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黎
何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病医院执行院长,云南省第五届“兴滇人才奖”获奖人。
她是彝族女子,中国皮肤与医学美容界响当当的人物。从医近40年,把全部精力奉献于光损伤性皮肤病基础与临床的研究,其成果惠及了广大患者,成功实现产、学、研、用的有效结合。
她以执着的热爱、医者的情怀,治愈了万千患者,在皮肤医学的领域抒写传奇。
医者初心:无论何时,医生的使命是解除病痛
“我是院长,更是党员,我先上!”今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昆医大附一院发出兄弟科室支援发热门诊、呼吸科的倡议后,何黎教授对皮肤科全体同仁说了这样一句话。
不顾科室领导班子和医生反复劝说,何黎毅然决然第一个报了名。没顾上年迈且生病住院的老母亲,何黎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来到医院发热门诊排查发热患者。何黎说:“有大家才有小家,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如果退缩,那不是好医生。在特殊的时刻,为病人付出一切,这是我的责任和使命。”
仁心仁术,救死扶伤。在工作时间之外,何黎从不忘自己是名医生。
一次出差搭乘飞机的途中,一个孩子突然气道梗阻,随时可能发生窒息。何黎见状后,丝毫没有思量自己的得失,立即前去救助,通过自己扎实的医学功底,解除了患儿危险。
何黎在昆医大附一院皮肤病医院为患者看病。赵琳 摄
许多患者来自全国各地,对历经百般周折还是挂不到号的病人,何黎看在眼里,并为他们加号就诊,经常吃不上午饭已成为常事。
六年前何黎在网上开设实名微博,每晚抽出自己的时间,免费回复全国各地网友的咨询,每晚的回复多达100多条,相当于每天多看了100多个病人,她说“能服务到全国的患者,很欣慰”。现在何黎的微博拥有52万粉丝,曾有人建议她收费咨询,她言辞否决了,她说,开微博就是为了缓解患者看病难、找专家更难的问题。
医者恒心:三十余年潜心研究致病机制,科研成果开创中国功效性护肤品
一名云大的毕业生见到何黎后就哭了,他因面部严重的痤疮而不被某工作单位录用。何黎告诉他,“我能帮你治好!”男生兴奋地当即就把这个消息告诉单位人事处。三个月后男生的痤疮治好了,也进入心仪的单位工作。
类似的病例在何黎的记忆中还有许多,她说,皮肤病不仅是“面子工程”,还会影响患者心理健康,能帮助患者治愈皮肤病,让他们带着一份自信,去为社会创造价值、追求美好的生活,这是作为皮肤科医生最大的欣慰。
能够看好普通医生看不了的病,得益于何黎30余年来潜心研究皮肤病致病新机制,尤其是深入研究光损伤性皮肤病。
目前,我国由日光照射引发的光损伤性皮肤病患者大约有3亿,光老化、慢性光化性皮炎、痤疮、黄褐斑、日光性角化病、皮肤鳞状细胞癌等都属于这类皮肤病。云南地处高原紫外线强烈,光损伤性皮肤病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通过多年的努力,何黎带领团队构建了12个病种5.2万份光损伤性皮肤病大样本资源库,率先发现5个致病新靶点,揭示了光损伤性皮肤病的致病机制,由她主持完成“光损伤性皮肤病防治体系的创建及应用”获得2015年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她说:“要把研究成果转化到病患身上,让老百姓受益。”
何黎在实验室。赵琳 摄
依据光损伤性皮肤病发现的致病新靶点,何黎联合中科院植物所、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公司,从云南丰富的植物资源中筛选出青刺果、马齿苋、滇重楼、滇山茶的植物活性成分,参与研发出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功效性护肤品 “薇诺娜”,其功效和安全性获得国际权威护肤品检测机构认可,并达到国际知名品牌同等品质。显著提高了我国光损伤性皮肤病治疗的有效率、降低了复发率,连续2年销售排名国产功效性护肤品第一名,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
医者爱心:培育学生德才双馨,心血润泽晚辈后生
作为昆明医科大学皮肤性病教研室主任,在从教30余年的生涯里,何黎带出了一支博士占比近八成的专业技术超强的队伍,培养了多名云岭名医、青年拔尖人才,多次奔赴各地州市指导成立当地的皮肤病学专科分会,还组织大讲堂活动,帮助提高基层医师的水平,对云南省皮肤性病学科临床和科研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面对云南人才匮缺,何黎提出“立足云南,服务边疆,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的教学目标,在全国率先“以病案讨论的形式”实施教学,并构建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皮肤性病学教学体系,有效提高了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何黎十分重视疑难病例,她还记得刚进入皮肤科工作时遇到的一个慢性光化性皮炎的病人,经过治疗后回家,但没想到第二年病情发生了恶性转化,病人失去了生命。由于云南地理条件特殊,少见的疑难皮肤病比较多发,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还很欠缺,何黎深深感到作为一名皮肤科医生的责任重大。
何黎带教与学生讨论疑难病例。赵琳 摄
从2004年开始,何黎坚持每周带领科室讨论疑难病例,每月组织全省皮肤科医生开展疑难病例讨论,收集了2000多个疑难病例,主编的3辑《皮肤科疑难病例精粹》,,对每一类疑难皮肤病的临床难点问题、治疗办法等进行了详尽阐述,为全国广大临床皮肤科医师提供了丰富的诊断及治疗思路。
为了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何黎经常让研究生参与她主持的科研项目的申报、实验研究,发表高质量的论文。何黎的一位学生,还在研究生二年级就发表了SCI论文,她说,何老师给了很难得的机会去做研究,收获特别大。
除了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临床能力的教导,何黎还告诉学生要有人文关怀,应当给病人安慰和信心。何黎查房时总是给病人以自信的笑容,并且叮嘱一些诸如保暖这样的问题。
现任昆医附一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的涂颖,既是何黎的硕博生也是助手。她说,十分敬佩何黎老师的敬业精神,正是这些年耳濡目染何黎老师的一言一行,引领着她在皮肤性病学科的道路上走下去。
何黎在为学生讲课。赵琳 摄
给学生上的第一堂课,何黎通常以“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皮肤科医生”为题,用四句话教诲学生:“医者仁心,医德先行。立志行医,技术精湛。治病救人,攻坚克难。立足云南,面向全球。”这四句话存在何黎的手机里,是她一生行医的总结感悟,也是她的理想和追求。
医者丹心:行医报国立心间,用医学造福社会
今年58岁的何黎,荣誉满身,成绩斐然。荣获全国教书育人十大楷模,国之名医,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等称号,参与研发的薇诺娜成为云南大健康产业龙头品牌。这样的成果对于一名医生而言,已经是达到了事业的高峰,但何黎似乎并不想停下脚步。
当谈到将来的愿景,何黎心中依然燃烧着赤子热情。她多次说,皮肤科的发展要立足云南,放眼全球。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光损伤性皮肤病,找出新的致病靶点,更好服务于患者。继续用科技支撑云南民族品牌薇诺娜发展,让它成为领跑行业的国际品牌。为促进云南健康事业的发展,促进云南经济的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
四十载春华秋实,对医学事业的执着追求成就了何黎的今天。面对成绩,何黎说,党和国家给予了极大的荣誉,要怀揣初心,行医报国。
云南网记者 赵琳
伴随着长时间的高温天气,近期各地区终于相继迎来了降温和降雨。面对不断变化的“外环境”,此时节也让很多人群的皮肤健康遭受严格考验。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郝建华主任表示,近期皮肤病高发,需特别注意:
强对流天气下,空气中尘螨、花粉、粉尘、蚊虫活跃,导致荨麻疹、皮炎等过敏性疾病高发;皮脂分泌旺盛,引起脂溢性皮炎、痤疮等的发生和加重;长时间出汗破坏皮肤表面的酸性环境,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趁虚而入,引发癣菌疾病;强紫外线诱发的多形性日光疹、光敏性皮炎等日光性疾病;特别是一些皮肤屏障损伤人群,在不稳定的外部环境下易出现原有皮肤病加重和复发。而随着夏天衣着减少,也给腋臭、疤痕、白癜风患者加重了不小的心理负担……
那么,该如何做好“防”与“治”呢?
义诊
通知
6月9-11日,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王昕教授将在昆明义诊,携手云大医院、昆华医院、昆明市儿童医院5位皮肤科专家,针对夏季常见、多发、顽固性皮肤病,为患者提供科学、规范的诊疗方案,开展疾病防治宣教工作,满足广大患者多层次的诊疗需求,欢迎广大市民咨询预约。
义诊对象:
① 痤疮、脱发、胎记、色斑、疤痕等损容性皮肤病,手足体癣及其他常见皮肤问题的患者;
② 荨麻疹、湿疹、(日光性、颜面再发性、接触性、特应性、激素依赖性)皮炎等过敏性皮肤病人群;
③ 白癜风、银屑病、腋臭、鱼鳞病等遗传性皮肤病人群;
义诊政策:
① 多对一全面精细问诊,由专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② 本次义诊免除所有专家挂号费;
拨打电话0871-65332253报名
义诊专家
(西)(西)医广【2023】第03-03-13号
文本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号观点,也不作为协议要约。本号保留最终解释权,本号不承担法律风险。
三个难忘的云南大学女生
夏超
云南大学迎来九十华诞提醒我,我这个云大学子从母校毕业已经二十年了。在岁月流水长年累月一刻不停地冲刷下,我在云南大学经历过的许多人和事已经在记忆中变得模糊不清甚至从记忆中消逝。但是与三个不知名女生路遇的往事,却至今在大脑中依然清晰。
说来也巧,我与三个女生的几次路遇,通通发生在图书馆、礼堂和东方红宿舍围成的狭小三角形区域内。
我与第一个女生的奇遇故事,发生在礼堂门口。某年的一天晚上,我路过礼堂门口的时候,发现透过外大门上的玻璃,能够清楚看见里面放的电影,声音也听得一清二楚(内大门没关)。我记得当时放的电影是《大决战》之第三部淮海大战。因为对那部电影感兴趣,我站在大门口看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一个女生从西往东走到我身边,对我说:“同学,别在这里看了,我给你一张票,到里面看去吧。”我道了谢,接过电影票,走进了礼堂。我担心电影票有假,可是想看又看不清楚,只好忐忑不安地走了进去。找到电影票指示的排以后,却看不清座号。无奈只好往回走,计划找一个空地站着看。工作人员看见我,打着电筒走了过来,接过票帮我找座位。我非常担心工作人员说我手头拿的是一张假票。好在我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我至今不知道那个女生为什么送一张电影票给素不相识的我。由于当时光线昏暗,我一点没有看清她的容颜。不知道她现在是否还记得自己当年在云大校园中做过的这件事情。
第二个女生与我路遇的地点,在图书馆北侧路上。我当时由东往西走,她则由西往东。我和她一人走在一边,我注意到陌生的她,是因为她离我老远就笑个不停,她笑的动作非常大。走近我的时候,她抬起双手捂住脸,笑着走了过去。我的心中十分奇怪:“她笑什么呢?”环顾四周,发现路上只有我和她两个人。我于是想:“她是在笑我吗?”可是我很快否定了自己的想法。我又不认识她,她为什么笑我?如果她笑我,笑的是什么呢?
更为奇巧的是,过了一段时间,上面的那一幕又在同一个地方原模原样演出了一遍。我于是断定,那个我到今天依然不知道姓甚名谁的女孩,是在嘲笑我。她为什么要嘲笑我?我身上到底有什么好笑的地方呢?由于对她的情况一无所知,所以我只能猜测。这个问题难得了别人,难不住善解人意的我。琢磨了不长的时间以后,我就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她在笑我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事情要从高中时说起。高中毕业以后,我所在的班级有一个女生考上了云南大学。我则因为患神经衰弱症回家一边治病,一边种田。两年后,我也考取了云南大学。进校后,我曾经到她居住的东方红宿舍拜访过她。我那个高中同学活泼阳光,多才多艺,不仅人长得健康漂亮,个子也高(我感觉比我还高一点)。由于父母都是手捧铁饭碗的工人,所以她的衣着非常光鲜。毫无疑问,才貌双全的她是情场上骄傲公主群体中的一员。她的条件如此优越,我的情况如何呢?我除了才华出众以外,可以说是一无是处。因为身体素质不行,我高中时的同学说我在大学里面的体育课成绩,只比两个女同学好。我的肚子鼓起,看上去非常缺乏美感。因为父母都是穷苦农民,所以我穿的衣服又破又旧。我是带着神经衰弱症走进云南大学校门的,难度巨大,任务繁重的物理课程,让我原本病弱的身体疲惫不堪。我的脸上每天挂的,除了病容,就是倦容。我连坐公共汽车时站着的力气都缺乏。我的身上找不到一丝一毫的青春气息。和我的同班同学比,我是一个失败者。更要命的是,我身上终日散发着足以令所有女孩远离我的狐臭味。
对比二人的条件以后,我想每一个人都会毫不犹豫认定:我爱上我那个高中同学,是一件万分可笑的事情。事实上,不说别人,我自己都觉得这件事情异常滑稽。想清楚这篇道理以后,我断定,一见我就笑的那个女孩,是我那个高中同学的同学。她讥笑我是因为她认为我追求我那个高中同学。
我的推测在我去送我那个即将走出云大校门的高中同学的时候得到了证实。那天我跟着她回她宿舍,走到楼梯中间的时候,迎面下来了那个一见我就笑的女孩。我猜测她又要笑我了。我的高中同学和她道别的时候,我就看到她强忍着未笑。可是才一走过我的高中同学的身边,她就当着我的面,毫不遮掩地开怀大笑了起来。
让我倍感心酸的是,那天前的一天,我又发现了一个和她有同样心思的女生。事情发生那天下午,我吃了晚饭以后就去东方红宿舍拜访我的那个高中同学,想在她离开学校前与她道个别。我看到她的宿舍门口有一个女生正在吃饭,就向她打听我的高中同学。她满脸诧异地说:“刚走啊!”我想起刚上楼梯口的时候,有一个女生背朝我沿着长长的走道向东走去,就问:“是不是我刚才见到的那个?”女生答道:“那就快去追呀!”我感到她的话里含有强烈的嘲弄意味。
令我哭笑不得的是,那个时候我已经心有所属。有一次我和我的女朋友从东方红宿舍楼下走过的时候,还向她提议一起上楼去拜访我和我的女朋友的这位高中同学。只不过由于她拒绝而没有成行。我感觉我心中没有对我那个高中同学加大学校友的女生产生过一丝爱意却遭人嘲笑是一个天大的冤案。可惜我明明知道自己被人误解却无法表白。
在云大校园中与三个素不相识的女生路遇的往事,过去是我云大生活的一部分,现在已经成为了我生命的一部分。这些往事将长久记在我的脑海之中,直到我生命的终点。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