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精神压力肥胖(精神压力大会胖还是瘦)

时间:2025-03-29 14:11:34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越忙越累越“胖”?当心压力肥

当你越忙越累越“胖”?当心压力肥!压力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内分泌紊乱,引发肥胖等问题。心身医学科关注肥胖背后的精神心理问题,通过系统评估和量表筛查,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张静 实习生 杨澜)

盘点肥胖四大危害 日常生活中该怎么减肥

肥胖不但会影响身材的美观,还会引发各种疾病,对身体的危害很大。肥胖对身体到底会产生什么危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才能有效减肥?小编先给大家分析一下肥胖的危害,再介绍几种减肥的方法。

1、免疫力降低

另外,若是人们过度肥胖,还有a可能会令身体的免疫能力降低,比如发烧拉肚子和三天两头感冒,还有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甚至会引起很多癌症的引起。若是过度的肥胖,还有可能会造成关节变形,生活也不能够自理,造成多重危害。

2、高血压

肥胖还跟高血压有很大的关系。来看,在五十岁以内的肥胖人群中,引起高血压的几率要比非肥胖者高上百分之五十。一般来说,中度肥胖的人引起高血压的机会要比体重正常的人高上五倍,也是轻度肥胖者的两倍。

3、血脂异常

对于肥胖的朋友来说,很容易就会患上高胆固醇血症和低密度脂蛋白。事实上,出现这几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人体进食的脂肪太多,或者是人体里面的脂肪储存的过多,这样都会造成人体血脂异常的情况。

4、精神疾病

还有很大一部分肥胖的人们都会受到外界的打击和指责,令人们出现焦虑、抑郁和自闭以及强迫等精神上的疾病,从而造成精神上的不良影响。

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效减肥?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很多不良的习惯造成肥胖,如暴饮暴食,长时间上网、久坐不动等,这些都是形成现代人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合理安排饮食

想要保持苗条身材,防止身体过于肥胖,要科学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的摄入量,注意荤素搭配,粗细均衡,少吃油炸、肥腻、含糖量高的食物,尽量保证饮食清淡,不要吃得太饱。

坚持适量运动

有氧运动是最有效的减肥方法之一,可以有效燃烧体内多余脂肪,提高人体新陈代谢,实现迅速减肥的目的,肥胖者要避免长时间久坐,多进行爬山、慢跑、打球、游泳等户外运动。

注意:运动量要循序渐进,逐渐加大,这样才能起到塑身效果。

走路减肥

研究指出,快走对瘦腰有明显的效果,因为快走不仅会运动到双脚,还会运动到全身的肌肉,只要每天累积5000步以上的快走,便可以缩小腰围,不过要以每分钟100-120步左右的速度来步行才有效哦!

睡眠减肥

睡眠是最适合懒人快速减肥的方法,但是不是说睡觉就等于减肥,据睡眠医学会的发表人表示,睡眠不足或者过多都可能导致肥胖。因为睡眠不足不仅会影响体型,还可能导致人体衰老的速度,因此为了健康减肥,必须要保持充足的睡眠。

缓解精神压力

压力大容易激发过量进食的欲望,提高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新陈代谢的减缓,脂肪热量摄入增多,导致肥胖的发生,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会释放压力,放松身心。

靠狂吃发泄情绪胖得快 该拿什么拯救“压力肥”

距离高考不足一个月,不少学子陷入紧张高压的氛围。有的年轻人甚至因压力大开始暴饮暴食。

数据显示,年轻一代中发生压力肥胖者居多,其中男性通常在30岁以后,女性在25岁前后。

当人所承受的压力太大时,身体更易发胖。这种压力往往来自于工作,当然也不只工作,不论生活还是学业上的重压都会让人心情烦躁、精神紧张。

压力大时暴饮暴食屡见不鲜。但是,近日的一项动物实验表明,压力大的同时摄入高热量食物更易发胖,可谓是“双重打击、雪上加霜”。

压力大高热餐协同导致“增速胖”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在小鼠身上做了实验,发现同样在进食高热量食物的条件下,那些承受较大压力的小鼠要比无忧无虑的小鼠更加快速发胖。

大脑中处理焦虑等情绪的脑区主要为杏仁核,控制进食的脑区主要为下丘脑。当压力大或者情绪不好时,杏仁核便会产生神经肽-Y分子,这种分子能够刺激进食,从而导致增重。

产生这种关键性分子的神经细胞上有胰岛素受体,其功能会受到血液中胰岛素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小鼠处于高压力状态时,一旦进食高热量食物后体内的胰岛素水平急剧升高,大约是无压力正常进食小鼠的10倍。当杏仁核中胰岛素水平长期偏高则会让神经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降低,反过来促进神经肽-Y分子的合成,从而增加食欲。

“较大压力和高热量食物的协同作用导致了小鼠的‘增速胖’。”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徐琳琳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如果这一结论在人体中获得证实,将意味着通过‘狂吃’发泄情绪这一举动会让我们面临快速增肥的高风险。”航空总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张田说。

众所周知,肥胖与人体的能量摄入和消耗失衡有关。徐琳琳指出,压力大、情绪不良时,食欲增加固然是“压力肥”的原因之一,但是人们也往往不再坚持规律的运动方式或者运动量有所降低,这是人们经常会忽略的问题。摄入多、消耗少,自然会能量过剩,不发胖也没天理。

科学吃合理动组合拳打退“压力肥”

如何避免“压力肥”?“应避免摄入高糖、高脂肪的垃圾食品,如油炸类、腌制类食物、汽水可乐类含糖饮料、话梅蜜饯果脯类食品、冰淇淋等冷冻甜品类食品、烧烤类食品等。”徐琳琳说。

不摄入垃圾食品始终治标不治本,降低压力、缓解情绪,保持愉悦心情才是“去根”之法。徐琳琳指出,毫无压力、快乐无忧的感觉也由神经递质调控。例如,血清素(5-羟色胺)便能够让人情绪舒缓、感觉良好,提升幸福感。而色氨酸、镁、锌、钙等营养物质可参与合成血清素,这就给我们有针对性的摄入缓解压力的食物提供了指导。

通常来讲,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中都含有不少色氨酸,如大豆、鸡蛋和鸡肉、金枪鱼等;坚果、粗粮、燕麦片等食物富含人体可吸收的镁元素,燕麦片还含有少量色氨酸;红色肉类、贝类富含锌元素,其中,牛肉的脂肪含量低,是“红肉”的首推之选;牛奶则是补钙的首选,牛奶中还含有B族维生素和大量优质蛋白质,均对减轻压力有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成人每天摄入液态奶300ml左右。

徐琳琳指出,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天至少进行相当于快步走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每周最好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如骑车、跑步、游泳等。运动状态也能调节身体激素的水平,促进大脑产生血清素,这也是很多人运动过后心情舒畅的原因之一。

“良好的情绪有助于增强对压力来源事务的掌控能力,保持乐观心态才能分清主次,顺利找到解决事情的关键点。必要时可向他人倾诉排解,并寻求帮助。”张田指出,平时也应保证充足睡眠,遵循生物钟的自然规律,拥有充沛的精力才能更好的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挑战。(于紫月)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