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砷与肥胖(砷超标对人体的危害)

时间:2025-03-28 20:11:35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英国科学家警告:吃太多米饭等于服砒霜,低含量砷也会心脏病致死

据最新一期《全环境科学》杂志刊发的论文,英国曼切斯特大学和萨尔福德大学科学家研究发现,吃太多米饭会增加死于心脏病的风险,因为米饭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砷(俗称“砒霜”),可导致多种疾病,如食道癌和肝脏病变等。

科学家研究了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米饭消费人群与心脏病之间的关系,其统计数据综合考虑了肥胖、吸烟和老龄等导致心脏病的因素。研究发现,这两个地区的人群米饭消费总量位居全英国米饭消费的前25%,其罹患心脏病的风险比米饭消费最低的25%人口大约增加了6%。

米饭是全球人口的主食之一,发展中国家的人口主要依靠米饭提供宝贵的热量和营养。科学家估计,全球每年有超过5万人的过早死亡可以归咎于米饭中含有的砷。

据悉,砷自然存在于土壤中,在使用含有砷的杀虫剂,或者灌溉水源中砷含量高的地区,庄稼中的砷含量也会升高。水稻生长的浅水环境含有较多从土壤中析出的砷,这些有毒化学物质通过水稻的根茎系统渗入植株,导致米饭中也含有一定数量的砷。

论文合作者之一、曼切斯特大学戴维·波尔亚教授表示,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米饭消费人群罹患心脏病的风险比少量消费人群高出2%到11%。

科学家们同时表示,人们不必完全不吃米饭,因为米饭中富含纤维,还能提供多种营养。

文/南都记者 陈林

一半肥胖者有脂肪肝倾向

市第五医院脂肪肝首席专家陈翠英: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肝功能恢复正常

导致脂肪肝的原因是什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脂肪肝首席专家陈翠英说,脂肪肝与生活方式有密切联系,其中大多数是因为营养过盛,高血脂或是饮酒过多,详细说来,引发脂肪肝两首要素肥胖:约有一半以上的肥胖者有发生脂肪肝的倾向。主要原因是肥胖者血液中含有大量游离脂肪酸,源源不断地运往肝脏,大大超过了肝脏的运输代谢能力,从而引起肝脏脂肪的堆积,造成肥胖性脂肪肝。

另外还有酒精:应酬过多,大量饮酒会损害肝细胞,使脂肪酸代谢发生障碍,氧化减弱,引起脂肪的大量堆积,最终导致脂肪肝的形成。糖尿病:约有半数II型糖尿病病人伴有脂肪肝。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葡萄糖和脂肪酸不能被很好地利用,脂蛋白合成也出现障碍,大多数葡萄糖和脂肪酸在肝脏内转变成脂肪,最终使脂肪在肝内存积下来,引发脂肪肝。高脂血症:高血脂是指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当血液中脂类过多超过了肝脏所能处理的限度,便会造成脂肪在肝内的堆积,引起脂肪肝。药物: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砷、铅、银、汞等。降脂药也可通过干扰脂蛋白的代谢而形成脂肪肝。

陈翠英说,轻度脂肪肝患者化验肝功能、血脂、血糖正常者,一般不需要治疗。应从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入手,同时注重包括运动、饮食搭配,控制体重等综合健康管理,动态观察脂肪肝的转归,监测肝功能、血脂、血糖、人体成分分析、B超、CT、FibroScanCAP等检查。

中度、重度脂肪肝在此基础上应药物干预,尤其是肝功能异常严重者,需住院治疗,根据脂肪肝的病因、病机,给予正确的饮食、锻炼指导同时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配合中药内服、中药熏蒸、中药足浴、中药贴敷等治疗以取得满意疗效。

怎样积极预防脂肪肝?陈翠英说,合理饮食、戒酒、体育锻炼。脂肪肝是可防、可控、可治的疾病,尤其是轻度脂肪肝,只要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就可以使细胞内沉积的脂肪逐渐减少,肝功能恢复正常,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才能完成。临床认为,脂肪肝患者要慎用药物,但有些情况下,运动是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的,要在医生指导下对症治疗。

来源: 石家庄日报

2030年,中国人的健康会是什么样子?

近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意见提出一系列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专项行动,面向孩子、老人、劳动者等重点人群,覆盖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疾病,明确了到2022年和2030年的总体目标。

未来,我们的健康将是什么样子,一起来看——

孩子们的健康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

婴儿死亡率控制在

2022年

2030年

7.5‰及以下

5‰及以下

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

2022年

2030年

18/10万及以下

12/10万及以下

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针对婚前、孕前、孕期、儿童等阶段特点,积极引导家庭科学孕育和养育健康新生命,健全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加强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促进生殖健康,推进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

2022年

2030年

50%及以上

60%及以上

到2022年和203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

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引导学生从小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锻炼健康体魄,预防近视、肥胖等疾病。中小学校按规定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学校的绩效考核,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多种方式对学生健康知识进行考试考查,将体育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爸妈的健康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

70岁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下降到

2022年

2030年

9/10万及以下

8.1/10万及以下

实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引导重点人群早期发现疾病,控制危险因素,预防疾病发生发展。探索高危人群首诊测量肺功能、40岁及以上人群体检检测肺功能。加强慢阻肺患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肺功能检查能力。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

到2022年和2030年

65至74岁老年人失能发生率有所下降,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

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面向老年人普及膳食营养、体育锻炼、定期体检、健康管理、心理健康以及合理用药等知识。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完善居家和社区养老政策,推进医养结合,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打造老年宜居环境,实现健康老龄化。

劳动者的健康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

到2022年和2030年,接尘工龄不足5年的劳动者新发尘肺病报告例数占年度报告总例数的比例实现明显下降,并持续下降

实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针对不同职业人群,倡导健康工作方式,落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完善职业病防治法规标准体系。鼓励用人单位开展职工健康管理。加强尘肺病等职业病救治保障。

所有人的健康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

成人肥胖增长率

2022年

2030年

持续减缓

持续减缓

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低于

2022年

2030年

7%

5%

实施合理膳食行动。针对一般人群、特定人群和家庭,聚焦食堂、餐厅等场所,加强营养和膳食指导。鼓励全社会参与减盐、减油、减糖,研究完善盐、油、糖包装标准。修订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推进食品营养标准体系建设。实施贫困地区重点人群营养干预。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

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

2022年

2030年

不少于90.86%

不少于92.17%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

2022年

2030年

37%及以上

40%及以上

实施全民健身行动。为不同人群提供针对性的运动健身方案或运动指导服务。努力打造百姓身边健身组织和“15分钟健身圈”。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模式。把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高校的考核评价。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

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达到

2022年

2030年

30%及以上

80%及以上

实施控烟行动。推动个人和家庭充分了解吸烟和二手烟暴露的严重危害。鼓励领导干部、医务人员和教师发挥控烟引领作用。把各级党政机关建设成无烟机关。研究利用税收、价格调节等综合手段,提高控烟成效。完善卷烟包装烟草危害警示内容和形式。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

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

2022年

2030年

20%

30%

实施心理健康促进行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治疗、危机干预等方式,引导公众科学缓解压力,正确认识和应对常见精神障碍及心理行为问题。健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加强心理健康人才培养。建立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完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

糖尿病、癌症、传染病……

这些加强防治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

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到

2022年

2030年

209.7/10万及以下

190.7/10万及以下

实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引导居民学习掌握心肺复苏等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对高危人群和患者开展生活方式指导。全面落实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加强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的规范管理。提高院前急救、静脉溶栓、动脉取栓等应急处置能力。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

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

2022年

2030年

60%及以上

70%及以上

实施糖尿病防治行动。我国是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提示居民关注血糖水平,引导糖尿病前期人群科学降低发病风险,指导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管理,延迟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促进基层糖尿病及并发症筛查标准化和诊疗规范化。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

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

2022年

2030年

不低于43.3%

不低于46.6%

实施癌症防治行动。倡导积极预防癌症,推进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序扩大癌症筛查范围。推广应用常见癌症诊疗规范。提升中西部地区及基层癌症诊疗能力。加强癌症防治科技攻关。加快临床急需药物审评审批。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

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以乡(镇、街道)为单位

2022年

2030年

在90%以上

在90%以上

实施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倡导高危人群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加强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努力控制和降低传染病流行水平。强化寄生虫病、饮水型燃煤型氟砷中毒、大骨节病、氟骨症等地方病防治,控制和消除重点地方病。

更多要闻

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

一起为实现这些目标加油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