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游玩,没走几步,就感觉裤子打湿了,垫尿不湿吗,太难了!!”
“生完孩子后,比‘游泳圈’更可怕的是——打个喷嚏就漏尿了!”
“大便时,下面有个乒乓球一样的东西掉出来,好恐怖!”
很多产后女性咳嗽、打喷嚏、提重物上下楼梯、甚至大笑小便就出来咯……产后漏尿、尿频尿急、子宫脱垂这些难言之隐让她们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这些由于产后盆底肌损伤出现的难言之隐,总结起来就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这到底是种什么疾病,有哪些症状呢?只有怀孕生产的女性才会面临吗?如何进行盆底肌的恢复呢?小康妹儿邀请到「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 泌尿盆底外科 刘玉镐医生」来跟大家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一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到底是怎么回事?
盆底肌是骨盆底部的肌肉,它像吊床一样,承托和支撑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控制排尿、排便、维持阴道的紧缩度。
“很多女性在怀孕分娩后,由于盆底肌肉和韧带的拉伤,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刘玉镐医生介绍,妊娠、分娩是造成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重要因素。
这是分娩后女性比较常见的疾病,对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影响,除已婚已育女性外,部分产后女性保健工作不到位,太早就做一些较为激烈的运动或重体力劳动,也可能会加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刘玉镐医生提醒,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并不是婚育女性的“专利”——
√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固定盆底的韧带和肌肉会逐渐松弛,中老年人群也会被它找上门;
√ 没有怀过孕的女性也可能有盆底肌功能障碍:如肥胖女性,发生压力性漏尿的概率就会比正常体型女性大。
二
哪些信号告诉你应该重视它了?
刘玉镐医生介绍,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两个疾病——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
1、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主要表现在咳嗽、打喷嚏、大笑的时候,或是活动时出现尿失禁,如打羽毛球或稍微活动下,甚至是走路走快了也会出现尿失禁情况。
刘玉镐医生指出,咳嗽、打喷嚏时出现尿失禁情况,属于轻度症状,可以通过盆底康复治疗帮助恢复;而活动、甚至走路时出现的尿失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一般医生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手术治疗,可以完全治愈,创伤小,恢复快,花费也较少。
2、盆底脏器脱垂
盆底脏器脱垂,最常见的是子宫脱垂和膀胱膨出,当然还有直肠膨出。“简单点来说,就相当于女性的阴道里面掉了一坨东西出来,压迫尿道,导致尿频、尿急、尿痛甚至排尿困难。”刘玉镐医生说,盆底脏器脱垂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脱出物与裤子摩擦会出血,还有一定的感染风险,最好进行手术治疗。
有些病人会合并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两种疾病,这时,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有可能会被隐匿,因为脱出物会压迫尿道。对于此类患者可以同期手术治疗。
刘玉镐医生提醒,压力性尿失禁及盆腔脏器脱垂,中重度的患者都可以通过微创手术来治愈,但我们不建议年轻女性尤其是有二胎计划的女性进行手术,具体需要专业医生来评估。
三
这样做,可帮助恢复盆底肌
凯格尔训练是治疗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首选,也是盆底手术术后的辅助治疗手段,同时对于预防盆底功能损伤也有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凯格尔训练对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效果显著。
如果觉得自己训练麻烦的话,也可以前往医院接受专业医生指导的盆底康复治疗,配合专门的仪器,能收获更好的效果。
这种运动方式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生活中比较好操作,快跟着学起来吧~
盆底肌康复训练要点是,学习识别并有意识地控制盆底肌(如憋尿状)。正确的方法是收缩会阴和肛门,避免腹部、大腿内侧、臀部肌肉收缩。
以臀部上提、收缩肛门的方式为主,每次收紧不少于3秒后放松,连续做15-30分钟,每日进行2-3次,或每日做150-200次,6-8周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
1. 因人而异,自己选择合适的动作与体位。
2.循序渐进,合理控制时间(高张力患者不宜长时间收缩,要学会放松)。
3.配合腹式呼吸,收缩与放松相结合。
4. 持之以恒,坚持锻炼。比如坐在办公桌边工作时、等公交时、睡前……都可以来一组。
编辑:板栗 图片来源:123rf/soogif
文|菁妈
01
你能想象吗?有些人连自己怀孕都不知道!
江苏扬州有一个李女士,2021年生了一胎之后就月经不太规律,加上自己又比较胖,所以怀孕了都不知道,一直到2023年9月份有一天上厕所的时候,刚刚蹲下去就发现自己前面出来了一个孩子,这可把她吓了一跳,赶紧打电话给苏北人民医院。
而急救科的医生去到李女士的厕所才发现她还蹲在那里,而孩子已经掉在粪坑里面了,赶紧把孩子从粪坑里面拉出来,幸好孩子都还比较健康,在我们看来是匪夷所思的一件事情,其实这样的案例还真的不少。
之前在网上也看过好几次,妈妈因为自己很胖压根不知道自己怀孕,直到自己肚子疼了,才以为是生病了去医院,结果医生一摸,里面有个胎头……
02
前段时间跟朋友聊天就聊起这几个新闻,一个朋友就说她之前在地铁上就见过一个非常真实的案例。
地铁上一个长得有点胖的女孩子还穿着一件浅色的裤子,可能是地铁的空调有点凉,然后这个美女就打着喷嚏,而且万万没有想到她浅色的裤子上竟然印上了一个水印,而且一股尿的骚味就随之在地铁上散发出来。
旁边一个帅哥那可是不能忍,因为现在00后的不仅整顿职场,还会整顿各种他们看不习惯的东西,于是就是说:哎呀,真不讲卫生,真没有教养,竟然在地铁上拉尿,肾虚就该去医院治病……
这个胖妹听到这话的时候脸都红了,不知道是气的还是羞的。
旁边一个大妈就仔细地盯了一下胖妹,发现她虽然胖,但是肚子凸出来比较多,就知道这个胖妹应该是怀孕了,马上就怒怼那个帅哥:你妈怀你的时候也是这样的。
孕妇怀孕的时候,因为子宫增大会压迫膀胱,再加上盆底肌松弛,很容易漏尿的,人家是控制不住才拉尿的,你直接说人家没教养,你这才是有妈生没妈教……
说的这个帅哥有点不好意思了,下一个站马上就要下车了。
可能有些妈妈会说,我怀孕的时候也没有这么严重的漏尿啊!事实上,这个胖妹就是因为胖导致漏尿的。
胖的人会导致身体的重量压在盆底上面,盆底肌的功能也会比较弱,再加上怀孕之后会对盆底肌的压迫能力会更强一些,很容易会导致盆底肌松弛。
我们的盆底肌的功能主要是像个橡皮筋一样,收缩我们的阴道、肛门和尿道,当这个盆底肌的功能下降的时候,这个橡皮筋就像使用超过年限的橡皮筋一样,弹性变得很差,这时候再加上子宫压迫到膀胱,一个不小心可能就尿液就露出来。
第一点:我们在备孕的时候就要注意控制体重
备孕的时候我们要先减肥才怀孕,因为肥胖会对我们的盆底肌造成伤害,而在减肥的时候尽量是使用运动的方式来减肥,可以找一些专业的教练教你怎么去运动,然后有意识地去控制盆底肌,让我们的盆底肌功能更强韧一些,这样也能让我们怀孕的时候和产后避免漏尿。
第二点:妈妈在怀孕的时候也要控制体重
妈妈在怀孕的时候建议体重增长18斤左右就够了,如果说怀孕之前比较胖的话,甚至增长的斤数还要更少一些,如果怀孕前比较瘦的话,增长的斤数可以多一些,但是一般也不会超过30斤。
当我们的体重控制好,那我们整个盆底肌受的压力也会更轻一些。
第三点:妈妈在怀孕的时候也要做一些针对性的运动
妈妈在怀孕的时候可以做一些孕妇的体操,也可以做一些孕期的瑜伽,这一些都能够缓解我们的腰酸背痛,也能够锻炼我们的盆底肌,让我们的盆底肌功能受损更小一些,也有助于妈妈的健康。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出门游玩,没走几步,就感觉裤子打湿了,垫尿不湿吗,太难了!!”
“生完孩子后,比‘游泳圈’更可怕的是——打个喷嚏就漏尿了!”
“大便时,下面有个乒乓球一样的东西掉出来,好恐怖!”
很多产后女性咳嗽、打喷嚏、提重物上下楼梯、甚至大笑小便就出来咯……产后漏尿、尿频尿急、子宫脱垂这些难言之隐让她们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这些由于产后盆底肌损伤出现的难言之隐,总结起来就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这到底是种什么疾病,有哪些症状呢?只有怀孕生产的女性才会面临吗?如何进行盆底肌的恢复呢?小康妹儿邀请到「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 泌尿盆底外科 刘玉镐医生」来跟大家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一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到底是怎么回事?
盆底肌是骨盆底部的肌肉,它像吊床一样,承托和支撑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控制排尿、排便、维持阴道的紧缩度。
“很多女性在怀孕分娩后,由于盆底肌肉和韧带的拉伤,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刘玉镐医生介绍,妊娠、分娩是造成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重要因素。
这是分娩后女性比较常见的疾病,对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影响,除已婚已育女性外,部分产后女性保健工作不到位,太早就做一些较为激烈的运动或重体力劳动,也可能会加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刘玉镐医生提醒,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并不是婚育女性的“专利”——
√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固定盆底的韧带和肌肉会逐渐松弛,中老年人群也会被它找上门;
√ 没有怀过孕的女性也可能有盆底肌功能障碍:如肥胖女性,发生压力性漏尿的概率就会比正常体型女性大。
二
哪些信号告诉你应该重视它了?
刘玉镐医生介绍,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两个疾病——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
1、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主要表现在咳嗽、打喷嚏、大笑的时候,或是活动时出现尿失禁,如打羽毛球或稍微活动下,甚至是走路走快了也会出现尿失禁情况。
刘玉镐医生指出,咳嗽、打喷嚏时出现尿失禁情况,属于轻度症状,可以通过盆底康复治疗帮助恢复;而活动、甚至走路时出现的尿失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一般医生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手术治疗,可以完全治愈,创伤小,恢复快,花费也较少。
2、盆底脏器脱垂
盆底脏器脱垂,最常见的是子宫脱垂和膀胱膨出,当然还有直肠膨出。“简单点来说,就相当于女性的阴道里面掉了一坨东西出来,压迫尿道,导致尿频、尿急、尿痛甚至排尿困难。”刘玉镐医生说,盆底脏器脱垂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脱出物与裤子摩擦会出血,还有一定的感染风险,最好进行手术治疗。
有些病人会合并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两种疾病,这时,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有可能会被隐匿,因为脱出物会压迫尿道。对于此类患者可以同期手术治疗。
刘玉镐医生提醒,压力性尿失禁及盆腔脏器脱垂,中重度的患者都可以通过微创手术来治愈,但我们不建议年轻女性尤其是有二胎计划的女性进行手术,具体需要专业医生来评估。
三
这样做,可帮助恢复盆底肌
凯格尔训练是治疗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首选,也是盆底手术术后的辅助治疗手段,同时对于预防盆底功能损伤也有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凯格尔训练对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效果显著。
如果觉得自己训练麻烦的话,也可以前往医院接受专业医生指导的盆底康复治疗,配合专门的仪器,能收获更好的效果。
这种运动方式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生活中比较好操作,快跟着学起来吧~
盆底肌康复训练要点是,学习识别并有意识地控制盆底肌(如憋尿状)。正确的方法是收缩会阴和肛门,避免腹部、大腿内侧、臀部肌肉收缩。
以臀部上提、收缩肛门的方式为主,每次收紧不少于3秒后放松,连续做15-30分钟,每日进行2-3次,或每日做150-200次,6-8周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
1. 因人而异,自己选择合适的动作与体位。
2.循序渐进,合理控制时间(高张力患者不宜长时间收缩,要学会放松)。
3.配合腹式呼吸,收缩与放松相结合。
4. 持之以恒,坚持锻炼。比如坐在办公桌边工作时、等公交时、睡前……都可以来一组。
编辑:板栗 图片来源:123rf/soogif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