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个清凉的季节,因此,特别容易暴露短板,比如体毛太重的不敢露胳膊,肉肉太多的不敢露腰露腿,还有一种自卑可能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那就是—狐臭。这种由于大汗腺分泌过度旺盛导致的体味过大,让人不敢靠近,无法亲密,痛苦不已。尤其是夏天,身着清凉,稍微一活动,就会散发出榴莲般的味道,虽然对身体健康无害,但绝对是大型社恐现场。
其实这个问题的发生率并不低,大部分正常人群在出汗过多而不及时清洁的情况下也都或多或少有过体验,青春期的孩子在激素水平迅速上升的阶段也会有所表现,如果是轻症或者一过性的汗腺分泌过多倒也没有必要过度干预,生活中适当使用止汗剂就可以显著缓解,价格便宜又方便,其中含有的有效成分氧化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塞汗腺导致其萎缩,从而缓解病情,但尽限于轻症,或紧急时刻作为补救措施。
奉劝有此问题的千万别欲盖弥彰,企图以香水或各种香味剂加以掩盖,你就太小瞧你汗腺的威力了。
如果止汗剂效果不理想,或者嫌麻烦,毕竟要经常涂抹,而且还有搓泥的不舒适感,那么肉毒素注射就是个进阶性的选择。肉毒素的作用是通过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使相应神经支配的汗腺分泌减少,对手足多汗以及狐臭都有确切的效果,注射后很快起效,虽然优点多多,但是,缺点也很明显,比如注射过程的疼痛是否能耐受?症状缓解的维持时间仅仅4~6个月,不能终极解决问题,每年2次的注射费用算下来也不低。因此,建议青春期伴发的狐臭可以作为首选,其他的仅作为备选方案。
也有一些系统口服的抗胆碱药物可以针对大汗腺分泌旺盛的问题,如溴丙胺太林,奥昔布宁等,价格便宜,大部分疗效也还不错,但是为了局部问题选择长期口服药,且可能会伴有口干、眼干、尿储留、头痛等副作用问题,也让很多人无法下决心坚持。
是否有有效的立竿见影的局部治疗方法呢?比如,手术。当然有,而且这类手术一直在进步优化。但不管怎样优化或微创,都是利用肿胀麻醉后去开口切除汗腺组织才能达到目的,术后会面临感染、疼痛、瘢痕等风险。只要是有创手术,都建议大家谨慎对待。
那有没有无创、风险小、而且还有效的方法呢?也有!相较于疗效上不明确的光电治疗,微波对狐臭的治疗还是相当有优势的。由于大汗腺主要位于脂肪层,微波产生的电磁信号经过皮肤到达脂肪层会被部分反射,于是与不断发射的电磁信号产生叠加,形成高热量(60~70℃),而表皮在有效冷却的辅助下不至于烫伤,多余的热量可以通过肿胀麻醉中的水分吸收,降低了由于局部脂肪量不足而可能导致的神经损伤风险。高热量作用下,汗腺迅速被破坏,因此,汗液减少的效果即刻就会显示出来,一般一次治疗就能够达到预期的疗效,由于这种方法的效果是一次性破坏大部分汗腺组织,因此维持时间会相当长,大部分人可能就会因此彻底解决问题,一了百了。
疗效满意了,有什么副作用或者风险吗?相较于手术,应该说这方面的担忧是非常微小的。但毕竟也是来医院了,所以术后的自我护理还是要当心,比如短期内不要进行上肢的力量训练,防止由于愈合不良所致的内部瘢痕问题。其他的,还真没啥需要注意的了。
怎么样?听上去是不是很心动呢?如果你有狐臭的困扰,先来看看你是不是能够适合治疗。总的来说,只要没有以下的禁忌症,都是可以尝试的。比如:体内有起搏器等电子植入物的、太瘦的(皮下脂肪太少)、免疫力低下或者正在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以及妊娠期等特殊生理阶段,只要没有以上情形,那就做吧!让我们跟狐臭来一次了断。你需要准备的就是做好心理建设,抽出2~3个小时的时间,剩下的事情交给医生就O了。
在一个热闹的集市里有两位摊贩,张先生和林先生,他们都是五十多岁的中年男性。
张先生是个热情的水果摊主,只要一忙起来就满头大汗,而林先生则是个比较文静的书店老板,即使在炎热的天气里也几乎不出汗。
张先生的顾客们经常会开玩笑说他的汗水是辛勤工作的证明,而林先生则认为自己不出汗是因为他总是保持冷静和有条不紊。
然而,两人对于汗水和健康之间的关系都有些好奇。
有一天张先生因为感到疲劳和虚弱去看医生。医生告诉他,出汗是身体调节温度和排出毒素的自然方式,而他的出汗可能是因为他的身体在努力维持平衡。
与此同时,林先生也因为担心自己几乎不出汗而去咨询医生。
医生解释说,出汗的量因人而异,有些人的汗腺活动较少,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身体虚弱。医生提醒他,如果有任何不适,应该及时检查是否有其他健康问题。
那么,是否出汗和身体的虚弱有关系吗?还是每个人的体质不同?
很多人把男人的“虚”联想到肾虚,其实很多时候并和肾不相关,只是平时人们的玩笑。
那么男生一动就出汗,真的是身体虚吗?还是其他的情况?
想要了解这个情况,我们就先要搞清楚出汗的原因。
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一种自然方式,当我们的身体温度升高时,无论是由于外部环境的热量还是内部因素如运动产生的热量,我们的身体会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以保持内部温度的稳定。
这个过程称为体温调节,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
汗液主要由水、盐分和其他小分子组成,当身体感到热的时候,会通过汗腺把汗排出体外。
当汗液在蒸发时,会带走一定的热量,从而降低体表温度,这个是发烧的时候往身上喷酒精一个道理,用蒸发做到散热的效果。
这种蒸发冷却效应是非常有效的散热方式,尤其是在炎热或湿度较低的环境中。
除了散热,出汗还有其他几个作用。
可以帮助排除体内的某些废物和毒素,如尿素和乳酸。此外汗液中的盐分和微量元素也有助于维持皮肤的柔软性和弹性。
所以适量的出汗是健康的现象,我们不用担心,它会帮助我们的身体适应环境变化,保持内部平衡。
对于某些男性而言,可能在轻微运动或日常活动中就容易出现大量出汗的情况。这可能是有些人天生汗腺较为发达,容易出汗,
有些人则可能因为长期缺乏运动,身体调节体温的能力下降,导致稍一运动就大汗淋漓。
此外,除了正常的体温调节之外,出汗过多也可能是一些慢性疾病或药物副作用的标志。
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一种内分泌系统疾病,它会导致新陈代谢率增加,从而引起多汗。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升高会加速身体的能量消耗,使得体温上升,进而刺激汗腺分泌更多的汗液。
糖尿病患者也可能经历出汗异常,尤其是在血糖水平不稳定时。
低血糖(低血糖症)可能会导致患者出汗过多,这是因为身体试图通过释放肾上腺素来增加血糖水平,而肾上腺素的释放也会刺激汗腺活动。
至于药物,某些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改变体温调节的正常机制,从而导致出汗增多。
所以男人一动就出汗并不一定是体虚的表现,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的。
但如果是一动就出汗,例如出现不运动或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也会出汗过多的情况,被成为多汗症,需要我们注意。
男人几乎不出汗是什么原因?我们上面已经说了,出汗是人体自然的散热机制,通过排出汗液来调节体温,维持身体的恒温状态。当男人几乎不出汗时,很可能是其身体内部的散热机制出现了问题。
1.与汗腺功能异常有关
汗腺是皮肤下的小型器官,负责通过皮肤表面排出汗液以调节体温和排除体内废物。
如果汗腺受损或功能减弱,可能会导致汗液分泌不足,这种状况称为无汗症。
无汗症可能是由遗传因素、皮肤疾病、药物副作用或其他健康问题引起的。
荷尔蒙水平的变化也会影响汗腺的活动。
雄激素是影响男性汗腺活性的主要荷尔蒙之一。
雄激素水平的升高通常会增加汗液分泌,而水平的降低则可能导致分泌减少。
2.环境因素
一些男人可能长时间在空调房中上班,或在冷库上班这种长期低温的环境,身体适应了低温环境,低温会使得汗腺活动减缓,毛孔收缩,从而减少了汗液的产生,这种变化可能导致汗腺功能长期减弱。
尤其是在夏季,人体为了适应低温,会自然减少汗液的分泌。
这些人往往缺乏运动,长期不运动会降低身体的代谢率,进一步影响汗液的分泌。
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汗腺的活性,帮助排出体内废物和多余的热量。
所以有些人不出汗可能是身处的环境,大热天去地里割麦子,面朝黄土背朝天,运动和温度都有了,肯定大汗淋漓!
3.某些疾病
疾病也可能导致男人几乎不出什么汗,这种情况还被称作无汗症或少汗症。
无汗症可能是由于汗腺功能障碍或神经系统损害造成的,而少汗症则可能是由于皮肤损伤或结缔组织疾病导致的。
中暑和高热确实可能导致一过性无汗症。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体温异常升高,影响了下丘脑的正常功能。
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关键区域,当它受到抑制时,可能会导致汗腺中枢神经冲动的缺乏,从而引起无汗症。
这种无汗症是暂时性的,通常在中暑或高热得到控制后,汗腺功能会逐渐恢复正常。
内分泌系统疾病也可能会影响汗腺功能。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可能导致出汗增多,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可能导致出汗减少。
性激素的异常分泌会影响到汗腺的正常分泌功能,导致过多或过少的汗液分泌,严重的情况下,还会使得狐臭的发生率增加。
如果一个男性长时间不出汗,可能会导致体温调节机制受损,使人在炎热环境下无法有效散热,从而增加中暑的风险。
而且汗液中含有一定量的废物和毒素,不出汗可能会影响这些物质的排出,从而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发现这个情况,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我们从中医的角度看,头部特别是额头容易出汗,而身体其他部位不出汗的话,通常是被认为是体内有湿热,或者是上焦热盛的表现。
上焦的意思是指人体胸腔以上的部分,包括心、肺等脏器。
当上焦热盛时,可能会出现面红耳赤、口鼻生疮、目赤肿痛、发热等症状。
湿热是体内湿邪和热邪的积累,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症状,如面色不知原因的发红、口中有黏腻的感觉、表现的很口干口渴但还是不想喝水、舌苔黄腻等。
而头部出汗可能是阴虚内热、气血亏虚或肥胖等因素。
阴虚内热通常会伴有半夜睡不着觉,多梦、不知原因的耳鸣等症状,气血亏虚则表现为日常生活乏力、没干活就冒虚汗等。而肥胖人群由于体内脂肪厚,可能会阻碍热量的及时排出,从而导致更加容易出汗。
再来说下最常见的手心和足心出汗,这个情况通常被认为是阴虚的表现。
阴虚是指体内的阴液不足,阴阳相克,它不能制约阳气,就会导致虚热内生,这种内热会迫使津液通过手心和足心排出,从而导致出汗。
阴虚的人可能会有口干舌燥、五心烦热、夜间盗汗等症状。此外阴虚还可能导致腰膝酸软、耳鸣、潮热等问题。
除了阴虚,手心和足心出汗也可能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主要负责消化吸收和水液代谢。如果脾胃功能失调,可能会导致津液运化不畅,从而引起手足多汗。
脾胃失调可能与饮食不节、情绪紧张或其他内外因素有关。所以调理脾胃功能,改善饮食习惯和情绪管理,对于缓解手足出汗有重要作用。
这些地方出汗都有对应的说法,笔者也提醒大家,这些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还请医院诊断为准。
结语男人出汗还是不出汗都不是虚弱的表现,而是身体多个原因导致的,所以其他人再因为这个原因说你虚的话,不要相信,当成“过耳风”就可以。
但我们自己要有一个认知,知道是什么情况导致的原因,做到心里有数,也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到你!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点赞加转发支持我们哦!
如果有人说,在脖子上打了一针后,神经、内分泌、头痛、脑血管、面部、耳鼻喉等方面的疾病,甚至就连妇科病、痤疮都能治疗。
听到这儿,您会不会认为,这人肯定是个大骗子?
哪有这么神奇的事儿......
真的不骗您,也不是什么“灵丹妙药”起了大作用,关键点在于这针呀,它打在了什么地方!
小编也不在这里卖关子啦,星状神经节阻滞,来了解一下
1883年,2位外国名医在结扎椎动脉治疗癌症时,误伤了交感神经,却得到了明显的治疗效果。
并在此后许多年中一直采用外科手术,切断颈部交感神经。
1920年开始推广非手术经皮的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并很快成为一种用途广泛的治疗方法。
星状神经节阻滞已成为日本疼痛临床上应用最多的一种治疗方法。
//星状神经节是什么,它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星状神经节是颈部交感神经节之一。
由颈下神经节与第1胸交感神经节融合而构成。
由颈8~胸1节段脊髓灰质外侧角发出的交感神经纤维,在星状神经节换元向上,支配眼睑肌、瞳孔开大肌、毛细血管平滑肌及汗腺。
星状神经节发出的交感神经纤维还参与构成心丛,参与调节心脏、血管的活动。
△星状神经节部位示意
我们人的神经分2种,一种是自主的,另一种是不自主的。
不自主神经受我们的大脑控制,而自主神经比如星状神经(交感神经),是一个重要的神经,我们平时很少关注到它,其实它支配着我们的心脏、血管血压,以及内分泌等, 并不受我们的意识支配,是一个自然的状态。
比如,我们并不能控制自己心率的速度,它不受大脑意识支配,它受星状神经(交感神经)支配。
如果我们平时的工作、生活压力大,星状神经的张力会呈现比较高的状态,我们的心率、血压、脉搏会有相应的变化,睡眠也会受其影响。
但如果通过一个有效手段,让交感神经的压力、张力变低,这个时候我们的心率、血压、脉搏以及内分泌会回到正常的状态。
如果星状神经节的张力长期持续在一个很高的状态,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变化、血糖升高、顽固性失眠、胃溃疡等一些内科疾病的病变。
所以控制好星状神经节的状态,可以治疗100多种疾病,真的没有在夸张哦~
//星状神经节阻滞又是什么?
研究结果表明,星状神经节阻滞的作用涉及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对上述系统的功能有调节作用。
该阻滞方法有助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使许多植物神经失调性疾病得到纠正。
目前,多认为星状神经节的阻滞作用主要有中枢神经作用和周围神经作用两方面:
中枢神经作用:通过调节丘脑的维护内环境的稳定机能,而使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内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保持正常。
周围神经作用:是由于阻滞部位的节前和节后纤维的功能受到抑制,分布区域的交感神经纤维支配的心血管运动、腺体分泌、肌肉紧张、支气管收缩及痛觉传导也受到抑制,此周围作用一直被、用来治疗头颈部、上肢、肩部、心脏和肺部的一些疾病。
//要如何操作,才能对星状神经节进行阻滞呢?
这就回到我们的标题了,真的只是打一针而已哦!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水平面观穿针部位与进针方向
注射方法有两种:
(1)前侧入路穿刺法(气管旁接近法)
患者仰卧,肩下垫枕。常规皮肤消毒,术者位于左侧,先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将颈总动脉和胸锁乳突肌推向外侧。在食管旁和胸锁乳突肌前缘胸锁关节上方约两横指(环状软骨平面相当于第六颈椎横突)处用7号针头与皮肤垂直进针,一般的患者用食指尖可触及第七颈椎横突,引导进针,约穿刺2~3厘米触到骨质,表明针尖已经到达第七颈椎横突的前外侧,退针少许(0.2~0.4mm),回吸无血即可注入药物。
(2)高位侧入穿刺法
患者仰卧,头转向对侧,皮肤常规消毒。术者位于左侧穿刺点取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与颈外静脉交叉处,相当于环状软骨或第六颈椎横突水平处。7号穿刺针头与皮肤垂直进针,使针头触及第六颈椎横突,然后将针退出少许,针尾再向头端呈45度倾斜,针尖在第六颈椎横突前侧通过,向着第七颈椎横突的方向前进约1cm,回吸无血及脑脊液即可注入药物。
以上2种方法都提到用手指摸准正确方位注射,那是以前的传统方法。
目前的星状神经节阻滞都是在超声引导下施行,相比传统办法,超声能够准确定位到星状神经节的位置,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能够利用较少的药量就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另外,阻滞成功的标志为注药后出现霍钠氏综合征,其表现为瞳孔缩小,眼睑下垂,眼球下陷,鼻塞,眼结膜充血,面微红,面部无汗,一般会持续2小时左右。
△阻滞成功的标志症状
“等等,小编你讲了这么多,到现在还没有讲到底是注射什么神奇的药,才能对星状神经节阻滞呢?”
哈哈,这可真不是什么神奇的药。
打进去的药,最常见的为利多卡因,就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局麻药,浓度大约为0.4%—0.5%。
浓度很低,注射后不会感觉到有麻的症状。
主要目的就是用稀释的麻药降低交感神经的张力,扩张血管,起到一个暂时阻断星状神经节的作用。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通过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以调节血管堵塞的状态,改善部分血液循环的状态,对于没有被全部堵塞住的血管存在一定的治疗效果。
如果有些很细小的血管已经被全部堵住,临床上称作多发性腔梗,实际上人体并没有感到明显的症状。
通过星状神经节阻滞就算并不会让细小血管全部通畅,但也会通过侧支循环代偿,扩张周围其他血管,可以改善这一部位缺血的症状。
所以对于血管痉挛性心梗、脑中风等疾病进行针对性治疗,或许会有不错的效果,另外对于治疗由于神经引起的头痛也有一定效果。
但这个疗法并不是对每位患者效果都很好,实际上它是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的。
星状神经节的适应症很广泛,可按部位分类如下:
(1)全身性疾病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低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低下、厌食症、过食症、体位性血压异常、失眠症、全身多汗症、眩晕、全身性白癣、皮肤搔痒、溢脂性皮炎、脑卒中后疼痛、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带状疱疹、单纯性疱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疲劳综合症、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幻肢痛、断肢痛、糖尿病。
(2)头部疾患
脱毛症、头痛(包括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群集性头痛、颞动脉炎性头痛)脑血栓、脑血管痉挛、脑梗塞等。
(3)面部疾患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非典型性面部疼痛、咀嚼肌综合症、下颌关节综合症。
(4)眼部疾患
视网膜血管闭塞、视网膜色素变性症、葡萄膜炎、视神经炎、类囊胞黄斑肿胀、角膜溃疡、白内障、瞳孔紧张症、飞蚊症、视觉疲劳、屈光异常。
(5)耳鼻喉科疾病
慢性副鼻窦炎、急性副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突发性难听、渗出性中耳炎、美尼尔氏症、良性发作性眩晕、鼻塞、扁桃体炎、耳鸣、咽喉部感觉异常症、嗅觉障碍。
(6)口腔疾患
拔牙后疼痛、舌痛症、口内炎、舌炎、口唇炎、口内粘膜干燥症。
(7)颈肩及上肢疾患
上肢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如雷诺氏病、雷诺氏综合症、急性动脉闭塞症、颈肩臂综合症、外伤性颈部综合症、胸廓出口综合症、肩关节周围炎、术后浮肿、乳腺切除术后综合症)网球肘、腱鞘炎、颈椎病、关节炎、掌多汗症、冻伤、冻疮、甲周围炎、甲纵裂症、腋臭。
(8)循环系统疾病
心肌梗塞、心绞痛、窦性心动过速、心脏神经官能症。
(9)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肺栓塞、肺水肿、过度换气综合症、支气管哮喘。
(10)消化系统疾病
过敏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胃炎、胃溃疡、克隆氏病、消化性溃疡、便秘、腹泻、痔疮等。
(11)妇产科疾病
月经异常、月经前紧张症、月经困难症、更年期综合症、子宫切除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女性不孕症。
(12)泌尿科疾患
神经性尿频、夜尿症、尿失禁、肾盂肾炎、IgA肾病、游走肾、前列腺炎、男性不育症。
(13)腰及下肢疾患
腰痛症、膝关节痛、足癣、肢端红痛症、鸡眼、冻伤及冻疮。
是不是觉得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以对应治疗的疾病相当多?有种全能的感觉?
(当然并不是这样,后文会稍作说明)
先再来看看星状神经节阻滞的禁忌症有哪些
另外,星状神经节阻滞同样会存在一定的相关并发症风险。
//什么人适合调节星状神经节呢?
分2种情况:
一种是患者有心慌、胸闷、气短、头疼头晕的症状,但检查结果为血管真的堵塞,并有其它器质性病变。
此时星状神经节阻滞法并不是主要治疗手段,它只是一个辅助治疗手段,如脑血管堵了患者一定要先去神经内科就医,心血管堵了先去心内科看诊。
另一种情况是,患者血管没有堵塞,但确实又有心慌、胸闷、气短、头疼头晕的症状,这种情况较多是因为星状神经(交感神经)持续处在一个高张力状态。
这种情况的患者,其实并不是真的病了,而是因为神经调控的血管出了问题,这时候降低神经节的张力,症状会马上消失。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腰腿疼,都能通过调节星状神经来改善,这些有可能涉及到其它神经。
具体是哪部分神经可调节,这需要通过专业医生来分析并给出治疗建议。
那还有人会提出疑惑了,“既然阻滞星状神经节的好处这么多,那一直阻断就好了啊,让交感神经的张力一直保持松弛嘛!”
在这里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们不妨反过来想一想,神经一般正常状态是有张力高和张力低的。
这实际上是我们人适应环境所必备的一个功能状态,比如遇事时我们的神经张力是一个高的状态,事情过去了后,正常情况下它会变低,能伸能屈。
但有的人遇事后,神经张力上去了回不来,就可以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方法,让神经张力暂时放松,并回到正常状态,这样可以让人的身体状态达到较好的平衡。
所以,也绝不能一直让星状神经节保持被阻滞状态,这会打破身体状态的好平衡。
需要强调的是,没有原发性疾病、器质性病变,是可以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的基本条件。
最终是否可以做这项操作,决定权在专业医生手上!
PS,如果想知道自己是否可以做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以去医院的疼痛科咨询就诊哦~
好医网可预约挂号哦~
图片来源:SOOGIF、CC0、pexels
部分图片、资料来源于专业平台,由好医网整理发布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