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性肥胖”(即隐性肥胖)是指体重指数(BMI)在正常范围内,但体脂率超标、肌肉量不足的一种亚健康状态。这类人群外表看起来不瘦弱,但内脏脂肪高、代谢功能较差,可能增加慢性病风险。以下是关于隐性肥胖的详细解析和应对建议:
---
### **一、隐性肥胖的特点**
1. **体重正常,体脂率高**
BMI在18.5~24之间,但体脂率超标(男性>20%,女性>30%)。
2. **肌肉量不足**
脂肪比例高,肌肉含量低,基础代谢率较低。
3. **内脏脂肪堆积**
腰围可能超标(男性≥85cm,女性≥80cm),内脏脂肪增加心血管和代谢疾病风险。
---
### **二、隐性肥胖的危害**
- **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高血压风险增加。
- **慢性炎症**:内脏脂肪分泌炎症因子,可能诱发糖尿病、脂肪肝等。
- **体能下降**:肌肉量不足导致易疲劳、免疫力降低。
---
### **三、如何判断隐性肥胖?**
1. **体脂率检测**
通过体脂秤、生物电阻抗分析(BIA)或专业仪器(如DEXA)测量。
2. **腰围和腰臀比**
腰围超标或腰臀比(男性>0.9,女性>0.85)提示内脏脂肪过多。
3. **体能测试**
肌肉力量弱、易疲劳、运动耐力差可能是信号。
---
### **四、改善隐性肥胖的4个关键**
1. **调整饮食结构**
- 增加优质蛋白(鸡蛋、鱼、豆类),促进肌肉合成。
- 减少精制碳水(白米饭、甜食),选择全谷物、膳食纤维。
- 控制反式脂肪(油炸食品、糕点),增加不饱和脂肪(坚果、深海鱼)。
2. **加强抗阻训练**
- 每周3次力量训练(如深蹲、俯卧撑、哑铃),提升肌肉量。
- 结合有氧运动(快走、游泳)减少脂肪。
3. **改善生活习惯**
- 避免久坐,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
- 保证7~8小时睡眠,减少皮质醇(压力激素)分泌。
4. **定期监测指标**
- 每3个月测量体脂率、腰围,关注身体成分变化。
- 体检时检查血糖、血脂、肝肾功能。
---
### **五、误区提醒**
- ❌ “瘦=健康”:体重正常不代表体脂正常,需关注身体成分。
- ❌ 过度节食:可能导致肌肉流失,进一步降低代谢。
- ✅ 科学减脂:通过运动增肌、合理饮食,长期改善体质。
---
### **六、特殊情况建议**
- **女性更需警惕**:雌激素变化易导致脂肪堆积,尤其是产后或更年期女性。
- **中老年人**:年龄增长伴随肌肉流失,需加强蛋白质摄入和力量训练。
---
**总结**:隐性肥胖是容易被忽视的“健康隐患”,通过科学评估身体成分、调整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建议结合饮食、运动、睡眠管理,逐步提升肌肉量、降低体脂率,从根源上降低慢性病风险。如有疑虑,可咨询营养师或健身教练制定个性化方案。
点击上方 “光明微教育”可以订阅哦!
肥胖是指因嗜食肥甘,喜静少动,脾失健运,痰湿脂膏积聚,导致以形体发胖,超乎常人,并伴困倦乏力等为主要表现的形体疾病。肥胖不仅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形体美观。《黄帝内经》云“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故若想从中医角度深刻认识和剖析肥胖,需求之于本,从阴阳出发。笔者尝试运用《黄帝内经》的阴阳理论来解释肥胖形成的原因,运用阴阳理论来指导人们科学合理的减肥,以发挥传统中医防病治病的能力,使祖国医学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中华儿女。
1
肥胖的成因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阳化气,阴成形”,肥胖者主要表现为形体发胖,而其实为痰湿脂膏积聚,痰湿脂膏在阴阳属性上属阴,故直观地讲,肥胖是由于阴类物质堆积所致,而“阴胜则阳病”,阴气过重时,就制约了阳气功能的正常发挥,故肥胖患者常见困倦乏力等症状。反观我国社会现状,新中国现代化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当前人们的饮食结构丰富多彩,然而却普遍存在着饮食过于油腻,口味过重,夜幕之后常多饮食的现象,加之西方饮食的入侵,部分人们常多食用不适合中国人胃的西方餐食,此外,当今社会多数人们户外活动减少,沐浴大自然阳气的机会减少,导致人们阴气较重而阳气相对不足,故肥胖多见。虽说大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而中医亦常强调因人制宜,部分人群的体质决定了其更容易出现肥胖。
1.1阴性食物摄入过多
阴性食物包括寒凉之品和肥甘厚味,寒凉之品是指温度较低的食物和本身性味寒凉的食物,肥甘厚味是指过于油腻、甜腻的精细食物和味道浓厚的食物,举例而言,阴性食物有冰镇饮料、凉拌菜、蜂蜜、酸奶、猪肉、海鲜、巧克力、多数水果、多种食物佐料、各种食用油等等。由于冷冻技术的发展、种植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的丰富,各种冰镇、速冻食品,非当季水果、蔬菜,各种鲜美食物等,刺激着当代人们的味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寒气生浊”,“味伤形,气伤精”,故过多摄入寒凉之品和肥甘厚味,必然导致体内浊气横生,痰湿脂膏堆积,形体损伤。
1.2阴时摄食过多
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运作发展的,昼夜更替、四季变换、阴阳消长,皆有法度。《素问·金匮真言论》指出:“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一日之中昼夜阴阳有其消长节律,而人体的阳气亦随着这种节律而消长,所以人的行为也应该符合这种节律。但是现代人们生活节奏快,时间紧,往往早餐随便吃甚至不吃,午餐凑合吃,下班之后,时间较充裕,晚餐就放开吃,然而人身之阳气多白昼运作,夜晚潜藏,所以晚上吃的食物多不能被机体完全运化吸收变化而成水谷精微,而是在体内堆积生成浊气,酿湿化痰,成为人体的负担。
1.3阴性行为较为突出
阴性行为包括喜静少动和夜晚活动较多。现代人们到田间耕作的比例大大减少,而由于工作繁忙又常常缺乏户外活动,一方面肢体少动,另一方面难得沐浴天之阳气。此外,现代人们不像从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因晚上亦可灯火通明,人们常常晚上加班工作或者进行一些娱乐活动,难免感受天之阴气。长此以往,人身阴气较重而阳气又不得伸展,阴阳不调,终酿成疾。
1.4阴性体质
《黄帝内经》按体型将人分为肥壮人、瘦人、肥瘦适中、壮士和婴儿五种。《灵枢·阴刚二十五人》将人分为“金、木、水、火、土”五大类型,每一型中又分为五类,共二十五种不同的类型。其中土型之人与水型之人易得肥胖病,因为土型之人“其为人黄色,圆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小手足,多肉”。而水型之人“其为人黑色,面不平,人头,广胸,小肩,大腹,大手足”。土、水皆为阴类之物,再观土型人、水型人皆具阴之特点,故土型人、水型人皆为阴性体质。同气相求,同类相召,阴性体质的人阳气相对不足,更容易生痰生湿,导致痰湿脂膏积聚,形体肥胖。
2
减肥方法
从上述肥胖形成的原因可知,肥胖者体内阴类物质过多,阴气较重,然而阴阳可互相转化,寒极则会生热,人体是复杂的有机体,病因病机常有多个方面,病变表现亦复杂多样,如《素问·风论》所言“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眦,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人瘦则外泄而寒,则为寒中而泣出。”可见肥胖者亦常见热中。此外,痰湿多困阻脾胃,阻遏阳气,肥胖者亦常见气虚、阳虚之证。肥胖之本是阴重,所以需要以化阴气为主,兼顾其他方面。主要措施有少食阴物,昼夜均衡饮食,适当进行户外活动,若自身调整效果不理想,当合理使用药物和针刺以达到减肥的目的。
2.1少食阴物
肥胖者当少食阴性食物,但也不能因此经常食用大辛大热之品,大吃补阳之物,肥胖人虽可见气虚、阳虚之症,但常常并非气、阳真虚,而是痰湿困遏所致,过用辛热反而会耗气散气,不利于痰湿的祛除。三餐饮食应以五谷杂粮为主,适当食用当季的瓜果蔬菜,口味不宜过重。五谷禀土气,养人之脾胃,脾胃健,则痰湿脂膏易去。
2.2昼夜均衡饮食
人体当顺应昼夜阴阳消长之变化,按时合理地进食,“平旦人气生”,当平心静气食用精致的早餐,以充养人身之阳气,“日中而阳气隆”,故午餐需要足够的能量供应机体的需要,“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故晚餐当少食、粗食,夜幕之后当不再进食。
2.3适当户外活动,减少夜间活动
肥胖人应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如散步、爬山等,但不应过于剧烈地活动,以免耗气散气。《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言“阳气者,一日而主外”,“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故当减少夜间活动,静养阳气。
2.4合理使用药物针刺
肥胖的治疗当从阳明、太阴入手,调理脾胃,调畅气机,补虚泻实,以补气开郁消膏为大法。[4]肥胖人又有肌肤强弱之辨,寒热之分。后人以《金匮要略》防己黄芪汤为主,治疗肥胖偏寒者;以防风通圣散为主,治疗肥胖偏热者。虞抟《医学正传·妇人科上·月经》中说“津液稠粘,为痰为饮,积久渗入脉中,血为之浊。”可见肥胖之人因痰饮较盛,还常导致瘀血产生,而见痰瘀互阻,治疗时除化痰湿之外,还需活瘀血。《灵枢·逆顺肥瘦》中说“刺壮士真骨,坚肉缓节监监然,此人重则气涩血浊,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故对于肥胖人针法应以深刺为主。
(作者学校:河南中医药大学)
新华社华盛顿10月8日电(记者周舟)美国癌症协会下属的《癌症》杂志8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相对温和的减肥有助降低绝经期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
此前研究显示,肥胖会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但减肥是否会降低绝经期女性的患病风险尚无定论。
美国希望之城国家医学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跟踪调查了6万多名50到79岁的绝经期女性,她们在研究开始时都没有患乳腺癌。研究人员在研究开始时和3年后分别测量了这些女性的身高和体重情况,并计算身体质量指数,以确认她们在3年后是否成功减肥。平均为期11.4年的随访结束时,3061名妇女患乳腺癌。
研究结果显示,体重降低5%或以上的女性与体重稳定的女性相比,乳腺癌风险降低了12%。体重增加5%或以上的妇女三阴性乳腺癌的发病率高出了54%,但其他类型乳腺癌的发病率则没有明显增减。
三阴性乳腺癌指癌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为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原癌基因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预后较其他类型差。
论文通讯作者、希望之城国家医学中心教授罗恩·赫莱博夫斯基说,研究表明,相对短期和温和的体重下降在统计学上与绝经期乳腺癌风险降低显著相关。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