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毛囊角化狐臭(毛囊角化能好吗)

时间:2024-07-11 09:27:11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人为什么会有狐臭?那种味道到底是从哪里散发出来的?

最近天气是越来越热了,如果要问妙妹夏天最尴尬的事情是什么,那答案肯定是

出!汗!

尤其是在30多度的天气里,还要出去约会的小伙伴,肯定更深有体会吧?

女生一般还好,男生们作为爱出汗星人,一抬手和自己的女神打招呼~

嗨!然后腋下一大片的汗渍超级醒目,更别说一拥抱对方散发出的汗臭味了。

图片来源:摄图网

夏季无疑是多汗党最痛苦的季节,尤其是胖人,出门5分钟就像蒸了个桑拿,衣服被黏黏的汗水浸湿, 湿漉漉的浑身难受。

可能有人就会问了:人为什么会出汗呢?

人为什么会出汗?

首先,要知道出汗是一种生理现象。

图片来源:摄图网

人类是恒温动物,正常体温一般会维持在37摄氏度左右,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体温都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为了保持较为恒定的体温,人就需要靠出汗来发散多余的热量。

我们每个人大概有200万-500万个的汗腺,平均一个指尖那么大的皮肤就有120个,前额、鼻尖等部位的汗腺达180个以上;

所以这些部位出的汗就比较多,有时还能形成汗珠儿。

图片来源:摄图网

人类的汗腺主要分为大汗腺和小汗腺两种类型,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

【小汗腺】比较浅,就是全身上下最常见的那种,开口直接在皮肤上,叫「汗孔」。它们分泌出来的汗液无色透明,不怎么臭。

而【大汗腺】开口于毛囊中,直径大概比小汗腺大 10 倍左右,主要分布在腋窝、乳晕、肛周和外生殖器部位,它才是腋窝异味的主要来源;

注意!新分泌的大汗腺液其实是并没有异味的。

异味是大汗腺液被细菌分解后才产生的,也就是说,腋窝的异味并不是身体排出汗液自带的臭味,而是汗液排出后在细菌作用下的结果。

因为大汗腺分泌出来的汗水中有蛋白质、糖类、脂质等成分;所以在空气中被细菌分解后,就容易产生比较独特的气味。(狐臭!)

尤其到了夏季环境温度过高,出汗就是人的一种调节体温的方式;

你想啊人体过热了,大脑肯定要给它降降温嘛!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这个时候大脑就派他其中一个控制部件——下丘脑来干活。

来通过传递神经信号让这些汗腺工作,让它们发发汗,身体的热量就能转到这些汗水中,并通过蒸发发散出去啦~

这就是人出汗的一部分原理,同时,这个原理也包括了紧张、焦虑、尴尬等引起的出汗。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但有些人会问了,「出冷汗是咋回事」?顾名思义,跟气温没太大关系。

原因就是心理压力导致儿茶酚胺释放,交感神经迅速放电,下丘脑吓坏了,就控制汗腺赶紧让它出汗吧,这种出汗的现象就属于「心因性出汗」。

那我们了解了出汗的主要机制后,接下来咱们就要来讲讲粘汗和臭汗的问题…

出的汗很粘还有异味?

相信在南方的小伙伴肯定深有体会,广州的夏天……你们懂的,虽然绝对温度并不算真的高,但是那种高湿度,基本每天都是桑拿天。

比如中午出个门,在户外走二十分钟,基本上你的额头、脸上、胸前都会湿透了。

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果只是湿的话还不算什么,更要命的是汗液还黏哒哒的;

妙妹特地咨询了妙手医生上的中医、西医。如果你们有相关的问题也可以上妙手医生问问。

从中医角度讲,湿气太重容易导致汗黏。

而从西医角度讲,汗液发黏除卫生因素外,还要考虑肾病、肝病、消化道疾病、皮肤病等因素,最主要是糖尿病。

图片来源:摄图网

当然,如果从科普角度来讲的话~

汗液发黏主要是因为汗液分泌出来的盐分、脂类、灰尘、死皮等混合的结果,人体刚开始出的汗是不黏的,因为基本上成分都是水;

等到汗液里面的水蒸发完以后,多余的物质就跟皮肤的角质混合在了一起,这个时候才会是粘汗。(不要搓,不然会搓出一手泥儿)

如果你的汗很黏,不要过于担心,这个属于正常生理情况~

如果没有任何不适症状的话,顶多可以理解为你的身体皮脂腺分泌比较旺盛~注意日常清洁就可以了。

出汗很臭是狐臭吗?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事情,人流的汗并不是臭,臭味是来自于细菌的分解,生成一些硫类,胺类的物质挥发出来。

(不洗澡的除外)

而且汗臭和狐臭是两个概念,它们的味道和症状都不太一样~不能混淆哦~

我们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来区分狐臭:

1、从味道来区分:

狐臭和汗臭在味道上是有很大区别的,没有狐臭的人,腋下的味道和其他身体部位的味道是一样的;

但是有狐臭的人腋下的味道很强烈,有刺激性的味道,重到容易令旁人感到不舒服,是比较容易分辨的。

图片来源:摄图网

2、原因:

汗臭不同于狐臭,它是由小汗腺引起的,分布于全身,只有在大量出汗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并不像狐臭的异味是持续散发的;

狐臭的发生主要是腋下大汗腺分泌异常,分泌出的汗液经体表细菌的分解而产生出的一种难闻的气味。

3、症状:

汗臭的症状一般只有散发的汗臭气味,就算不以味道来区分汗臭和狐臭,它们的症状也有区别;

狐臭的症状大多是腋下有刺鼻的气味,但同时腋毛上还有白色或者淡黄色的分泌物,被腋下夹住的衣服也会被汗液染成黄色。

另外狐臭的原因一般是受种族和遗传因素的影响,西方人种80%身上都会有,而东方人种因基因突变,发生率仅有25%。

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何去除“狐臭”:

1、外用药物法

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汗液分泌、抑菌灭菌和去除臭汗来达到除臭目的。

常见的外用药物分为以下四种:

①抑汗剂:常用的有氧化铝、氯化铝、尿囊素碱等,为有较强收敛作用的化学物质,通过抑制汗液排放量起到除臭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铝盐类抑汗剂容易出现皮肤局部副反应,包括皮肤瘙痒、刺痛以及持续性皮肤过敏。

②抗菌剂:如三氯二苯脲、吡啶硫铜锌等,主要作用是抑制产生体臭的致病菌生长。

③除臭剂:植物类如地衣、茶树油等提取物,化学物质如氧化锌尼龙粉、硫酸锌等与低级脂肪酸臭味物质作用,从而消除臭味。

④芳香剂:能够直接消除或掩盖不良气味,或减低不良气味的强度,或将恶臭改变为愉快气味的物质。严重的腋臭单纯用芳香剂剂是掩盖不了的,往往导致味道更加的酸爽。

常用的香体露结合了以上多种成分,只是不同品牌成分可能不同,选购时按照有效、皮肤刺激性小的原则即可。

图片来源:摄图网

2、物理治疗

狐臭的物理治疗其实就是:激光治疗、高频电针法、射频治疗、冷冻治疗、放射性同位素治疗等方法,较为常用的是激光治疗与高频电针法。

3、手术治疗

目前来说~手术其实是治疗狐臭最为彻底的方法。

治疗狐臭的术式包括“腋臭梭形切除术”、“小切口剪刮术”、“微创腋臭根治术 ”等等。

无论哪种方法,其本质都是为了去除引起异味的源头——大汗腺。

腋臭切除术是直接切除局部皮肤,然后缝合或设计皮瓣缝合,创伤较大,术后容易形成瘢痕,切除皮肤过多或瘢痕增生可能导致上肢活动受限。

图片来源:摄图网

妙妹敲黑板!

以上物理及手术治疗方法都会不同程度损伤毛囊,治疗狐臭的同时腋毛也会减少,对于女性而言是有益的副作用,而男性就要视剩余毛发量的多少而定了……

狐臭的治疗目的并不是为了彻底清除大汗腺,只要达到减轻症状,不影响生活,治疗就算是成功有效~

其实如果是轻度狐臭或多汗人群,建议用香体露外涂,能够有效减少汗液及体味;

重度的再选择用激光治疗或手术治疗,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汗腺数量。

白癜风、痤疮、银屑病、腋臭、脚气怎么治?该如何用药?

有关皮肤病的文字记载,在我国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皮肤病的种类繁多,致病因素也纷繁复杂,发病率高,但大多病症轻,不致命但是长点小疹小痘痒得难受。

今天好药师将全方位地为大家讲解白癜风、痤疮、银屑病、腋臭和脚气的病症、病因及推荐治疗方法,对该病症有疑问可在好药师微信号中咨询医师。【篇幅较长,建议收藏】

本文仅供参考,因个人情况不同请遵医嘱用药及治疗!

皮肤病的致病因素

一般因素

1、种族、性别与年龄

皮肤病的发病率可因这三种因素差异而不同。

如:白种人基层细胞上皮瘤发病率会高于有色人种;SLE等结缔组织疾病发病率女性会高于男性;中老年人的皮肤肿瘤发病率较年轻人较高。

2、职业

各行各业的有害因素不尽相同,因此患上皮肤病的几率也不相同。

如: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更容易患尾蚴性皮炎(又称稻田皮炎)。

3、季节与社会因素

随着季节的交替,各种皮肤病出现的几率和频率会有所改变。

如:冬天容易得冻疮、银屑病,夏天则是真菌性皮肤病较多。

常见病因

1、物理、化学、生物因素

物理因素包括:压力、摩擦、温度变化、放射、光照、磁力、热辐射等等;

化学因素包括:化学试剂、酸碱度、腐蚀性药剂等等;

生物因素包括:寄生虫、微生物感染、蚊虫叮咬、病毒感染等等。

2、食物因素

有些食物的禁忌搭配可能导致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3、遗传因素

鱼鳞病、白化病等有明显的家族史。

4、精神因素

神经损伤可引起营养性溃疡,压力与紧张和斑秃、慢性单纯性苔藓等发病密切相关。

5、内分泌因素

代谢障碍可引起皮肤淀粉样变、黄色瘤等,Cushing's综合征则易发生痤疮、多毛等。

常见皮肤病种类及治疗方法

白癜风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限局性或泛发性皮肤色素脱失病。由于皮肤的黑素细胞功能消失引起,但机制还不清楚。

病因:

尚不明确。研究认为与以下几点有关:

1、遗传;

2、自身免疫病;

3、精神与神经化学因素;

4、黑素细胞自身破坏;

5、缺乏微量元素;

6、其他因素。

病症:

皮损为色素脱失斑,常为乳白色,也可为浅粉色,表面光滑无皮疹。白斑境界清楚,边缘色素较正常皮肤增加,白斑内毛发正常或变白。病变好发于受阳光照射及磨擦损伤部位,病损多对称分布。白斑还常按神经节段分布而呈带状排列。除皮肤损害外,口唇、阴唇、龟头及包皮内侧黏膜也常受累。

全身各部位可发生,常见于指背、腕、前臂、颜面、颈项及生殖器周围等。女性外阴部亦可发生,青年妇女居多。

治疗建议:

1、药物治疗

(1)补骨脂素及其衍生物

如甲氧沙林口服后照射紫外线。

0.1%甲氧沙林溶液用于白癜风,患处涂擦1-2小时后,用长波紫外线照射患处,每日一次,一般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白癜风胶囊,成分为补骨脂、黄芪、红花、川芎、当归等,本品益气行滞,活血解毒,利湿消斑,驱风止痒,用于治疗白癜风。

甲氧沙林

白癜风胶囊

(2)大剂量维生素

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P长期服用。

B族维生素都是水溶性维生素,它们协同作用,调节新陈代谢,维持皮肤和肌肉的健康,增进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细胞生长和分裂(包括促进红血球的产生,预防贫血发生)。

维生素

2、手术治疗

皮损稳定无进展的患者可行自体表皮移植手术。

3、物理疗法

采用窄波紫外线、长波紫外线或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

痤疮(青春痘)

痤疮,也称“青春痘”“粉刺”等,是最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病因:

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

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同时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造成导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碍,形成角质栓即微粉刺。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脂酶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同时趋化炎症细胞和介质,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

病症:

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

治疗建议:

1、外用药物

维A酸类(维A酸乳膏、阿达帕林凝胶、他扎罗汀凝胶)、过氧化苯甲酰、抗生素类(克林霉素、红霉素、氯霉素等)、壬二酸、硫磺洗剂等。

维A酸类

2、口服异维A酸

对于严重的痤疮,口服异维A酸是标准疗法,也是目前治疗痤疮最有效的方法。疗程以达到最小累积剂量60mg/kg为目标。

异维A酸适用于重度痤疮,尤其适用于结节囊肿型痤疮,亦可用于毛发红糠疹等疾病。

异维A酸

3、日常护理

每日一到两次温水洗脸,清洁皮肤,不要用手挤压或搔抓皮损。忌用油脂类、粉类化妆品和含有糖皮质激素的软膏及霜剂。

银屑病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程较长,有易复发倾向,有的病例几乎终生不愈。

病因:

尚不明确,本病的发生有多方面因素。

1、遗传因素;

2、感染;

3、免疫异常;

4、内分泌因素;

5、其他因素。

病症:

临床表现以红斑,鳞屑为主,全身均可发病,以头皮,四肢伸侧较为常见,多在冬季加重。

治疗建议: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但并非不治之症。适当的对症治疗可以控制症状。由于本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不少患者需要长期医治,而各种疗法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1、外用药

新发的面积不大的皮损,尽可能采用外用药。药物的浓度应由低至高。选用哪一种药,要结合药物本身的性质和患者的具体病情。

(1)维生素D3类似物

本类药包括卡泊三醇、他卡西醇等,用于斑块型银屑病疗效较好。

卡泊三醇

(2)糖皮质激素

外用糖皮质激素仍是目前治疗银屑病常用的疗法。头部和掌跖部宜用强效激素,弱效激素适用于面部和间擦部。一般部位常用软膏和乳膏。

(3)维A酸片

主要成分为维A酸,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并可作为维持治疗药物。同时用于治疗痤疮、扁平苔藓、白斑、毛发红糠疹和面部糠疹等。可作为银屑病、鱼鳞病的辅助治疗,也可用于治疗多发性寻常疣以及角化异常类的各种皮肤病。

维A酸片

2、物理疗法

可应用紫外线,光化学疗法(PUMA),宽谱中波紫外线(BB-UVB)疗法,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疗法,水疗等。

腋臭

腋臭,也称臭汗症、狐臭。

是指分泌的汗液有特殊的臭味或汗液经分解后产生臭味。

病因:

小汗腺引起的臭汗症往往与多汗症伴发,常见于足跖和趾间部位,因细菌分解汗液产生臭味。

大汗腺受内分泌的影响,在青春期才开始分泌活跃,故大汗腺引起的臭汗症多在青春期出现,到老年可减轻或消失。

由于细菌与大汗腺的分泌物发生作用产生不饱和脂肪酸导致特殊臭味的形成。大汗腺导致的臭汗症与遗传因素有关,患者大多有家族史。

病症:

臭汗症多见于多汗、汗液不易蒸发和大汗腺所在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足部、肛周、外阴、脐窝及女性乳房下方等,以足部和腋窝臭汗症最为常见。

治疗建议:

1、轻者不必治疗,勤沐浴,勤换衣物、袜子,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2、伴有多汗症者以治疗局部多汗为主,如外用腋臭粉、20%~25%氯化铝溶液等。可杀菌和减轻臭味。

腋臭粉成分为红粉、白矾、丁香、石膏、龙骨。功能主治为辟秽,除臭。用于腋臭。

腋臭粉

3、腋臭严重者可选择激光或手术治疗。

脚气

足癣(俗名“香港脚”、脚气),具有传染性,系真菌感染引起,其皮肤损害往往是先单侧(即单脚)发生,数周或数月后才感染到对侧。

病因:

脚气的病因是由皮肤癣菌(真菌或称霉菌)所引起的。足部多汗潮湿或鞋袜不通气等都可诱发本病。皮肤癣菌常通过污染的澡堂、游泳池边的地板、浴巾、公用拖鞋、洗脚盆而传染。

病症:

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角化型脚气。

1、糜烂型: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或起小水疱,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2、水疱型:好发于足缘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发于足跟。主要表现为皮肤粗厚而干燥,角化脱屑、瘙痒,易发生皲裂。本型无水疱及化脓,病程缓慢,多年不愈。

治疗建议:

糜烂型:

应先用枯矾粉或脚气粉,待皮肤干燥脱屑后再用复方雷琐辛擦剂、1%克霉唑霜等药物。

克霉唑

水疱型:

可用复方水杨酸酊剂、复方雷琐辛擦剂、1%克霉唑霜等药物外涂;

复方水杨酸

角化型:

可使用各种抗真菌软膏,为了提高药效,晚上可以用塑料袋套在脚上,早晨再取下来;

达克宁

以上推荐用药仅作为参考,具体病症请务必咨询医师后对症用药!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病常识

一、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是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表皮和真皮之间由基底膜带相连接。表皮在组织学上属于复层扁平表皮,主要是由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梅克尔细胞等构成。

1、表皮

角质形成细胞是由外胚层形成,是表皮的主要构成细胞;角质细胞由深至浅分为五层,分别是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约需14天,在移行至角质层表面并脱落又需14天,共约28天,称为表皮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棘层是由4-8层多角细胞构成;颗粒层是由1-3层梭行或扁平细胞构成,在掌跖部位细胞可厚达10层;透明层由2-3层较扁平细胞构成;角质层在表皮的最上层,由5-20层已经死亡的扁平细胞构成,在掌跖部位可厚达40-50层构成。

黑素细胞起源于外胚层的神经嵴,几乎所有组织内都有黑素细胞,但以表皮、毛囊、黏膜、视网膜色素上皮等处为多;一个黑素细胞可以向周围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以树状突的方式提供黑素。黑素可以遮挡和反射紫外线,借以保护真皮及深部组织。肤色的差别主要取决于黑素细胞合成黑色素的能力和黑素颗粒在皮肤的分布。

朗格汉斯细胞是起源于骨髓单核—巨噬细胞并通过一定循环通路进入表皮的免疫细胞活性细胞;多分布于基底层以上的表皮和毛囊上皮中,一般面颈部较多而掌跖部较少;朗格汉斯细胞有多种表面标记,是正常皮肤内唯一能与单克隆抗体结合的细胞。

梅克尔细胞多分布于基底层细胞之间,胞质中含有神经内分泌颗粒,借桥粒与角质细胞相连,常固定于基底膜而不跟随角质形成细胞向上迁移。

桥粒是角质形成细胞间连接的主要机构,它结构的破坏的可引起角质形成细胞之间相互分离,临床上形成表皮内水疱或大疱。

半桥粒是基底层细胞与下方基底膜带之间的主要结构。

基底膜带位于表皮和真皮之间,具有渗透和屏障的作用;表皮无血管分布,血液中营养物质就是通过基底膜带进入表皮,而表皮的代谢产物通过基底膜带方可进入真皮。当其结构异常可导致真皮和表皮分离,形成皮下水疱货大疱。

2、真皮由中胚层分化而成,由浅至深可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在组织学上属于不规则的致密结绨组织,由纤维、基质和细胞成分组成。

胶原纤维韧性大,抗拉力强,缺乏弹性。

网状纤维主要分布在乳头层及皮肤附属器、血管和神经周围。

弹力纤维具有较强的弹性。

基质主要成分是蛋白多糖,有利于吞噬细胞吞噬。

3、皮下组织位于真皮下方,其下与基膜等组织相连,由疏松结绨组织及脂肪小叶组成,又称皮下脂肪层。

4、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均有外胚层分化而来。

毛发:毛囊位于真皮和皮下组织中;

皮脂腺是一种可产生脂质的器官,主要存在于掌跖部和指趾屈侧以外的全身皮肤,头部及胸背上部等处皮脂腺较多。皮脂腺也有生长周期,但与毛囊生长周期无关,一般只发生两次,主要是受雄激素水平控制。

汗腺分为小汗腺和顶泌汗腺。

小汗腺位于真皮深部和皮下组织,遍布全身,一掌跖、腋、额部较多,背部较少。受神经系统支配,神经介质为乙酰胆碱。腋窝、会阴部等处的皮肤分布有一种大汗腺,其分泌物较粘稠,经细菌作用,可产生特殊的臭味,形成狐臭。

顶泌汗腺位于皮下脂肪层,受性激素影响,青春期分泌旺盛。

5、皮肤的神经、脉管(血管和淋巴管)和肌肉皮下组织的小动脉和真皮深部较大的微动脉,皮肤血管有助于营养代谢和调节体温的作用的。

二、皮肤具有多种功能:①防止体外的物质进入(如病原微生物、化学物质)的侵入,是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对人体具有重要的屏障保护功能。②防止体液的流失。③皮肤表面有汗腺的开口,可在排出汗液的同时调节体温和排泄废物。④皮肤内含有多种感受器,具有感受痛觉、温度觉、触觉、压觉等感觉功能。

1、屏障功能角质层是皮肤防护的主要结构。角质层细胞具有完整的纸质膜、丰富的胞质角蛋白及细胞间的酸性糖胺聚糖有抗酸弱碱的作用,具有半透膜性质。角质层含水量较少以及皮肤表面弱酸环境不利于某些微生物的繁殖。

2、吸收功能三种途径:①角质层②毛囊、皮脂腺③汗管角质层的水和程度越高,皮肤的吸收能力越高(局部用药后用塑料封包提高疗效)。脂溶性物质和油脂类物质吸收良好,主要吸收途径为毛囊和皮脂腺。

3、感觉功能组织学尚无痒觉感受器。

4、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汗腺和皮脂腺

小汗腺的汗液无色透明,呈酸性,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有利于人适应高温环境。

顶泌汗腺可分泌一种有色物质,呈黄、绿、红或黑色,使局部衣服染色,称为色汗证。

皮脂腺的分泌受各种激素的调节,其中雄激素可加快皮脂腺细胞的分裂,使体积增大;雌激素可抑制内源性雄激素产生或直接作用于皮脂腺,减少皮脂分泌;禁食可使皮脂分泌减少及皮赘成分改变,此外表皮受损处的皮脂腺也可停止分泌。

5、体温调节体表散热主要通过辐射、对流、传导、汗液。

6、代谢功能①糖代谢:皮肤中的糖主要为糖原、葡萄糖和黏多糖等;糖尿病时,皮肤葡萄糖含量增高,容易发生真菌和细菌感染。②蛋白质代谢:角蛋白、胶原蛋白、弹性蛋白,核蛋白和酶。③脂类代谢④水和电解质代谢

7、免疫功能

三、皮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1、症状:瘙痒是皮肤病最常见的症状,可轻可重,时间上可分为持续性、阵发性或间断性,范围上可分为局限性或泛发型;常见于慢性荨麻疹、单纯性苔藓、湿疹、疥疮等。

2、体征:皮损:指皮肤损害,客观存在、可看到或触摸到的皮肤黏膜及其附属器的改变。

原发性皮损:1,斑疹:皮肤黏膜的局限性颜色改变,与周围皮肤平齐,无隆起或凹陷,大小可不一,形状不规则,直径一般小于1cm。2,斑块:为丘疹扩大或较多丘疹融合而成,直径大于1cm的隆起性扁平皮损,中央可有凹陷。见于银屑病等。3,丘疹:为局限性、实质性、直径小于1cm的表浅隆起性皮损。4,风团:为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隆起性皮损。见于荨麻疹。5,水疱和大疱:水疱为局限性、隆起性、内含液体的腔隙性皮损。6,脓疱:为局限性、隆起性、内含脓液的腔隙性皮损,可由细菌或非感染性炎症引起。7,结节:为局限性、实质性、深在性皮损。呈圆形或椭圆形,可隆起于表面,亦可不隆起,触之有一定的硬度和浸润感。8,囊肿:为含有液体或粘稠物及细胞成分的囊性皮损。

继发性皮损:1,糜烂:局限性表皮或黏膜上皮缺损形成的红色湿润创面。2,溃疡:局限性皮肤或黏膜缺损形成的创面,可深达真皮或更深部位,可由感染、损伤、肿瘤、血管炎等引起。3,鳞屑:为干燥或油腻的角质细胞的层状堆积,有表皮细胞形成过快或正常角化过度形成。4,浸渍:皮肤角质层吸收较多水分导致表皮变软变白,常见于长时间浸水或处于潮湿状态下的皮肤部位。5,裂隙:线状的皮肤裂口,可深达真皮。6,瘢痕:真皮或深部组织损伤或病变后,由新生结绨组织增生修复而成。7,萎缩:为皮肤的退行性改变,可发生于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因表皮厚度或真皮和皮下结蹄组织减少所致。8,痂:由皮损中的浆液、脓液、血液或脱落组织、药物等混合干涸后凝结而成。9,抓痕:也称真皮剥脱,为线状或点状的表皮或深达真皮浅层的剥脱性皮损。10,苔藓样变:因反复搔抓、不断摩擦导致的皮肤局限性粗糙增厚。

荨麻疹的划痕试验;寻常型银屑病的鳞屑刮除法

四、皮肤组织病理学组织病理变化分为表皮病变、真皮病变和皮下组织病变。

1,表皮病变:①角化过度:角质层增厚,如扁平苔藓、掌跖角化病、鱼鳞病等;②角化不全:角质层内仍有残留的细胞核,常伴颗粒层变薄或消失,如银屑病、玫瑰糠疹、汗孔角化症;③棘层肥厚:指表皮棘细胞层增厚,常伴有表皮突延长或增宽,一般由棘细胞层细胞数目增多所致,如银屑病及慢性皮炎。④细胞内水肿:棘层细胞内发生水肿,细胞水肿体积增大,胞质变淡,如病毒性皮肤病、接触性皮炎。⑤细胞间水肿:细胞间液体增多,细胞间隙增宽,细胞间桥拉长而清晰可见,甚似海绵体,水肿严重时形成表皮内水疱,如皮炎湿疹。⑥Kogoj微脓肿和Munro微脓肿:颗粒层或棘层上部海绵体形成的基础上中性粒细胞聚集成的多房性脓疱;角质层内聚集的中性粒细胞形成的微脓肿,如脓疱型银屑病。

2,真皮及皮下组织病变:①嗜碱性变性:指真皮上部结绨组织失去正常的嗜伊红性,呈无结构、颗粒状或小片状嗜碱性变化,明显时可表现为不规则排列的嗜碱性卷曲纤维,与表皮之间隔以境界带,如日光性角化病。

五、皮肤病的预防

1,重视皮肤病与环境、精神因素的关系2,感染性皮肤病:控制好传染源3,超敏反应性皮肤病:详细了解发病时间4,瘙痒性皮肤病:避免搔抓、热水烫洗忌食用辛辣刺激等5,职业性皮肤病6,各种医学美容、生活美容导致的皮肤病7,皮肤肿瘤:避免日光长期、过度暴晒和接触有害物质致癌物质。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