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脂肪酶与肥胖有关系吗(脂肪酶与脂肪的关系)

时间:2025-03-28 16:13:40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胖人要防胰腺炎

来源:人民健康网

受访专家: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主任 杨国山

谈起与肥胖相关的疾病,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脂肪肝、胆石症、糖尿病等,事实上,胰腺炎也是肥胖群体中的高发疾病。最近来自丹麦的一项涉及11.8万人的研究分析了体重指数(BMI)与急性胰腺炎发病之间的关系,发现BMI越高,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越高。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主任杨国山告诉记者,胰腺可以分泌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等消化酶,其中胰脂肪酶会分解血液中的脂肪,产生游离脂肪酸。肥胖人群往往在饮食上摄入过多脂肪,血脂偏高,因而会在消化分解过程中产生较多的游离脂肪酸,对胰腺造成直接伤害,促使急性胰腺炎的发作。

除了肥胖,生活中能引发胰腺炎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饮酒过多会导致酒精性胰腺炎,胆石症、胆囊炎不及时治疗可引发胆源性胰腺炎,暴饮暴食、饮食不合理会导致胰腺炎,乱用药等药物性因素也可以引发胰腺炎。此外,精神压力大、情绪不稳定、胰腺肿瘤、感染、外伤等因素都可能成为病因。

如果患者对胰腺炎不加以重视,甚至能发生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或感染,具有致死风险。针对胰腺炎的治疗,杨国山说,多以保守治疗为主,一般只有胰腺坏死合并感染,出现胰腺囊肿、脓肿或是因为胆源性因素要处理胆石症时才会选择手术,且通常采用微创的方式。导致胰腺炎的因素较多,所以治疗中没有特别确定的方案,主要是针对不同的致病因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治疗过程较为复杂,所以预防胰腺炎极为重要,专家建议:

1.健康生活方式。体重超标时要积极减重、合理膳食,控制情绪,合理作息,戒烟戒酒。

2.相关疾病及早治疗。有胆石症、胆囊炎等病的患者要及时治疗,以免病情加重,引发胰腺炎。

3.不要乱用药。生活中有些人喜欢吃中药调理身体,或是一些女性长期服用避孕药,此时应该引起注意,长期乱用药会增加胰腺炎的发病风险。(记者 张筱悦)

脂肪酶立体结构首次查明

创新连线·日本

日本京都工艺纤维大学、大阪府立大学、京都大学、理化学研究所开展联合研究,利用X射线结构解析法,首次查明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毒性因子之一“脂肪酶(SAL)”的立体结构。

研究团队还发现,作为抗肥胖药物销售的人类脂肪酶抑制剂“奥利司他”与现有的SAL抑制剂相比,抑制SAL活性的效果达到200倍以上。此外,通过在原子水平解析SAL与奥利司他的复合体的结构,成功查清了奥利司他的抑制机制。

这项研究成果有助于推进基于结构信息的SAL药物的理论开发,有望实现效果更高、副作用更少的治疗药物的探索和设计。

世界防治肥胖日:肥胖是一种病,8种因素导致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5•11的谐音是“我要1”,最后的“1”代表苗条,通俗讲就是“我要瘦”。本期特邀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左小霞讲述科学减肥,健康享“瘦”。

肥胖是一种病

世界卫生组织已确认肥胖是一种疾病,并向全世界发出忠告:肥胖病将成为全球首要的健康问题。

肥胖症是指身体中含有过多的脂肪组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2023年3月,世界肥胖联盟发布了2023《世界肥胖地图》,预测到2035年,全球超过40亿人属于肥胖或超重,占全球人口的51%。到2035年,中国成年人的肥胖率预计达到18%。

全球营养改善联盟(gain)在华盛顿发布的《全球营养不良状况报告》显示,中国逾3亿人属于超重和肥胖人群,其中7%的人群为5岁以下儿童。专家指出,超重与肥胖人数庞大,与饮食量、饮食结构不合理和运动缺乏有关。

肥胖会带来哪些危害

1、高脂血症:由于肥胖会导致人体的代谢障碍,所以会出现代谢综合征,造成高脂血症;

2、糖尿病和高血压:肥胖会导致血糖升高,导致糖尿病,且肥胖也是高血压的重要诱因及危险因素;

3、血管疾病:肥胖也是冠心病、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4、骨关节异常:肥胖会对膝关节、踝关节、腰椎关节造成压迫,导致负重的关节过早退化;

5、激素分泌异常:肥胖还会导致激素的分泌异常,导致有些女性会出现月经不调、不孕,某些男性出现不育等;

6、胆囊炎、胆石症及脂肪肝。

肥胖症的判定标准

BMI 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体质指数 BMI =体重(kg)/身高(m)× 身高(m)

BMI :24-27.9超重

BMI :≥28 肥胖

WC 腰围 ( Waist Circuit)

亚洲标准:男性 WC >85cm

女性 WC >80cm

WHR 腰臀比( Waist to Hip Ratio )

中心性肥胖:男 WHR>0.9

女 WHR>0.85

脂肪含量

体内脂肪占体重的%:

男 > 25%

女 > 30%

肥胖发生的主要因素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对肥胖形成的作用约占20~40%

双亲均为肥胖者,子女肥胖率70~80%

单亲(特别是母亲)肥胖者,子女肥胖率40%

2、饮食因素

脂肪和糖是导致肥胖的两个危险因素。

3、进食过量

4、进餐速度过快

5、丰盛的晚餐

晚餐吃得十分丰富,有的甚至在临睡前加一顿夜宵,这种吃法是肥胖的祸根。另外,晚上8点以后吃饭,容易导致内脏脂肪肥胖。

6、静坐生活方式,缺乏运动

体力活动减少可导致能量消耗少,多余的能量就转化为脂肪储存体内,从而导致肥胖。

7、精神情志与肥胖病

人有一种“情感饥饿”的心理状态,由于情感需要未获满足,而以食物来补偿,结果过食,导致发胖

8、饮酒与肥胖病

酒精是一种产热很高的物质,仅次于脂肪。另外,酒精还影响酶类的活性,间接引起甘油三酯增多。

肥胖的治疗

1、外科治疗:空肠回肠旁路手术;脂肪切除术;局部注射溶脂药物;胃部切除术。

2、药物治疗:食欲抑制剂;口服降糖药;脂肪酶抑制剂;肉碱制剂;脂解素;中药。

3、饮食控制与运动:适合大多数人,安全、有效。

如何控制饮食与运动

1、控制总能量的摄入

合理低能量

男性:1400-1600Kcal/d,女性1200-1400Kcal/d

比原来习惯摄入的能量低300-500Kcal/d

进食量比原来日常水平减少约1/3

随着运动量的加大,能量摄入可相应增加。

应保持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以满足生理需要。

2、控制脂肪的摄入

每天烹饪用油大约25克,不宜选择肥肉、动物内脏。

3、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每天主食200~300g,保证一半粗粮、全谷物。

4、增加优质蛋白质的供给

鱼虾类40g-75g;畜禽肉类40g-75g;蛋类40g-50g;豆腐每天50-100克。

5、确保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

不偏食、不挑食,饮食均衡,食物多样化;每天吃蔬菜300~500g,深色蔬菜至少应占一半;每日吃水果200g-350g。

6、确保膳食纤维的供给

蔬菜、水果、粗粮、薯类、杂豆、菌藻类是获得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另外,建议每人每天摄入豆类及坚果25g-35g。

7、注意三餐的分配与烹调

早中晚餐的热量比例可以按照30%、40%、30%的比例分配。

宜采用蒸、煮、烧、汆、炖等烹调方法,忌用油煎、炸的方法。

8、适当运动

运动强度可达最大吸氧量 60~70%,心率 年龄=170。

每次不少于30分钟,时间在晚饭前两小时最佳。每周4~5次。

一般首先可考虑慢跑、快走、跑走结合、体操、打太极拳等;体质较好者,可选择游泳、爬坡、打乒乓球、羽毛球等。

工人日报客户端《乐健康》第347期

工人日报客户端 工人日报记者 姬薇

来源: 工人日报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