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逛豆瓣,阿看发现一个非常励志的小组:
社畜买房共进会。
有人为了凑首付贷款:
有纠结应不应该背30年房贷的:
还有人买着买着,就崩溃了:
不想打工,还可以任性辞职。
房子,好像一个必须完成的使命,不买不行。
TVB的新剧《香港爱情故事》,讲的就是买房的事儿,越看越扎心。
为了逃避买房,年轻人连恋爱都不谈了。
只找炮友。
小情侣快结婚,却还买不起自己的房子。
在酒店开房,结果被告知要排3小时的队。
结婚多年的老夫老妻,退休在家,看对方越来越不顺眼,一直在闹离婚。
但因为买不起更大的房子,连分房睡的自由都没有,只能勉强共处一室。
原来买不起房,连爱情都不配谈。
01
在[小时代]中,顾里有一句名言:
没有物质的爱情只是一盘散沙,都不用风吹,走两步路就散了。
这句话从顾里这种有钱人嘴里说出来,还有几分讽刺和好笑。
但如果挪到普通人身上,就突然就笑不出来了。
《香港爱情故事》中,陈家的大女儿陈子欣(王敏奕 饰),早早就把这句话悟透了。
她为了希望实现自己的摄影师梦想,一个人在外闯荡。
租的房子,既是摄影工作室,又是房间。晚上就睡沙发。
酒吧调酒师、茶餐厅服务员、婚礼摄影,为了交房租,她什么兼职都干。
即使这样,也有钱不够交房租被断电的时候。只能点蜡烛。
一个人活得这么艰难,找个男朋友陪着自己一起打拼不是更好吗?但她坚持“只找炮友,不找对象”的原则。
睡完就走,毫无留恋。这么抗拒亲密关系,就是因为她的父母。
打拼一辈子,却不可能买得起大房子,只能和儿女挤在狭小的公屋过日子。
同一个屋檐下吵架吵了几十年,早就没有一点情分。
她觉得,如果自己恋爱、结婚,按这个程序走下去,早晚也是这个下场。
一个人都过不好,两个人组成家庭岂不是更辛苦。买不起房子还谈什么爱情?算了吧。
但是香港又有几个人买得起房子呢?
香港的房价,不论放在哪个坐标系中,都是其他地方难以企及的高。
普通人,想在中心城区买房,不可能的。
2019年,把全球20个核心城市的中心城区房价拉出来排名,第一名香港的房价,是最后一名芝加哥的8倍多。
资料来源:Numbeo、如是金融研究院
2万9一平方米。
美元。
紧随香港的,是北京、上海、深圳,房价都在每平方米2万美元上下。
普通家庭,集全家之力,勒紧裤腰带存40年的钱,才有可能在中心城区买一套房子。
买不起房,那就只能租房。
在北上广深这些核心一线城市,即使每个月要用一半的工资来交房租,但租房相比不吃不喝攒钱买房,还是划算多了。
就是风险太高。
蛋壳这类长租公寓爆雷,二话不说就把租客扫地出门。
租房,说到底还是不如自己的家。
因为它无法提供归属感,现在甚至连安全感也无法保障。
出租屋中,原本原本两室两厅的房子变成被隔为5个单间的胶囊房
而这种感觉,对于孤独奋斗的打工人来说,尤为重要。
02
但是没房子还要谈恋爱的,也大有人在。
陈子欣的哥哥陈子朗(罗天宇 饰),和办公室同事邱凯琪(龚嘉欣 饰)是一对情侣。
他们为了攒钱买房,盒饭都一起分一份。
上司Sophia是个女强人,经常告诉他们不要只盯着爱情,要先奋斗。
没钱就不可能买得起房,买起不起房怎么会幸福呢?
“贫贱夫妻百事哀”。
由于买不起房,两个人都分别和父母一起住。
想要有私密空间,只能出去开房。
七周年纪念日的时候,他们先前预定的酒店被取消。
辗转十几家酒店,全满。
只能花500港币,和别人借了半小时。
结果衣服还没脱完,时间就到了。
凯琪心里满是无奈。
子朗向凯琪求婚后,两人下决心买一套房子。
爬了大半天楼,终于气喘吁吁地到了门口。
屋内霉味儿刺鼻,一开窗户,陈年老灰直接把人呛个半死。
中介指着堆满杂物的厕所和厨房兴奋地说:
“独立厨厕!”
这难道不是一个房子本来就应该有的基本配置吗???
凯琪想再等等,希望买一套更满意的房子。
“反正房价不是在跌吗?”
太天真了。
香港750多万人,要竞争只占总面积7%的住宅用地。
房价再跌,买不起的人永远也买不起,等是没用的。
中介这句话简直直击灵魂:
“等到她绝经,你们也买不起房。”
房子迟迟买不到,更惨的是,凯琪妈妈死后,爸爸立马找了个新老婆。
凯琪看不惯这个继母,一气之下离家出走。
住酒店,太贵,只能住“太空舱”。
太空舱,也叫“胶囊旅馆”,是一种体现资源节约的便捷式旅馆
为了减少开支攒钱买房,凯琪又搬去子朗家住。
本来就拥挤的公屋,更局促了。
被说教、被支使、看人眼色...寄人篱下,也太憋屈了!
凯琪整天为房子的事情发愁流泪。
没房子还想结婚,要不再考虑考虑?
说到这儿,阿看想起一个更荒唐的故事。
《向西闻记》最后两集,兄弟二人都娶了媳妇,但都买不起房子,只能住在父母家。
《向西闻记》取材自香港真实事件和新闻
还是上下铺。
儿媳洗澡,长时间霸占着卫生间,逼得公公只能在客厅“上厕所”。
公公实在没办法,就想出这么一招:谁先生孙子,谁就留下来。
弟弟身体条件差,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行。他急了。为了不被赶出去,竟然去求自己的好朋友让自己的老婆怀孕。
简直太毁三观了!为了房子,竟然能做到这种地步!
房子和婚姻,早就无法解绑了。
03
但是有了房子、有了婚姻,就能一辈子幸福吗?不见得。
陈子朗的父亲陈汉声(白彪 饰)早年辛辛苦苦做水电工,得了现在这套小房子。
大女儿子欣搬出去后,家里住着老两口,和买不起房的子朗,以及正在上大学的小女儿子婷(游嘉欣 饰)四个人。
子婷的床铺,勉强能坐直,是典型的“棺材房”,相当压抑
房子太小,只能用门帘来隔断,硬是划分出了四个人的房间。
电影[一念无明]中逼仄的“棺材房”
妻子莫少霞(龚慈恩 饰)多年来没有在外工作,一直在家照顾和抚养三个孩子。陈汉声退休在家后,两个人整天低头不见抬头见。
距离一近,莫少霞才发现,丈夫竟然有这么多她忍受不了的习惯:脾气差,总把“你们吃我的用我的”“女人就是应该干家务”这一套挂在嘴上;
霸占电视看赌马,花生壳在地上乱扔。她去扫地,陈汉声就大喊着让她走开,别挡着电视;
从来不干活、把尿撒得到处都是、鼾声大、嗓门大、有狐臭、喜欢吃榴莲大蒜......
莫少霞无数次地说要离婚,但都被大儿子子朗劝回去了。直到有一天全家人给她过生日,蛋糕端上来,她突然感到一阵恍惚。
“我要离婚!”
但是离婚也不那么容易,必须先分居一年。
可是家里哪有地方分居?律师支了个招:必须证明你们的感情已经破碎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比如,你们没有公共使用的东西。于是水杯、罐子、衣柜都被贴上了标签,以宣示主权。
莫少霞去申请公屋,却被告知至少要排队三年。感情已经无法挽回,却因为房子不够大不能分居、买不起大房子、申请不到公屋,必须硬着头皮一起生活。
因为这小得压抑的房子,夫妻二人的情分被消磨殆尽。
所以,即使陈汉声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家暴,没有任何不良嗜好,莫少霞也必须在年近60岁的时候,和他离婚。
04
有评论说,房子就是爱情中的“第三者”。太贴切了。
年轻的时候谈恋爱,一想到要结婚买房,这恋爱就谈不下去了。
电影[临时同居]中,张家辉饰演的项少龙,买的婚房被女友嫌弃太小,不肯和他结婚
鼓起勇气要走进婚姻的时候,两人为了买房没日没夜地工作攒钱,却忘了为什么要结婚。
等真的买到了房子,又要为房产证上写谁的名字吵架。
房产证上写谁的名字,是一个世界级难题
如果房子太小,两人没有距离感,一起生活久了,还会互相厌恶。
等离了婚,房子归谁、财产怎么分、卖了行不行...随便一个问题都能引发一场大战。
不提房子,相安无事,一提房子,必定吵得天翻地覆。
对于勤勤恳恳的社畜来说,在爱情这种亲密关系中,房子简直像个紧箍咒,牢牢套住了两个人。
很多人卯足了劲儿要买房,确实受到了传统观念的影响——
先有房,我才放心把女儿嫁给你。
当代婚姻中,女方对结婚的“索价”,尤其是对婚房的看重,带动了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这种状况被经济学教授魏尚进称之为“丈母娘经济”
房子成为爱情和婚姻的前提。同时,房子不但能给奋斗中的情侣和夫妻归属感、安全感,也是对其利益关系的保障。但是这道保障,现在看来,已经变成了枷锁。
没有房子,爱真的会消失吗?
害,想这么多干嘛,反正买不起房子,也没有对象。
最近TVB出了一套年度爆款的电视剧《香港爱情故事》,而且还一举拿下了万千星辉颁奖典礼的最佳短篇剧集奖。追剧了几天,刷完12集,很香港,很TVB但也很不TVB。
剧里面主要是讲一家五口——爸爸:大声公,全职妈妈:少霞,设计师大儿子:陈子朗,摄影师大妹:陈子欣和大学生学霸细妹:陈子婷。他们生活在香港这个寸金尺土的大都市,面对爱情和住房引出的各种问题。可以说将生活中小市民的日常搬上了屏幕,烟火气满满,痛点和泪点齐下。
剧里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爱情故事,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大声公和少霞这对结了婚三十几年的老夫老妻,有几个场面真的引人深思,婚姻到底要将就凑合还是要守住初心?
在少霞生日的那个晚上,子女都提前回家,买好菜和她在家吃饭庆祝。他们住的是香港的公屋,很小的单位,一厅一房,儿子只能在客厅拉个布帘分隔当是房间,两个女儿的房间其实就是一个床位,而且还是在客厅间隔出来的一个夹层,就像是上下铺的上铺一样,要爬楼梯上去。
爸爸大声公是最后一个回来的,他看到生日蛋糕还以为是儿子女友凯琪的生日。当少霞告诉他,是自己生日后,他也没什么表示,然后就一如既往地开始数落大家各种的不是,继而和大妹争吵不休。
少霞面对着这狭小的空间,嘈吵的声音,突然她说:“你们觉不觉得这里很挤,挤得透不过气,我也想送一份生日礼物给自己,我要离婚,再申请一间公屋,离开这里。”
儿子为了挽回爸妈的婚姻,召开了家庭会议,让每个人都讲出对家里的不满,特别是妈妈,希望大家能一起解决问题。我们来听听少霞是怎么说的:“他经常撒尿撒得到处都是,每次都是我帮他擦,花生壳非要往地上扔,整天我都要扫地收拾。鼻鼾声又大,又有狐臭,还喜欢吃榴莲、大蒜这些东西,口又臭,屁又臭,还有永远不会做家务,只会赌马。家里什么事情他都是对的,其他人永远是错的,一天到晚都是骂人。”
听到这些批评之后,大声公立即反驳:“做女人肯定要千依百顺的,谁敢顶嘴?你就不是了,横蛮泼辣,我不吸烟,不喝酒,比很多人好了,而且我这么多年都没出去鬼混。我养了你们几十年,吃我的,住我的........”最后家庭会议以大妹的:“你们早就应该离婚啦!”和细妹的:“都不明白你们,这么憎对方,当初为什么要结婚?”而结束。
很多人说,是因为空间太狭小,凸显了大声公的缺点。这是空间的问题吗?是有一个大房子,少霞就不会提出离婚?如果非要说狭小,那应该是大声公的思维吧,娶个老婆回来当佣人,生一堆儿女,给吃给住就以为已经是最大的恩赐了。
离婚被提到了日程上,他们去了律师事务所。律师跟他们解释离婚的手续和赡养费的问题,大声公再次叫嚣:“我养了她几十年,离婚,我一分钱都不会给她!”
听到少霞和大声公的对话,会不会有很熟悉的感觉?是你身边的那个他就是这样说的?还是你的闺蜜跟你吐槽过她老公这样说她?这就是中国很多全职妈妈的现状,每天买菜做饭,擦地洗衣,照顾公婆小孩,老公下班回来之后还要伺候他吃喝拉撒。到最后只换来老公的一句:“你每天不用上班,在家里做做家务,带带小孩,有什么可累的?还有什么不满足吗?”
就好象前几天“火了”的一对“石家庄夫妇”,他们两人不幸感染了新冠肺炎,但是流调曝光后,很多人看完都是眼睛一红。26岁的妻子,22天从来没有歇过一天,零下8度的天气独自带儿子去看病,一个人挂号,一个人排队。接着一个人去育婴店,去买菜,买药,买水果,买糕点,去超市,修手机。
而彼时,他的丈夫到底在做什么呢?他正在网吧打游戏打得天昏地暗。8天一共去了6次网吧,饿了就在网吧旁边吃麻辣烫。网咖、宅家就是他的日常,妻子忙得团团转,还要看他的眼色。这跟一个丈夫,一个父亲有一丁点的关系吗?没有,明明是三口之家,最后却是妻子一个人的孤军奋战。
这个可能是一个极端的例子,那些像大声公一样的男人们,他们起码做了一件事,就是赚钱养家。但是也因为这个,他们更肆无忌惮、意气指使。要知道,没有妻子牺牲自我照顾家庭,男人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事业中吗?没有妻子为你洗衣做饭,男人可以每天西装笔挺,皮鞋铮亮地去上班?可以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吗?
日本,是全职妈妈比较多的国家,但是他们的全职妈妈不只是作为妈妈的一个义务,还是一份工作。日本的社会是认可全职妈妈为家庭做出的贡献和价值的,法律上也对全职主妇有很大的保障。比如,当丈夫退休,全职妈妈可以领丈夫一半的退休金,因为男人事业的成功有妻子一半的功劳。全职妈妈的丈夫如果出轨离婚,基本上是以男方净身出户为最终结局的。
很多丈夫觉得全职妈妈所做的都是理所当然的,我赚钱养家很辛苦,你这个“吃闲饭的”就应该做好家的的这些事情,就像大声公说的,要千依百顺。日剧《逃避虽可耻但有用》里,男主雇佣女主做专业主妇,做过预算,全职主妇的年薪应该是304.1万日元(约为19.6万人民币)。那些说自己在养家的男人们请先问问自己,你们每年能给全职妈妈20万吗?
我想起了一个很喜欢的脱口秀演员杨笠说过的一个段子:“男生,很神秘,有时候你真的不知道他的脑袋里在想什么,就是,明明为什么他看起来那么普通,但是他却可以那么自信......有些男生跟女朋友吵架的时候会说,你能不能不要无理取闹,理智一点?我想说,大哥,难道你认为这个女生当初选择跟你谈恋爱是因为理智?如果这个女生要理智,要表现她的思维能力和文化水平,她为什么要谈恋爱?她去工作就好了。她还要浪费时间跟你谈,她每天下班之后跟她的经理谈一谈,说不定还能谈成个副经理......”虽然这是一个调侃的段子,但是好笑之余,细想一下,仿佛也不无道理。
世界上并没有什么事情是理所当然的,婚姻是两个人的并肩作战,不是一个人的负重前行。家务事、带孩子是全职妈妈需要做的,但却不是丈夫可以直接甩手的。丈夫一定要参与育儿、帮轻家务。因为,分担是最好的支持与体谅。
要离婚需要先分居,所以少霞去了申请单身妇女宿舍。社工与少霞的对话很有意思。
社工:“你为什么要离婚?是不是有第三者?”
少霞:“没有。”
社工:“那他有没有家暴?”
少霞:“也没有。”
社工:“那肯定是好赌了!”
少霞:“他有买马,但是,也不是倾家荡产那种。”
社工:“那是酗酒了。”
少霞:“也不是。”
社工:“我知道了,那一定是嫖妓!”
少霞摇摇头。
社工:“那,他有什么不良嗜好吗?”
少霞:“他不抽烟,不喝酒,算是没什么不良嗜好的。”
社工带着惊奇的神情:“没有不良嗜好,那你们为什么离婚?”
少霞有点不知所措:“离婚,需要对方有不良嗜好的吗?”
社工:“那,也不是,但总得有个理由吧?”
少霞:“我自己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看到他坐在那里,吃口饭,说句话,我都会觉得喘不过气,我自己也说不出是什么原因,我只是觉得我很不开心,很想离开,你明白吗?”
电视屏幕上,只有少霞那一张放大了的脸和空洞无奈的眼神,她不知道为什么她的婚姻会变成这样子,我想这也是很多妻子的心声。记得很久之前有看过一个访问影星林心如的报道,其中有一段提及到她的父母离婚的经过。虽然是网上流传的故事,但是我觉得还是值得看一下。
林妈妈是那种下楼倒垃圾也要穿戴整齐的精致女人,她跟丈夫提出离婚那年,林心如12岁。因为林爸爸经常往她养的兰花里弹烟灰、扔烟头,多次劝阻无效。亲友来规劝,她只有一句话“他人很好,只是过不到一块去”。林心如的外婆甚至气愤地骂她 “你就是书读太多,事儿就多了”。在外婆眼里,她的女婿高大英俊,能赚钱,孝顺顾家,反而是女儿任性自私,不考虑孩子和父母的感受。她也很难理解林妈妈痛诉林爸爸的那些如不爱洗澡、衣服袜子乱扔、吃饭狼吞虎咽、没空陪她、记不住她生日、纪念日等等的习惯。外婆觉得这哪能算是毛病,男人不都是这样的吗?林心如至今还记得妈妈带她离开家里的时候,流着泪跟她说的一句话:“希望你能理解妈妈,一辈子,太长了。
后来到林心如16岁的时候,继父出现了。个子不高,相貌平平,但整个人看起来干净清爽,笑起来很温和。他会为林妈妈的花花草草换上漂亮的花盆,给她新买的淡绿格子桌布配上了新的盘子碗筷,为她的红色连衣裙选一双乳白的方跟的皮鞋。他会拉着她的手一起去江边散步,看夕阳和日出,去湿地公园拍摄花鸟,告诉她每一种植物的名字和故事,带回几根掉落的树枝,回家后插在古朴的花瓶里。在林妈妈推出新菜谱的时候,穿戴整齐,端坐在餐桌前等待品尝新的美味。会在林妈妈生病住院的时候,放一束百合在床头,水果切成小块放在绿色的搪瓷碗里,然后坐在床边为她读书......
婚姻是一辈子的事情,一辈子,是真的很长。如果我最珍爱的东西,你却觉得它一文不值,不但不爱惜,还肆意破坏,这是对我极度的不尊重。每个人喜欢的东西不一样,如果做不到和我一样喜欢,但最起码要尊重我的兴趣爱好吧。生活还是需要一些仪式感的,如果两个人生活在一起,没有温暖,没有感动,没有惊喜,没有生活的层次感,那和搭伙过日子有什么区别呢?婚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旁人说再多也不是自己的的亲身感受。爱,不能将就。
分居生活开始,少霞搬去了妇女宿舍。原来她也很害怕,毕竟已经几十年没独自生活,也没有出来工作,她习惯了那个家。她看到一起住宿舍的其他妇女朋友都很独立,什么问题都可以自己解决,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还好在舍友的鼓励和帮助下,她慢慢去学习,慢慢去适应一个独立女性的生活,逐渐生活过得还挺开心的,人也自信了很多。
大声公还是那样,照样在家乱扔垃圾,不做家务,家里乱糟糟的也没人打扫。有一次大妹回家,照例他们俩也是大吵一场,女儿质问他:“在这个家里面,你从来都不会关心我们,有什么事情你只会骂我们,你到底是为什么要结婚生子,是因为想要一家人开开心心共享天伦,还是只是想有个家给你说了算,有人给你骂?”然后摔门而去。
可能是这一句骂醒了他,也可能是那个乱七八糟的家实在太难忍受,晚上他和儿子去喝啤酒宵夜,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我出来工作,在外面受气了,但是却不敢在外面发飙,只能回到家里发泄到你们身上。我觉得自己在外面工作很辛苦,回到家当然是要享受一下的,能够养大你们三个子女,我觉得自己还是不错的。但是想不到,我这样对你们的影响这么大,我真的很后悔,好好的一个家,给我搞成这样。”
有一天细妹放学回来,发现家里干干净净,饭桌上还有香喷喷的饭菜,她马上大喊:“是妈咪回来了吗?”这时大声公从厨房出来,原来家务和饭菜都是他做的。但是细妹却说:“哦,原来你会做家务和做饭的?你会做为什么从来都不做?整天都要妈咪做得这么辛苦。”大声公尴尬地笑了笑:“我以后会多做点的了。”
少霞去大妹的住处探望,大妹问妈妈:“其实,我想问你好久的了,为什么爸爸这样的人,你会嫁给他,你喜欢他什么呢?”回想起当初结婚的时候,大声公对少霞说会一辈子照顾她,不让她受苦,还隔空对她早逝的妈妈喊话,说一定会好好对少霞,让她放心。少霞说:“其实刚结婚的时候,你爸对我也很好的,对家里也很有责任。但是,人总是会变的,尤其是当你面对生活压力的时候。但是不论现在变成怎样,也不能把过去的感情都抹杀了。其实,现在我们分开生活,我都有想,我也不能一味地怪他,我们去到现在这个地步,其实,我自己也有责任。如果我能好好的敞开心扉跟他沟通,而不是什么都放在心里,可能结果会不一样。我最内疚的是,因为我不会处理和你爸爸的关系,而影响了你们几兄弟姐妹......人生总会有些遗憾的,经一事长一智吧。我现在挺开心的,学到很多新的东西。”
还好,他们俩都在这次婚姻的危机中,反思了自己不对的地方。最后,大声公会穿戴整齐,买一束玫瑰去探望少霞。在全家看完大妹的摄影展之后,还一起重拾了当年他们谈恋爱时经常做的事情——踩单车。有时候,人都是在失去了以后才知道珍惜,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这么幸运,可以重新再来,很多时候,错过了就是一辈子了。镜头里交替出现大声公和少霞现在的和当年的踩单车的样子时,就好象走过时光,他们从没分开过。
今天的你,还记得昨天的你们吗?不知道情侣们都有没有问过自己这个问题。还记得当初是什么吸引了你?是什么让你们走到了一起?你们曾经向往的生活是怎样的?
写到这里的时候,窗外传来了小区不知哪房哪户的,大概是一对夫妻的吵架声:“我每次叫外卖都会问一下你吃不吃,想吃什么?你呢,每次都是自己叫,从来不问我。今晚,大家都没有吃饱回来,我去洗澡,你却叫了个外卖自己吃,你有没有想过我?在你心里到底有没有过我?”这句灵魂的拷问,不知道这位女士是到底在心里憋了多久,才终于在今天爆发了。男士的声音没有听清楚,或许是在吃东西,或许含糊说不清,或许根本就不想回答。
恋爱很易,婚姻却不易。它真的需要我们付出全部的爱和耐心,责任和承担。需要我们为了共同的家相互迁就和包容,需要我们有共同的步伐。我走慢了,你愿意停下等等我,我看到你在等我,我会加快脚步追赶上来,如果你愿意伸出手向我走来,牵着我一同前进,我就相信,我们一定能走到我们幸福的彼岸。
有人说最好的爱情就是你在闹,我在笑。看完这个剧后,最好的爱情大概就是凯琪的外公外婆这样的吧。外公和外婆大概已经有七十多岁了,唯一的女儿居然比他们先走,外公有脑退化症。有一天外公忽然不见了,全家人都出动找他,找到他的时候外婆生气极了,一个劲地骂他。原来外公早上听到外婆有几声咳嗽,就想着去买个润喉糖给她吃,谁知道却迷路了。外婆接过外公的润喉糖,虽然还是在骂他,但是脸上却有小孩子般开心的笑容。
凯琪很担心两老照顾不好自己,说要和子朗搬去跟他们住。外婆却拒绝了,她说:“没关系的,这么多年,我们习惯了两个人。如果照顾不好他,我们就一起搬去老人院住。其实住哪里都没所谓,只要我们两个在一起就好了,有一天两脚一伸的时候,有他在身边就好。”外公傻傻地看着外婆,脸上是甜甜的笑容。
愿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最好的爱情,就好象剧里主题曲唱的那样:“共你一起,每一天,每餐如同盛宴。度过十年,如路中初见。用爱开始,每一天,白发也稀疏未相厌。无什么亮点,仍值得幸福,永未变。”
榴莲喜欢分享各种有趣的观点、生活里的点滴,很高兴得到各位的喜欢,也十分感谢各位,条友们动动发财的小手点个关注点个赞嘛!
今日话题:汉族人的基因有哪些特殊的地方?
嗯,以前嗤之以鼻的,现在真香!
没把你熏晕了?[偷笑][偷笑]
我们没有纯粹的足球,都是人情世故
没有狐臭的确是高级优秀
勤劳,聪明,能干。几千年灾害战争过滤出来的战斗民族
汉族基因有多强大!
国人是看着比较小,也不怎么显年龄,他们国外人容易显老
到越紧急的事情,例如受到威胁时,反而越冷静,反应比平时快,力量也比平时强
汉族人唱歌跳舞基因天赋整体缺乏,别的国家或民族一喝完酒或节日都载歌载舞,咱们是唠嗑吹牛。还有汉族人不善踢球,世界上但凡足球踢得好的国家都善舞蹈,像桑巴舞的巴西,探戈舞的阿根廷,拉丁舞的南美洲列国。
最强基因就是种菜,也就是建设能力,这是自力更生的最大体现,与游牧民族和海洋渔猎民族那种的到处劫掠、无法自力更生的,有本质区别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法呢,欢迎讨论区留言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