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柠檬水
柠檬榨汁,加入砂糖或蜂蜜,再加入温开水即成。
感冒时一天喝上500至1000cc,流鼻水减轻了,感冒散得也快,尤其是刚感冒时,甚至可因此不药而愈。
柠檬富含维他命C,具有抗菌作用、免疫效果、协助骨胶原生成等多种功效,平时亦可多喝热柠檬水,来保养身体,补充维他命C。
专家解析:热柠檬水适风热感冒
柠檬富含维他命C,可以抗菌及提升免疫力,有开胃消食、生津止渴及解暑的功效,所以用在风热或挟暑的感冒较合适。
再者,红糖甘温,白糖甘平;白糖能润肺生津,对于口渴、咽干的燥咳较适合。而蜂蜜能益阴润燥,可治肺燥咳嗽、肠燥便秘,不过吃太多会腹胀腹泻,故不宜过量。
洋葱煮黑糖
材料:洋葱三分之一颗切丝、黑糖少许、一饭碗水。
方法:
1.大火煮滚,小火再续煮十分钟。
2.剩半碗温服。
饮用一次即见效,饮用二、三次即痊愈。
专家解析:葱豉姜煮黑糖发汗去寒
葱辛温入肺,能解表发汗,适合风寒型感冒;若有胸腹作痛,宜用青葱;多汗或有狐臭者忌用。事实上,豆豉也能治风寒感冒及心胸烦闷,所以中医师常使用,“葱豉汤”用于温阳发汗。
此外,生姜辛温入肺、胃、脾经,能发散表寒、温胃止吐、化痰止咳,所以感冒风寒,有头痛、鼻塞、怕冷、想吐、冷咳者,亦可用姜加黑糖,如法泡制来喝。
梅粉西红柿汁
现榨西红柿汁,如果嫌味道不够可口,可在榨西红柿汁的同时,加一些新鲜的梅粉,富含维他命C,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且是人间美味!
专家解析:梅粉西红柿汁不宜多食
西红柿汁富含维他命A及C,可提高人体免疫力;红透者比绿色者所含维他命A更多。由于钾离子含量亦多,故适合高血压者。
茄红素则可清除体内自由基,一般认为有防癌的功效,但酸梅可收敛生津,治久咳久泻,但不宜多食,因多食损齿、生痰助热,而且妇女经期亦忌之。
热可乐
朋友长年旅居国外,带回一帖治感冒妙方:可乐加热后饮用。
据说,可乐原是古老的治感冒方,后来演变为可口的饮料。不过,可乐伤胃,使用此方宜渐进。
专家解析:热可乐暂时提神
此法可暂时提神,补充热量,但胃肠不好者宜小心。现代人不乏喜爱长期饮用可乐者,由于可乐含糖较多,并含有咖啡因,会引起精神亢奋,日积月累还有引发骨质疏松之虞,故应多加注意。
热水果茶
杨桃或柳丁、苹果等水果切丁,加水煮沸后,再转小火煮15~30分钟,趁热饮用。
热果茶具有天然果香、甜味与维他命C,让感冒快快好起来!
专家解析:热水果茶生津止咳
杨桃清热生津,可治风热咳嗽、口疮龈肿、烦渴等。苹果则能生津止渴、润肺、解暑。柳丁果肉滋润健胃,果皮化痰止咳、健脾胃,种子具消肿止痛功效。懂得这些,您就可以各取所需来配制了。
2018-03-30 07:16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章咪佳
当春天的暖风开始包裹你时,空气中各种冬眠已久的味道都复活了。
别想得太美好,这次我想讲的是不好的味道——春天开始散发的臭脚。
但也希望大家也不要介意这个有味道的科学问题,因为对臭脚的研究,不光是要攻克臭味而已,它关系到致命的疾病。
一个追逐脚臭的女子
其实,不用闻臭就躲,因为臭和香味也就一步之遥。国家博物馆的网红讲解员“河森堡”在窦文涛主持的聊天真人秀《圆桌派》里曾给浪漫主义一击:“玫瑰里的吲哚(yin duo)浓度如果达到一万倍的量,就成了屎的味道。”
好,开始说脚臭。英国科普作家David Robson在BBC的一篇报道中,记录了一个疯狂的女科学家Renate Smallegange,她研究脚臭,如痴如醉——为了获取研究材料,她会去收集一些臭气熏天、穿破了的尼龙袜。如果袜子自身残留的味道不够浓,她还会要求臭脚的主人把脚放在玻璃球上来回摩擦,科学家通过这种方式获取带着汗湿的皮屑,以便进行研究。
她总是嫌脚不够臭,为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甚至用密不透风的塑料袋将臭脚包起来,收集整袋的臭气。
这个工作当然不那么令人愉悦,但是Smallegange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
“虽然人类大多讨厌脚臭,但对某些物种来说,这种销魂的味道却具有非同一般的吸引力,比如,携带了疟疾病毒的蚊子。”
一种酿成脚臭的混合细菌
先从臭脚的诞生讲起吧。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的陶承军医生告诉我,脚会发出臭味,首先是因为汗,大量的汗。
脚臭比腋臭要凶猛。因为在人类的脚部皮肤上,每平方厘米平均散布着600个汗腺,密度是腋下汗腺的数百倍。
同样是冒汗,为什么额头没有臭味?其实理论上,汗水本身并没有味道,把食盐和水搅拌在一起,你就制造出了汗。
“脚臭和汗液量加大有关系,但汗并不能对臭味负全责。”在BBC的纪录片里,皮肤科医生韩博士在病人脚上刮了几下,然后涂在培养皿上。24小时后,培养皿的壁上长出了细菌,正是这些细菌导致了脚臭。
在人的脚底,汗水没有那么单纯——盐分、氨基酸、维他命、葡萄糖,这些由汗腺分泌的物质,都给脚上的细菌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在这些养分的供养下,细菌借此制造出混合脂肪酸,这就是脚臭气的来源。
那么,是脚部哪些部位的细菌导致了脚臭呢?
拉夫堡大学微生物学家James Reynolds团队的研究结果表明:β变形菌、微球菌、短杆菌、棒状菌、丙酸杆菌这5大细菌是脚臭气味产生的关键,其中尤以葡萄球菌对气味影响最大。
葡萄球菌通常生存在脚底,脚前掌部位尤其多,也许这就是某些部位味道最重的原因。
一个利用脚臭布下的陷阱
为什么各路科学家如此执着地研究臭脚?因为臭脚可能和人类的存亡有关系。
荷兰科学家Bart Knols首先发现:脚臭味,对携带有疟原虫的某些蚊子很有吸引力。
疟疾是由蚊子传播的疾病,每年导致全球大约40多万人死亡。
Renate Smallegange的研究发现:疟疾也许改变了蚊子对气味的感知。“有证据表明,蚊子大脑中的某些蛋白质确实发生了变化,而这些蛋白质会影响蚊子的嗅觉反应。”Smallegange说,“它们更容易亲近散发臭味的脚,或者在布满细菌的袜子上产卵。”
如果科学家能掌握更多关于脚臭的分子机制,就能更好地帮助人们对抗疟疾。比如杀灭葡萄球菌,也许能够帮助人们避免这一致命疾病的攻击。
而脚臭味还可以被用作诱饵,对蚊子布设陷阱。Smallegange希望利用异戊酸和其他成分,制造出一种合成气味,“通常混合气味比某一个单一成分的气味,对蚊子的吸引力更强。”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肯尼亚卢辛加岛进行一场小型实验,来验证这种陷阱能否大规模杀灭这种携带病原体的蚊子,减少人们被蚊虫叮咬和感染的次数。
视觉中国供图
当春天的暖风开始包裹你时,空气中各种冬眠已久的味道都复活了。
别想得太美好,这次我想讲的是不好的味道——春天开始散发的臭脚。
但也希望大家也不要介意这个有味道的科学问题,因为对臭脚的研究,不光是要攻克臭味而已,它关系到致命的疾病。
一个追逐
脚臭的女子
其实,不用闻臭就躲,因为臭和香味也就一步之遥。国家博物馆的网红讲解员“河森堡”在窦文涛主持的聊天真人秀《圆桌派》里曾给浪漫主义一击:“玫瑰里的吲哚(yin duo)浓度如果达到一万倍的量,就成了屎的味道。”
好,开始说脚臭。英国科普作家David Robson在BBC的一篇报道中,记录了一个疯狂的女科学家Renate Smallegange,她研究脚臭,如痴如醉——为了获取研究材料,她会去收集一些臭气熏天、穿破了的尼龙袜。如果袜子自身残留的味道不够浓,她还会要求臭脚的主人把脚放在玻璃球上来回摩擦,科学家通过这种方式获取带着汗湿的皮屑,以便进行研究。
她总是嫌脚不够臭,为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甚至用密不透风的塑料袋将臭脚包起来,收集整袋的臭气。
这个工作当然不那么令人愉悦,但是Smallegange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
“虽然人类大多讨厌脚臭,但对某些物种来说,这种销魂的味道却具有非同一般的吸引力,比如,携带了疟疾病毒的蚊子。”
一种酿成脚臭的混合细菌
先从臭脚的诞生讲起吧。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的陶承军医生告诉我,脚会发出臭味,首先是因为汗,大量的汗。
脚臭比腋臭要凶猛。因为在人类的脚部皮肤上,每平方厘米平均散布着600个汗腺,密度是腋下汗腺的数百倍。
同样是冒汗,为什么额头没有臭味?其实理论上,汗水本身并没有味道,把食盐和水搅拌在一起,你就制造出了汗。
“脚臭和汗液量加大有关系,但汗并不能对臭味负全责。”在BBC的纪录片里,皮肤科医生韩博士在病人脚上刮了几下,然后涂在培养皿上。24小时后,培养皿的壁上长出了细菌,正是这些细菌导致了脚臭。
在人的脚底,汗水没有那么单纯——盐分、氨基酸、维他命、葡萄糖,这些由汗腺分泌的物质,都给脚上的细菌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在这些养分的供养下,细菌借此制造出混合脂肪酸,这就是脚臭气的来源。
那么,是脚部哪些部位的细菌导致了脚臭呢?
拉夫堡大学微生物学家James Reynolds团队的研究结果表明:β变形菌、微球菌、短杆菌、棒状菌、丙酸杆菌这5大细菌是脚臭气味产生的关键,其中尤以葡萄球菌对气味影响最大。
葡萄球菌通常生存在脚底,脚前掌部位尤其多,也许这就是某些部位味道最重的原因。
一个利用脚臭布下的陷阱
为什么各路科学家如此执着地研究臭脚?因为臭脚可能和人类的存亡有关系。
荷兰科学家Bart Knols首先发现:脚臭味,对携带有疟原虫的某些蚊子很有吸引力。
疟疾是由蚊子传播的疾病,每年导致全球大约40多万人死亡。
Renate Smallegange的研究发现:疟疾也许改变了蚊子对气味的感知。“有证据表明,蚊子大脑中的某些蛋白质确实发生了变化,而这些蛋白质会影响蚊子的嗅觉反应。”Smallegange说,“它们更容易亲近散发臭味的脚,或者在布满细菌的袜子上产卵。”
如果科学家能掌握更多关于脚臭的分子机制,就能更好地帮助人们对抗疟疾。比如杀灭葡萄球菌,也许能够帮助人们避免这一致命疾病的攻击。
而脚臭味还可以被用作诱饵,对蚊子布设陷阱。Smallegange希望利用异戊酸和其他成分,制造出一种合成气味,“通常混合气味比某一个单一成分的气味,对蚊子的吸引力更强。”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肯尼亚卢辛加岛进行一场小型实验,来验证这种陷阱能否大规模杀灭这种携带病原体的蚊子,减少人们被蚊虫叮咬和感染的次数。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