱活力”员工健康促进研究院在上海发布的一项健康管理调查显示:5万名职场人士经过2个月深度健康管理,“四高”问题普遍获得有效改善,同时反向促进行为改变——逐步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科学规律运动,身心状态发生显著变化。
“在我们深度管理的重点人群中,约55%患有‘四高’疾病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高血脂约占83%、高血压20%、高血糖9%、高尿酸24%,而他们绝大部分同时具有高体重、高体脂的特点。”上海市运动促进健康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兼职场分会主任、“爱活力”负责人朱娴介绍,以体重管理“小切口”,推动慢病防控“大问题”,是多年探索实践的目标。“我们以体重管理为核心,为接受管理者制定个性化饮食和运动处方,通过改善身体脂肪含量高低来间接影响医疗指标,如血压、血脂、血糖和尿酸。体医深度融合,探索‘四高’人群健康干预模式。”
该健康管理调查发现,“饮食 运动”的精准施策与综合管理,通过培养健康生活方式,逐步改善“两高”——高体重、高体脂的问题,与此同时,“四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问题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而疾病状况改善又反向促进他们的行为改变,以良性循环进一步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科学运动、作息规律、心理健康。
不同职业,管理策略不同合理饮食是体重管理的基石。对于肥胖、超重者而言,控制能量摄入至关重要。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指出,要严格把控能量摄入关,减少高能量密度食物的摄取,像糖油混合物、油炸食品这类高热量食物应尽量避免。同时,也要规避高能量密度的烹调或食物调配方式,例如在咖啡中加入糖和奶精,会使咖啡的能量密度显著升高,从而可能导致总能量摄入超标。
除了合理的饮食搭配,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样关键。于康提出了“四避免一调整”的建议,为职场人士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提供了清晰的指引。首先,要避免进食过快,建议每餐用餐时间超过20分钟,细嚼慢咽。其次,要避免进食过饱,应培养每餐七分饱、八分饱的习惯,每餐结束后仍保持轻度饥饿感,这是较为理想的进食状态。再者,要避免进食过晚,进食过晚易扰乱身体的生物节律,增加发胖风险。此外,还要避免零食过多或随意进食,研究表明,人们通过零食或三餐之外随意进食所摄入的能量,有时甚至不少于三餐正餐的能量摄入。“一调整”即尝试调整进餐顺序,将相对能量低、饱腹感强的食物放在一餐的前面食用,而把能量高的食物放在后面。
专家建议,职场人士可在办公室准备一些健康零食,如坚果、水果、酸奶等。坚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既能提供饱腹感,又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外卖是许多职场人士的日常选择,但外卖食品往往存在高油、高盐、高糖的问题,不利于体重管理。在选择外卖时,应尽量避免油炸、油煎、红烧等高油高盐的菜品,选择清蒸、水煮、白灼等健康的烹调方式。
专家介绍,不同职业的工作特点和劳动强度各异,对营养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对于久坐的办公室人员,由于长时间缺乏运动,能量消耗相对较低,容易导致体重增加和脂肪堆积。这类人群应特别注意控制能量摄入,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取。可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对于体力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员,如建筑工人、快递员等,由于工作强度大,能量消耗较多,需要保证足够的能量摄入。这类人群应增加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供给,以维持体力和肌肉力量。碳水化合物可选择富含淀粉的食物,如米饭、面条、馒头等,同时搭配一些粗粮,如玉米、红薯等,以保证能量的持续供应。蛋白质可选择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优质蛋白质食物,以满足身体对蛋白质的需求。由于大量出汗,会导致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矿物质,可适当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
对于经常熬夜加班的职场人士,如程序员、媒体工作者等,熬夜会打乱身体的生物钟,影响新陈代谢和内分泌系统,导致食欲改变和体重波动。这类人群应注意饮食规律,尽量保证三餐定时定量,避免熬夜时暴饮暴食。晚餐不宜吃得过饱或过晚,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可在熬夜时适当补充一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酸奶、全麦面包、水果等,以补充能量和营养。
近期,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特别整理了近年来教师群体的体检数据,发现甲状腺结节、咽炎、血脂异常、乳腺小叶增生等疾病的“出镜率”最高。
体检报告:四类疾病最容易缠上教师群体
根据长沙市中心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近年对教师健康问题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教师体检人次近2万,包括教师资格、教师入职及教师年度健康体检等。体检报告中“出镜率”较高的疾病是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结节(BI-RADS0-3级)、血脂异常、咽炎、甲状腺结节、肥胖或超重、肺结节(Luang-RADS2级)、痔疮、近视、正常高值血压。其中男性检出率较高的是血脂异常、肥胖或超重、咽炎;女性检出率较高的是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结节、咽炎、甲状腺结节。
健康提醒:定期体检守护教师群体健康
“9月10日是教师节,我们在表达对老师的感恩、赞美之情外,也应该提醒老师要注意身心健康。”长沙市中心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王晓华根据教师的职业特点及体检数据,特别总结了四大最容易“缠”上教师的“职业病”,并提出相应的健康建议。
第一类:甲状腺结节(占比38.86%)
“甲状腺是人体的最大内分泌器官,通过分泌甲状腺激素维持机体各个系统、器官和组织的正常功能,促进生长和发育,因此被称为调节全身新陈代谢的‘发动机’。”王晓华表示,甲状腺结节是较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指各种原因导致甲状腺细胞异常增生后出现的团块,可能单个也可能是多个,可能实性也可能囊性,多数是良性,恶性结节占比为8%—16%,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3.83倍,且具有放射暴露史和甲状腺结节家族史人群的发病率更高。甲状腺结节大多数患者无临床症状,经常是体检时被发现,只有很少一部分的甲状腺结节会进展为其他甲状腺疾病。当结节病情发展,增大压迫周围组织,会出现颈部压迫感、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等。
王晓华提醒教师:一是避免长时间精神紧张、焦虑状态,要保持情绪平稳,心情愉悦。二是合理进食含碘丰富的食物,比如海带、紫菜等海产品。三是培养健康生活方式,避免过度饮酒、吸烟,暴露在放射源和辐射源下(除特殊工种外)以及过度劳累和长时间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四是及时诊疗。五是良性甲状腺结节要定期随访,每年1次临床检查、超声和TSH检测等。
第二类:慢性咽炎(占比61.64%)
“慢性咽炎是指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非特异性炎症。病程长,多表现为咽部不适感、异物感、干燥感或痒感、咽部分泌物不易咳出,烧灼感甚或疼痛。症状易反复发作,是很多老师共有的职业病。”王晓华表示,教师每天高分贝、长时间用力说话,容易造成咽部黏膜、黏膜下组织和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局部组织充血、发红,加之用嗓过多未及时保养,久而久之变成慢性炎症。
王晓华提醒教师:要远离烟酒、粉尘及有害气体刺激,清淡饮食,避免过多食用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以及巧克力等甜分高的食物;多饮温开水和适当食用橘子、鸭梨、橄榄等柔嫩多汁的水果,也可用薄荷喉片、超声雾化等润喉。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和保持口腔、咽部的清洁,掌握一些发音技巧和嗓音养护常识,讲课要采取正确的站姿和正确的发音方式,改胸式呼吸为腹式呼吸,避免大声厉声说话。如果症状加重或长时间不缓解,就需要到医院就诊耳鼻喉科。
第三类:血脂异常(占比56.96%)
“血脂是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等的总称,常规体检检测的血脂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前三项任何一项升高或最后一项降低均称为血脂异常。”王晓华强调,血脂异常对健康的损害主要在心血管系统,是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也可沉积在真皮、眼底、肝脏等引起脂肪瘤或黄色瘤、角膜环、脂肪肝等。
王晓华提醒教师:要控制体重,适当增加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比如伏案工作半小时后,站起来活动一下身体;休息时可以进行快走、慢跑等锻炼。要限制肥肉、动物油等高脂肪食品、甜点和饮料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豆制品的摄入;大豆、黄瓜、大蒜、洋葱、蘑菇、茶叶、生姜、香菇、木耳等是常见降脂食物。要远离烟酒,避免精神过度紧张。40岁以上的人每年检查一次血脂,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3至6个月测定一次。
第四类:乳腺小叶增生(占比70.7%)
“乳腺小叶增生是乳腺增生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非肿瘤、非炎症性的增生性病变,是乳腺组织增生或复原不全而致导管囊状扩张,小叶及其周围纤维组织增生等致乳腺正常结构紊乱。约占乳房疾病中的70%,好发于中年妇女,青少年和绝经后妇女也有发生。”王晓华表示,乳腺小叶增生的症状可表现为乳房有不同程度胀痛、刺痛或隐痛,与月经、情绪变化有关;或定位明确的非月经周期性疼痛。单侧或双侧乳房触及单个或数个颗粒状结节、条索状结节以及局限性或弥漫性腺体增厚,可随月经周期性变化或情绪改变而增大、缩小或变硬、变软。
王晓华提醒教师,要避免和减少精神、心理紧张因素,要保持心情舒畅,尤其是在月经前期更应注意。要免酒,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过量摄入肉类等。要坚持锻炼,作息规律,控制体重,避免超重和肥胖。要适时婚育,母乳喂养。不长期使用含有激素的化妆美容品,不过多食用含有激素类的滋补品和使用激素类药物。要学习掌握乳房自我检查方法和保健知识,养成每月1次的乳房自查习惯,每年定期进行乳腺体检。一旦发现乳房肿块或有月经周期乳房胀痛、乳头溢液等现象时,应及时到医院乳腺外科检查。(王晓华 汤雪)
1、二陈丸是祛湿妙药。
昨天小郎中说过,痰和湿都是水液代谢的产物,湿气在身体里呆时间长了,越来越浓稠,就会变成痰。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房间里有一滩水,最好的方法就是打开窗户通风,风能胜湿,能把湿气带走,如果这时候仍然窗户大门紧闭,屋里越闷越热,这潭水就会变得浑浊浓稠。
所以,小郎中说痰属于更为顽固的水湿,而二陈汤连陈年老痰,粘痰都能摆平,小小的湿气对二陈丸来说自然不在话下。
2、二陈汤是咳嗽,咳痰,老慢支,哮喘的克星。
很多老年人存在老慢支,哮喘的情况,一出气喉咙里就会发出类似于拉风箱的声音,这时候大部分人会买一些消炎药,化痰,清肺的药,每天大把大把的吃也不见什么效果,为什么呢?
中医讲“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不把痰湿的来源堵住,单纯清肺是没用的。二陈丸中的半夏专化各种有形无形之痰,茯苓和陈皮健脾祛湿,标本兼治,不但能把肺里的顽痰粘痰清理掉,还能强壮脾胃,脾胃运化了,就不会产生那些湿啊,痰啊。
3、满脸油腻,头发出油的人快用二陈丸。
有的人特别爱出油,刚洗完脸一会功夫,又出了厚厚的一层,看上去油光满面,头发也是一缕一缕的好像刚被油浸泡过一样,头上和脸上的油加起来几乎可以炒一盘菜了。
人的头面部是阳明经所经过的地方,阳明经有两个,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中医讲“有诸内必行于外”,如果胃和大肠干净,人的脸面就干净、清爽,如果胃肠的降浊不好,里面的痰湿排不出去,就会顺着阳明经上泛到头面,所以有的人即便头发天天洗也无济于事,脸上更是油光闪闪跟镜子一样,这时候用二陈丸来肃清胃肠里面的痰浊,胃肠干净了,脸上自然也就干净,清爽。
4、二陈丸可以搞定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
胃里的水湿、痰饮太多了,堵住了正常往下走的通道,胃肯定难受,就会想方设法把这些东西排出来,怎么办呢?既然往下走不动,就只能往上走了,这时候胃气就会上逆,就会恶心、呕吐。
二陈丸不但可以化痰,还能打通胃气下行的通路,胃里没有了痰湿,下行的通路顺畅了,人也就舒服了。
5、喉咙粘腻不舒服二陈丸可以解决。
有的人总感觉喉咙里不清爽,闲着没事总想清清嗓子,清完之后接着吐出一口白痰,当时觉得嗓子舒服一点,用不了多久嗓子里又不舒服,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一直在这样不停清嗓子,不停吐痰中度过,这样的人不在少数。这种情况也是痰饮上泛的表现,用降浊化痰的二陈丸再合适不过了。
6、反复发作的慢性咽炎也可以用二陈丸。
慢性咽炎中医叫“梅核气”,说白了就是像梅子大小的痰核和气结糅合在一起,堵在了喉咙处,咳也咳不出来,吐也吐不出去,这种情况用二陈丸加小柴胡疗效显著,小柴胡疏肝理气,把气结揉开,二陈丸化痰的同时还能让气机往下走,一直走到大肠,最后从大便排出去。
7、二陈丸还能消脂肪瘤。
痰分很多种,有形之痰、无形之痰还有已经形成一定气候的痰核,脂肪瘤表面上看是一团肉疙瘩,其实是痰湿堵在那里,《丹溪心法》里记载,人身中有结核,不痛不红,不作脓,痰注也。相当于说的脂肪瘤,治法是化痰散结,二陈汤里的半夏,是散结的一把好手,它能把凝聚成块的脂肪瘤打散,最后跟茯苓,陈皮通力协作,把这些妨碍身体健康的坏家伙通通赶出去。
8、虚不受补或者一吃补药就上火的人,可以用二陈丸开路。
现在的人很注重养生,经常会买一些阿胶、人参、黄芪、当归之类的大补之品来调理身体,可是很多人用了以后不但没有达到补益的效果,反而越补越虚,越补越上火,为什么呢?
因为身体里已经堆满了垃圾,这些垃圾就像拦路虎一样,把营养物质拦在那里,这些东西到不了该去的地方,就郁在那里,就会化热化火,对于现代人来说,最大的垃圾就是痰湿,用二陈丸把痰湿去掉,再进补就事半功倍了。
9、有一种失眠,跟痰多有关系。
痰在身体里,时间长了会郁而化火,扰动心神,让心神无法安安静静在房子里待着,这时候单纯用安神助眠的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如果在用安神药的同时再配合化痰的二陈丸效果就比较明了了。
10、身体里有各种包块,化痰是首要。
身体里的各种结节,增生,囊肿,甚至肿瘤,都和痰脱不了干系。《丹溪心法》记载: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
除了痰湿,还有淤血以及情志方面的因素,这些病理产物勾结在一起,狼狈为奸,就形成了各种包块,如果你够细心的话,你会发现所有消灭包块的方子里,都能看到半夏,陈皮的身影。
11、二陈丸是最靠谱的减肥药。
什么人容易变胖呢?爱吃肉的人,缺乏运动的人,吃了太多的肥甘厚味,又不爱运动,这些代谢废物就会变成痰湿堆积在身体里,越积越多,这时候人看上去就大腹便便,很明显的虚胖那种,很多人用二陈丸减肥其实减得就是痰湿,用二陈丸减肥不但能甩掉一身的痰湿,让身体更健康,而且还不容易反弹哦!
二陈丸的妙用还有很多很多,不管何种妙用,总归跟痰脱不了干系,换句话说,只要是跟痰跟湿相关的疾病,二陈丸都能摆平。
二陈丸的药性总体偏温,更适用于寒痰,表现为痰稀色白,白腻苔;如果是粘稠的黄痰,舌苔黄腻,说明身体里有热,在服用二陈丸同时,配上清湿热的二妙丸就完美了。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