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亮简介
萧红亮,笔名曾用“萧潇”,磊石轩主。湘潭人。大学文化。1984-1985年,随蔡德林先生学岭南山水。1992-1993年进修于中国美院国画系,受业于叶尚青、马其宽、徐家昌、毕彰、闵学林、田源、顾震岩、彭小冲诸位先生。2009年起随周宗岱先生研习中国传统山水画。
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湘潭市文艺人才扶持一百工程首批入选人员名录。齐白石纪念馆特聘画家、湖南日报美术馆特邀艺术家、长沙民革中山书画院画家、长沙简博画院画家。先后曾任湘潭国画艺委会主任、湘潭美协主席团成员、湖南省花鸟画协会理事、湘潭花鸟画协会副主席。
从1997年起,先后在湘潭、长沙、四川举办个人作品展。出版有《中国画技法丛书 牡丹》《当代中国画库花鸟 萧红亮》《长沙画院萧红亮作品集》《从艺四十周年 萧红亮作品集》《视野中的风景 湘潭美术卅年散记》等十余本个人作品集。作品入选《当代写意山水画》《中国当代绘画经典系列》《道法自然 名家山水写生》《灼灼其华 名家写意花鸟》。
丈量高贵与庸常的不仅仅是脚步
—浅谈红亮兄的绘画艺术
文/陈小奇
入秋的蚊子,身子变得魁梧、笨拙、饥渴、闷骚。在你的身上,觅得一块肌肤,亲一口,便隆起一个红包,又痛又痒,半世不得释怀。“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过寒潭,雁去而潭不存影。”前者庸常如我,后者高贵如禅。庸常与高贵之间到底有多远呢?
窃以为,丈量高贵与庸常的不仅仅是脚步,有的用毛笔、宣纸和丹青。譬如,红亮兄。红亮兄敦厚、朴实、智慧、温和。能诗文,善画山水花鸟。开口说话便先会有一串朗朗的笑声。
匪夷所思的是,这样一位才华洋溢的、颇具人格魅力和艺术才情的画家,其实,他谋生的职业是一个大型国有企业的财务总监。
记得庚子大疫之年,红亮兄蜗居家中作画。写了如下一段文字:“初二,微风。树叶晃动了1693次,吹掉了486片,小鸟叫了167声,飞来飞去196次。我家厕所瓷片有300片,地板铺了677片,玻璃37块,木地板1065块,家中大米有35214粒...”
细思极恐。搞财务的做起艺术来,你和他算得清吗?红亮兄满腹经伦,且乐于表达。当他在文思泉涌、滔滔不绝地表达一件事物或某个观点的时候,任何人插嘴,他都会半嗔半笑地招呼说:“你听我讲完...”我的天也,什么时候才能讲完呢?
其实,红亮兄的表达是收放自如的,该说的时候,他愿意把事情说透。不该说的时候,他绝对会三缄其口。
贵州写生 2020年 卡纸27-27厘米
若是三月,老天下了点小雨,户外有桃李芬芳。或是初夏,荷花初绽在山丘里、田腾旁。胭红、鹅黄或者翠绿便会腻着红亮兄的眼眸。他常常会怀揣一个小本,一支万年佳墨水笔,一条自制的小小写生木板凳,独自躬身和沉醉于花前蝶下。
当然,黄永玉所说的“下雨的石板路上,谁踩碎了一只蝴蝶?再也捡拾不起的斑斓……”这样诗意的忧伤,红亮兄有时候也会有的。关于嗅觉,我可能忍受得了汗腺馊味,腋下狐臭,或者狗屎牛粪。以及,打屁虫和狐狸香。唯独忍受不了的是充斥在飞机场、宾馆、画廊里的陈腐至极的“梅兰菊竹”江湖腐朽味。其实,古人把梅兰菊竹命为四君子,是想从“四君子”中获取其人格化了的精神力量。但是,这种千百年来一种图式的陈陈相因,实在让人感受不到创造的半点力量。
黔阳古城写生一 2020年 卡纸 27-27厘米
写意花鸟画的庸常,似乎成了花鸟画家的宿命。
我们似乎再也难以感受得到八大的孤寂,白石的鲜活,黄宾虹的儒雅,潘天寿的奇绝,以及王憨山的霸悍。这些水墨花鸟大家的集体意识中,文化的厚重和人格的高贵,成就了他们血脉中的艺术语言的独特基因。
红亮兄进修于中国美院。他在中国传统的山水和花鸟画领域里,曾经大量研习和临摹古典的经典作品,从中感悟到中国水墨山水及花鸟的用墨、用笔、用线、以及构图。但是,传统又是一把双刃剑,得道者有可能剑走偏锋,在传统的基础上另起炉灶自成一家。而背竹杆进死胡同者也不在少数。尤其是花鸟画,历史上高峰矗立,要超越几乎不可能。在水墨花鸟画的笔墨表达和人格精神上,要么卓然独立,高贵曼妙。要么拾人牙慧,俗不可耐。
黔阳古城写生三 2020年 卡纸 27-27厘米
行走在高贵与通俗之间的画者寥寥无几。既要使自己的作品,具有一种高贵的人格精神,又要使自己的作品具有鲜活的生活气息,为大众所接受。这种高贵、清新、明快、蕴藉的品质的构建,需要画者娴熟的技法,高贵的灵魂和怜悯的情怀。还有精微而宏大的感受,诗意而又质朴的品性,如果还有儿童一般干净纯粹的目光去审视人世间的岁月和风花。那就幸甚至哉了。
既要高贵又要摒弃庸常,何其难也。但是,红亮兄做到了。
他一脉承袭历代和当代水墨大家所积累和总结的方法和理念,又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和有选择地去表达他自己感兴趣的山水楼阁和花草虫鸟。从而创造了属于红亮自家的山水和花鸟图式。
红亮兄用手中的毛笔和自家的笔墨图式,几十年如一日地丈量着。他发现,高贵与通俗之间既可远在天涯,又可近在咫尺。高贵的花鸟或者山水画是寂寞的,是独特的,是卓越的。他可以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忧伤、悲悯或者兴奋和激越。而江湖上的“行画”那种陈词滥调,只会让人觉得厌倦和疲惫。当然,“通俗”的概念又是另外一种审美范畴。“通俗”面对的是广大的受众。任何人都可以从中获得一种愉悦耳目的美感。通俗就是缺少前瞻性和唯一性,甚至缺少原创意义。“通俗”很难震撼人的心灵。但是,它满足人们的初始的、大众的审美需求。
我认为,一个民族当然应该呼唤那种具有原创意义的、回到绘画本身的、具有高贵气质和让人心灵震颤的宏篇巨构。同时,也不要排斥或者鄙夷大众的通俗的艺术图式。
应该说,红亮的温和、中庸和睿智,决定了红亮的艺术风格的取向。
红亮兄心思是缜密而丰满的。
他说:“花干了,六个花头还连着花茎,当你换一个角度,如丝的花茎,还可以撑起如皱纸一样的花头,少了以往的丰盈,但多了一种坚韧和时日的划痕,着实有永不凋谢的驾驭。另一个花头孤零地躲在烟灰缸的底部,干缩得极不自然……”
他这一段“春天的花语”写得细腻而婉转。但基调是质朴和灿烂的。
胜日寻芳 2019年 纸本 70-140厘米
红亮兄的花鸟画,从构图上开合大气,纵横捭阖。当枝茎构划在洁白的宣纸上的时候。它的沉雄和节奏就已经象小夜曲般定下了节奏和基调,剩下的就是花瓣花蕾和花蕊的肆意点染了。深情吟诵和共鸣,当然就是摇曳着的绿叶份内的事了。
这时候的红亮兄,腾挪的斗笔,浓淡相宜的笔墨,入纸三分、如铧耕地的线条,以及丰润华滋的墨色,都会在专注的眼眸和陶醉的笑容里。在宣纸上散发着清香的春华或者秋实。
红亮兄的山水画,是自成一格的。
古人对山水的品评。有逸品、妙品、精品和庸品之分,我个人的理解,逸品就是神品。
逸品除了图式和笔墨的开天辟地以外,我以为其中的哲学旨趣和宗教寓意应该是必不可少的。作品本身的经典意义是无庸质疑的。而要紧的是其中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礼赞和叩问。
妙品和精品,其实只是一墙之隔。妙品是在感性和理性的混搭之下,在某种情境和画者的某种状态之下的偶得,我理解的“妙品”在创作过程中是感性多于理性的。而“精品”纯粹是画者在娴熟的技法的前提之下的人格与修养,以及耐心和韧性的理性呈现。“精品”跨越半步也许就是“妙品”。“精品”常有,而“妙品”不常有。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 2021年纸本 70-140厘米
红亮兄的山水画,就其“应物状形”和“笔墨图式”以及“远看有势,近察有质”等诸方面来解读的话,应该算得上“精品”。如果有一天,红亮兄小酌一杯,放笔直取,也许“妙品”就呈现出来了。红亮兄的山水画,源自古人,有一股浓烈的传统“血脉”溢于笔端。可贵的是,红亮具有很好的笔性和豁达的气度,他把写生中的偶得悄悄地植入山水创作中,于是,他的山水画中的树木、楼阁。山石、雾霭,以及石头的阴阳向背和笔墨的藏露聚散,便具有一种鲜活的现代气息。同时也具有了一种红亮自己摸索出来的表达模式。他的山水,不雷同前人,也不僵硬地描摹现实。而更多的是,寄寓在他的生命意识里的“理想的乌托邦”。
对于红亮而言,他的水墨花鸟和山水,既有格调上的高贵,又有题材和图式上的通俗。他用自己的心灵,驾驶着生花妙笔,从容地丈量着高贵与庸常的距离。
(陈小奇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湖南省中国画学会副主席、第五任齐白石纪念馆馆长、三社美术馆馆长。)
萧红亮作品欣赏
灰汤写生 2019年卡 纸 直径38厘米
顶峰写生1 2020年卡纸 直径 27厘米
黄姚写生之六 卡纸 38-38厘米 2021年
日课 2020年纸本 24-27厘米
水面风波鱼不知 2022年卡纸 33-33厘米
春风拂槛露华浓 2018年纸本 35-140厘米
舒卷有余清 2019年 纸本35-140厘米
凌霄花落半床书 2020年纸本 35-140厘米
幽花香涧谷 2020年纸本 35-140厘米
柳陌桃蹊 2021年纸本 70-140厘米
展舒开合任天真 2020年纸本 35-140厘米
朱日和的春天 2019年 纸本 70-140厘米
珠玑呈百态 2020年纸本 70-140厘米
锦绣前程图 2018年纸本 70-140厘米
玉露洗残红 纸本 70-140厘米 2021年
最近过的很烦心,毕竟有的人生抉择总是难以取舍:到底是要给宋仲基生孩子,还是要给狐狸生猴子?
这两天,以豆瓣9.4标榜的《疯狂动物城》刷满了我的屏。但我还是要说,吊梢眼的狐狸尼克真的是男友力MAX,兔警官茱迪小姐又是元气少女,让它们白头偕老吧,我不难过!
但,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穿上衣服,在电影里人模人样把你萌哭的动物,凶险的大自然法则下,真实样子会不会讨人喜欢,这真的就看个人喜好了。
1、头号男主:狐狸尼克
尼克的原物种是赤狐,这和大家共识中的狐狸形象相差不大,无论中西文化,狡猾都是它的头号形容词,尼克亦正亦邪的本性也是狡猾个性的一个缩影。现实中的赤狐长这样↓↓↓ 它们吃肉饮血,还有能以臭制敌的狐臭!除了正常的捕猎本能外,它还有本秘籍,那就是智商!现实中,它可真的是会把兔子吃掉的!
从图片上看,不得不称赞迪斯尼的动画技术,能在电影里把我狐的毛发都弄得如此真实性感。
2、合伙骗冰棍的狐狸小儿子
电影里还出现另一种狐狸,萌萌小小的,它的名字经常打不出来,所以人们常常叫它耳廓狐。但是,你要想显得有逼格,记得它的名字念guō狐。叫的这么拗口,是因为当年搞动物学的老教授们都喜欢用生僻字,现实中的它们长这样↓↓↓
耳廓狐平时以小啮齿类为食,那在电影里,它可以吃掉一个城镇了。大耳朵和永远8岁的童颜是它们的标志,耳朵能在沙漠的酷热里给自己扇热,当然也听力超群。这样相比,人类除了智商高,在野外不依靠装备的话,真的是个战五渣。
3、可爱女主:朱迪警官
我们的朱迪警官是只rabbit,也就是长毛兔。兔子的繁殖能力真是超强,朱迪有275个兄弟姐妹,它过年会不会有淡淡的忧伤……
这乡下妹子成为警官除了她自己的努力外,与天赋也分不开:兔子的奔跑能力,跑个全马也就半个小时的事情,真是小意思,现实中的朱迪长这样↓↓↓
不知道为什么看起来好有食欲,哎。。不能吃兔兔!
4、新晋网红:“闪电”王思獭
如果你还没掌握最新的“树懒体”,会不会在朋友圈里着急得直跳脚。目前最流行的表情包已经快被这只撞脸王思聪的树懒承包了。
现实中的树懒长这样↓↓↓他们长期生活在树上,每分钟只能移动2米。懒到不行的树懒吃得少,消化慢,食物从进入它的嘴里,要经过50天才到达它的菊花。
别说,真的是360度和王思聪好像啊!“树懒体”其实很简单,你只要把一句完整的话以8x的慢速说完就好,字与字之间相隔几个句号,比如:你。。。。。。打。。。。。。我。。。啊。。
6、关键配角weasel!
如果我先放出这只动物在现实世界的样子,你们能想起这是电影中的哪个角色吗?现实中白白嫩嫩的白鼬看起来真是端庄美丽的萌白甜啊!
可是,白鼬的毛色是会随着季节变化的,而电影里的季节正值酷夏,于是它变成了这样!导演,你还我的萌白甜…它是鼬吗?它是鼬啊!真的是鼬啊!
7、黑帮大先生Mr. Big——“别看我小,其实我很凶”
反差手法在电影里已经见怪不怪了,当北极熊保镖转过黑帮老大的转椅,这个反差还是可以接受的。这种动物名叫鼩鼱qú jīng。现实中的它长这样↓↓↓
但疑问,为什么它可以成为《疯狂动物城》的“马龙·白兰度”,这个世界上最小的陆生哺乳动物其实凶悍无比,一天到晚总是不停的吃肉,每天需要摄取自身体重三倍的食物。据导演回忆,拍摄时笼里本来有4只,第二天,就只剩一只了。所以,它杀出一条血路也不足为怪。
8、警察局前台胖豹子
它是超级明星夏奇羊和甜甜圈的死忠粉,这一身的肥肉真是灰常Q弹。现实生活中,豹靠近食物链顶端,真要发起狠来,能吃掉电影里的好多角色。矫健的美洲豹如果这样看着你,你是不是要去买急支糖浆了?
如果说朱迪半个小时可以跑完全马的话,以豹的速度,一小时内可以跑差不多四个全马。可是,电影里的这只胖豹,它应该是用滚的,不是用跑的╮(╯▽╰)╭。
9、寻找失踪丈夫的奥特森女士
它是朱迪开始破案的关键人物。当我看到这里时,真的是被它思念丈夫的眼神所感动。这类动物叫水獭,它们很喜欢游泳,并且主要吃鱼,所以在剧中不会吃但是会被吃!现实中的它们长这样↓↓↓
这真的是同一个物种吗?除了耳朵,哪里都不像好吗?
10、超级明星夏奇羊
夏奇羊是动物城的绝壁美人,连冷酷无情的牛警官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一个性感的羊,到底能多成功?噢,要多成功就多成功。
不知大家注意到了吗?这是整部电影里唯一穿鞋的动物噢。美是美,现实中夏奇羊叫瞪羚,它是长这样的↓↓↓
以现实中的长相,真的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啊!瞪羚能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跑下来,1小时都不觉得累。不过现在瞪羚快要灭绝了,人类要好好保护,不想以后只能在电影中怀念。
动物城里的动物涉及六十余种,牛警官、羊副市长这样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就不多说了。动物乌托邦描述的世界里,动物相敬如宾,而如果你不能接受现实动物世界的它们,只能说迪斯尼成功了,而我们的脑补能力还不够。每个人是不是都可以找到与剧中动物相对应的个性?不管怎么说,这部给大人看的动画,它确实教会我,世界如此艰险,机会从不留给傻白甜。
最近讨不到爹咪的饭饭,所以自己产粮了
祝各位小兔子用餐愉快(有车慎入)
这章可能没有,但以后绝对有
这个是连载的,文笔有欠缺,OOC致歉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一年前……
李沛凝看着飞机窗外的晚霞,天边的云彩由红黄交错,颜色一层层的渐变着,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任何画家的调色盘上都不曾有过的,哪怕是擅长捕捉光影的莫奈也不能复刻这美景吧。
太阳一点点下沉,刚刚的红黄又转瞬即逝,天空披上了一件黑色风衣,这件风衣也是精妙无比,是什么样的丝线可以使墨蓝与曛色融为一体呢?
沛凝闭上了眼睛,尽情想象着去纽约后的场景,据说曼哈顿是不会睡觉的,这座钢铁森林又会赋予自己什么呢?
如果能在纽约立足,就可以在全世界生存下去
纽约,摩天大楼堆砌筑成的梦想
现在你身处纽约,你已经无所不能
纽约街区让你浴火重生
纽约霓虹灯让你热血沸腾,来吧,聆听纽约的声音
聆听纽约的声音
聆听纽约的声音……
(from empire state of mind)
沛凝听到了这座城市的呼唤,她怀揣着梦想来到纽约,她会像纽约的女性一样努力工作,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空,她相信纽约会赋予他一切,这是梦开始的地方。
或是拥有完美的事业
或是邂逅甜美的爱情
亦或是获得开阔的眼界
在这里好似无所不能
沛凝在飞机里幻想着,甜甜的笑着,逐渐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清晨,沛凝的双脚踏上了纽约的土地,高擎火炬的自由女神像好似在给她抛橄榄枝。
飞机在肯尼迪机场落地,这座国际机场真可谓“日理万机”,繁忙的机场上飞翔的不仅是飞机,还有成千上万个梦想。
沛凝提着行李箱在机场通道轻快的行走,呼吸着清晨的空气,她的心情甚是愉悦,让她可以暂且忘记旅途的疲惫和行李的沉重。
沛凝一路小跑着去盖入境章,活脱脱像一只跳脱的小鹿,她在工作人员前刹住了脚步,撩了撩自己些许凌乱的头发,露出了一个会心的微笑。
“What's your purpose of coming to America?”金发碧眼的工作人员看向沛凝。
“I came to the United States to study at Columbia University”沛凝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Congratulations to you”工作人员露出了礼貌的微笑。
“Welcome to New York”
入境章砰的一声扣在了沛凝的证件上,宣告了她的纽约生活正式开始。
“大苹果”是否是她所想的那样梦幻呢?只少现在沛凝已经沉浸在喜悦中无法自拔。
………………
沛凝就读的哥大是常青藤名校联盟中的一所,它的历史虽然不及英国剑桥,牛津那样厚重,却依然雄据美国的老牌高校的宝座,据说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就是哥大的知名校友,沛凝崇敬的顾维钧先生也曾经就读于此。
沛凝很幸运能够被哥大新闻学院录取,沛凝对么希望普利策奖(美国新闻界最高奖项)的光环可以笼罩在自己身上。
她带着自己的新闻理想踏上异国他乡,离开了养育她的胡同。
从此没有了京味儿片子在耳边的萦绕,没有了冰糖葫芦的酸甜,也没有蹬着脚踏车走街串巷的老爷爷,一切都是陌生的,又是新奇的。
沛凝搭乘着公交跨过布鲁克林大桥,道路两侧的梧桐树打下一片片阴影,阳光钻过叶间的缝隙在柏油马路上画着斑斑驳驳的画。
沛凝推开公交车上的窗户,伸出手向这个摩登又开放的城市亲切的打着招呼。
“纽约我来了!哥大我来了!”沛凝兴奋的喊着,苹果肌显示着青春的活力。
沛凝今年18岁,正值青春年华,期待着大鹏日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她始终坚信她的梦想不会像八十年代的日本经济一样泡沫化,信息时代的强势发展一定会托举起她。
………………
生活就是生活,它并不会为乌托邦式的幻想美化自己,以素颜示人的现实往往使人难以接受,我们要逐渐在伤痛中学会和自己,和生活和解。
沛凝进入哥大之后,现实给了她沉重的一击,这两个月以来,她已经深切的感到什么是阶级分化。
她本以为自己拥有对生活的热情,拥有高昂的精神,怀揣着属于自己的梦想,这些就足以了,但是现实丑陋的面孔总是闯入她的美梦,让她整日疲累。
像哥大这样的名牌大学,很多学生非富即贵,有些学生都家庭动辄为学校基金会捐上百万美刀,派对晚会都是家常便饭,一千美刀的衣服通常像一次性筷子一样“不能重复利用”,富人有富人的圈子,像沛凝这样的人只能作为局外人看着眼前的浮华
远离名利场也好,至少不会被复杂的人际关系拖累,沛凝时常自我安慰着,但是沛凝也确实因为经费问题错过了很多活动,包括很多宝贵的实践机会。
沛凝的母亲因为父亲的被迫郁郁寡欢,在几年前就去世了,沛凝的姥爷是一位极具涵养的退休大学教授,但是仅有的退休工资补贴家用已经很紧缺。姥姥常年卧病在床,需要人精心照顾。
若不是梦想的推动和姥爷的支持,沛凝也许就像其他的女孩子一样屈从于现实,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消耗自己的青春罢了。
沛凝为了自己的学业,只能疲于奔命,休息的时候兼职多份钟点工。
她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
她曼妙的身姿,妩媚而不是清纯的面庞,青春的活力,甜美的嗓音在沛凝的身上相得益彰。
每每应聘工作的时候都会赢来啧啧的声音“你天生就是干这一行的,有你在不知道能为我们招徕多少顾客”
那些应聘的人目光上上下下打量着她,惹得沛凝浑身不自在。
她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愤怒,不管怎么样,她已经顺利应聘到了几份对目前来说还不错的工作,她已经无心在意别人的目光投射。
除了学习上课,沛凝往返于各个工作岗位,有时她是咖啡店侍者,有时她是饭店小妹,在不同的角色切换使她身心俱疲。
…………………………
直到深秋的一个晚上,沛凝的命运轨迹与一个人交错,她像一只金丝雀被关进了宿命的笼子。
窗外的落叶大部分已经掉落,只剩下零星的几片摇摇欲坠的挂在干枯的枝杈上。
这家位于第五大道上的高档咖啡馆经常被上流人士光顾,纽约的议员们,商业巨亨们,都很青睐其典雅的装修风格和别具一格的经营理念。
为了保证咖啡的口感,选材和存储时间都有严格规定,所以咖啡的价格也是高不可攀,就连星巴克都觉得高冷的沛凝更是对这家店的产品望尘莫及。
换一种说法,这里只是专门为上流社会准备沙龙的场地,这里的大门面向所有人打卡,实则已经设置了无形的结界。
沛凝作为这里的侍者,目睹着一切,有好似一切与她无关,她只是机械的重复着平日的工作。
趁着这个时间段客人少,沛凝百无聊赖的站在吧台旁小憩片刻。
这时一个高大的华裔男子走进咖啡店,身后跟着两三个贵妇打扮的女性。
沛凝不经意和他对视了一眼,沛凝便不由自主的脸红了,他带着金丝边框的眼镜,眼神强势而不凌厉,嘴上总是勾起一个浅浅的微笑。
沛凝在纽约见惯了高大的高加索人,但是它们的五官太具有侵略性,今天见到的这位先生也许是亚洲人的缘故,他的五官儒雅又柔和,让沛凝倍感亲切。
沛凝作为侍者立即前去服务,她露出职业微笑,殷切的关照客人的需求。
“lady first”那位先生伸出手示意几位女士先点。
那几位趾高气扬的女士当然也没有拒绝这位先生的好意。
“一杯卡布奇诺,外加丹麦可颂,谢谢”这位臃肿的太太浓重的香水味过分刺鼻,相必也是什么兰蔻,香奈儿吧,这位太太的皱纹在满是横肉的脸上攀爬,狐臭味与香水“交相辉映”。
另一位面容枯槁夫人披着貂皮大衣,她的颧骨很高,一脸凶相,干瘦的手指在菜单上指指点点,
“一杯摩卡,法棍,还有新品提拉米苏”她说话几乎没有张嘴,干瘪的嘴唇像鱼鳃一样翕动着,显得十分目中无人。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