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入园体检时间。体检时一些孩子被医生诊断为超重或肥胖,超重和肥胖是什么概念?对孩子有哪些危害?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
今天,就让静安区妇幼保健所的医生从专业角度为家长们解读。
什么是超重和肥胖
如果身高(身长)别体重(或年龄的BMI)≥中位数加1个标准差,但<中位数加2个标准差,属于超重;如果身高(身长)别体重(或年龄的BMI)≥中位数加2个标准差,属于肥胖。
可见,超重和肥胖是指儿童体重和身高(身长)的比例超出了一定范围。
超重和肥胖的主要原因
过度喂养和进食,膳食结构不合理;
运动量不足及行为偏差(外出就餐或吃外卖过多、看屏幕时间过长、睡眠不足等);
遗传因素,父母一方或双方肥胖,孩子的超重、肥胖发生率明显增加。
超重和肥胖对儿童的危害
健康的体重非常重要,因为超重或肥胖可能对儿童身体的多个系统造成损害:
●心血管系统:高血压、血脂异常、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及代谢综合征
●内分泌系统: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性早熟、女孩多囊卵巢综合症
●呼吸系统:哮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症
●消化系统:脂肪肝
●心理问题:自卑、胆怯、孤独
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01 体重、身长(身高)管理:
定期监测体重和身长(身高),≥2岁儿童的身高每增加5厘米,在原有体重基础上体重增长要少于2kg。
02 饮食管理(控制肥胖的关键)
控制高热量食物摄入,少吃煎炸以及快餐等高能量食品。推荐低脂肪、低糖类和高蛋白、高微量营养素、适量纤维素食谱。
树立健康的饮食行为理念,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如避免不吃早餐或晚餐过饱,不吃夜宵、少吃零食、减慢进餐速度、细嚼慢咽、减少外出就餐次数及外买食物次数,家长避免把不健康食物带回家。
学龄前超重、肥胖儿童建议调整用餐顺序,餐前先喝汤,以素汤为主,增加饱腹感,避免过食。
03 适当运动
限制孩子观看屏幕的时间(电视及其他电子产品),避免2岁以下儿童看电视,2-6岁儿童每日观看屏幕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
学龄前儿童在全天内各类型身体活动时间应累计达到180分钟以上。其中,中等及以上强度的身体活动累计不少于60分钟,如快走、跑步、球类、游泳等。运动要循序渐进,活动量以运动后轻松愉快、不感到疲劳为原则。
04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
避免过分严格地限制某些食物,如儿童特别喜爱的,可在控制总热量的基础上适当给予。
鼓励儿童多参加集体活动,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自我管理的能力。
全家共同参与,共同改变饮食、生活方式和运动习惯,而不仅仅针对儿童一个人。
控制体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逐渐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长期保持健康的家庭饮食和行为习惯,
才能达到有效干预。
新华社发 朱慧卿 作
为破解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难题,今天,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发布了《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其中在重点任务中明确提出,教师不得“拖堂”或提前上课,保证学生每节课间休息并进行适当身体活动;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儿童青少年开放,支持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儿童青少年开放;对高糖、高脂、高盐食品加强食品标签管理,不鼓励针对儿童的营销及食品包装中使用吸引儿童的图片、描述和外形设计。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儿童青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逐步改善,生长发育水平不断提高,营养不良率逐渐下降,但与此同时,由于儿童青少年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加之课业负担重、电子产品普及等因素,儿童青少年营养不均衡、身体活动不足现象广泛存在,超重肥胖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儿童青少年期超重肥胖增长趋势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将极大影响我国年轻一代的健康水平,且会显著增加成年期肥胖、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过早发生的风险,给我国慢性病防控工作带来巨大压力,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该方案提出,将以2002至2017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为基线,2020至2030年0至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在基线基础上下降70%。根据各地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现状,将全国各省(区、市)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流行水平地区。2020至2030年,高流行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在基线基础上下降80%,中流行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在基线基础上下降70%,低流行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在基线基础上下降60%。
同时,方案提以强化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政府责任为核心,提出四项重点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强化家庭责任,充分发挥父母及看护人作用。包括帮助儿童养成科学饮食行为、培养儿童积极身体活动习惯、做好儿童青少年体重及生长发育监测、加强社区支持等措施。例如,为孩子合理选择、搭配和烹调食物,保证食物多样化,减少煎、炸等烹调方式,控制油、盐、糖的使用量,避免提供不健康食物,减少在外就餐;培养儿童青少年运动兴趣,使其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孩子养成经常锻炼习惯,减少儿童使用电子屏幕产品时间,保证睡眠时间;定期为孩子测量身高和体重,做好记录,并能根据相关标准对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进行评价等。
在强化学校责任方面,方案提出,要制修订幼儿园和中小学供餐指南,培训学校和供餐单位餐饮从业人员。学校应当配备专(兼)职营养健康管理人员,有条件的可聘请营养专业人员;优化学生餐膳食结构,改善烹调方式,因地制宜提供符合儿童青少年营养需求的食物,保证新鲜蔬菜水果、粗杂粮及适量鱼禽肉蛋奶等供应,避免提供高糖、高脂、高盐等食物,按规定提供充足的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保证在校身体活动时间。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各地各校要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按照有关规定将体育成绩纳入中考等考核。教师不得“拖堂”或提前上课,保证学生每节课间休息并进行适当身体活动,减少静态行为;保证幼儿园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的天气情况下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中小学生每天在校内中等及以上强度身体活动时间达到1小时以上,保证每周至少3小时高强度身体活动,进行肌肉力量练习和强健骨骼练习。
此外,要加强幼儿园和学校医务室(卫生室、校医院、保健室等)校医或保健教师配备和能力建设,做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监测,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方案还提出医疗机构应指导支持学校和家庭通过合理膳食、积极身体活动和心理支持对超重肥胖儿童进行体重管理。同时,鼓励医疗卫生机构根据需求为超重肥胖儿童提供个体化的营养处方和运动处方。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儿童青少年开放,支持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儿童青少年开放。鼓励运动场所为儿童青少年免费提供充足的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
方案还要求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要制定完善部门规章,对高糖、高脂、高盐食品,加强食品标签管理,不鼓励针对儿童的营销及食品包装中使用吸引儿童的图片、描述和外形设计。
为了更好地促进肥胖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本学期松江区机关幼儿园采取了多项措施来制定肥胖儿矫治计划和详细的矫治措施,通过饮食、锻炼、生活护理多方面结合,提高体弱儿的身体体质,减轻肥胖儿的肥胖程度,更好促进其健康成长。
一、期初筛查关注护理
开学初保健医生根据幼儿生长发育指标评价体系对全园600多名幼儿进行认真筛查,共筛查出4名中度肥胖儿童和2名轻度肥胖儿童,部分体弱儿。对其日常生活关注的同时,对肥胖幼儿的进行了精心的护理。
二、爱心菜谱保证营养
保健医生对各班筛选出的体弱儿肥胖儿管理进行专案管理,提高管理成效。每天根据幼儿园的总食谱结合肥胖儿的特殊性制定了适宜他们的食谱。例如周一菜谱 酱汁狮子头、金针菇炒莴笋、天菜心素鸡羹、小米饭在保健医生的营养分析下将酱汁狮子头改为了红烧基围虾,既保证了肥胖儿们的营养需要,又避免了他们的营养过剩。
三、运动行为锻炼矫治
保健医生每周逢周三、周五对这些幼儿进行体格锻炼,为了更好的调动幼儿的兴趣,实验幼儿园的体育教师还专门组织慢跑、爬行、钻等多种项目,采取了游戏、比赛等多种形式,多种多样游戏趣味性强的动作,不仅让孩子对运动产生了热情,同时也能保证身体的健康。
今后保健室将更多地结合班级保教人员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加强对肥胖儿、体弱儿的管理。同时为每位幼儿建立个人健康追踪档案,为实验幼儿园每个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