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聊一聊狐臭的相关知识。我觉得目前整个社会对狐臭认知其实都是有偏差的,并且是严重的偏差。本期视频跟大家聊3个问题。第一,狐臭不是一种疾病。第二,狐臭不完全是坏处。第三,狐臭的其他解决办法。
·第一点,狐臭它不是一种疾病。与其说它是一种疾病,不如说它是一种特殊的体质,就相当于黑皮肤、黄皮肤一样。我很反馈,把有狐臭人称之为病人或者是患者,其实这个称呼是非常不准确的。如果把有狐臭人称之为患者,那就相当于把黑皮肤的人,把黑人称为黑皮肤患者一样,比较荒谬。
但是狐臭它虽然不是一种疾病,但是它可能会进而影响心理,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自卑,特别是青春期的小孩,影响会特别严重。因为狐臭不是一种疾病,所以说除了做手术之外,不可能通过药物去根治。所以我们要正视它,特别是家里有狐臭的小朋友,要让他对狐臭有正确的认知,不要产生自卑的心理,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二,狐臭并不完全是坏。狐臭跟油耳是由一组相同的基因表达的,所以说有油耳的人,他必定会有狐臭。有狐臭的人,他必定是油耳,这是一种特殊的体质。我们中国人,可能有5%左右的人是这种体质,欧洲人就会非常普遍,80%以上。所以我再次强调,这是一种体质,不是一种疾病。
·第二,这也不完全是坏处。为什么呢?可能很少人知道,除了油耳之外,乳汁分泌也是和狐臭同一组基因的表达。可以这么理解,有轻微狐臭的女性,她的乳汁分泌会特别旺盛,不用担心小孩不够奶吃的问题。由此可见,狐臭并不完全是坏处,还有其他很多的优点。所以,家里有狐臭烦恼的小朋友,要让他们对狐臭有正确的认识,不要产生自卑心理。
·第三,狐臭的发生机制,是因为人体腋下分泌的脂肪酸,被细菌分解而产生的气味,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而细菌主要存在腋下的衣服和皮肤上,其实皮肤上的细菌还比较少,衣服上细菌会比较多,特别是棉质的衣服。因为棉纤维疏松多孔,并且腋下的部位潮湿,所以那个位置布满了细菌。当有脂肪酸与衣服接触的时候,细菌就会迅速分解脂肪酸而产生气味。
市面上的防狐臭产品林林总总,效果都不错,但是不可能根除。市面上的所有产品几乎都是通过杀菌而产生效果的,也就意味着只要能杀菌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在很多场景其实有一些应急的小技巧,比如如果是手头没有防狐臭相关的喷剂或者药膏等等,有很多抗菌的材料可以选择,比如免洗的洗手液、酒精,还有一些外用的杀菌药液,只要对皮肤没有刺激都可以直接涂在腋下把细菌杀灭,狐臭就消失了。
按照这个思路去拓展浓度稍微高一点的白酒也有同样的功效,有狐臭烦恼的朋友们去试一下,然后给视频留个言谢谢。
腋臭你不知道的5个真相,大多数人都不清楚。
·第一、孩子在青春期才会出现腋臭味道吗?一般来说青春期开始发育才有味道,但是也不一定。在门诊的时候我就遇到6岁的孩子,或者8岁的孩子就有味道了,可能会出现一个生活环境、饮食条件有一定的关系。当然孩子出现腋臭的家长也不要着急,做好正确的心理疏导,不妨看看我置顶的一个视频,也希望能够帮助你。
·第二、更年期以后就不会有腋臭吗?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最近我做了很多的55岁的女性,包括60岁的男性、50岁的男性等等,味道轻中重度的,一般更年期以后几乎不会有味道的很少。所以说我们要特别什么,就是说更年期以后他还是有一些味道。
·第三、有些人怀孕以后突然就有腋臭了,不是后天产生的。可能是由于之前的味道很轻,你闻不到,然后怀孕以后激素水平的分泌增加,导致我们的味道加重,然后你闻到了。
·第四、孩子有油耳就一定有腋臭吗?这个不一定。一般来说有腋臭的患者都有油耳,但是油耳不一定有腋臭。
·第五、腋臭的其实不算是一种疾病,对身体健康是没有任何影响的,只是在国内发病率少,周围的人感觉很难闻,会影响我们的社交圈子,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所以说我们要处理,但是在国外有一些就是很正常,反而没有腋臭的少见。
真的有那么夸张吗?一开始我也不信,但那次的亲身经历简直让我亚麻呆住了!现在回想起来,我还是觉得难以置信,原来老外真的有体味,而且那种味道,怎么说呢,简直是滂臭!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公司派我去参加一个国际交流会。这种场合,自然是要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交流一下。我满怀期待地走进了会场,准备开启我的“国际范”交流之旅。
会场里人头攒动,各种语言交织在一起,好不热闹。我环顾四周,看到一个金发碧眼的老外正朝我微笑,我便走了过去,准备和他交流一番。
“Hi, nice to meet you!” 我热情地打了个招呼。
“Hi, nice to meet you too!” 他回应道,同时伸出了手。
我握住他的手,正准备进一步交流,突然,一股难以名状的味道扑鼻而来。那种味道,怎么说呢,就像是狐臭、汗臭、脚臭的混合体,直击我的灵魂深处!
我努力地保持微笑,但内心已经是波涛汹涌。这是啥啊?这老外是不是有啥问题啊?我怎么感觉自己像是握住了一个行走的“生化武器”?
我强忍着不适,和他聊了几句,然后找了个借口赶紧撤了。回到座位上,我悄悄地问了问旁边的同事:“你有没有闻到那个老外的体味?”
同事一脸惊讶地看着我:“你也闻到了?我还以为是我鼻子出问题了呢!那味道真是太冲了!”
我俩相视而笑,原来不止我一个人有这种感受啊!
后来,我又陆续和几个老外交流了一番,发现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些体味。有些人的味道比较淡,还能勉强接受;但有些人的味道真的是让人难以忍受。
交流会结束后,我回到家,迫不及待地上网查了一下关于老外体味的问题。原来,由于饮食习惯、基因差异等原因,很多老外确实有体味的问题。这并不是他们的错,也不是我们能够轻易改变的。
回想起那次交流会的经历,我突然觉得有些好笑。我们总是习惯于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别人,却忽略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质和习惯。也许,在老外看来,我们身上也有一些他们难以理解的特点呢!
从那以后,每当我遇到有体味的老外时,我都会尽量保持微笑和礼貌。毕竟,交流是为了增进了解和友谊,而不是去评判对方的缺点。而且,谁身上没有点“味道”呢?只要我们能够相互理解和包容,这些小小的“味道”又算得了什么呢?
现在我已经习惯了这种“国际范”的交流方式,也更加珍惜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们相处的时光。因为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而正是这些不同的“味道”,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声明:以上视频及图片内容取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为个人原创,为虚拟演绎故事,仅供娱乐,不代表个人观点,无任何不良引导性,搬运必究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