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大家常常听到有人夸赞“这大胖小子真可爱”“小孩子长得胖,有福气”等,殊不知,肥胖本身会对儿童身体带来诸多危害。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广大家长,关于儿童肥胖,下面这些知识要知道!(记者 郭彦伟)
来源: 央广网
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专家表示,儿童肥胖属于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会直接影响身心健康,需从观念、饮食、运动等方面介入。
“近年来肥胖发病率显著上升并呈现低龄化趋势,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一些人认为小孩肥胖没关系,长大自然会瘦下来,这是误区。”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疝与减重诊疗中心主任李晓峰介绍,儿童长期处于肥胖状态可能导致青春期性发育问题、易患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甚至出现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这些影响可能一直延续到成年。
青海红十字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支永发说,儿童肥胖也是营养不良,孩子超重、肥胖是总能量摄入过多、饮食结构失衡导致的,影响儿童肥胖的因素还包括遗传、运动不足、压力与应激等多方面,“肥胖的孩子可能会因为身材问题感到自卑,继而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专家表示,儿童肥胖的治疗主要有生活方式干预、心理行为干预、药物治疗等,饮食行为是生活方式干预的重点,儿童肥胖防控要把好“入口”关,选择相对低脂、低糖、适量纤维素的饮食策略;尽量减少加餐,参照“间隙性饮食”,保证夜间空腹时间;减少快餐食品,进食速度不宜过快,避免“屏幕时间”进食 。
“要构建科学的饮食观念,如果已经出现超重、肥胖并通过饮食运动仍难控制体重的儿童,应选择医疗手段介入,进行专业的医疗检测早诊早治。”李晓峰说。(记者张子琪、央秀达珍)
#健康科普
一招教你辨别
孩子究竟是“肉嘟嘟”
还是超重或肥胖
很多人都觉得孩子白白胖胖的很可爱,因此,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就应该养得“胖嘟嘟”的。
要知道,孩子的“健壮”和“胖”是两回事。健壮的孩子肌肉结实,充满活力,运动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较强;而肥胖的孩子由于脂肪堆积,运动能力和肢体协调都较差,动作迟缓,还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如呼吸类疾病、心血管疾病、精神类疾病。
但是,家长们通过肉眼很难判断孩子体重是否超标。当家长意识到孩子体重猛涨的时候,很可能已经达到超重甚至肥胖的程度了。
如何判断孩子体重是否超标?
2024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教你如何通过体质指数(BMI)测算判定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青少年是否超重或肥胖。
体质指数(BMI)是国际社会推荐的评价儿童(≥2岁)是否超重和肥胖的首选指标:
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²)。
接下来,我们将以儿童青少年BMI量表举例,家长们可快速、简单、有效地判断自家孩子是否体重超标。
2~5岁儿童超重与肥胖的判定
2~5岁儿童超重与肥胖以身高别体重或年龄别BMI标准差法进行判定,详见表1~3:
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判定
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以BMI进行判定。
超重:凡BMI大于或等于相应性别、年龄组“超重”界值点,且小于“肥胖” 界值点者为超重;
肥胖:凡BMI大于或等于相应性别、年龄组“肥胖” 界值点者为肥胖。
具体详见表4:
举例:一名8岁的男孩,身高140cm,体重40kg。
BMI=40÷1.4=20.4,超过了上图8岁男孩的BMI界值19.7,那么他就被界定为肥胖。
7~17岁儿童青少年中心型肥胖的判定
7~17岁儿童青少年中心型肥胖通常以腰围值进行判定。
正常腰围高值或中心型超重:凡腰围大于或等于相应性别、年龄组第75百分位数(P75)且小于第90百分位数(P90);
高腰围或中心型肥胖:凡腰围大于或等于相应性别、年龄组第90百分位数(P90)。
具体详见表5:
家长要培养孩子
形成动态测量
身高、体重、腰围的健康习惯
适时制定减重干预策略
莫要让孩子变成“小胖墩”
插图:韦诤
推荐阅读
@家长们,国家喊娃减肥,掌握这些方法,告别“小胖墩”!健康科普视频推荐
《广西疾控健康科普大讲堂》——
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供稿 | 学校卫生所
撰稿 | 陆武韬
插图 | 韦诤
文编 | 严桐桐
美编 | 严桐桐
校对 | 严桐桐 许雁 龙玉婷
内容审核 | 余宗蓉 李萌
门诊药房咨询:0771-2518795
艾滋病自愿咨询:0771-5327110
艾滋病治疗门诊:0771-2518326
样品检测咨询:0771-2518890
以上电话接听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00-12:00,下午15:00-18:00。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业务:我中心暂停办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需办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人员请到南宁市相关体检办理点进行体检。
疫苗接种地点:金洲路18号(琅西门诊)
疫苗接种时间:每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00-11:30,下午15:00-17:30;周六、周日:上午8:30-11:30。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