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202医院能去狐臭吗(一般医院可以做狐臭手术吗大夫有青北妙)

时间:2024-03-28 08:35:42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222名浙二人星夜出征北仑!浙二城东院区皮肤外科中心落成运营

“我申请!出征北仑!”

222名浙二人星夜兼程,出征北仑!

新年第一天原本应有的祥和,被德尔塔变异株打破——“截至截至1月1日晚22时,宁波市北仑区新增6例确诊病例”,面对疫情,无数“浙二人”申请出征宁波北仑。

按照省疫情防控办“动态清零”精密智控机制要求,浙大二院积极响应省卫健委任务,党委书记王建安、院长王伟林等班子成员第一时间召开视频会议,认真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对做好疫情防控医疗应急保障工作进行动员安排,力争以最短时间、最快速度、最高效率、最严措施打赢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歼灭战。从人员调度到物资准备、后勤保障,医院新冠疫情防控十大功能组充分发挥“战”时高效联动作用,一如既往为此次出征北仑做好强有力保障。全院上下以最坚决的态度、最高效的协同、最强大的合力迅速联动,第一时间激活应急机制,精神饱满投入战斗。

1月1日17时,20名浙二人火速集结完毕,出发宁波北仑,开展核酸检测支援工作。

1月2日凌晨5时,202名浙二人再次集结完毕,出发宁波北仑。医疗队已于7时余抵达宁波北仑戚家山街道,并有序开展核酸采样工作。

“全体队员一定不辱使命、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充分发挥浙二精神,为助力战胜疫情、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浙二力量。”医疗支援队队长、浙大二院副院长张茂说。

浙大二院城东院区皮肤外科中心正式落成运营啦!

2021年12月28日,浙大二院城东院区皮肤外科中心正式落成运营。中心配备一流的皮肤外科专用手术室、独立的换药间、患者更衣室等,以各种体表良、恶性肿瘤的综合诊治,瘢痕疙瘩的综合治疗,腋臭微创治疗,嵌甲、色素痣切除美容缝合治疗,肉毒素、玻尿酸等注射外科,光动力、果酸换肤等化学外科,激光外科等为特色,力求以先进的设备、精湛的技术、温馨的服务,为广大皮肤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近年来,浙大二院皮肤科紧随医院“建设世界一流医院”的发展步伐,朝着更微创、更精准、更高效的方向前进。2011年,皮肤外科专业组成立,现有成员8名,2021年全年共完成门诊手术6000余台,皮肤恶性肿瘤诊治达国内领先水平,在全国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姚克教授团队新发明:

一种治疗角膜创伤,减少角膜疤痕形成并加速愈合的凝胶

浙大二院眼科中心主任、浙江大学眼科医院姚克教授,浙江大学转化医学院周民研究员等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诱导多能干细胞衍生的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iPSC-MSC-Exos)与温敏壳聚糖/明胶水凝胶材料相结合,用于治疗角膜创伤的新方法,可明显减少角膜疤痕形成并加速愈合过程,为角膜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文章发表于国际生物材料领域顶级期刊、工程技术领域国际一流期《Biomaterials(生物材料)》。

过敏科

猫毛过敏?

特殊猫粮可减轻过敏症状

现代社会,饲养猫的现象越来越常见,随之而来的是对猫毛皮屑过敏的患病率逐年增高。临床上对于猫毛皮屑过敏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固大部分患者最终只能弃养爱宠。

近期,在过敏领域的最高级别杂志《过敏》上刊登了美国雀巢普里纳研究公司、美国华盛顿大学、法国蒙彼利埃大学联合团队提出的将猫留在家中的最新方法(Allergy. 2019 Oct; 74 Suppl 107:5-17)。研究团队通过喂养特殊配方(添加多克隆IgY)饲料,使猫唾液、皮屑中的过敏原成分(Feld1)减少,并改善患者的过敏症状。

在临床上,猫毛皮屑过敏是众多爱猫人士的噩梦,本研究为猫毛过敏患者提供了降低敏感性新方法,增加了患者继续饲养宠物的可能性。浙大二院过敏科是全国重点专科,致力于探索过敏性疾病的多维度治疗。

解读人

姚 我

浙大二院过敏科

主治医师

专注于过敏性鼻炎、哮喘、特应性皮炎、慢性荨麻疹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

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多篇,参与编辑书籍《临床免疫学进展》。

过敏科

健身可能是无用功?

过敏患者健身须知

过敏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抗组胺药经过近百年的实践应用以及更新迭代,具备适应症广且不良反应少的特点,是过敏性疾病最经典也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科学进展》近期发表了一项来自根特大学的研究,研究团队让受试者在服用H1/H2组胺受体拮抗剂后进行运动,与不服用抗组胺药物组对比葡萄糖耐量、胰岛素敏感性和血管功能等方面,提出了如果长期服用抗组胺药物,人体骨骼肌和心血管系统会难以从体育锻炼中获益,简而言之,长期服用抗组胺药的患者,健身将会是做无用功!
因其使用的普遍性,抗组胺药物对运动的影响不容忽视。本研究为过敏性疾病的诊治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现阶段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已经从简单的对症治疗走向了特异性免疫治疗以及靶向治疗的新时代,浙大二院过敏科是浙江省内唯一具有独立过敏(变态反应)科的综合性医院,在省内的过敏治疗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致力于探索过敏性疾病更加全面、个体化、新颖的治疗方法。

解读人

李伯慧

浙大二院过敏科

住院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内科学硕士,专注于过敏性鼻炎、哮喘、食物过敏、慢性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

广济一周第84期到这里就结束了
感谢各位读者朋友的支持

如有相关建议或意见

欢迎在下方留言

医学对于大众

不只是一纸文字

我们怀抱着

梦想和信念

默默前行

是因为我们迷恋

可以妙手回春的那一刻

我们抓住每分每秒

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去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责任编辑 | 陈丹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怀来院区专家出诊信息

范洋溢

擅长脑血管病,头晕、头疼、失眠,痴呆及认知功能障碍,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

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八年制,临床医学博士,任职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专业方向:1、脑血管病的诊治;2、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3、头疼、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睡眠障碍。

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青年医师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及北大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

本周周一上午209诊室,周三下午201诊室神经内科出诊;周四上午201诊室卒中门诊出诊

王凯丰

王凯丰, 男,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研究生导师。擅长简单脊柱疾病微创手术治疗、复杂脊柱疾病开放手术治疗,腰椎疾病基础理论研究。

2012 年毕业 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骨科博士学位。供职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副主任医师。同时任中华医学会脊柱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 会秘书、中华预防医学会脊柱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脊柱畸形学 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骨科创新与转化专业委员会骨科基础工 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基础研究学组青 年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四届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青年 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委员。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 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植入式脊髓刺激器产品临床研究》, 作为主要 参与人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经皮脊柱内镜智能手术机器人关键技术及系统》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向膀胱功能修复的分体植入 式神经调控微系统与相关机制研究》、《植入式膀胱功能修复芯片与 相关机制研究》及北京市科委项目《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规范的制 定》 等科研课题。于 2015 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深造 学习, 归国后一直致力于脊柱外科疾病临床及基础研究,发表国内核 心期刊文章 2 篇, SCI 文章 8 篇。

本周周四上午245诊室出诊

何晋德

主任医师。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1995年获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博士学位。1990~1995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了内科各专业以及放射科和腹部超声的系统培训。博士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科工作。曾获卫生部优秀青年基金。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综合诊治能力。

擅长消化系统(胃肠、肝胆胰)疾病的诊治、胃肠镜检查和内镜下治疗、胆胰疾病的内镜治疗(ERCP)。

本周周一上午202诊室出诊

符娜

擅长儿科神经系统疾病,儿科发育行为疾病。

北京大学医学部儿科神经专业博士毕业,长期承担门诊病房的疾病诊治工作。具有儿科神经、PICU病房和脑电图专业的诊治和管理经验。

现任:中华医学会中国抽动障碍协作组副组长

京津冀抽动障碍协作组委员

中国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

北京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

本周周二上午227诊室出诊

王武超

擅长呼吸内科、心内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诊治,急危重症的临床诊治及器官功能支持治疗。

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曾赴美国ST.LOUIS大学创伤/急诊医学中心访问学习,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急诊医学学系秘书、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感染组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急诊急救分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县域医共体急救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智库特聘专家、北京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青年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协会急诊医学分会青年委员。

本周周二上午201诊室呼吸内科出诊;周四上午202心内科出诊

王强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导。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肾脏移植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器官移植分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腹膜后与盆底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主持国自然面上项目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项。获华夏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2篇,中文核心45篇;主编专著8部。

擅长:各类型肾脏移植及移植术后各种复杂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处理;泌尿系肿瘤的微创治疗,擅长腹腔镜微创手术;泌尿系结核的微创治疗。

本周周四上午246诊室出诊

刘宏军

刘宏军,男,1967年出生于重庆万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临床肿瘤协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会员,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专家委员会会员,转化医学专委会会员。从事乳腺病专业三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专长于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是乳腺癌的早期影像学诊断,乳腺癌的手术治疗。每年参与诊疗乳腺癌病例300余例,0、I和II期乳腺癌比例超过70%。参与翻译《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图谱(2013版)》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发行。在国内外发表文章10余篇。其参与的“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手术方式及评估策略的规范应用和优化”项目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本周周三上午245诊室出诊

赵红

擅长冠心病,冠脉介入治疗。瓣膜病。高血压。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1983年河南医科大学本科毕业,获医学学士。1991年获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就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994年在日本国立循环器病中心学习一年。长期负责冠心病重症监护室工作,具有丰富的重症心脏病诊疗经验。从事冠脉介入诊疗30多年,国内资深冠脉介入专家。国家卫健委冠脉介入培训基地导师。

本周周一上午251诊室、周二上午202诊室出诊

李志昌

擅长骨与关节疾病的系统治疗,尤其是膝关节和髋关节疾病的运动康复、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骨科相关的生物力学及假体设计相关研究。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 青年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 青年委员

中国中药协会骨伤科药物研究专业青年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就读于北京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师从著名骨关节科专家吕厚山教授与林剑浩教授,毕业后就职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诊疗研究中心,从事骨科临床与科研工作。于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完成访问学者培训(Research Fellowship),期间师从现代人工膝关节假体的早期设计者Dr. Wright,主要从事了人工关节相关的生物力学与临床研究。后多次赴德国、新加坡、韩国等著名的骨科中心进行短期交流学习。工作学习期间发表专业论文三十余篇,其中Sci论文十余篇;参与编译骨科论著4部,多次于COA、OARSI等大会进行发言、壁报等学术交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重点专项等科研基金项目十余项。

本周周三上午249诊室出诊

陈生龙

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中国红十字会爱心工程国际先心培训中心爱心工程专家,亚洲心脏瓣膜病学会(AAHVD)中国分会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技术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心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医学会医政准入现场审核专家库专家。被国内10余家省、市医院特聘为技术顾问和会诊专家。长期从事心血管外科临床工作,尤其在冠心病外科治疗、疑难重症心脏病及再次心脏手术治疗方面临床经验丰富;并开展心房纤颤的外科治疗、心脏外科杂交手术等前沿项目。2017年,赴德国学习TAVI技术,回国后组建团队,成功开展TAVI手术。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参编专著五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本周周三上午202诊室出诊

李明武

眼科学博士,主任医师。曾接受眼科多个亚专业知识的系统培训,对综合处理疑难、复杂眼病具有丰富经验。已完成眼科手术逾万例。曾获多项表彰及荣誉,包括:2015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年度名医奖、2019年度“人民好医生”等。(现有及既往)社会兼职: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角膜病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分会泪器病学组副组长,中国微循环协会眼微循环专业委员会白内障学组委员,北京眼科学会教育委员会委员等。

本周周二上午310诊室出诊

李涛

对肝胆胰脾外科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如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炎、脂肪肝、肝血管瘤、肝囊肿、门静脉高压症、胰腺炎的治疗有较深造诣,尤其擅长肝癌、胰腺癌、胆管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担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肝脏肿瘤分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软组织肿瘤分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肝胆胰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癌症防治学会原发性肝癌外科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肝胆胰专业委员会委员,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转化医学分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肝胆胰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委;《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委; 《器官移植杂志》通讯编委,《转化医学杂志》青年编委,《临床肝胆病杂志》审稿专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编写了《肝胆外科手术技巧及并发症》,《门静脉高压症》,《肝移植图谱》等学术专著。2004年当选北京市科技新星。博士毕业论文获得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曾获得北京大学“学术十杰”,中华医学会普外科中青年医师学术交流优秀论文一等奖第一名,北京大学医学部特等奖学金,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中华外科学会中青年外科医师奖学金,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杰出员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学术新星”一等奖第一名,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指导教师考核评比第二名等荣誉。担任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评审专家。

本周周三上午246诊室出诊

杨晓东

擅长胃肠道肿瘤的综合治疗、甲状腺疾病、便秘便失禁的外科治疗。

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硕士,毕业后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普外科工作,20多年来一直坚持在医疗、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工作,对于普通外科胃肠、甲状腺、疝、肝胆胰腺等各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特别是胃肠道肿瘤的手术治疗,对胃肠道肿瘤的术前新辅助化疗以及术后综合治疗方面有一定的造诣。曾经赴德国埃尔朗根大学学习,掌握了结直肠癌CME、TME、ELAPE手术的新技术,并在国内率先开展便秘便失禁的骶神经电刺激新治疗。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胃肠道肿瘤研究论文10余篇。

本周周二上午246诊室出诊

张秀英

临床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现就职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2012年曾获美国全球健康奖学金并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和国际合作项目,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Aging,Diabetologia等杂志发表多篇高影响因子论文。参编“十二五”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教材第2版《内科学》,参译第19版《哈里森内科学》。兼任《中国糖尿病杂志》编委,现任北京内分泌代谢病学会甲状腺专委会常委。

擅长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炎;肥胖,代谢综合征,骨质疏松,垂体及肾上腺疾病。

本周周一上午内分泌科203诊室出诊,周二上午糖尿病及肥胖门诊203诊室出诊

周景儒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外党支部书记。博士生指导专家组成员,北京市西城区应急专家。北京健康教育协会互联网医疗健康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疗器械管理专业委员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神经外科学创新与转化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脑血管外科学组委员,北京市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神经外科学系专家教授委员会委员。临床业务专长:颈动脉斑块狭窄外科治疗;脑动脉瘤外科治疗;烟雾病血管搭桥;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的微创手术,颅内肿瘤、椎管肿瘤、颅内先天性疾病的诊治。参与“十一五、十二五”国家及北京市课题多项,参译神经外科《尤曼斯神经外科学》等多部著作。发表文章50余篇,其中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4篇,国家专利7项。多次荣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先进工作者、北京大学医学部部级及院级优秀教师及优秀党员称号。

擅长颈动脉斑块狭窄外科治疗;脑动脉瘤外科治疗;烟雾病血管搭桥;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的微创手术,颅内肿瘤、椎管肿瘤、颅内先天性疾病的诊治。

本周周六上午242诊室出诊

杨冰

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现就职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主要开展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相关的操作及研究工作。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及院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参与编写和翻译专著及教材7部,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文章20余篇。学术或社会任职: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血管通路学组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血透通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关村肾病血液净化诊疗技术创新联盟常务理事。

擅长肾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治、血液透析管理;专业特长: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建立及并发症的处理。

本周周三上午203诊室出诊

唐军

主任医师,多年来一直从事妇产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对临床各种疾病的诊治有较丰富经验,擅长妇科炎症、妇科内分泌疾病、子宫异常出血、月经异常及宫颈疾病的诊治。

专科特色:能熟练掌握腹部超声、阴道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根据子宫,卵巢肿瘤的大小位置性质,血流情况,判断肿瘤良恶性,有一定独到之处,B超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达90%以上。

本周周四上午238诊室出诊、周四下午超声四室。

郝娟

擅长常见妇科疾病包括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良恶性肿瘤等的诊治。

主治医师 医学博士

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医学博士学位,师从王建六教授,毕业后就职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从事妇产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子宫内膜癌。熟练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主要致力于宫腔回声团等子宫内膜疾病的诊疗。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国际期刊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本周周六上午238诊室出诊

李永杰

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病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访问学者,曾获国际神经生化青年研究者奖金。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编写和翻译专著10余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慢病关爱基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神经医学分会常委、中国老年保健医学会老年脑血管病分会常委、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神经感染与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脑小血管病学组委员、Brain中文期刊神经感染免疫专刊及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等杂志编委。

擅长脑血管病诊治及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狭窄早期干预、系统性疾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躯体疾病共病心理障碍。

本周周二上午209诊室出诊

马玉良

主任医师,介入手术:擅长处理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钙化扭曲病变、小血管长病变等复杂冠脉病变;积累了丰富的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诊介入治疗经验;熟悉并掌握有创冠脉评估手段:包括血管内超声(IVUS)、OCT和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FR)。

心脏重症:心血管内科危重症患者的救治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药物和介入治疗、心原性休克的抢救、急慢性心衰合并多器官损伤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处理等等;掌握心血管危重症患者血液动力学监测(包括PICCO、Swan-Ganz导管、床旁超声等)。

擅长冠心病、冠脉介入治疗和心脏重症。

本周周五上午202诊室出诊

温广东

温广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博士,皮肤美容主诊医师,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皮肤肿瘤学组委员。

擅长成人及儿童常见皮肤病,皮肤肿瘤、皮肤外科、瘢痕、甲病成人及儿童常见皮肤病,皮肤肿瘤、皮肤外科、瘢痕、甲病等。

2013年进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主要从事皮肤外科相关工作。参与翻译了《谢尔-丹尼尔甲病》、《脱发》、《皮肤病理学》等多部皮肤科专著。国际首次报道了不累及腋臭手术部位的间擦疹型手足综合征,国内首次报道了由SNRPE基因突变导致的少毛症,生酮饮食与减肥手术相关的色素性痒疹。

本周周四上午220诊室出诊

曹越辉

毕业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本科学历,曾赴日本岩手医科大学齿学部,日本东京齿科大学研修。在口腔种植,残根残冠的保存修复,成人错颌畸形的矫正与修复的设计与治疗,口腔疾患的综合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本周周三上午353诊室口腔科出诊

孙铁铮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运动医学与关节疾病的外科治疗,开展肩、肘、腕、髋、踝等关节镜手术4000余台。主译《图解髌股关节病》;副主编《临床关节疾病图谱》、《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前必读》;副主译《骨科核心知识:成人关节置换与重建》。现任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骨科分会脊柱与关节疾病学组委员;国家医学考试试题开发委员会委员;中国篮球协会科研医疗反兴奋剂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青年委员。

擅长关节疾病的外科治疗与运动医学,关节镜。

本周周五上午245诊室出诊

谭杰

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2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导师是中国工程院韩德民院士。2014-2017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完成博士后工作,导师是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分会前主任委员高志强教授。2017年出站后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工作至今。

专业擅长: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和疑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咽喉及嗓音疾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咽喉反流、腮腺肿物、喉癌、下咽癌、甲状腺肿物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业绩荣誉:曾先后参与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部级、院校级科研项目,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参编专业书籍2部,参译外文书籍1部。曾获2012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17年中华医学会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一等奖。

本周周二上午309诊室出诊

公丕花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长期从事呼吸与危重症疾病的临床诊疗工作,专业方向为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间质性疾病的诊疗,同时擅长呼吸系统常见病及疑难病的临床鉴别与诊治。

曾先后参与包括卫生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在内的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及临床药理试验的实施,发表论文10余篇,曾参编参译《呼吸系统疑难病例诊疗辨析》、《哈里森内科学》等医学专著。

本周周三上午109诊室出诊

来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怀来院区

编辑|张树刚

审核|牛 菲

复审|赵良戈

四川警察学院招生简章

来源:四川警察学院

2021年

热忱欢迎广大有志青年报考四川警察学院!

01学校概况

学校始于1950年建立的川西人民行政公署公安厅公安学校,2000年建立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升本建立四川警察学院,2011年获批警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试点项目,201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全国30所省属公安院校中第六所升本、第一所开展警务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第一所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铸造忠诚警魂、培育时代新警、服务公安工作”为办学宗旨,秉承“政治建警、依法治校、从严治学、特色发展”办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育警铸魂”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培养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办学目标,坚持公安学历教育、在职民警培训和警务科学研究协同发展,走职业化应用型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建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国内高水平公安本科院校。办学条件学校固定资产总值4.67亿元,教学仪器设备1.68亿元,建有各类实验室、实训场、运动场(馆)111个,与全省各地公安机关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4个,图书馆藏书98万册。校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是省级园林式单位。学校成都校区位于成都市双流区,占地面积243亩,已于2019年9月全面投入使用。师资队伍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506人,其中专任教师309人(正高职称45人,副高职称99人,博士88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其中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3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师、教学名师12人,泸州市拔尖人才5人,泸州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酒城英才1人。人才培养学校现有在校生5467人,其中本专科生5429人,硕士研究生38人。教学系部11个,开设有侦查学、治安学、公安管理学、禁毒学、刑事科学技术、交通管理工程、网络安全与执法、法学等8个本科专业和警犬技术1个专科专业。学校建有国家级警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公安部重点专业培育点1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5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3个,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11门。2019年5月,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社会服务学校率先建成全省“战训合一”示范基地,累计开展各类民警培训近200期2.4万人次,为四川公安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组织成建制近万人的师生警队,圆满完成了“5.12”地震灾区警务援助、芦山地震抗震救灾、藏区“3.14”维稳驻训等重大警务活动,以及奥运火炬传递、深圳大运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成都世警会、国庆70周年、武汉军运会等大型活动安保任务。积极服务行业与社会需要,得到上级机关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开放办学学校重视国内外交流合作,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警学院等全国20余所公安院校、数十所普通高校、加拿大哥伦比亚省司法学院(JIBC)等国外高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四川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民族学院等高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近年来,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马耳他、韩国、日本及中国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来校访问讲学;学校组织多个团组赴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泰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访问交流。圆满完成巴布亚新几内亚、尼泊尔、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外警培训任务,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国际警务交流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办学成就建校71年来,学校先后为各级公安机关和政法部门培养输送6万余名毕业生,培训7万余名学员,涌现出1万余名英雄、模范、功臣,177名校友为共和国献出生命,学校被誉为“警察的摇篮、英雄的熔炉、精神的铸所”。近年来,学校获得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公安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共6项。学校先后获得四川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四川省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02招生计划及相关情况

(一)招生计划学院在川招生代码:5149

1.公安类专业

只招收在四川省参加2021年普通高考户籍在四川的考生。

2.非公安类专业

重庆、湖南法学专业选科要求: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均可;再选科目思想政治。

3.藏文一类模式本科预科

只招收在四川省参加2021年普通高考的藏文一类模式考生。

4.少数民族预科

只招收在四川省参加2021年普通高考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三州、十七县、两区)的少数民族考生。

(二)录取批次

1.本科提前批(公安类本科专业):治安学、侦查学、禁毒学、公安管理学、刑事科学技术、交通管理工程、网络安全与执法。2.本科第二批(非公安类本科专业):法学。3.本科二批预科:普通本科预科;藏文一类模式本科预科。4.专科提前批(公安类专科专业):警犬技术。

(三)录取方式

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

(四)录取原则

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注:我校的外语教学只开设英语,请其它语种考生慎报!

03公安类本专科专业招生程序、条件及安排

报考我院公安类本科专业(治安学、侦查学、禁毒学、公安管理学、刑事科学技术、交通管理工程、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和公安类专科专业(警犬技术)的考生,需按如下流程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做好报考的相关流程。学院不单独通知考生。

(一)填报志愿

1.志愿填报批次及时间:(1)公安类本科专业志愿批次:本科提前批志愿填报时间:6月24~25日17:00时(2)公安类专科专业志愿批次:专科提前批志愿填报时间:6月24~7月5日12:00时2.志愿填报方法在各市(州)招办官网《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填报。

(二)面试、体检、体能测评1.面试、体检、体能测评时间6月26日至6月28日8:30—12:00、13:00—18:002.面试、体检、体能测评地点成都点:四川省公安厅战训基地,成都市崇州市江源镇正气路1号。泸州点:四川警察学院,泸州市江阳区龙透关路186号。南充点:四川省公安厅南充战训基地,南充市顺庆区潆府路149号。凉山点:四川省公安厅凉山战训基地(原凉山警校),西昌市胜利北路108号。3.参加面试、体检、体能测评办法考生携带准考证、二代身份证、本人户口本复印件(首页和本人所在页)、近期免冠一寸照片3张、本人高考招生体检表复印件。

(三)政治考察(即政审)政治考察不需要提前领取《政治考察表》。1.政治考察对象参加面试、体检、体能测评并合格的考生。2.政治考察报到时间及地点于6月26日至6月29日12:00以前本人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报到参加政治考察。3.政治考察办法考生经面试、体检、体能测评合格后,在面试现场领取由省公安厅政治部出具的《政治考察通知单》,携带高考《准考证》及其复印件一份、二代身份证、近期免冠一寸照片1张,自行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报名参加政治考察。异地参加高考考生的政治考察工作,由考生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向考生居住地(报考地)公安机关发函,商请提供考生在居住地(报考地)现实表现情况;考生现居住地(报考地)公安机关协助配合做好考生政治考察工作。考生面试、体检、体能测评合格,但在规定时间内未到公安机关报到参加政治考察的,视为自动放弃公安院校公安类专业志愿。

(四)公安类本专科专业招生条件和标准1.招生对象在四川省参加2021年普通高考,且在参加面试时须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1)具有四川户籍;(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3)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4)志愿从事公安工作、热爱人民公安事业、立志为捍卫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刻苦学习、拼搏奉献;(5)普通高考考生年龄为:16周岁以上、22周岁以下(1999年9月1日至2005年8月31日期间出生);藏文一类模式本科预科考生年龄为:15周岁以上、21周岁以下(2000年9月1日至2006年8月31日期间出生),未婚;(6)普通高级中学毕业;(7)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符合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招生政治条件;(8)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符合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招生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标准。

2.招生条件(1)政治条件对报考公安普通高等院校公安类专业的考生,除按照省招考委、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我省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工作的通知》(川招委〔2002〕16号)进行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外,还必须按照有关要求由公安机关进行政治考察。政治考察的项目和标准,按照《公安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公安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公政治〔2021〕202号)中关于政治考察工作有关要求并参照我省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的有关规定执行。

(2)身体条件体检的项目和标准,参照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的有关规定执行,详见《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人社部发〔2016〕140号)、《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人社部发〔2010〕82号)。同时,还应符合下列条件:

①身高:男性170厘米及以上,女性160厘米及以上。②体重:男性体重指数(单位:千克/米²)在17.3至27.3之间,女性在17.1至25.7之间。③视力:任何一眼裸眼视力均为4.8及以上。④色觉:无色盲、色弱。⑤外观:无少白头,无胸廓畸形,无脊柱侧弯、驼背,膝内翻股骨内髁间距离和膝外翻胫骨内髁间距离不超过7厘米,无足底弓完全消失的扁平足,身体无影响功能的瘢痕,面颈部无长径超过3cm的瘢痕,面部无影响面容且难以治愈的皮肤病(如白癜风、银屑病、血管瘤、斑痣等),无下肢静脉曲张,无腋臭,共同性内、外斜视不超过15度,外观不存在明显疾病特征(如五官畸形、不能自行矫正的斜颈、步态异常等),无唇、腭裂或唇裂术后有明显瘢痕,无文身。⑥无口吃,直系亲属无精神病史。⑦无三度单纯性甲状腺肿。

(3)体能测评项目及合格标准

注:以上4个项目须全部进行测评。其中,3个项目及以上达标的,体能测评结论为合格。

04藏文一类模式本科预科招生程序、条件及安排

报考我院藏文一类模式的考生,请按如下流程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做好报考的相关程序。

(一)面试、体检、体能测评1.面试、体检、体能测评时间6月10日至6月11日8:30—12:00、13:00—18:002.面试、体检、体能测评地点甘孜点:四川省泸定中学,甘孜州泸定县泸桥镇得志街41号。阿坝点:阿坝州公安局特警支队马尔康基地,阿坝州马尔康市卓克基镇。3.参加办法参加面试、体检、体能测评的考生须准确提供本人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名称并提交本人和法定监护人共同签字的《四川省2021年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招生体能测评考生承诺书》(四川教育考试院、四川警察学院官网下载),同时携带准考证、二代身份证、本人户口本首页和本人所在页复印件(拍照打印也可)、近期免冠一寸照片3张。(二)政治考察政治考察的项目和标准,按照《公安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公安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公政治〔2021〕202号)中关于政治考察工作有关要求并参照我省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的有关规定执行。政治考察由考生户籍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具体实施。1.政治考察对象已参加面试、体检、体能测评,且合格的藏文一类模式考生。2.政治考察报到时间及地点面试、体检、体能测评合格的考生应于6月15日至6月19日12:00以前,到本人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报到参加政治考察。3.政治考察办法考生携带高考《准考证》及其复印件一份、二代身份证、近期免冠一寸照片1张,自行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报名参加政治考察。考生面试、体检、体能测评合格,但在规定时间内未到公安机关报到参加政治考察的,视为自动放弃四川警察学院藏文一类模式本科预科志愿。(三)志愿填报1.志愿填报批次及时间(1)志愿填报时间志愿填报时间:6月24~29日12:00时(2)志愿填报批次一类模式本科二批预科2.志愿填报方法在各市(州)招办官网《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填报。(四)藏文一类模式本科预科招生条件和标准除年龄要求外,藏文一类模式本科预科招生其他条件和标准与公安类专业本专科专业一致。藏文一类模式本科预科年龄要求:15周岁以上、21周岁以下(2000年9月1日至2006年8月31日期间出生),未婚。

05少数民族本科预科招生条件及安排

只招少数民族聚居区(三州、十七县、两区)的少数民族考生。今年不参加面试、体检、体能测评和政治考察。只需填报志愿即可。

(一)志愿填报1.愿填报批次及时间(1)志愿填报时间志愿填报时间:6月24~29日12:00时(2)志愿填报批次本科二批预科2.志愿填报方法在各市(州)招办官网《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填报。(二)预科直升专业预科阶段在四川民族学院学习,在预科学习期间表现优异,未受到记过及以上处分,且符合公安专业招生条件的规定,在预科学习结业后,通过考核,可直升我院的公安类专业。否则直升我院的非公安类专业。

06法学专业招生条件及安排

不参加面试、体检、体能测评和政治考察。只需填报志愿即可。

(一)志愿填报1.志愿填报批次及时间(1)志愿填报时间志愿填报时间:6月24~29日12:00时(2)志愿填报批次本科二批2.志愿填报方法在各市(州)招办官网《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填报。(二)报考注意事项我校法学专业的学生也实行警务化管理,建议身体有缺陷、男生身高低于1.60米、女生身高低于1.50米的考生慎报。

07学生就业

学院始终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首位,建立了完善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近三年初次就业率平均在92%以上,成为四川省内就业率名列前茅的本科高校。

(一)公安专业毕业生就业有保障

根据中央编办、人社部、公安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公务员局等六部门出台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人社部发[2015]106号)的规定,学生毕业前,参加针对公安专业毕业生的单独招录考试,择优录用,保障90%以上的录用率,并按成绩排名选取职位。当前全国公安体制深化改革正在强力推进,警察待遇将进一步提高。警犬技术专业学生不能专升本。毕业当年,警犬技术专业毕业生参加面向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应届毕业生招录考试,笔试、面试、体能测评、体检、考察合格者,根据全国公安统考笔试总成绩高低顺序依次选择警犬技术职位,不能选择其它职位,入警比例不低于90%。藏文一类模式本科预科学生毕业当年,藏文一类模式毕业生参加面向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应届毕业生招录考试,笔试、面试、体能测评、体检、考察合格者,根据全国公安统考笔试总成绩高低顺序依次选择四川藏区公安机关藏文一类模式招考职位,不能选择其它职位,入警比例不低于90%。

(二)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学院按公安专业管理标准对法学专业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以党政系统特别是公检法系统为学生就业主渠道,通过扎实的专业教育,以及系统的职业能力培训,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近年来,近80%的毕业生能进入党政系统工作,除此之外,法学专业毕业生还广受航空公司、银行等大中企事业单位青睐!

08收费标准

(一)治安学、侦查学、禁毒学、公安管理学、法学等专业学费为3700元/学年,住宿费900元~1200元/学年。(二)刑事科学技术、交通管理工程、网络安全与执法、警犬技术等专业学费为4100元/学年,住宿费900元~1200元/学年。(三)普通本科预科和藏文一类模式本科预科学生预科期间的学费为5500元/学年,住宿费按四川民族学院的收费标准执行。

09奖贷学金制度及助学措施

(一)学校实行优秀学生奖学金制度,品学兼优的学生可申请国家奖学金。(二)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三)学校设有勤工助学岗位,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

10咨询及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传真:(0830)3108557 3109557 3108458地 址: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龙透关路186号(泸州校区)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云岭路36号(成都校区)网 址:https://www.scpolicec.edu.cn电 邮: scjy_zsb@163.com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