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肥胖与化学(导致肥胖的化学物质)

时间:2025-03-29 12:38:20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儿童肥胖或与这种化学物有关,奶瓶和玩具中都可能存在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

受访专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 金晖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欧阳云霜

今天是世界肥胖日。据《柳叶刀》杂志最新数据,2022年,世界有超10亿肥胖人群,自1990年以来,5~19岁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症人数增加了3倍;在中国,6~17岁儿童和青少年中,几乎每5人就有1人超重或肥胖。小胖墩为何越来越多了?除了吃太撑、不爱动,孩子的肥胖还可能与一种环境污染物有关——双酚A。

双酚A(BPA),是一种工业化学物质,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用品中,如塑料储存容器、奶瓶、食品及饮料(奶粉)罐内侧涂层、儿童玩具、热敏打印机等。双酚A是一种内分泌干扰物,当它从塑料制品中渗透到食品和水中,被人体摄入,就会干扰体内正常的激素功能。此前,复旦大学一项研究指出,双酚A浓度与儿童体重指数呈正相关,尿中双酚A浓度越高,肥胖程度越高。此外,一些流行病学研究也发现,孕妇在怀孕期间接触双酚A可能与儿童肥胖风险增加有关。这可能提示,双酚A暴露是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之一。

近日,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的微生物学家对100多名儿童进行研究发现,双酚A对不同孩子的影响不一样。那些肠道内微生物群落更为丰富的孩子,受双酚A影响较小,体重趋于正常;反之,肠道菌落单一的孩子受双酚A影响更严重,可能由此发展为肥胖。

“环境因素是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之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金晖告诉“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环境污染物可能通过引起代谢异常造成体重增加及代谢性疾病。尽管双酚A与儿童发胖之间的关联还没有明确结论,但以往的研究对其机制有过一些探索。比如分子生物研究发现,双酚A的结构与雌激素很相似,因此它也能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影响生长、发育等生理过程。双酚A还会干扰胰岛素产生,导致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增加,这种效应在青少年中尤甚。2018年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双酚A可降低色氨酸水平和肠道微生物代谢物,影响消化吸收,进而导致肥胖。

鉴于双酚A对儿童体重的潜在影响,为避免养出小胖墩儿,家长应有意识地避免让孩子过多接触含双酚A的日常用品。金晖建议,减少食用包装、罐头类食物,多吃新鲜食物;多用玻璃陶瓷餐具,给婴儿用的奶瓶最好换成玻璃的;尽量减少对塑料容器进行加热;购买塑料饭盒、水杯、婴儿奶瓶等产品时,要选择正规厂家的,挑选时尽量选择PPSU、PP等材质或产品上标有“不含BPA”的商品。由于打印购物小票的热敏纸上也有较高双酚A,因此尽量不要让儿童接触此类购物凭条。

为减少儿童肥胖的发生,金晖还提醒:1.要让孩子吃得健康,规律饮食、不偏食,这对提升肠道菌群丰富性也有作用,或能中和掉双酚A对肠道的影响;最好不喝含糖饮料,少吃油炸食品;多吃水果、蔬菜,以及豆类、全谷类和坚果。2.让孩子动起来,家长应重视孩子的体重管理,不要觉得让孩子活动是“浪费学习时间”,让他们每天抽空运动半小时,可极大降低肥胖风险。3.督促孩子保障睡眠时间,保持心情舒畅,睡眠不足、情绪不佳会影响内分泌。4.对于孕产妇来说,确保孕期的体重增加保持在适当范围内;在出生6个月内对孩子进行纯母乳喂养,可有效降低孩子肥胖风险。

责编:郑荣华

主编:李迪

本文来自【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儿童肥胖或与这种化学物有关,奶瓶和玩具中都可能存在

受访专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 金晖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欧阳云霜

今天是世界肥胖日。据《柳叶刀》杂志最新数据,2022年,世界有超10亿肥胖人群,自1990年以来,5~19岁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症人数增加了3倍;在中国,6~17岁儿童和青少年中,几乎每5人就有1人超重或肥胖。小胖墩为何越来越多了?除了吃太撑、不爱动,孩子的肥胖还可能与一种环境污染物有关——双酚A。

双酚A(BPA),是一种工业化学物质,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用品中,如塑料储存容器、奶瓶、食品及饮料(奶粉)罐内侧涂层、儿童玩具、热敏打印机等。双酚A是一种内分泌干扰物,当它从塑料制品中渗透到食品和水中,被人体摄入,就会干扰体内正常的激素功能。此前,复旦大学一项研究指出,双酚A浓度与儿童体重指数呈正相关,尿中双酚A浓度越高,肥胖程度越高。此外,一些流行病学研究也发现,孕妇在怀孕期间接触双酚A可能与儿童肥胖风险增加有关。这可能提示,双酚A暴露是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之一。

近日,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的微生物学家对100多名儿童进行研究发现,双酚A对不同孩子的影响不一样。那些肠道内微生物群落更为丰富的孩子,受双酚A影响较小,体重趋于正常;反之,肠道菌落单一的孩子受双酚A影响更严重,可能由此发展为肥胖。

“环境因素是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之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金晖告诉“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环境污染物可能通过引起代谢异常造成体重增加及代谢性疾病。尽管双酚A与儿童发胖之间的关联还没有明确结论,但以往的研究对其机制有过一些探索。比如分子生物研究发现,双酚A的结构与雌激素很相似,因此它也能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影响生长、发育等生理过程。双酚A还会干扰胰岛素产生,导致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增加,这种效应在青少年中尤甚。2018年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双酚A可降低色氨酸水平和肠道微生物代谢物,影响消化吸收,进而导致肥胖。

鉴于双酚A对儿童体重的潜在影响,为避免养出小胖墩儿,家长应有意识地避免让孩子过多接触含双酚A的日常用品。金晖建议,减少食用包装、罐头类食物,多吃新鲜食物;多用玻璃陶瓷餐具,给婴儿用的奶瓶最好换成玻璃的;尽量减少对塑料容器进行加热;购买塑料饭盒、水杯、婴儿奶瓶等产品时,要选择正规厂家的,挑选时尽量选择PPSU、PP等材质或产品上标有“不含BPA”的商品。由于打印购物小票的热敏纸上也有较高双酚A,因此尽量不要让儿童接触此类购物凭条。

为减少儿童肥胖的发生,金晖还提醒:1.要让孩子吃得健康,规律饮食、不偏食,这对提升肠道菌群丰富性也有作用,或能中和掉双酚A对肠道的影响;最好不喝含糖饮料,少吃油炸食品;多吃水果、蔬菜,以及豆类、全谷类和坚果。2.让孩子动起来,家长应重视孩子的体重管理,不要觉得让孩子活动是“浪费学习时间”,让他们每天抽空运动半小时,可极大降低肥胖风险。3.督促孩子保障睡眠时间,保持心情舒畅,睡眠不足、情绪不佳会影响内分泌。4.对于孕产妇来说,确保孕期的体重增加保持在适当范围内;在出生6个月内对孩子进行纯母乳喂养,可有效降低孩子肥胖风险。▲

激素为何会让人长胖

来源:人民健康网

上海瑞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副会长 石浩强

导致肥胖的原因很多,除了饮食,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也是原因之一。激素是由人体内分泌细胞合成并直接分泌入血液的化学信息物质,通过调节各组织的代谢来影响人体机能。人们看到“激素”二字往往较为反感,用药后引起身材走形是重要原因之一。

激素类药物有很多,其中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具有免疫抑制、抗炎、抗休克等作用,可用于过敏、严重感染、风湿性关节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治疗。糖皮质激素虽然有效,但长时间、大剂量使用会引起人体脂肪分布改变,使面部、腹部、颈后部的脂肪堆积,导致满月脸、水牛背及腹部型肥胖。

激素导致肥胖的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上一般认为,长期大量服用激素后,人体内的盐、水、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引起水钠潴留,进而引起浮肿,导致体重增加。一般而言,糖皮质激素引起的肥胖并不是永久持续存在的,一般是可逆的。当逐渐减量、停药后,患者一般是可以瘦下来的。另外,服用激素后因疾病症状减轻,有些人的食欲会改善,因摄入热量增多而导致体重增加,这种情况就应当控制饮食并加强锻炼。

激素并非一用就胖,只要用药剂量没有超过生理需求量,一般是不会引起肥胖的。此外,一些外用的含激素类药膏、吸入用的激素药物,因进入血液循环的量很低,一般也不会引起肥胖。

需要提醒的是,在服用糖皮质激素时,如果是一天一次给药,一般应在早上服用。对于激素可能造成的骨质疏松,可以通过补钙和补充维生素D进行预防。对于可能造成的消化道溃疡,可服用一些胃黏膜保护剂。吸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后应当漱口,以免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进而引发口腔溃疡。长期、大剂量用药产生治疗效果后,应当逐渐减量、缓慢停药,切不可骤停药物,以免病情“反跳”。糖皮质激素具备保钠排钾的作用,使用期间,应适当保持低钠、高钾饮食。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