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减肥,可是又管不住自己的嘴,脸上长痘,都说体内毒素所致。唉!原来想美也没那么容易啊!去油,排出身体余毒,这几种食物比较好,现在就跟小编来了解下吧!
芹菜
芹菜不仅降血压,还能有效抑制肠道内致癌物质的产生。芹菜含有丰富的纤维,能清除体内的很多垃圾,加快新陈代谢,而且对于治疗狐臭也有很好的效果,建议有狐臭的朋友可以多食。
小米
常喝小米粥能养胃,除此之外,小米属于温和的纤维质食物,容易消化。食用小米粥还有利于排毒,具有清热利尿的功效。
薏仁
薏仁有利于血液循环,水分代谢,对于水中的人来讲,食用薏仁是很好的。薏仁水不仅利于排毒,而且还具有肌肤美白的功效。
绿豆
绿豆具有解暑的功效,除此之外,绿豆还可以清热解毒,除湿利尿。多喝绿豆汤有利于排毒消肿。
香蕉
香蕉有利于防止便秘,防止宿便堆积,不堆积宿便,体内的毒素也就不会堆积。平时可以多吃香蕉,胃寒的人可以蒸着吃。
苹果
苹果含有丰富的果胶和维生素C,对于降脂有很好的效果。苹果还具有调节肠胃,降血压,降低胆固醇,防癌减肥的功效,儿童常吃苹果还有助于提高记忆力。
红薯
红薯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促进肠胃蠕动,防止便秘。常吃红薯,还能维持体内正常叶酸水平,降低患癌的风险。
山药
山药对于消化系统有好处,常吃山药可减少皮下脂肪堆积,避免肥胖。多吃山药还能增强免疫功能,延缓细胞衰老。
减肥除了运动外还需注意饮食的调理,排毒,除了吃一些排毒产品外,也应注意生活中的饮食,好的饮食习惯,不仅能吃出好身材,还能吃出健康。
本报记者 刘艳芳 通讯员 叶芳 潘英媛
夏天天气炎热,身体出汗量增大,各种难闻的臭味给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小的烦恼,尴尬不断。本期特别针对人体三大常见臭味咨询三位医学专家帮你轻松去臭。
本报记者/陶慧摄
脚臭篇
医学指导:广东省皮肤病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治医师 任盈盈
病因:多为足癣引起
任盈盈表示,“脚臭形成的原因比较多,一般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例如,症状多见于青少年,可能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情绪紧张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或运动等而导致足部出汗量增多;常穿胶鞋、尼龙袜等透气性差的鞋、袜等;或是不注意足部的清洁卫生,足部皮肤的温度和汗液形成的湿度以及皮屑,最容易滋生和繁殖细菌,引起脚部恶臭。任盈盈认为,“夏季脚臭多为足癣引起,所以最好到医院就诊,才能对症下药,有效解决脚臭问题。”
药物治疗:
任盈盈告诉记者,中西医治疗脚臭各有千秋,西药抗真菌治疗比较明确,但是外用药物用久以后可能会出现耐药菌而导致治疗效果欠佳。最好是先做真菌培养确诊后再明确用药。中西药物相结合,更加安全有效。尤其是针对湿热体质,还可搭配中药调理祛湿化浊,内调外敷的效果加倍。”广东省皮肤病医院现有两种泡脚的中药汤剂,可有效防治脚气引起的脚臭问题。
西医:西医治疗应先做刮片镜检,确定是真菌还是湿疹等,才能对症施治。如果是湿疹,通常选激素类用药。如是真菌感染就不能用激素类药膏。普通脚臭可利用抗菌药物,抑制脚上细菌繁殖,从而达到除臭的目的。或用甲醛(1.5%-10%)外涂,高锰酸钾(1:5000)溶液外洗。如果是由足癣导致的脚臭,则需要去医院就诊。“夏天水疱型和糜烂型足癣较多,用药治疗勿随意自动停药,应严格遵照医嘱,连续三星期都是阴性才算治愈。” 任盈盈说。
中医:可用葛根(100—120克) 枯矾(15克)兑水煮开至2升水泡脚。枯矾中的铝离子具有止汗消毒的作用。
日常护理:
1.每日认真洗脚,出汗重的可在脚上使用爽身粉或止汗剂/喷雾。每日更换袜子,最好选用纯棉质袜子,穿透气的鞋子。
2.注意饮食。平时要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葱、姜、蒜等),以缓解出汗。
腋臭篇
医学指导:广东省皮肤病医院整形激光美肤中心副主任医师 鲜华
病因:与大汗腺分泌、遗传有关
狐臭(腋臭)是指患者腋窝大汗腺分泌的汗液,脂肪酸含量高,经细菌分解后产生不饱和脂肪酸而发出臭味,主要见于青壮年。除了汗腺分泌因素外,遗传、不讲卫生和错误的生活习惯也是腋臭的原因,如果父母双方有腋臭,则孩子有腋臭的机率很大。中医认为湿热及痰湿体质人群多易出现腋臭,腋臭的臭气是由于湿热内郁,由汗冒出所致。
药物治疗:
中医:任盈盈介绍,从调理体质入手,主要是以健脾除湿、止汗化浊、调理气血为基本原则,所以传统中医治疗腋臭治疗周期长、起效较缓慢。可在医院根据体质开调理汤药,减轻湿热症状。外洗则用明矾和葛根。
西医:鲜华建议,现代除腋臭可优选非手术的肉毒素注射和黄金微针治疗。
青春期腋臭患者:因其大汗腺还未发育完全,手术、黄金微针等治疗后容易复发,因此可选择肉毒素注射祛除腋臭。注射后一周左右即可见效,可以保持半年左右。每年五、六月份注射。注射当天6小时内腋窝不要碰水,对生活无影响。
成年患者:可使用“黄金微针”治疗。是一种永久性破坏汗腺的治疗,术后治疗部位涂抹湿润烧伤膏2-3天;冰敷30分钟左右,减少热传导损伤;创面24-72小时内避水;穿衣宽松避免摩擦。术后1、3、6个月定期随访。黄金微针治疗深度可控,出血少,并发症少,安全,风险小。
提醒:如既往有腋臭手术史患者,最好不要做黄金微针治疗,以免治疗时手术疤痕粘连黄金微针针体,产生皮肤烧伤、坏死。其次,在治疗前,患者需先做碘淀粉实验,以确定汗腺的分布情况。
日常护理:
1.平时宜吃清淡食物,忌烟、酒和刺激性食物。
2.可适当用些止汗剂或喷雾,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能暂时从表面上减轻腋臭的症状,并不能从根本上去除腋臭。且不可多用,否则可能阻塞汗液分泌的通道,加重汗臭味。
口臭篇
医学指导: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 王玉栋
病因:复杂难解需对症
“导致口臭的病因比较复杂,有时很难判断。”王玉栋表示,它通常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口臭指人们在生活中产生的一种短暂现象,如食用刺激性食品(洋葱、大蒜、韭菜等)、吸烟、食物嵌塞等。而病理性口臭包括口腔疾病、胃肠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等。他认为,85%的口臭源自口腔本身的问题。患有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人,口腔内容易滋生细菌,其分解产生出硫化物,从而产生口臭。同时,胃肠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鼻窦炎、咽喉炎等,都可能伴有口臭。
日常护理:
1.注意口腔卫生是最基本的方法。养成好的刷牙习惯,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2.定期检查牙齿健康,根据医嘱做好相应的治疗。养成健康的作息制度。常规半年至1年洗一次牙。
3.喝柠檬水和绿茶。柠檬水能刺激唾液分泌,减少因鼻塞、口干或口腔内残余食物产生的厌氧菌造成的口臭。绿茶中的茶酚能中和口腔中的臭气。
4.饮食清淡,不吃过热或过冷、辛辣刺激食物。常吃小米和果蔬。
延伸
漱口水VS口香糖 哪个更好?
很多人会选择吃口香糖类食物来消除口气。王玉栋认为,嚼口香糖主要是通过口香糖内的清甜气味来掩盖口臭,并不是根除口臭的最佳方法。用漱口水的作用相对更好,可起到杀菌消毒作用,减轻口臭症状。但不主张过量使用,否则会导致口腔菌群失调,反而不利于口腔卫生的保养。所以,王玉栋建议2-3个月内连续使用十天半个月,每天3-4次,如有牙龈炎、牙周病的口腔疾病患者可多用几天。
2018-10-20 07:52 | 钱江晚报
丹桂飘香的季节,整个杭城都浸润在甜滋滋的桂花香里。在感知四时风物这件事上,嗅觉常常会抢先视觉、听觉一步。你还没注意到枝头隐藏的黄色小花呢,一丝风拂过,淡淡的清香就先刷了一波存在感。
但有一些人,却因为嗅觉退化甚至完全丧失,无法通过气味来感知世界。大多数情况,这是鼻子出了问题,但也可能是神经系统病变的表现,甚至是生命终结的标志。
鼻炎未及时治疗
致嗅觉丧失
小学三年级后长达18年的时间里,小米(化名)都闻不到任何气味。原本她已慢慢习惯,也早就忘记了小时候曾闻过的各种气味。但这两年,“香水控”的室友经常推荐她各种不同香型的香水,什么木调、花调、果调,说得头头是道。她突然好奇,这些香味到底是怎样的?
几个月来,小米跑了好几家医院,希望能通过治疗恢复嗅觉,“我不奢望恢复到原来那样,能闻到一点也行啊。”但很可惜,医生给她的回复都是,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嗅觉基本上不能恢复。
小米的嗅觉是小学时丢失的。那时她住校,没有家人的照料,连续几个冬天都感冒,并诱发了鼻炎。三年级寒假,妈妈在厨房剁饺子馅儿,放了些姜末去腥,在客厅看电视的弟弟抱怨姜味太冲,她却毫无感觉,凑近盘子使劲闻,还是闻不到任何气味,这时候,她才意识到,自己的嗅觉没有了。
失去嗅觉实在太隐秘,连小米的妈妈都常常忘了这一点。
读初中时,妈妈给回家过周末的她炖排骨改善伙食,叮嘱她看牢火候。结果整锅肉都烧糊了,屋子里弥漫着焦味,她却全然不知。妈妈忘了女儿闻不到,狠狠指责了一番。母女俩一起出去逛街,进来一个有狐臭的客人,妈妈朝她挤眉弄眼,提醒她离得远一点,她却跟个没事儿人一样。
小米说,一般情况下,她也常常忽略自己没有嗅觉。但每年桂花季时,她还是不免有点怅然若失:你们说的桂花香,是哪一种香?
嗅觉减退应尽早就诊
彻底丧失后难以恢复
杭州市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陈志凌告诉钱报记者,入秋以来,每天都有嗅觉出问题的患者就诊,鼻息肉和鼻窦炎是两大主因,但像小米这样彻底丧失嗅觉的人较少。据调查,国内嗅觉障碍人群的自报患病率为2.4%,国内60岁及以上居民自报嗅觉障碍患病率为8.49%,且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陈医生说,中、上鼻甲平面以上及其对应的鼻中隔黏膜称为嗅区,嗅区的黏膜上布满了感受嗅觉刺激的嗅细胞。气味信息被嗅细胞捕获后,经过一系列神经传导到大脑,在中枢引起特有的主观嗅觉感受。鼻息肉是把嗅区堵住了,阻碍了空气流通,气味无法进入,也就无法被嗅细胞感知;鼻窦炎是破坏了嗅区的黏膜,导致嗅细胞功能受损。上呼吸道反复感染、炎症、过敏、遗传等都会诱发鼻息肉和鼻窦炎,若不及时治疗,就会影响嗅觉。此外,占鼻腔肿瘤3%的嗅母细胞瘤也会导致嗅觉受损。
失去嗅觉的人,闻不出泄露的煤气、腐败的食物等散发出的特殊气味,如独自生活,会有一定危险。另外,嗅觉还会影响到味觉。但临床上,嗅觉不像视力和听力有一套成熟的办法来测试,更多是一种主观感受。因此,一旦自己察觉到嗅觉变得不灵了,要尽早到医院就诊,彻底丧失嗅觉后恢复起来就难了。
90%帕金森患者
也会嗅觉减退
嗅觉丧失不仅是鼻子出了问题,还可能是一种“报警”信号。
2014年《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在老年人当中,嗅觉功能的减退可能是一个预示5年内死亡风险的有力标志。论文作者、芝加哥大学的副教授贾扬塔·平托(Jayant M. Pinto)是嗅觉及鼻窦疾病的基因学及治疗方面的专家,他说:“嗅觉丧失就好像煤矿中报警的金丝雀,它并不直接导致死亡发生,但它是一个预警信号,可以较早提示一个人身体某些方面出现了严重问题。”
嗅觉是否为生命终结的重要预警,尚待科学家进一步研究,但嗅觉减退是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已经成为医学界共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罗巍主任医师告诉钱报记者,90%帕金森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嗅觉问题。
2015年,国际运动障碍协会(MDS)公布的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标准中,四条支持性标准里,就有“存在嗅觉丧失或心脏MIBG闪烁显像法显示存在心脏去交感神经支配”,“嗅觉障碍作为帕金森病的新诊断标准辅助检查中的重要一项,在近年的研究中越来越突出。”
很多人的印象里,帕金森病就是肢体的抖动、行动缓慢等。其实,在运动症状出现前,患者就会出现顽固性便秘、嗅觉减退、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蛛丝马迹”。 罗巍医生说,虽然此病至今无法预防和治愈,但早诊早治能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原标题《金秋时节,她却闻不到桂花香……嗅觉远比你想象得重要》。见习编辑 钱逸)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