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胭脂狐臭(什么是胭脂痣)

时间:2024-03-20 15:32:22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女人到底有何区别?一个阅历丰富男人的感悟

首先,从直观看,女人给男人的直观感受不同。

她们相貌不同、穿着不同、打扮不同、眼神不同、胖瘦不同、高矮不同、肤色不同、发式不同等等。

就像走进百货商场五颜六色、各种款式、眼花缭乱的服装展示区,你到底喜欢哪个?哪款顺眼?哪款适合你的身份?自己能接受什么价位?当然要看你的第一直观感觉和经济实力了。

再优秀的女人也有缺点,有的女人乍一看非常漂亮,但是细细端详会有很多缺陷。有一种女人耐看,乍一看是个平常人,但是越看越感觉好看,越看越感觉可爱,就是农村俗话说的“耐端详”。

女人随着年龄增长外表会发生很大变化,有人“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也有“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寒颤”。

有的女人婚前非常漂亮,但结婚或者生产后,身材会变得消瘦或者臃肿,皮肤会变得粗糙或者细腻。而有些本来长相平平的女人,本来长得很“柴”,结婚后皮肤丰满、气色红润,越来越有韵味,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身边这种例子很多,细心的朋友可以观察一下。

每个人的审美观都不同,女人到底美不美?要看男人的直观感受。

在古代是靠面相选择女人的,他们认为面相的好坏关系着一个人的性格命运的好坏,因为面相关系着一个人的命运,所以面相好的女人自然命运也会很好。

古代认为女人面相好有以下特征:头圆额平、骨细肉滑、发黑唇红、眼大眉秀、指纤掌软、纹如乱丝、语声小圆、清如流泉、樱桃小嘴、笑不见睛、口不见齿、行步详缓,坐卧端雅、神气清媚、皮肤香洁。

有富贵相的女人特征是:下巴丰满圆浑、眉眼浓淡相宜、颧骨平满、两耳厚大耳垂有肉、耳高于眉、鼻梁丰隆鼻直有肉。

有人把现代面相好的女人也列出十大标准:声音柔和、柳叶眉、眼神清澈、唇红齿白、耳坠厚大、鼻子高挺、毛发柔细、田字脸、人中清晰、下巴圆满,其中它忽略一个最主要标准就是女人的嘴唇。

俗话说“男看鼻子,女看嘴”、“男人嘴大吃四方,女人嘴大吃爹娘”,老话说女人嘴大没有福气。

“樱桃小嘴”是指嘴形尖小饱满,双唇像樱桃一样红润亮泽,因此“樱桃小口”、“小噘嘴”的女人才是极品。

区别二、性格不同。

女人性格类型也非常多,有人把她分为十二种类型,也有人把她分为二十四种类型。

概括分析,女人大致上分外向型和内向型两种。

外向型具体可分为张扬型、泼辣型、智慧型、豪爽型、能言善辩型、胡搅蛮缠型、自信型,处处有理型。

内向型具体为内敛型、文静型、愚昧型、智慧型、羞涩型、固执型、钻牛角型等等。

以内向、外向去区分每一个女人,并不是很严格。

有些女性格虽然外向,实际生活中却感情却十分细腻,感情世界里却温柔似水,也有个别性格外向的女人,实际生活中“关键时刻”倒是像“一头xx”,与其外向、开朗的性格相比判若两人,让人感觉很乏味。这种女人初见就像一壶开水,实际生活中却是一壶白开水。

而有些女人看似内向,表面文弱、安静,但在感情世界里却是烈火炎炎、激情澎湃、近似疯狂,又抓又挠又咬,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闷骚型”。这种女人初见看似就像一壶凉水,一旦烧热就会沸腾无比。

因此,世界上根本没有两个外表与性格相同的女人,绝对不能仅仅从性格内向还是外向来识别、判断一个女人。

区别三、内涵不同

性格张扬的女人一般虚荣心比较强,喜欢卖弄、显示、化妆和穿着,喜欢吸引异性的注意力,这种类型的女人一般比较物质,一般不会把感情看得太重。

智慧型的女人比较有心计,不会轻易被男人的花言巧语所哄骗,一旦上手就会很难缠。

能言善辩、胡搅蛮缠、处处有理的女人可以算作一类,她们都是嘴上不吃亏,但是也有很大区别,属胡搅蛮缠和处处有理的女人难对付,生活中她永远都是对的,错误永远属于对方,就算自己出轨,也会把帐记在男人身上,娶了这样的女人一定要做好忍辱负重、逆来顺受、忍气吞声的准备。如果你想辩解、抗争,家庭过日子必定是“鸡飞狗跳”、“一日不得安宁”。

相比之下,文静、智慧型的女人,温顺、体贴最适合做妻子,但是娶了这样的女人,你就不要动任何歪心思,这种女人能从男人的眼神、神色就能发现变化和秘密,也就是俗话说的“第六感管非常敏感”。

有内涵的女人就像一瓶老酒,在一起时间越久就越品越香、越有味道,让人难舍难分,这种女人会把感情看得很重,会与相爱的男人不离不弃、生死相依。

区别四、体味不同,嗅觉感受不同。

很多动物是通过嗅觉,感知周围的环境,寻找异性配偶的,特别是在引诱、觅食、避敌、导航和维持群居的动物社会等方面,气味的作用尤为重要。

很多动物是通过嗅觉交换信息的,嗅觉对它们的生存起着重要作用。

人属于高级动物,嗅觉能使人的感受更加细致入微。

中国有句俗语:“一窝的狐狸不嫌骚”,假如你第一次迈进别人的家庭,就会发现每家每户室内的气味都是不相同的。

受到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影响,每个人身上都会有自己特殊的气味,气味大小不一,有的气味重,有的气味轻一些,一般自己是闻不到的。

男人和女人能走到一起,除了视觉、感觉,嗅觉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人对气味是非常敏感的,有的女人喜欢男人抽烟喝酒,有的女人对烟味、酒味,甚至口腔气味非常敏感,还有的女人身上有腥味、骚味、呛人的胭脂或者狐臭等味道。假如两个人没有缘分,彼此靠近时,女人身上的气味都会让男人反感而不舒服。

有句俗话叫“臭味相投”,只有对彼此身上的气味不反感,才有可能最终走到一起。

另外极个别女人身上有天生的自然体香,它能激起到男人的欲望,如果男人身上同样有吸引她的荷尔蒙味道,两个人就会彼此吸引、如胶似漆、生活甜蜜。

女人之间的区别最关键的是第五条,这里面大概也要分十二种类型,但无法用文字在这里表述的。

总而言之一句话:现实生活中,什么样的鞋子才最适合自己?鞋子穿在自己的脚上,舒服不舒服?合适不合适?只有自己最清楚。

鞋子样子好看,穿着夹脚不舒服不行,穿着舒服爱出脚汗或者容易漏脚趾也不行。

没有任何阅历的男人,总爱讲“衣是一样的衣,模样论高低!”,那只是纯属主观猜测罢了。

无论从直观,还是从感官角度来说,女人和女人之间有着天壤之别,并不是一篇短文就能解释清楚的。如果细细道来,恐怕需要写一本厚厚的书才能说得清楚。

夏日高峰南京地铁生存攻略

今天上班

你是不是又历经了一场地铁生存考验?

在南京,有个久盛不衰的话题,叫

挤!地!铁!

没有经历过地铁高峰期的折磨

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在南京生活上班!

放眼全国

据2016年地铁站客流量统计报告

南京地铁日均客运量高达298万!

【 绝命柳洲东 】

【 马群大冒险 】

【 沦陷油坊桥 】

【 决战新街口 】

……

地铁十分钟,进站一小时

江湖有言,北京天通苑,南京柳洲东

在早高峰的柳洲东路,看着一班班地铁在眼前驶过,你的内心是否是崩溃的。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上班迟到扣钱的压力让你心急如焚。

在黑压压的人群中举步维艰,你觉得自己像罐头中的咸鱼。

总有一些功力深厚的大叔大娘让你感叹,唉?怎么刚才还在我后面,一转眼就挤到队伍前面了。

别怀疑人生了,没有挤上地铁,一切都是白搭!

根据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的原则,直走是最快的,但在地铁早高峰想都别想。

跟我学,迈起魔鬼的步伐,在拥挤的人流中见缝插针的游走。

S型、T型、L型走法经验证最有效率,切忌边走边低头看手机,因为你会错失许多钻洞的良机!

排队,是一门玄学

圆通站有位敬业的大叔,每天上班下班都能听到他用大嗓门充满魔性地喊着:“往前走走,中间人少!”

你以为人少就可以早一点上车吗,实际上队伍的长短并不能决定进车厢的顺序!

选好队,选好队,选好队,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要知道,有的车厢内本身人员过满,到站门一开,里面的人出不来,外面的人也进不去,此时更是地铁骂仗的高发期。

“你知不知道先下后上啊,有没有社会公德啊!”

“挤什么挤,挤什么挤,急着投胎啊。”

因此,职业的“挤手”需要在排队时迅速瞄一眼车厢内的人流量和排队人数比,计算出性价比最高的那个队伍贴上去。

如果,你所在的队伍有个年轻力壮者做排头,他目光坚定,没有托儿带口,甚至学会把双肩包背在胸前……

那么恭喜你,跟着他站队,你只需要裹紧包包,站在队伍的中间,低着头,然后就会像坐手扶梯一样被送入地铁里。

车厢,人间的炼狱

在冲过了“重重关锁”,终于被推上了车厢,你以为就松一口气了?不!考验才真正开始!!!

车厢里,不是被推到门边像蜘蛛似的趴着,就是被挤得双脚离地、悬空定格……别问我为什么知道……

这里有味道十足的胭脂水粉狐臭味,这里有湿气充足的汗水雨水花露水。

有些人被挤得晕倒了,有些人被挤得要哭了,可是又能怎么办呢?

无论是别人踩到了你的脚,胳膊压到了你的脸,皮包戳到了你的背,你都只能忍着,你挪不动,别人也挪不动。

千万别带上耳机听音乐!千万别抱着手机打游戏!

不管是奥体东,还是油坊桥,百家湖,南京南……在拥挤的地铁里,手里尽量别拿任何东西!

耳机线会被别人衣服挂住拉断,包包会被车门卡住,用肾换来的iPhone一旦落地,别想弯腰捡起,遇上开门时会被奔流的人群踩碎,或者从缝隙掉落到列车轨道里……

你唯一要做的就是踮起你的脚尖,捂住你的鼻口,两眼盯住报站牌,祈祷着自己能够活着离开。

再一次被人潮支配的恐惧

每当车门打开,你不得不再次面对滴水不漏的人墙。

人生的痛苦有很多种,在高峰期的1号线坐过站能排到前十。

要坐回去,必须下楼,跑到站台的另外一边去,再重新折腾。上班迟到会扣钱,这个月的全勤奖也要泡汤了。

所以当地铁提示音告诉你前方到站的时候,你一定要扫视车厢里所有即将下车的人群。

找到一个宽阔的胖子,身高不重要,但一定要是胖子。

默默地挤到他的身后,紧跟他的步伐,借着他宽阔的身躯,推开妄想先上后下的人海,方能顺利突围。

接下来,你是否也被熙熙攘攘的人群堵在了新街口的24大出口之间,焦急地寻找出路。

请记住,东北方是人生的目标,德基广场;西南方是美味的追求,明瓦廊。把握住这两个方向,你就不会迷失在新街口。

终于,你得以用最短的时间到达公司,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原理,路上花的时间越少,工作时间就越多。

“每天省下20分钟,一年算下来就是120个小时,等于比别人多工作了5天!”

走向职业巅峰,实现人生理想,不再是梦想。

传说装备,一秒满级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挤不完的地铁

如果你想在地铁江湖中呼风唤雨、睥睨群雄

那还得拥有一身传说级别的装备

你可以穿上这双半米内让人不敢靠近的鞋子

选一款生人勿近的面罩

表达高冷的蔑视

这条特别的裤子让咸猪手远离你

武装到发根以展现威慑力

让他未伸手就感受到肉疼

你也可以穿上特制的护甲

以及,让他掀开你裙角的瞬间迅速石化的防狼底裤!

浓密到让男人都自惭形秽的防狼袜!

或者像这样全副武装

夏日南京的早晚高峰

地铁站台上风儿好喧嚣

软件大道站码农的“猿生态”气息

草场门站小鲜肉叛逆文艺的气息

夫子庙站秦淮小吃的味道

学则路站青春飞扬的味道

珠江路站糖果的回忆

南京南站博爱的感悟

……

今天你挤地铁了吗?

内容来源:南京全接触

通勤3小时+,穿越大半个深圳去打工

在地铁车厢里喘不过气,才是真实的生活。

文 | 小玉

编辑 | Suma

白天在南山高新园的写字楼当码农,晚上回到宝安坪洲的出租屋,为了少花钱也能住得稍微好点,深圳上班族刘斌从两年前开启了单程超过60分钟的“极端通勤”模式。

一天两趟,日复一日,每天用1到3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消耗在路上,深圳打工人们的通勤消耗背后是最真实的生活压力,是权衡过后的无奈。

01

用时间换空间

包括刘斌在内的很多深圳打工人,也想住公司附近,早上舒舒服服吃个早餐,慢悠悠出门上班,可收入高的工作往往在深圳“黄金地段”,相应的高租金并不是谁都可以负担得起的。

同样是合租房里的单间,在他上班的南山科技园附近动辄三四千,沿着一号线往外走到坪洲甚至更远的固戍,房租一下能降到一千多。

去年底,刘斌从固戍搬到了坪洲片区,每个月租金贵了几百块,为的只是节省上班通勤时间。不料2021年3月下旬,1号线早晚高峰期间的“西乡区间”被取消了,他在坪洲站排队的时间比之前住在固戍的时候还长。

▲图源/微博/网友

“地铁到固戍站就挤满了,到西乡站再勉强挤上来一点,到坪洲基本就挤不上了。”每个工作日早上,刘斌6点半起床,但早高峰的坪洲站排队至少百米长,挤在人群里缓缓移动,幸运的时候也要排半个小时。有一次,在坪洲实在排队动不了,他又走路去西乡,然后西乡也动不了,这中间还浪费20多分钟。

对刘斌而言,每天早上进入地铁站只是第一道关,更难的是上车,等三四趟车挤上去算幸运。有一次,刘斌足足等了六趟车,眼看辛辛苦苦的全勤奖要泡汤了。结果第七趟车,身后一股神秘的力量将他成功拱上车去.....

如果你也在3月的微博热搜中见到“深圳地铁坪洲站拥堵”,一定不会忘记当时密密麻麻的地铁站,和诸位在场“历劫”的网友调侃。

在宝安,除了固戍站 ,西乡和坪洲地铁站是早高峰人流量最大的地方。当初,深圳地铁1号线设置西乡到罗湖段区间车,正是为了方便这部分打工人的早晚高峰乘车。3月,深圳地铁1号线取消西乡到罗湖区间段,依然是为了提高整条线路的运能。

地铁1号线是深圳客流量最大的线路,公认拥堵的站点还有车公庙、世界之窗、老街。

02

“气味炼狱”

如果说1号线是最拥挤的线,住在龙华的晓雯头一个举手反对。

她眼中的1号线发车频率高且线路长,全程通勤的并不多,即使人流量最高,也远远比4号线舒适,“4号线短促,车少,早晚高峰期简直就是地铁炼狱”。

晓雯体验过的4号线在早晚高峰期几乎全线都堵,包括梅林关前八个站,民乐、白石龙、深圳北、红山、上塘、龙胜、龙华、清湖,能顺利上去的也只有起点站。

为了能有个落脚的地方, 晓雯每天7点半准时到达龙华站后会先乘坐反方向到清湖,再从清湖坐到会展中心,上车后迅速往车厢右边的闸门边移动,因为根据她的经验,右边的闸门只会在会展中心前三站开启,门边这个位置“最安全”。这也算是混迹4号线多年修炼出来的挤地铁秘笈了。

晓雯觉得4号线最拥堵的是深圳北站,“去年6号线运营以后更堵了”。上车的时候,人们踏着小碎步走,一眼望穿仅仅几米的路却走了十几分钟,卡着车门最后一秒强行而入,包包、衣服被夹都是常有的事。

车厢里有味道十足的胭脂水粉狐臭味,有湿气充足的汗水雨水花露水,而她唯一要做的就是踮起脚尖,捂住鼻口,两眼盯住报站牌,祈祷能赶紧离开。

有时候,晓雯在车上看到没人让座的小孩、席地而坐灰头土脸的工地民工、还有穿着衬衣西裤谈着几个亿生意的金融工作者.....她会忍不住想“这可能是全深圳幸福指数最低的一条线,而我身在其中”。

03

每天通勤3小时

在深圳跨半个城市上下班的人也不少。佳佳就是在福田上班,龙岗住。原本租住在环境好点的小区房中,但房租越涨越高,佳佳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随后她搬出小区房,搬进现在居住的地方,每天跨越半个深圳去上班。

住在龙岗的优点,就是房租便宜。独立单间,带厨卫,含水电,房租每月1000块左右,不用和别人合租,佳佳有自己的个人空间。这个价格在福田,是不可能有的,在福田稍微好一点的单间每月3000块以上,即使合租便宜点也要2000。


至于缺点,就是上班实在太远了,佳佳每日花在通勤上的时间在3个小时左右。

早晨7点出门,到了晚上,她和写字楼里所有人一样,拖着疲惫的身躯把自己裹入人潮,像丧尸一样回到龙岗,此时已经是晚上10点了。

来深圳三年,她对这座城市的了解,仅限于地铁和公交班次,每天不是在公司就是在上下班的路上;她也不曾漫步夕阳下,惊喜地撞见龙岗中心公园的湖光山色、亭台楼榭;不曾在大运中心体育场馆看一场大型的演出和体育赛事,更不曾在星河COCOPark、布吉万象汇逛过一次街,购过一次物。

超长的通勤挤压着她对于美好生活的感受力,抬头看城市高楼大厦,不过是虚妄的繁华,在地铁车里喘不过气,才是生活的真实。

04

巨形盒子里也有温情

不过,就算在地铁里被挤得面目全非,这个彰显着人生百态的巨形盒子里也有温情。

一次在早高峰地铁中,佳佳突然严重低血糖,晕到蹲坐在地上,幸好保安哥哥发现及时,端了热水拿来王老吉,热心大姐还跑去7-11给她买巧克力。

地铁就像城市的骨架,通过修建地铁,城市迅速扩容,“极端通勤”也就成了大城市的通病。

其实,深圳地铁的拥挤程度和国内很多城市比真是小巫见大巫。

去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了《全国主要城市通勤时耗监测报告》。报告计算了36个城市的单程平均通勤时耗、通勤人口比重分布等等数据。结果发现:中国36个主要城市的平均通勤时耗36分钟。北京达到了11.1公里,平均耗时47分钟。青岛、天津、成都、南京、重庆的极端通勤人口比重也比深圳和广州大。

一位长期生活在北京的深圳人回忆,当年他每天从传媒大学去百度实习,平均等五趟才能挤上车,从出门到入门要四个半小时。他体重76公斤,某次高峰期1号线,居然被挤得双脚悬空的状态下,位置前移了近1米。

无论在北京、深圳还是以人口密集出名的东京,尽管地铁的拥堵会带来安全隐患,而且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多郁闷,然而对生活在繁忙都市圈的工作者来说,地铁代表的是时间,是效率,是确定性,而这些特性是其他交通工具所无法取代的。

于是,即便如此拥挤,地铁依然是大部分打工人最优先的选择。即使人们已经被挤得昏天黑地,却也有人抓紧每一分的时间进行业务商谈,艰难地举起电话,在轰杂的地铁里迫切地完成一桩生意。

这时拥挤的车厢不再像一节节奔跑的沙丁鱼罐头,每个赶地铁的人也不再像一只奔跑的沙丁鱼,他们的共同标签是“活力”与“干劲”。

排版 | 不慌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