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令狐飘香治狐臭如何(令狐飘香哪里有卖正品的)

时间:2024-03-22 09:56:22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为何中国人清新淡雅、很少有狐臭,而欧美有狐臭的人却高达90%?

在中国,有人说“十里飘香”飘的是饭香、酒香、其实这里的“香”指的是桂花香。

而在西方国家,“十里飘香”所飘出的香气却毫无争议,通常指代的是香水气,想要掩盖住的是西方人特有的体味。

欧美人的体味

西方人的“体味”其实分为很多种,最常见的自然是狐臭。

不过,根据地区饮食习惯的不同,还能分辨出更多奇葩的气味。像是洋葱气味、羊膻味、酸奶酪味等等。根据流传在民间的传说,能够分辨出多达20种五味杂陈的体味。其中,被不少人视为“黄金体味”的竟然是榴莲味。

嗯…?难道是榴莲吃多了,也能改变整个人的气味吗?

不过,你要想分辨出其中的细微“差别”,得深吸一口气,慢慢地感受这份“臭味”的与众不同。那滋味,别提多“销魂”了,闻久了真怕自己会魂归故里。

我们暂且将西方人的体味统称为“狐臭”。

那么,狐臭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狐臭产生的这个过程,是发生了一系列肉眼不可见的化学反应。化繁为简地解释就是,汗液从大汗腺渗出来后,遇到了等在皮肤表面的葡萄球菌。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发生了不可描述的分解反应,产生了不饱和脂肪酸,它散发出来的气味就是狐臭

很多人将狐臭称为腋臭,这样的说法虽然不算错,但并不准确。因为狐臭与大汗腺有着紧密的关系,大汗腺除了集中分布在腋窝之外,像是鼻翼、耳外道、会阴部、腹股沟、乳头周围,都有大汗腺的存在。只要大汗腺所在,就会散发或清淡或浓郁的味道。当然,腋下则是气味的“主要发源地”。

在西方人看来,狐臭是正常的生理表现。不过,大部分国人对西方人的狐臭却有些“上头”。哎呀,那味道实在有点“呛鼻”。越是狐臭重的人,身上喷洒的香水味也越重。结果狐臭混搭香水,气味熏天。

不过,你可别小看狐臭。在数万年前,这种气味是有用处的。当时人类之间,可没有无线电用来交流,甚至人类的语言功能也远远达不到如今的程度。所以,狐臭这种气味本身,就像是肢体语言一样,成为远古人类信息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你是敌是友,是值得信任的同伴,还是威胁,嗅一下鼻子,闻闻气味就知道了。

既然狐臭这么重要,为什么我们没有呢?

甚至说,我们还给狐臭起了一个病症绰号,叫做臭汗症。很多西方人就不理解了,你们东方人怎么能够嫌弃自己的体味呢?

国人也不理解,很多时候我们是没有狐臭的,你们西方人为何人人自带体味呢?如果味道好闻,还用得着喷香水来掩盖气味吗?就好比,你的身上散发出来的是茉莉花香或者烤面包的香气,真的还会想尽办法把这种“香气”遮盖住吗?

根据统计,西方人口中,约有90%的白人都有明显的狐臭。在黑人中,这个占比更高,可以达到95%。可以说,西方人几乎是人人自带体味,而且能够明显闻到。

尤其像是在公交车这样的封闭空间当中,扑面而来的混杂气味常常让异国他乡的人,开始想家了。

中国人为什么很少有体味?

类似的研究数据显示,中国人当中只有6%左右的人会出现狐臭。这主要是因为在4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在适应东亚地区环境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在16号染色体上,一个名为ABCC11基因上的第538位碱基因发生了突变,基因由G变成了A,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调控、减少了大汗腺分泌。

所以,我们会看到国人在皮肤出汗、散热的身体功能上是比不上西方人的。渐渐地,由于排汗、散热减少,导致与皮肤表面葡萄球菌发生的分解反应降低,最终令中国人的体味越来越淡。不是我们身体没有体味,而是在几万年的演化过程中,我们身体上的这种气味越来越淡了,已经淡到了微不可闻的程度。

如果放到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普通国人的大汗腺管壁内的细胞间隙,通常在75纳米到100纳米之间,这是没有体味人的正常值。一旦超出了,会在大汗腺管内外造成压差,会令体液中的油脂、蛋白质、铁分子等这些粘稠物质“强行”通过细胞间隙挤入管腔,最终排出体外。在经过细菌分解后,产生大量不饱和脂肪酸,令狐臭味更重了。

了解了这一切之后,我们就会发现,中国人的狐臭味不明显,是因为基因突变令汗腺分泌物减少,从而降低了“自带气味”的不饱和脂肪酸产生。西方人的大汗腺管壁内的细胞间隙普遍超过了我国规定的正常值,所以西方人有体味这一点并不令人惊奇。,

狐臭要从日常下手,关键时刻亮出刀子

若狐臭并不严重,建议可以从卫生、饮食习惯这些日常生活的细节下手,是可以降低狐臭气味的。像是保持衣服的干爽,尽量穿宽松的衣服,这样有利于散热,减少汗液分泌。加上勤洗澡,可以有效抑制皮肤表层的细菌,从而降低汗液与细菌分解产生的带着气味的不饱和脂肪酸。

此外,也要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平日尽量克制烟酒,这样做同样为了降低汗液的分泌。值得注意的是,拔腋毛或长期使用药物脱毛,会刺激腋下毛囊发育,导致毛囊逐渐变得肥大,令汗液分泌加剧。

最后,则是内分泌失调常常会令交感神经变得异常兴奋,分泌汗液的神经冲突频率增加,大量排汗自然会带来狐臭。所以,调理内分泌能够有效削弱狐臭困扰。

不过,懒惰才是人的天性。一劳永逸地去除狐臭,更是不少人选择的捷径。如果从日常生活细节开始调理,但依旧不管用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手术方式去掉狐臭。那便是摘除顶浆腺。更具体一点,那就是摘除隐藏在腋窝皮肤组织下的大汗腺。

不过,这样做会在腋窝处留下一道2到3厘米的疤痕。然而,腋窝下这个主要狐臭“发源地”一旦被清除,一般来说能清除掉身体上散发的狐臭味。

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在摘掉顶浆腺后,会影响到人体的排汗功能。所以在面对狐臭时,还是尽可能通过调理的方式“去味道”。

“产业发展之星”张元兴:让“官梨”风行天下 让乡亲一起致富

2003年,在外赚到第一桶金的他回到家乡桐梓县官仓镇,开始了水果种植创业梦。他数十年如一日,倾心于水果种植,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打造出中国十大梨品牌之一“官梨”。他就是2021年桐梓县“产业发展之星”张元兴。

张元兴正在管护果树。

张元兴是土生土长的官仓人,毕业于遵义农校果蔬专业。2000年,刚从学校毕业后的他,跟着在园林行业创业的舅舅到遵义发展。2003年底,在了解到家乡官仓镇党委政府对产业发展特别重视,张元兴决定回家乡发展,开始了水果种植创业梦。

挂满枝头的官梨。张元兴供图

回到官仓的张元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流转了近50亩土地,种植了梨、葡萄,并套种西瓜,但遗憾的是都没成功。种植的失败没有击倒张元兴,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白天在地里研究种植技术,晚上就在家里学习书本理论知识,不停尝试。“这个搞种植还是要靠自己钻,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很重要。”张元兴如是说。

硕果飘香。 孙远桃摄

2008年,张元兴从北京农科院引进新的梨种。经过4年时间反复实践,他试种的梨树成功并开始投产,他将其命名为“官梨一号”。这种梨不仅产量高,糖分和果胶含量是普通梨品种的一倍以上,口感微酸、可食率高、入口化渣,口感好、耐储运。

2017年,张元兴的“官梨”被评为中国十大梨品牌之一,2018年,通过线上销售模式,“官梨”远售到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地。

果园吸引外界关注。张元兴供图

2019年,张元兴与官仓镇种植大户们共同组建了“桐梓县农之窗综合农业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有80多户。产业工人按照普工、技术工、特高技术工等,日工资80、150、300元不等。该镇村民周树碧在他的果园工作14年了,学到种植技术后,自己家也搞起了经果种植。说到张元兴她直竖大拇指:“帮他做了十几年了,这个人好的没话说,不仅自己水果种得好,还把技术教给我们。”

成立合作社带领百姓一起致富。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张元兴不断扩大种植规模。他不仅带领本镇的村民发展经果种植,还为官仓镇引来了花秋镇的曹大容、夜郎镇的谢春节共同在该镇楠木村发展种植1000亩晚秋脆李。“我自己种出来不算种出来,我希望更多的人加入进来,我提供技术、果苗,让更多的人受益,让我们产品卖得更远。”

张元兴以质朴的理想、不懈的钻研和忘我的勤劳,被评为“2020年贵州省劳动模范”,还先后获评遵义市丰收节奖、桐梓县返乡创业之星、桐梓县农民工科技示范户等称号。(文/图 穆丹静、令狐绍菁)

李商隐《无题二首》中的寓托,是单纯感慨身世,还是陈情令狐绹?

​一、李商隐的无题诗

无题诗,是李商隐的艺术独创。在李商隐之前,只有卢纶以“无题”为题写过一首七律,不过这首诗是原题如此,还是因题目佚失而编者署以“无题”,尚难定论。比李商隐稍大一点的李德裕,也写过一首五绝《无题》,但写作时间未必比李商隐的《无题·八岁偷照镜》和《无题二首》(昨夜星辰;闻道闾门)。

即使卢纶和李德裕真在李商隐之前,就写过以“无题”为题的诗,但他们显然没有艺术自觉,将无题诗这种诗歌艺术形式创造出来,只有李商隐是有意识地以“无题”为题,并不断完善和提升无题诗的艺术表现力。

李商隐的诗集中,以“无题”为题的诗,可以认定的有十四首。另有六首,虽以“无题”为题,但经研究认定它们并不是无题诗,比如,与五古“八岁偷照镜”合为《无题二首》的五律“幽人不倦赏”,实是因与无题诗相连,失去本题,误合为一。

李商隐的十四首无题诗中,有五古一首,七古一首,五言六句小律一首,五律二首,七绝三首,七律六首。从这此数据中可以看出,李商隐在探索,看什么样的方式最适合他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内涵。通过艺术实践,李商隐找到了七律这种最合适的形式,十四首无题诗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就是六首七律。

李商隐无题诗中所表现的内容,都是描写因为爱情的间阻,而带来的失意、幽怨、感伤幻灭等带有悲剧性的情感。不过,李商隐的无题诗,在描写艳情的背后,往往别有寓托。

比如今天小楼要分析的《无题二首》,就是两首有明显寓托的无题诗。

《无题二首》书法

无题二首

其一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其二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二、李商隐跟令狐绹的情感变化

关于李商隐《无题二首》中的寓托,大体有两种看法:

一是感慨身世孤苦无依,并没有涉及具体的人和事。

二是向令狐绹陈情。

感慨身世的寄托比较容易看出,陈情令狐绹则需要先了解李商隐跟令狐绹的关系。

李商隐和令狐绹的关系,刚开始是亲如兄弟的。

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十七岁的李商隐带着自己的诗文拜谒时任东都留守的令狐楚,令狐楚对他很是赏识,十一月,李商隐正式到令狐楚的幕府中做巡官。

李商隐在令狐楚幕中时,深得令狐楚的器重。当时的李商隐,写得一手漂亮的古文,但却不精当时流行的骈文,令狐楚是当时的骈文大家,他亲自传授李商隐写骈文的诀窍,后来李商隐成为晚唐首屈一指的骈文大家。

令狐楚还让李商隐跟自己的儿子令狐绪、令狐纶、令狐绹结交,带李商隐出入王公贵族的宴会,在这些宴会上,李商隐还结识了白居易。

在此期间,李商隐和令狐绹二人情同手足。文宗开成二年(837),李商隐第三次参加科举考试,此时令狐绹任左拾遗,他向当时的主考官高锴极力推荐李商隐,李商隐才考上功名。

可是就在这一年,李商隐应宏博试落选,虽然考上了进士,却没有官当,此时他的恩人令狐楚又去逝了,在料理完令狐楚的丧事后,李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去泾州(治今甘肃泾川县北)作了王的幕僚,不久还娶了王的小女儿。李商隐改换门庭的行为,让令狐绹对他产生了芥蒂。

不过,此时两人虽有隔阂,但并未产生矛盾,直到大中年间,李党失势,牛党上台,令狐绹的官位一路上升,大中四年(850),令狐绹当上了宰相。

而此时,李商隐在政治见解上却偏向了李党,他追随李党的核心成员郑亚,为郑亚职掌表记。大中元年,李德裕将自己在会昌年间所写的重要朝廷文件和奏章编为一集,让郑亚作序,郑亚将这个任务交给李商隐,李商隐在这篇序中,对李德裕的政绩、道德、文章都作了很高的评价,称他是“万古之良相,一代之高士”。而令狐绹当上宰相后,大力打压李党成员,他撰写《李德裕崖州司户制》,对已经被贬崖州的李德裕大肆污蔑,李商隐的行为自然让令狐楚大为恼火。

李商隐虽然在政治见解上倾向李党,但他又希望能得到令狐绹的汲引照顾,所以当令狐绹写信给他,对他跟随郑亚的行为表示震怒时,他不得不违心地说“补赢贪紫桂”,说自己跟随郑亚是为了钱,为了生活。

面对令狐绹对自己的怒意,李商隐多次写诗文向令狐绹陈情,但令狐绹根本不理睬他。据说,在大中三年(849)重阳节,李商隐去令狐绹家里拜谒,令狐绹却故意回避不见,李商隐写了一首诗《九日》,悼念令狐楚,尾联“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缘得再窥”,便是直写令狐绹对自己的无情回避。

大中五年(851),李商隐回到长安,生活所迫,他又多次向令狐绹求情,终于补了个太学博士的位置。但这年七月,便奏请以检校工部郎中衔为幕府掌书记,随柳仲郢[yǐng]赴东川,而柳仲郢,又是李党成员。

清代学者冯浩《玉谿生诗集笺注》中说:“将赴东川,往别令狐,留宿而有悲歌之作也。首作起二句衾帐之具。三句自惭,四句令狐乍归,尚未相见。五六句喻心迹不明而欢会绝望。七八言将远行,‘垂杨岸’寓柳姓,‘西南’指蜀地。次章上半言寐[mèi]凝思,惟有寂寥之况,往事难寻,空斋无侣。五谓菱枝本弱,那禁风波屡吹,概今也。六谓桂枝之香,谁从月露折赠,遡[sù]旧也。惟其怀此深恩,故虽旧思无益,终抱痴情耳。此种真沉沦悲愤,一句一泪之篇,乃不解者引入歧途,精解者未披重雾,可慨久矣。”

冯浩是研究李商隐的著名学者,他认为这两首诗是李商隐将要随柳仲郢赴东川,去向令狐绹告别,没有见到令狐绹,在令狐家中留宿时所写,他还一句一句解释了诗中寓托的事件,并认为“垂杨岸”便是指柳仲郢的“柳”,“西南”指的是蜀地。

冯浩一句一句地猜测诗句中喻指的具体事件,让人难以接受,但李商隐《无题二首》中所描写的感情,与他这一时期跟令狐绹的情感极为相近,所以冯浩说《无题二首》是陈情令狐绹的说法大致可信,下面小楼将在文本解析中具体分析。

三、文本解析——诗中哪些地方暗含李商隐对令狐绹的感情

第一首《无题》,是写女主人以渴望与心上人相会,却久等不至的心情。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凤尾香罗,是织有凤尾纹的丝绸。碧文圆顶,是有青碧花纹的圆顶罗帐,这里指唐人婚礼所用的百子帐。独居闺中的女子,深夜里,用轻薄的凤尾香罗,缝制碧文圆顶的百子帐,这百子账就是婚礼上用的,暗含着女子对与心上人相会的无限期待,正与令狐绹不理李商隐时,李商隐渴望见到令狐绹的心情相同。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扇裁月魄,指形制如圆月的团扇。传为东汉班婕妤你所作的《团扇歌》有云:“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班婕妤失宠,幽居长信宫中,因此,“团扇”这一意象,经常出现在后世诗词中,表达女子失宠的感情。

羞难掩,用团扇都难以遮住自己的羞容。乐府《答王团扇歌》:“憔悴无复理,羞与郎相见。”

车走雷声,心上人的车走过,车声如雷。

这两句写女子在深夜缝制百子帐时,回忆起她上一次与心上人相遇的情景,那时,她因为心里羞怯,用扇掩面,未敢上前答话,心上人的车子也没停下来,而在如雷车声中离去,两人未能言语。

这样的情形,与李商隐拜谒令狐绹,而令狐绹不理他的情形是不是十分相似?李商隐政治倾向偏向李党,引来令狐绹的怒火,他自然“羞难掩”,令狐绹对他的屡屡陈情置之不理,自然“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曾是,正是,已是。金烬暗,华美的蜡烛已经烧完,黯淡无光。女子为了等待心上人的消息,多少个日日夜夜里,她不停地缝制百子帐,直到华美的蜡烛烧成灰烬,暗淡无光,她一个度过一个又一个寂寥的夜晚。

石榴红,有的注家认为石榴红是指合欢酒,但这样一来,这句的句意十分难解,所以明人许学夷才会认为这句诗有“意障”,即意思表达不清楚,造成理解障碍。其实,只要将“石榴红”理解成石榴开花,这句诗的意思就很容易理解了。自从上次女子遇到心上人而言语未通之后,就再也没有收到心上人的消息,现在已到五月,石榴都开花了,还是没有一丝心上人的消息。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斑骓[zhuī],毛色青白相间的马。这一句是猜测心上人所在,心上人的马大概系在哪棵杨柳树下吧。

西南任好风,《周易·坤》有云:“西南得朋。”曹植《七哀诗》有云:“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曹植的《七哀诗》,是借思妇对丈夫的思念和怨恨,比喻他和身为皇帝的曹丕之间的生疏“甚于路人”、“殊于胡越”,李商隐用此典,更证明了这首诗是陈情令狐绹之作。

曹植七哀诗书法

这两句的意思是,郎君的马,系在哪里的杨柳岸边呢?当你遇到西南来的好风,便是妾身,飞入你的怀抱之中。冯浩将“垂杨岸”,解释为柳仲郢的“柳”,“西南”解释为蜀地,有猜谜的性质,让人难以接受。

第二首《无题》,写闺中女子对爱情的无望与执着。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重帷,层层帷幕,指帷帐深幽。莫愁,古乐府所记女子名,这里指深闺未嫁的女子。清宵,寂静的夜间。

这两句是说,在层层帷幕的深闺中,女子醒来,只感觉这清冷寂静的夜是如此漫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神女,即巫山神女,传说楚王曾与她梦中幽会。典出宋玉《神女赋》。

小姑,南朝乐府《青溪小姑曲》:“开门白水,侧近桥梁。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这两句是说,传说中的神女,虽然与楚王幽会,却原来是一场梦,古诗中的小姑,终身独处,一直未嫁。喻指曾经跟令狐绹亲如兄弟的感情,如今变成了一场梦,而自己孤苦无依,一直没有人给予帮助。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这两句是写,自己本如菱枝般柔弱,却偏遭风波摧折,自己空有桂叶般的美质,却无从得月露滋润而飘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即使相思已经毫无益处,还会被人说是清狂,我也不妨痴情一生。

清狂,白痴。《汉书·武五子传》:“清狂不惠。”颜师古引苏林语说:“不狂似狂者,故言清狂。”“清狂”就是行为有悖时俗,让人认为不智,这里是指怀抱痴情,有如白痴。

李商隐深受令狐一家的恩情,却在政治选择中倾向李党,身处李党成员身边,又屡屡向令狐纸绹陈情,当然会受到当时人的讥讽,这里李商隐显然是说,即使不被别人理解,他依然怀抱着对令狐绹的痴情。

通过文本细读,我们发现,两首诗中女子的境遇与李商隐的境遇十分相同。

第一首诗中那个在深夜里苦苦思念心上人的女子,第二首诗中那个对爱情无望而执著的女子,与屡屡陈情令狐绹而不获得理解的李商隐,有着很强的对应关系。从诗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李商隐一在感慨自己“内无强近,外无因依”的身世,传达出想要令狐绹理解自己,并施心援手的强烈渴望。

再者,诗中用曹植写兄弟之情的《七哀诗》之典,已经明确告诉我们这两首诗是借写爱情来写兄弟之情的。

所以这两首无题诗,是陈情令狐绹无疑的。

文 | 谢小楼

精读《唐诗三百首》091:李商隐《无题二首》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