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发挑战赛#
写在前面:表妹年轻时没能和初恋对象在一起,只是因为一次访亲。
我的一个表妹,初中毕业,上学期间也曾有过一位两人都心心相印的初恋对象,毕业以后工作几年,到了婚龄,家里老是催着去相亲,表妹长相小巧玲珑,为人机灵,会办事,上门说亲的不说是踏破了门槛,也是每天都有吧,俗话说得好好,一家有女百家求。
但表妹由于有了自己心仪的对象,迟迟不肯松口,之所以不说,也是因为知道男朋友家里穷,估计入不了世俗的家长们的法眼。
眼看着父母大人为自己热情的张罗着相亲,硬着头皮说了这桩事。
我姑父姑母也是没办法,拗不过表妹,就只好同意了,我们那里有女方在婚前到男方家上门访亲的做法, 不知道友友们那里有没有,而且,奇怪的是,访亲不是到男方家里坐一坐,喝喝茶,聊聊天,了解对方家里的情况,并同时介绍自己的女儿等,这些统统不做,而是先到周围左邻右舍的访访,据说这才是正宗的访亲。
也不知道哪位老祖宗想出来的孬办法,也没被移风易俗掉,至今还在农村盛行。
那么访亲主要是干什么呢?访亲主要向同村人了解男方家的家庭情况。例如男方在村里的人际关系,是否有遗传病史、家中有没有无外债等。所谓的遗传病,我听得最多的是,就是对方家里不能有狐臭,好像这个农村人特别介意,据说也能访亲的时候访得出来。一旦访出问题,茶就不喝了,更不聊天了,就是没有下文了,直接打道回府,一桩婚事就此夭折,简单粗暴吧。
对表妹初恋对象家的访亲真的出问题了,倒不是有狐臭,是左邻右舍其中一位邻居对姑父姑母说了男方家的不好,姑父姑母由此断定男方家人缘不好。
现在想来也是可笑,和一个邻居不好就是人缘不好啊,也有可能是那个邻居人品不好的导致男方家不愿意深交呢,你说我不好难道就真的是我不好吗?
也真是佩服这样的混账逻辑竟然还在农村大行其道,一桩美满姻缘就这样被棒打鸳鸯。
后来,表妹就在愚昧的姑父姑母的安排下不情不愿的结婚了。
姑父姑母不能理解,爱情能当饭吃吗?有情真能饮水饱?真是天真可笑,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后面笑,老旧的姑父姑母当时竟然还有这超前的思维,估计也是穷怕了。
不过,后来发生的事证明姑父姑母错了,那是后话,有空的时候再讲出来。
写在最后:婚姻大事是自己人生中最大的事,堪称女人的第二次投胎,况且以后的日子是小夫妻俩一起过的,父母的话只能做参考,切不可盲目听从,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旁人的意见只能做参考,万万不能全盘交由他人做主!
友友们,您说是不是?
在兴化,就婚姻程序而言,一直以来都是先订亲后结婚。订亲就是婚约,虽然不受法律保护,但是,一旦订了,双方就视同“生米煮成熟饭”一样,不得反悔。过去的订亲,主体不是男女双方,而是由媒人撮合,父母作主,最后还得请瞎先生“合婚”说了算。
“媒妁之言”不可无。民间有“男女非有行媒不相问名”“男女无媒不交”“女无媒不嫁”“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等古训和俗语,从中可见媒人的作用不可低估。过去没有婚姻介绍所,但也有从事撮合男女婚姻的专门人员。男女之间成亲,如果不用媒人,本人或家人主动出击,就是犯贱,别人会把你看扁。俗说,“媒人是个戥子”,有道德底线的媒人必须考虑“门当户对”,把握好男女双方的情况进行谋合。社会上也不乏好吃做媒、做谎媒的,但最终总会露馅,被人家骂一辈子。媒人的工作从订婚前一直做到结婚,来来去去两头奔,要吃三十六顿,新娘子进了房,媒人才撂过墙。
“父母之命”不可违。过去,儿女婚姻都是父母作主,即便之间有着“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自己也不得擅作主张。旧社会,男女青年订婚很早,有的甚至指腹为婚,人们很信奉“千年姻缘一线牵”。那时的家长考虑的是早订婚,早放心,以解除后顾之忧。也就是说,在孩子们还处于懵懂时期,父母就为他们订下了终身大事。孩子懂个啥呢?能不依靠父母包办吗?过去的订亲不同于现在的婚约,一旦确定,就不得反悔,若要解除比现在离婚都要困难。在我的记忆中,女方家因“毁亲”搬家兵到男方家大打出手、索要巨额“青春损失费”的场面实在令人发指。如今,婚姻自由,情投意合,两相情愿,“我的地盘我作主”,时髦的父母不再干预,至多吹吹风、提提醒,当当参谋,有的甚至撒手不管,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
生辰八字要相配。在媒人的撮合下,双方“明查暗访”,然后就是“小望”,若没有异议,双方出示孩子出生年、月、日、时,男方当场请人写上“口语”。然后,男方家再请算命先生“合婚”,看看两个孩子的生辰八字是否相配。“合婚”依据的是命理,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事情,民间有很多说法。如“蛇缠马脚”“鸡犬不宁”“男大三,抱金砖”“女大三,必讨饭”等等。算命先生还有关于十二属相婚姻相克的口诀:羊鼠一旦休,白马怕青牛,金鸡怕玉犬,龙兔泪交流,虎蛇如刀错,猪猴不到头。如今,订亲仪式没有弱化,但合婚之说不复存在,有人说得很是直接,人配人哪有配不得的?
相同姓氏不可配。以前表姊妹(兄妹、姐弟)订亲的很多,甚至认为是优势,因为“表亲做亲不用访”,相反地忌讳相同姓氏的结合,认为“一笔写不出两个×(姓)字”,同姓就是同祖同宗,就是本家,之间不或谈婚论嫁,否则说起来就非常难听了。如今,反过来了,大家完全认识到了表亲做亲后患无穷,但非同祖同族的同姓结合的已不足为奇。
狐臭底气、地主富家是大忌。过去的婚姻最大忌讳是狐臭底气,因为它关系到子孙后代代代相传,为此,家长要暗访对方的三代。还有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比狐臭底气还要忌讳的是地主富家成份,谁找了地主富农子女将永远背上黑锅,影响自己及子女的前途和命运。过去,因狐臭底气或成份不好而打光棍的悲剧举不胜举,“破锅子对个豁锅盖,弯刀子对个瓢切菜”的无奈绝非个案。
婚姻是终身大事,订亲应该是婚姻的良好开端,切不可草率从事。传统未必全部落后,现代未必全部先进。江苏电视《非诚勿扰》之所以受人青睐,也许正是因为它是古典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体。
(图片来源于网络)
出生在苏北农村,封建又落后,狐臭的方言是“臭骨头”,小学四年级我被班级一男同学骂“臭骨头”,那是我天真的童年第一次听到这个词,只是觉得这是句骂人的话,报告老师,那男生被老师打了一顿。回家吃饭时还把这事告诉了家人,我爸妈、爷爷奶奶都没说话。
后来我妈和我说我这是一种遗传病,叫狐臭。我爷爷、我爸爸都有,她当年要是知道我爸有肯定不会嫁给我爸。这样的话奠定了我日日自卑的童年…
六年级的暑假我去做了汗腺切除手术,医生很黑心,除了医药费在手术前要了两百块红包。手术效果还好,我勤洗澡勤换衣服,也用止汗露,只要不剧烈运动一般不会有异味。初中、高中、大学至今没人发现我有狐臭。
但是那次手术在腋下留下了两条巨大丑陋的蜈蚣疤,虽距今十多年但依旧清晰可见。十多年的每一次在公共浴室洗澡都要注意手臂不能动作过大,从来不敢给别人搓澡只说自己怕痒,从来不敢穿无袖衣服推说自己不喜欢。
在大学和谈了两年的男朋友坦白了自己狐臭手术有疤痕,他说他不介意。但后来因为总总原因分手。毕业后回家工作,一直喜欢一男生,和这男生认识七八年了,高中同学,大学在同一个城市,工作也在一个地方。和他是多年朋友,三观一致,相处愉快,可以一起乘车几个小时有话题,可以半天坐在对面各自看手机偶尔交流几句不觉尴尬,相互鼓励走过了我最艰难的时候,他最艰难的时候,但我始终不敢更进一步,因为我自卑,如果他是男友我不想欺瞒,我害怕我的不欺瞒他会离我而去,他的家庭会逼迫他离我而去。我们这,到了谈婚论嫁那一步都会访亲,顾名思义访问未来亲家有没有传染病、遗传病,我害怕到那时候被拒绝更难堪。
不过我要走了,不久就要离开家乡。有遗憾,因为可能再也遇不到比他更适合我的人,但心怀期望,但愿那里没有这么多偏见。
我想我还是会在婚前告诉未来的那个他吧,他能接受我会心怀感激,他不能接受我也能接受。
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也有狐臭,我会在他童年时期告诉他这不是病不用自卑一定要自信。如果我的孩子没有狐臭,我会告诉他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人无力改变的,尊重每一个人,不要因为别人基因决定的事情去歧视、嘲笑别人,例如腋臭、身高、外貌、残疾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