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关于肥胖的调查报告(关于肥胖的调查问卷)

时间:2025-03-28 08:21:27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全民健身聚焦肥胖防控 青少年肥胖屡成舆论关注焦点

来源:工人日报

全民健身聚焦肥胖防控

本报记者 李元浩

近日,陕西西安一名12岁男孩超重30斤且患上脂肪肝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这名男孩平时喜欢吃肉类、甜食和油炸食品,体重比同年龄段儿童标准体重超标15公斤,医生建议马上进行干预治疗,否则将严重威胁身体健康。

青少年甚至是幼儿肥胖问题,近年来屡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实际上,《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的最新数据显示,肥胖问题已广泛存在于我国各个年龄段人群——成人群体中有超过一半的人超重或肥胖,这是我国全国性调查报告中肥胖比例首次超过50%;19%的6~17岁儿童和青少年、10.4%的6岁以下儿童也存在超重或肥胖问题。

在国家卫健委此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孔灵芝表示,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做好肥胖防控刻不容缓”。

“三人行,必有一胖”

8月30日正值工作日,但当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一家减肥健身工作室时,这里依然有不少来参加“减肥课程”的学员。据在运动减肥领域从业超过10年的减肥教练韩军臣介绍,“随着近年来肥胖人群的倍数增长,国内减肥市场需求旺盛。减肥训练在全国形成了爆发式的增长,目前国内成规模的减肥训练营大概在300家左右。”

有商业评论分析,减肥产业将成为国内大健康市场的下一个发展热点。减肥之所以逐渐成为一项产业,与近年来国内不断增长的肥胖人群密切相关。

从《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已有6亿人超重和肥胖,是全球超重和肥胖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占据了全球23亿超重或肥胖人口的25%以上。

我国肥胖人口数量惊人,固然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有关系,但如此高比例的肥胖人群,依然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据国家体育总局“体质评价与运动机能监控”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文健介绍,统计数据里的“肥胖”与我们日常认知里的“肥胖”,从科学内涵上看也许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成人超重和肥胖的定义,判断一个人的体型是否正常,需要用身体质量系数(BMI)去衡量。”

具体而言,BMI的计算公式为:BMI=体重/身高的平方(国际单位kg/㎡)。BMI等于或大于 25时为超重,等于或大于 30时为肥胖。

从统计数据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成年人BMI指数就一直在稳步增长。2004年至2018年,我国男性的肥胖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女性。

体育干预有效破解减肥难

针对我国肥胖人口的不断增加,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李可基曾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膳食结构变化,运动量极度匮乏,以及社会文化和传统习俗的影响等,是超重肥胖率持续上扬的主要原因。“肥胖管理目标已从传统的单纯减重,逐步拓展到整体健康状况的调理改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要想破解困扰很多人群的肥胖难题,“管住嘴迈开腿”依然是相关专家的普遍共识。

“饮食习惯的调整是改变肥胖现状的核心部分,此外就是通过体力活动的干预来增加热量消耗。而体力活动的最好方式就是健身锻炼。”体育总局“体质评价与运动机能监控”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文健表示。

在8月初国务院正式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中,对如何解决健康问题尤其是肥胖问题进行了规划。《计划》明确提出要促进重点人群健身活动开展,对群体性肥胖等问题进行体育干预。

据悉,目前中国已将实施肥胖等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纳入《“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进一步聚焦当前国民面临的主要营养和慢性病问题。

防控肥胖要从娃娃抓起

在全社会对于肥胖问题日益重视的大背景下,未成年人的超重肥胖问题逐渐成为关注焦点之一。正如前文所述,目前我国少年儿童的肥胖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防控肥胖也要从娃娃抓起。”中国疾控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赵文华表示:“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的问题尤其要引起重视,目前农村地区的超标比例已超过城市。”

据介绍,国家卫健委已定期开展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实时掌握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变化,重点强调要做好超重肥胖预防工作。其中,开展充足体育运动是重要举措之一。此外,全国妇联、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也联合制定下发了《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

《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明确提出,要促进重点人群健身活动开展,尤其是对青少年群体实施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推进青少年体育“健康包”工程,重点治理青少年近视、肥胖等问题。

例如北京此前出台的《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将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防控,与全民健身行动等工作有机结合、整体推进,要求学校保证学生在校体育锻炼时间。“幼儿园幼儿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中小学生每天在校内中等及以上强度身体活动时间达到1小时以上,保证每周至少3小时高强度身体活动。”

全球每年280万人“胖死”!胖是“传染病” 肥起来要命

网络配图

2017年《柳叶刀》发表的关于全球成年人体重调查的报告显示:中国肥胖人口已达9000万,占比超美国达到世界第一,成为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

如今减重作为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人们的诉求早已不仅来自于求美之心,同样伴随着许多因肥胖引起的健康问题,肥胖是基础的慢性疾病。世卫组织发出警告:超重和肥胖是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五大风验,全球每年“胖死”的人至少280万。肥胖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科学减重刻不容缓。

10月11日是世界肥胖联盟确定的四届“世界肥胖日”,为提高国人对于肥胖问题的重视程度,帮助更多胖友找到合适有效减重方式,友谊医院举办了关于肥胖的科普教育活动。

胖就是病,肥起来真要命

关于胖瘦,有种说法非常流行:“瘦”字是病字头,“胖”字没有病字头,所以瘦是病,而胖不是病。专家指出,这种说法是错的,友谊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洪旭对记者说,广义地说,“胖”不仅是“流行病”,也是“传染病”,理念可以感染,习惯行为是有记忆的,所以胖人往往愿意和胖人在一起。

超重和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死亡率和慢性病病发率持续增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大大提高了成年人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风险。与肥胖相关联的疾病数不胜数,胖死绝非空穴来风,目前因肥胖所引起的疾病有五大类,其中三种都有致死的风险。

友谊医晥副院长张忠涛教授介绍:“肥胖引起的常见疾病第一类是二型糖尿病,对于肥胖者来说,二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为非肥胖者的5倍,即使是轻度的肥胖者也可引起二型糖尿病。糖尿病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会引起冠心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及神经病变等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会造成患者致死、致残;第二类是高血压,肥胖患者同时常伴有高血压,其发展可导致患者心脏病和肾脏衰竭,增加猝死发生率;第三类,多余体重和体内脂肪增加是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时间的呼吸暂停易引发猝死。”

我国传统观念认为肥胖是“富态”而非疾病,因此肥胖人群极少主动到医院就诊,而更倾向通过控制饮食、勤加锻炼和药物治疗来缓解肥胖,但其实这是一种误区,肥胖本身就是一种病症,张忠涛教授还表示:“肥胖在临床上诊断是以体重指数(BMI)为标准,即体重(千克)除身高(米)的平方。就亚洲地区人群的体质及其与肥胖相关疾病的特点而言,正常人的BMI指数是在18.5~24.9之间,25~27.4之间为超重,27.5以上即为肥胖,目前中国肥胖人口已达9000万,根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发布的《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显示,北京肥胖率为25.9%,居全国首位。”

传统减重方式复胖率高达90%以上

传统的减重方式五花八门,大致可分为控制饮食、运动、减肥药和减肥产品,但这些传统手段的复胖率高达90%以上,不但容易越减越重,而且对于超重人群来说,盲目运动反而容易加重关节负担,带来其他健康问题。洪旭主任表示:“对于女性而言,肥胖病患者常受到月经失调、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症等困扰,多数表现为周期素乱、月经量、色、质异常,伴随腹痛等。同时,肥胖对承重关节等部位疼痛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事实上,轻中度的肥胖人群,饮食和运动结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管住嘴、迈开腿是最佳的减重措施;但对于BMI大于27.5的肥胖病人而言,医疗手段才能带来减重希望,患者应及时到三甲医院就诊,洪旭呼吁:“目前许多肥胖病患未能得到医学治疗,希望能够大力推广和普及,让中重度肥胖患者能走进医院。”此外,他还指出,科学治疗肥胖应该因人而异,因此需要医院推进多学科合作,个性化解决肥胖患者的其他健康问题。

超重和肥胖者需要科学治疗手段

对于超重和肥胖患者而言,科学的治疗手段能够带来有效的治疗效果。张忠涛教授指出:“相比不接受减重治疗的患者,减重治疗降低肥胖者患糖尿病风险达83%。减重治疗后一年平均体重降低31公斤,体重降低后可以有效缓解体重对于骨骼的压力,从而缓解骨关节炎,减重治疗还可以有效解决和改善心血管疾病,70%以上的患者高血脂得到了改善,78.5%以上的患者改善了高血压症状,对于合并肥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而言,减重治疗是最为有效的治疗选择之一。此外,减重治疗还可迅速减少下尿路症状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加强减重治疗可以有效减低肥胖病人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活动现场,有不少群众来测试BMI和血糖,也有术后的患者现场交流经验。“手术过程很顺利,也只是住几天院就回家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现在恢复也正常,体重逐渐往正常的趋势走,是挺神奇的。”一位患者兴奋地表示。

对于很多患者关注的安全问题,张忠涛教授表示:“这些都是成熟的微创解决方案,例如胃旁路术减重及控制血糖效果明显,是美国最常见和最成功的联合减重与糖尿病手段,而袖状胃切除术不改变胃肠道的生理状态,不干扰食物的正常消化及吸收,是目前欧洲被广泛采用的减肥术式。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解决方案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优势更为明显。”

(来源:工人日报)

最新调查:6亿中国人超重和肥胖,成人中该群体比例首次过半

【最新调查:6亿中国人超重和肥胖,成人中该群体比例首次过半】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最新数据,目前中国的成人中已经有超过1/2的人超重或肥胖,成年居民(≥18岁)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16.4%。这是全国性调查报告中首次出现超过1/2这样一个数字。同时,1/5(19%)的6-17岁儿童和青少年、1/10(10.4%)的6岁以下儿童存在超重或肥胖。按照绝对的人口数来计算,全国已经有6亿人超重和肥胖,这个数字在全球是第一位。近日,《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发表了中国肥胖专辑( Obesity in China Series)。目前该专辑上线了两篇文章《中国肥胖流行病学和决定因素》以及《中国肥胖临床管理和治疗》。专辑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潘安教授在对《柳叶刀》解读时作出上述表示。(澎湃新闻;CK)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