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治通鉴有意思 ───
第13篇
如果天上掉馅饼,你敢接吗?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楚怀王,馅饼没接到,砸了一脑袋包。他像一个被张仪摆弄的小丑;但其实在历史上,楚怀王也曾是一代雄主。
他在位三十年,前十五年风光无限,后十五年昏招迭出。
如果你是楚怀王,你能够抵挡巨大利益的诱惑吗?
有两个人,深刻地影响了楚怀王的一生,一个是冤家对头张仪,一个是耿直忠臣屈原。一个用利益去引诱楚王,一个劝楚王克制贪欲。
贪婪,真的无法克服吗?
1
怀王元年,张仪当上秦国相国,这一对冤家登上了历史舞台。
怀王六年,楚军大破魏军,夺取魏国八座城池。楚将昭阳还没玩够,打算移兵攻齐。齐王担心,派陈轸去劝说昭阳。陈轸绘声绘色地讲了“画蛇添足”的故事(对,这个成语的出处就在这里),劝昭阳见好就收。
以此看,楚国从相国到国君,都是贪得无厌的主儿,得陇望蜀,利欲熏心。
这一年是公元前323年,这一年齐湣王继位,韩、燕两国纷纷称王,秦相张仪与楚、齐举行齧桑会盟。(这个齧桑就在沛县,是汉高祖刘邦起家的地方)
当时,秦、齐、楚三国鼎立,楚国也算一号,是战国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三大强国中,一个楚怀王,一个齐湣王,后来都身首异处,国破家亡。
怀王十一年,楚怀王作为纵约长,楚、赵、魏、韩、燕五国合纵伐秦。东周赐胙于楚怀王,表彰其征伐有功。这时的楚怀王,牵头搞了五国同盟,群殴秦国,虽然没有胜利,但是个人威望达到了顶点。
怀王十二年,任用屈原进行变法。
怀王十五年,屈原因谗言被罢官,任三闾大夫。屈原不得志,在忧愤之中写作《离骚》。所谓“离骚”,就是遭遇忧患之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这一年是公元前314年,很多国家的历史从此被改写:
这一年,是周赧王元年。周赧王在位五十九年,后来被秦昭襄王灭掉,他是周朝八百多年的最后一任国君。
这一年,齐国吞并燕国,燕王哙被乱军杀死,两年后,一代英主燕昭王回国继位;
这一年,也是楚国由盛转衰的一年,标志就是弃用屈原。亲小人、远贤臣,这是历代帝王昏聩堕落的标志。
第二年,张仪就来耍弄楚怀王。
2
使张仪至楚,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娶妇嫁女,长为兄弟之国。”楚王说而许之。——《资治通鉴》周纪三
张仪来到楚国,跟怀王说:“如果楚国能够与齐国绝交,秦国就赠送商於六百里的土地,还送上秦国美女做你的娇妻。”
怀王大悦,群臣皆贺,只有陈轸哭丧着脸。
怀王大怒,说:“寡人不用一兵一卒,就得到六百里土地,大家都唱赞歌,就你板着个臭脸,吊丧呢啊?”
陈轸说:“咱们不但得不到土地,齐秦还可能联合对付楚国,大难必至。”
陈轸分析:“秦国看重楚国,是因为有齐国支持。如果我们和齐国绝交,楚国就孤立了,秦国凭什么还送你土地?张仪这家伙满嘴跑火车,肯定不兑现。咱们北边和齐国绝交,西边又招来秦国的祸患,两国都会发兵攻打我们啊。”
陈轸这一篇分析,简直就是神预言,分毫不差。
就像第一篇文章讲的,《即使你穿越回过去,你也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陈轸就像从后世穿越回来一样,提着怀王耳朵跟他说:你别在那儿美了,马上要倒大霉了。
可惜怀王不听。
怀王为何不听呢?可能有一个原因,陈轸是秦国投奔过来的。张仪做了秦国相国,他和张仪不对付,所以来到楚国。怀王估计心里想:你小子讨厌张仪,张仪支持的,你就反对,所以我也不能轻信你的话,别搅了俺的好事。
其实,陈轸给怀王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计策:不见兔子不撒鹰。咱们先假意答应,然后派人随张仪入秦,如果真的给我们土地,再与齐国绝交也不晚。这叫什么?用纳西姆·塔勒布的话来说,这就是“反脆弱”啊。咱们得了便宜再卖乖,到时候你想骂谁就骂谁。
但是怀王迷之自信,说:“闭上你那张臭嘴,你就等着请好吧。”于是他一边厚待张仪,一边与齐国绝交。
如果有人给你吹得天花乱坠的,往往不是馅饼是陷阱。而怀王将要被这个馅饼砸得头破血流。
怀王派使臣随张仪入秦。张仪佯装坠车,三月不朝。消息传回楚国,怀王不但不怀疑,还认为可能是自己的表态还不够彻底,于是派人去大骂齐国祖宗八辈。
之前已经绝交了,不通使者怎么办?楚王找了个勇士,借宋国的符节去见齐王,然后当面辱骂齐王。
看出来为啥需要勇士了吧?这是作死啊。齐王大怒,派使臣与秦国联合。怀王一分回头钱没见到,就断了盟国邦交,真是蠢得可以。
张仪得知事成,才上朝。他碰到楚国使臣,装模作样地说:“你们怎么还不去接收土地啊,从这儿到那儿的六里广袤土地,水草丰美,适合养鸡。”
楚使怒,回报怀王,说张仪把咱们玩了。怀王大怒,要发兵攻打秦国。
陈轸又来劝谏说:“不如割地给秦国,与之一同发兵攻打齐国,这样虽然我们失地于秦,但是还可以得地于齐。否则楚国大难临头。”
陈轸是高人,知道什么叫做“沉没成本”。你没有必要从赔掉的地方挣回来,应该投入到更有希望的未来。输了要认错,挨打要立正。
可惜怀王又不听,坚决发兵硬碰硬。秦军大败楚军,斩首八万,俘虏七十多名将帅,攻取了丹阳、汉中之地。
你看看,本来张仪送你六里土地,你嫌少,这回可好,主动上门给秦国送了六百里土地,不但损兵折将,还断了齐国邦交。
要说怀王就该吸取教训了呗?偏不,怀王倾全国之兵再次攻秦,战于蓝田,再次大败。
就像有的人投机失败,不是冷静反思,而是继续投入,期望翻盘。
两次大败,楚国元气大伤,这时候平时不声不语的魏、韩等国也来占便宜,楚国被逼无奈,割地求和退兵。
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
楚怀王的教训,给我们所有人都上了一课,什么叫做“一意孤行”,什么叫做“路径依赖”?就像今天,有的领导做了决策之后,不顾客观事实,总是一味地要证明自己决策的正确性。
三国时袁绍在官渡之战战败,有人对关在狱中的田丰说:“您要受到重用了。”田丰却说:“袁绍表面宽厚但内心猜忌,不相信我的忠诚,而且我多次因为说真话冒犯他。如果他得胜,一高兴,还能赦免我;打了败仗,心中怨恨,内心的猜忌就会发作,我不能指望活命了。”
老板为了维护自己的一贯正确,就会闭目塞听,最终害人害己。
现实不会因为你固执己见而有任何转变,只会对你啪啪打脸。怀王这一次挨打还没有把他打醒。
3
两年之后,秦国提出与楚国交换土地,怀王意气用事,说:“不用换地,把张仪那个兔崽子交给我,我就免费献出黔中之地。”
张仪主动来楚,被投下狱,但他提前贿赂了楚国大臣靳尚。靳尚劝怀王的宠妃郑袖,说秦国要用土地和美女换回张仪,这西域美女要是来了,国色天香,楚楚动人,夫人你就会被冷落了。
这一条切中要害。争宠就是要她的命啊。
郑袖于是开始吹枕边风,当然不会说自己的事,也是冠冕堂皇,说如果大王要是杀了张仪,秦国必然来大举进攻,到时候秦为刀俎,我为鱼肉了。
看到美人哭得梨花带雨,怀王怂了,于是赦免了张仪,反而厚礼待之如故,和秦国重归于好。
怀王外有靳尚受贿,内有郑袖嫉妒,朝里朝外没一个贤臣,怎能不败。
关于这个郑袖,《战国策》中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魏王送给楚怀王一位美人,怀王很喜爱她。郑袖表面上善待魏美人,私下对魏美人说:”大王不喜欢你的鼻子,你以后见到大王,不妨遮掩一下。”魏美人照做了。郑袖反过来就对怀王说:“魏美人嫌弃您有狐臭,所以才每次见您都捂着鼻子。”怀王大怒,将魏美人处以劓刑。
郑袖这个人才,窝在后宫都屈才了。她这套两面三刀的本事,跟魏国相国公叔痤和庞涓有一拼啊,都可以去当相国了。
之前讲过,上不明则下不治,相不贤则国不宁。国君昏暗无能,就会有无数小人围绕在身边。如果一个公司风气不正,那一定是老板身上有一堆问题。
张仪归秦之后,秦惠王死了,秦武王继位。张仪不受待见,借机去了魏国,得以善终。秦武王力能扛鼎,结果“绝脉而薨”,在位仅三年。武王无子,弟弟嬴稷从燕国回秦继位,是为秦昭襄王,其母宣太后主政。
宣太后就是《芈月传》里面的芈八子,她是楚女,所以亲善楚国,楚国和秦国迎来了难得的蜜月期。
怀王二十三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楚国虎躯一震,趁越国大乱之机灭掉越国,设江东郡,楚国疆域版图空前辽阔。这时候楚国有点回光返照的意思。
怀王二十五年,秦昭襄王亲政,与楚怀王会盟于黄棘,秦国归还楚国上庸之地。
秦楚复合,屈原却不赞成,受朝中奸人谗言所害,他避地汉北,做《九章》。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果然不出屈原预料,秦楚的蜜月期没有多久就完了。
4
怀王二十七年,在秦国作为人质的楚国太子,因私事杀死一位秦国大夫,然后畏罪私逃回楚国。冲动是魔鬼啊。
楚怀王自己是蠢蛋,也被自己的儿子实力坑爹,因为太子激情杀人,秦楚关系迅速恶化。
第二年秦国来报复,纠集齐、韩、魏联合伐楚,楚将唐蔑阵亡,是为垂沙之战。第三年,秦军攻陷新城,斩首两万,杀楚将景缺。
国外强敌侵扰,国内危机四伏。楚国发生“庄蹻暴郢”的叛乱,楚国四分五裂,国内动荡不安。
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写信给楚怀王,相约武关会盟。
秦王遗楚王书曰:“始寡人与王约为弟兄,盟于黄棘,太子入质,至欢也。太子陵杀寡人之重臣,不谢而亡去。寡人诚不胜怒,使兵侵君王之边。今闻君王乃令太子质于齐以求平。寡人与楚接境,婚姻相亲,而今秦、楚不欢,则无以令诸侯。寡人愿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之愿也。”
昭睢、屈原都劝谏说:虎狼之秦,不可相信。怀王的另一个儿子芈兰,却劝老爸你大胆的往前走。(你出事了还有我呢)
楚怀王再次被儿子坑了,最终去了武关,结果被屈原不幸言中。
秦国扣押怀王,索要土地。这一刻,楚怀王倒是颇有血性,坚决不从,要钱要地没有,老子要命一条。
在秦国被囚禁了两年,楚怀王虎口脱险,逃到赵国。当时赵主父在代地,国内没人敢做主接受怀王的政治避难。他只好转道魏国,结果被秦兵追上,像捆小鸡一样抓回咸阳。
在秦第三年,楚怀王病逝,遗体被送还楚国,“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
项羽的谋士范增说:“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所以,秦末的起义将领都打着楚怀王的旗号,陈胜、刘邦、项羽也都是来自于楚地。
怀王死后,齐、韩、魏、赵、宋五国联军伐秦,打到盐氏城而回。五国联军中并没有楚国,而且他们也不算是为楚王报仇,只是来捞取好处,秦国归还韩国武遂,归还魏国封陵。
楚王客死他乡,后继之君居然没有一点血性,不想着为父报仇,真叫人悲哀。
魏惠王曾问孟子:“老头,不远千里而来,对我国有啥利益啊?”孟子说:“国君成天念叨什么对我国有利,大夫就会念叨什么对我家族有利,老百姓就会念叨什么对我自身有利。上上下下,都为利益而争夺,国家就危险了。”
怀王自己贪利忘义,所以他的儿子们也都是唯利是图的人,他身边也都是些阿谀奉承的小人,难得有屈原、陈轸这样的忠臣谋臣,他也不能用,他的悲惨下场,怪不得任何人。
庄子曾讲过一个故事:他看到有一只鹊,手打弹弓,正准备射杀时。他看见一只蝉,因为得到一块荫凉而忘记了自身安全;螳螂正在准备攻击这只蝉,因为见到猎物可得而忘记了自己的形体暴露;鹊见螳螂有利可图,因贪利而忘掉了自身的性命。庄周见此情景,突然想到自己,是不是也是贪利忘身呢?
怀王合纵六国,东平越乱,扩土千里,仍不知足,因贪利受蒙蔽,最终失国丧身,徒留历史空叹。
5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司马迁对于楚怀王的评价最为贴切:怀王不辨忠奸,内被郑袖骗,外被张仪欺,疏远屈原,轻信奸臣,结果是兵挫地削,亡国六郡,客死秦地。
我们试想,如果怀王选贤任能,重用屈原施展抱负,屈原还会不会有那么多的愤懑,还能不能写出《离骚》这样的传世名篇?
文章憎命达。苦难人生,坎坷经历,反而是诗人的宝贵财富。作为华夏子孙,我们反而应该感谢楚怀王的昏庸无能。
楚怀王客死秦国之后,屈原被逐。他来到江边,披头散发,面色憔悴,一边走,一边悲愤长吟。
一位渔翁看到他,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里?”
屈原说:“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所以我被放逐。”
渔翁说:“一个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对事物的看法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能随着世俗风气而转移。举世混浊,你为什么不一起随波逐流?众人皆醉,你为什么不吃点残羹剩酒?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般的品德,而使自己讨了个被流放的下场呢?”
渔翁是智者,屈原是高士。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身躯的人一定要掸去衣服上的尘土,有谁愿意以清白之身,而受外界污垢的玷染呢?我宁愿跳入江水之内,葬身鱼腹之中,也不让自己的清白品德蒙受世俗的污染!”
于是,屈原投汨罗江以明志。
屈原这纵身一跃,成为中华文明历史上永远的丰碑。
楚怀王轻信张仪、郑袖,让天下人耻笑。可是我们扪心自问,能不能比他做得更好?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利”字,左为“禾”,右为“刀”,收割庄稼,得利得财。但如果一味贪利忘义,就会割伤自己。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天上不会掉馅饼,其实都是陷阱,人为何自投罗网,因为利令智昏。
曾经碰到一个老人家,眉飞色舞地说起自己买的一个投资产品很赚钱,我当时就劝他赶紧撤出来。无奈交浅忌言深,人家不信啊。后来不久,果然暴雷,老人家心痛万分。
不贪小便宜,不会吃大亏。
与诸君共勉。
▽ 关注不迷路,每天读好书 ▽
北山读书
楚怀王客死他乡,第二年也有一位一代英主,落得个活活饿死的下场,他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对于吃,不同地区的人们都有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中国人和外国人的饮食习惯更是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那么对于其他的国家,你都了解哪些饮食习惯呢?
说到韩国食物,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无独有偶都会是“韩国泡菜”,甚至有人会将泡菜称之为韩国人的“再生父母”。
说到香菜这种食物,在中国也是饱受争议的,两极化十分的明显,对于喜爱吃香菜的人,恨不得在每一道菜中都加上香菜,但是对于不喜爱香菜的人,光是闻到、看到这种食物,就想要避而远之。
香菜别名也叫做芫荽,是因为在香菜中含有芫荽油,且香菜中还有丰富的粗纤维,在食用后,可以增加肠道的蠕动,从而有着改善消化不良的作用。
除此之外,香菜中的铁元素含量很高,因此对于贫血的人说,多吃香菜还有一定预防贫血的功效。
虽然香菜好处诸多,却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吃香菜,因为香菜属性偏温热,对胃黏膜有着一定的刺激性作用,所以若是患有胃病的人过多的食用香菜,就有可能会加重胃部的不适感。
而口腔中异味和体味较重的人,也都是同样建议少食用香菜,因为香菜中含有挥发性的味道,会加重口腔异味,以及刺激汗腺,导致狐臭加重。
2012年,美国的一位科学家就曾对此展开过一项研究,结果发现不爱吃香菜的人群中,其11号染色体上的嗅觉受体基因“OR6A2”存在着一定的基因突变情况,进而导致他们对香菜中的某类化合物变得异常敏感,从而便对此气味产生出一种厌恶感。
在韩国,香菜甚至被称呼为“阳痿草”,韩国人认为香菜具有削减欲望的作用,其气味刺激,在饭后还留有味道,因此便十分讨厌香菜。
但同样具有刺激性,且在餐后会留有刺鼻味道的韭菜,韩国人却十分喜爱,尤其喜爱生食韭菜,因为他们认为韭菜的作用,正好和香菜的作用相悖,具有“壮阳补气”的功效。
在澳大利亚,可以说兔子已经泛滥成灾,有相关数据曾显示,在1926年,澳大利亚的野兔数量已经达到100亿只,可以说小小的兔子在澳大利亚几乎遍地都是。
这100亿的兔子在澳大利亚疯狂繁殖,啃食牧草和植被,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整个澳大利亚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更有诸多的动植物因为这些疯狂泛滥的兔子而到达濒临灭亡的地步。
这时可能就会有人问,为何兔子能够在澳大利亚如此的泛滥成灾?
原本澳大利亚是没有兔子的,当时的英国人托马斯其实是因为太无聊,就在澳大利亚的野外放了几只兔子,想要在之后用打猎的方式来消磨时间。
但却没有想到,仅仅几十年的时间,这24只兔子就发展到了100亿的惊人数字,兔子为什么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在澳大利亚泛滥成灾呢?
这其中跟兔子本身的繁殖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其次便是在这片土地上并没有兔子的天敌存在。
一只兔子在3个月大的时候便可以说是已经发育成熟了,在此之后,更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发情,且兔子的受孕率还极高。
更加离谱的便是,兔子在已经怀孕的状态下,竟然还可以再次受孕,就是说一只雌兔可以同时怀多胎的兔崽子,而且在生产时,开会按照怀孕的顺序生产,这种现象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在生物学上,兔子的这种孕上加孕被称为“异期复孕”,而这种现象可以让兔子在繁殖期,多诞下35%的后代,由此便可以看出兔子是有多能生了。
那么澳大利亚有这么多兔子,为何澳大利亚的人们不吃兔子呢?
原来是因为,这些兔子具有一些研究价值,据说当时澳大利亚的政府为了消灭它们,投放了大量的病毒,但这些兔子却并没有就因此减少,这也就说明这些兔子的体内已经产生了对这些病毒的免疫细胞,可以应用到医学研究当中。
除此之外,在澳洲有很大一部人信仰基督教,而作为基督教的教徒,在饮食上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就例如在吃的方面,只能吃一些牛羊等动物,所以就将兔子排除其外了。
可是对于兔子,中国人却格外喜爱,尤其是在四川地区,那里常会说到的一句话便是,没有一只兔子能完整的活着离开四川,可见四川人对于兔肉的喜爱之情。
皮蛋是中国人餐桌上常见的一道凉菜,但在美国却是避之不及的食物,它们甚至将皮蛋称之为“century egg”,意思便是百年鸡蛋。
因为皮蛋在经过腌制后,表面呈现出黑色的状态,当美国人将皮蛋的壳去掉后,看见里面黑乎乎的蛋时,甚至脱口而出,这蛋坏掉了吧,怎么还能售卖呢?
其次便是皮蛋的气味,美国人认为皮蛋散发出一种食物腐烂的味道,与平常食用的鸡蛋气味相差甚远。
在美国,还有一些综艺节目,将吃皮蛋改成对参赛者的一种“惩罚”或者是“恐怖挑战”。
但实际上,美国人吃皮蛋都是直接一口闷的方式,这也无疑就导致了他们对于皮蛋第一印象的不好,而在中国,人们将皮蛋做成各种各样的美食,不少人都十分的喜爱。
日本的清淡饮食是十分出名的,他们经常会吃一些十分简单的料理,例如生鱼片、海苔饭团、豚骨拉面等,而羊肉在日本是基本没有见过的。
因为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所以淡水量稀少,这也就限制了日本的农业发展,畜牧业更是难以发展。
其次,日本人本就不喜爱油腻的食物,对于羊膻味较重的羊肉自然也是十分的抗拒,但不知日本人看到了中国的烤全羊,会不会也因此喜欢上羊肉呢?
那么中国人到底不吃什么呢?
说到这么问题,下面回答问题的人也总是众说纷纭……
有人会说“天上飞的除了飞机,地上跑的除了汽车,水里游的除了潜水艇,中国人都吃。”
其实对于中国人来说,不同的民族文化有着不一样的饮食习惯,例如回族人不吃羊肉,藏族人不吃鱼肉等等。
总而言之,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但时代在不停的变化,人们也不能太拘泥于过去,对于饮食方面,只要自己爱吃,能吃,吃得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你们认为中国人吃什么最少或者是完全不吃的呢?
#情感点评大赏#
当今社会,男女对待婚姻的态度,就是都要找一个喜欢的人步入婚姻,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会找个过得去的人将就度日。可是,是不是一见钟情的爱情就永远能保持稳固的婚姻呢?又有多少牢固的婚姻是因为一见钟情的爱情成就的呢?
有一对男女皆本科学历的年青夫妻。女的大方得体有气质人漂亮,男的对她一见钟情,女的见男的对自己情真意切,执着痴迷,于是芳心萌动,托付终身。
女的个性强势,脾气乖戾,任性固执,爱认死理,婚后这些短板就更清晰明了显露无遗了。
婚后,夫妻俩总是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起争执。而且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于是,女的觉得老公不宠她了,不爱她了,不包容她了。而男的觉得妻子婚前任性蛮横、脾气丑陋,可以无原则包容和忍让,可婚后不想再惯着她了。
不过,妻子除了脾气不好、强势爱闹、不让步之外,优点也挺多,尤其是对老公忠贞专一,下班会想着给老公做饭,经常主动跟老公制造些小情调小浪漫场景,这些常常令老公感激不已。
但是,矛盾、冲突,为鸡毛蒜皮小事吵架,似乎永远是他们婚姻生活的主题。
有时吵架,吵到情绪激动时,女的生气了要用脚踢老公。可是老公哪是吃素的,哪肯认怂,他自然要还之以礼。有时用手把她推倒,有时把她摔倒在地上,有时把她按在沙发上。
往往,男的不还手则罢,一还手,争闹就会发展得更严重,甚至一发不可收拾。
有时男的把妻子摔在地上后觉得失手太重,就会补救性地把妻子又扶起。可女的才不吃这一套,起身后她仍然要扇他巴掌。
女的得了便宜后往往还不肯罢休,非要闹到离婚的地步不可。男的觉得两个人毕竟是有感情的,不能说离就离。因而在男的不停地道歉赔罪,甚至自己给自己耳光之后女的才肯罢休。
经常这样吵吵闹闹,男的越来越感觉情绪压抑,心身疲惫,弄不明白是妻子有问题还是自己有问题。他甚至有时候都反感妻子了,妻子的强硬态度越来越让他心生郁闷和反叛。
经常的家庭矛盾让男的越来越失去涵养和变得性格暴躁。在对妻子的言行感到反感厌恶时,男的常常会对妻子口出脏言,辱骂妻子,甚至偶尔施予暴力。妻子本就性格好强,哪能容忍老公的粗语及惧怕老公的暴躁。不用说,男人品行的恶化不仅使夫妻吵闹又有了暴发的理由,更成了夫妻关系恶化和矛盾升级的主要原因。
有次妻子洗澡时她嫌男人没关好卫生间的门。当时如果男人抱歉地把门关好就什么事也没有了,可男人关好门后偏偏轻声地骂了一句脏话,妻子听到了,当场就回敬了老公。结果男的反而受不了,冲进去就掐着妻子的脖子,把她抵在了墙上。然后两个人大闹了一夜。妻子砸碎了花瓶还差点砸掉了电视。男的把她摔倒在地上好几次。第二天她就逼着他去离婚,他不想离,他冷静下来后很后悔自己的冲动,他始终觉得相互之间是有感情的,怎么也没到要离婚的地步。但是她执意要离,他不停地诅咒发誓,求妻子给他最后这次机会。在他自己给自己几耳光的情况下妻子才平息下来,答应再原谅他这一次。
最后一次争吵,是因为妻子那些天加班,心身疲惫不堪,睡觉到半夜他把她吵醒。她不耐烦地说了几句,他当时态度也不好,结果两个人就吵了起来,吵得邻居都敲门抗议了。她起床要回家,他拦不住,问她要了钥匙,她把钥匙狠劲地扔向他,他气得心肺欲裂,上去就把她摔倒在地上。她极度恼火,说他家暴,并且发誓坚决离婚不可。
尽管后来男的坚持不肯离婚,但这次女的表示真的是心已死、情已绝、恩已断、缘已了。如此,男的再死拗也是无意义的了,也只得同意离了。这场婚姻,十个月也不到啊。
一见钟情,男欢女爱,多少美丽的爱情故事在人间上演,可是到头来又有多少一见钟情的爱情造就的婚姻逃过了离婚的悲剧?可悲的是男主人到目前都不知道自己哪出问题了,他很迷茫,他总觉得是女方太作,太强势,太不通情达理,太瞧不起自己等等的原因,当然他也认识到自己对妻子的关心不够,是他把一手婚姻的好牌给打烂了。可是,就仅此而已吗?
许多人一定会指责女的太强势太任性太矫情太缺乏自制力的原因使得一场本该美满的婚姻走上了末路。
其实,一手婚姻的好牌被弄得稀巴烂,不可否认,男的必须是主要责任的承担者。严格点讲,他存在这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当初一见钟情他如愿以偿,不知感恩他报德以怨——起初是他首先对前妻一见钟情,奋起直追,使她迷迷糊糊坠入他的爱情漩涡,嫁给了你。按理说,他应该感恩,感恩女人让他的今生在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上如愿以偿,梦想成真。可是,他感恩了这个作为他妻子的女人吗?他又回报了她多少?到头来他竟以怨报德,有点忘恩负义的味道。
(第二):追求爱情他奋勇在先,经营婚姻他就想着靠边——既然追求爱情时他将自己摆在了主动位置,那么,走进婚姻之后,在怎样为婚姻保鲜,怎样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婚姻中把爱情发扬光大、进行到底的这件事情上,他自然也应该清醒地首先将自己时时刻刻主动摆在主要责任的位置上,不要辜负了自己当初的一往情深。尽管妻子也应该为巩固婚姻中的爱情与他同心协力、共同合作,但他应该首先把自己严格要求好。他自己做好了,妻子自然被感化,会欣然跟进。
(第三):当初痴情之时他能爱屋及乌,后来爱情降温之时他却恨乌拆屋——这是极大部分的人都容易触犯的一个过错,属于白眼狼的行径。而这个男人无疑也已经做上了这种角色。当初是痴情郎时,妻子身上哪怕有狐臭,有劣迹,有丑闻,他都会因爱她而接受她的不良品性;而婚后,因为女的身上的许多缺点让他反感厌倦了,结果就连对她的人也越来越不愿意去珍惜了。而后来虽然也爱,但跟当初的执着、痴迷、无法自拔及死心塌地的爱相比已显得苍白无力了。在他看来,妻子身上的强势、任性、脾气丑等缺点足以抹杀她整个的形象,就算她再能下班后想着为你做饭洗衣服也抹消不了她在他心里的差评了。
(第四):男人的气量、心胸、大度和豁达等品性他一个不要,女人的小肚鸡肠、爱认死理、刻薄、不善自控等弱点他一个不落——婚姻家庭的矛盾许多本来是不是问题的事情,因为都源于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但是,就因为许多做男人的往往也执着地、乐此不疲地、自我欣赏地模仿妻子的小肚量、爱计较、好抬杠、喜争执、易冲动等品行,使得一个个小矛盾不断地放大,互相之间矫情地辩死理争输赢,互不相让,将一个好端端的婚姻闹得悲风苦雨,结果使一对夫妻完全失去了一对爱人的风格,而就像两个冤家对头一样在搞清算。
(第五):爱情当初他可以为女人赴汤蹈火,结婚之后连他自己都意识不到自己的爱情渐渐降温——男的应该想想,如今的他真的有当初那样爱她吗?口口声声说他对她始终是有感情的,不会是说感情还没到零吧?既然她说男人不包容她了,不宠她了,不爱她了,我相信女人的敏感百分之八九十是对的。他真的应扪心自问,她说的真的错了吗?家暴就是证明!能对深爱的女人动手的男人一定是感情早就跑偏了的。
(第六):跟妻子争锋斗强,他以为他是英雄,面对的是仇人吗?——俗语说的好汉怕老婆,这也属于中国理想婚姻的一种完美模式。看起来他是高文化水平的本科生,可品行跟街头那些烂仔没啥区别。面对自己易激怒好冲动的女人,他心里思量不是如何适应她,而是不能输于她。人家说你敬我一寸,我敬你一丈。而他倒好,你对我冲动,我就对你动粗;你踢我一脚,我就把你击倒。真乃英雄啊!在爱国电视剧电影里就是这么演的,敌人杀我一个同胞,我就端你一锅兔崽子!可他面对的是他深爱的妻子啊!怎么能想起用家暴?为什么就不可以学赵本山宋丹丹小品里说的那样:我娶你就是为了让你欺负一辈子的。
(第七):他拿着象征着文明的高学历文凭,却暗藏着无教养的卑劣人品——妻子的性格缺陷是从小娇生惯养、养尊处优的产物,是一下子难以改变的。而他从有学识有涵养变成臭嘴骂人,甚至上升到启动家暴,可见他品行的日益恶化现象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向。如果任其泛滥,那必定成灾,离魔鬼的距离近在咫尺。
(第八):当初是他对女人情有独钟,而如今却又丢失了初衷——当初既然情有独钟,婚后为何又会失去初衷?不要说妻子的弱点成为他失去初衷的理由,只能说因为他对妻子的爱已渐行渐远。他的心里,对妻子的爱已压不住妻子的弱点让他对妻子的厌恶。按道理,他当初对妻子情有独钟,但妻子当初对他只是心有所动,属于一种被动的爱。妻子起初并不爱他,发展到婚后对他忠贞专一,能主动跟他制造浪漫情调,下班想着为他做饭,这已经是一个好妻子了,怎么可以因为她身上的弱点过于强大就心生厌倦?如果爱的初衷还在,何以走到今天的曲终人散?
****(第九):女人强势任她强,男人不强势莫硬逞强——妻子个性好强,是她从小就养成的性格,不经历一场颠覆性的变故要改变她应该说是有难度的。而男人,好强不是他的个性,却因为娶了个强势的妻子,就硬逼着自己横生出争强好胜、不甘示弱、不肯让步的品行。跟妻子比谁强谁狠他做得相当成功,他不仅不输于妻子,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女人再强势也就是强势而已,纸老虎一个,仅仅体现在气势上;而男人一旦强势,往往就与家暴并驾齐驱。男人一强势,冲动起来就成魔鬼。其实,女人强势有时候是一个家庭的财富。女人强势,对家庭有利益的许多事情她都会主动去安排去操作去预算,处理起事情来往往比男人精明数倍,而且效率很高。对一个懒汉来讲,遇上个强势老婆真的是祖上好生之德积的福。有个好强的老婆,家庭必定兴旺。
(第十):他的争强好胜用错了地方——妻子强势,脾气暴,是她的性格,不是为了制服老公,她在外界肯定也这样。而老公越来越近乎魔鬼的狂暴是起初不存在的。他之所以后来练就了狂暴的本领,其实就是为了对付妻子的强势。说妻子强势是假,在他的狂暴前面,她的强势显得弱不禁风。当他以男人的体能和狂暴彻底压倒妻子的强势时,他就暴露出了一个潜在的真正意义上的强势者,一个接近魔鬼的强暴丈夫。其实,男人要好强,用武之地多的是,比如你完全可以在事业上,工作上把你的好强逞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将自己的年薪从十多万上升到二十多万,由二十多万上升到三十多万,四十多万,五十多万。到了那时,妻子再强势也压不住他的自尊。让她仰视他是他最佳盖住她强势的强势!到了那天,妻子再强势也会服老公。
一副婚姻的好牌就这样被他洗乱了,他怎么对得起当初自己的那份爱的初衷,那份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和辉煌的构想。
建议男的呀,如果妻子还没嫁人,就负荆请罪去吧!
凤凰涅槃,欲火重生,如果能将那份刻骨铭心的爱情呼唤回来,那他的人生无疑是圆满的!成功的!光辉的!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