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郭医生小课堂
去年9月份,有人爆料某女明星持刀砍伤丈夫进了派出所。第二天,我们美丽的张雨绮小姐的经纪人就发文宣布:张小姐与第二任丈夫协议离婚了。想当年张小姐和汪小菲(大S的现任老公,哈哈,郭老师我也是够八的)拍拖的时候,一言不合就互扇耳光。没想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脾气也越来越大,扇耳光不过瘾,还动起了刀。这真是应了《美人鱼》中的那句台词“我有钱有身材,追我的人从这里排到了法国”,只要你让老娘不爽,不仅拿刀砍你,还分分钟让你成为前夫!这火爆脾气,真是够霸气。
哈哈,不过没几天,剧情就翻转了。很快就有媒体拍到张雨绮与前夫手挽手逛街,还深夜共同返回爱巢。然后张雨绮又霸气的回应“一个单身女人是可以接受全世界单身男人的追求的 ,包括她的前夫。”嗯嗯,说的很有道理。
可惜这个前夫实在是猪队友,前天竟然直接在朋友圈爆料“张雨绮又跟前晚认识的一个男人去开房,这是她一贯的风格,离婚前也一样。”哦哦,这个又字用的够狠。还发了一堆两个人的聊天截图。
哈哈,这个案例再次告诉我们,以后聊天如果不想给人留下把柄,最好发语音,这样即使截图曝光,别人也不知道你们说的是什么,哪怕对方是你老公。嘿嘿~
不过仔细看了两个人的聊天记录,作为医生的敏锐直觉竟然有两个字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袁巴元说张雨绮“你这个有狐臭的女人”,什么?这么大的美女竟然有狐臭?
哈哈,估计女明星有狐臭这个太影响个人魅力了,甚至可能会影响星途。所以张雨绮很快就发文回应了前夫:老娘没有狐臭!
看到这个回应,我直接就笑出声了。这场开撕,简直和黄毅清撕黄奕有的一拼了。做明星真辛苦,不仅要演戏、唱歌逗大众开心,连自己家被窝里的那点事儿,也要拿出来娱乐大众,真可伶~
什么是狐臭
狐臭也叫腋窝汗臭症,主要是指腋窝部位分泌的汗液或者汗液分解后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臭味。一般狐臭的人汗腺比较活跃,出汗比较多,所以多余的汗液被细菌分解,成为不饱和脂肪酸,就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臭味。所以严格的来说,狐臭属于一种生理现象,并不算病。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会散发出特殊的气味,只是每个人的气味浓度不同,白种人和黑人的体味就会比我们黄种人浓一些。据说以前西方人洗澡不多,为了掩盖浓重的体味,所以发明了香水。看来懒惰才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力量,如果大家都爱洗澡,或许就没人发明香水了。
狐臭年轻人比较高发,主要由于年轻的时候汗腺比较发达,有一部分狐臭的患者,随着年纪的增长以及汗腺的退化,情况可能会慢慢改善。另外,狐臭还与遗传以及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蛋白质吃的多,体味可能就越重。据说古代一些美女为了达到“吐气如兰”的效果,会刻意的吃素,或者吃一些具有香味的食物,减少蛋白质摄入,来改善体味。
在日常的生活中,除了注意少吃高蛋白质食物以外,平时注意勤洗澡、勤换衣服、刮腋毛,使用止汗剂等等,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善狐臭。大部分症状不严重的人都不需要手术治疗。
说到刮腋毛,突然想起李安导演在拍摄《色戒》的时候特意不让汤唯刮腋毛,说就喜欢这种原生态,很性感。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如果你也有狐臭,说不定有些男人偏爱有味道的女人呢,那就完全不用为这个问题多虑了。
张雨绮说“老娘没有狐臭”,可袁巴元偏说“你这个有狐臭的女人”,那到底是有自己闻不到?还是男人的鼻子太敏感?或是味觉异常呢?这我就搞不清楚了。不过确实有狐臭,不管是自己受不了,还是老公受不了,除了换老公,也可以考虑做手术。
手术治疗包括微创手术和传统的汗腺切除手术。传统手术效果比较彻底,但是会留下疤痕,而且抬手臂的时候可能会有牵拉感觉等不适。而微创手术包括电针烧灼法、皮下汗腺抽吸法、汗腺刮除法、激光手术、旋切刀手术等等。微创手术切口小、愈合快,但是有可能会复发。
不过讨论了这么半天狐臭,我想张雨绮小姐应该确实没有狐臭的可能性比较大。否则以人家买钻石必买一克拉以上的经济实力,以及打玻尿酸打的脸都成气球脸的勇气,估计如果真有狐臭应该早去做手术了,还会等到这会儿留给前夫作为爆料自己的把柄?
也许袁巴元口中的狐臭女人,只是狐狸精的代名词吧?有味道的女人更有魅力!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体味的来源
2015年4月,有学者通过分析,得到了人体的化学方程式。简单来说,在自然界常见的化学元素中,有60种能在人体内被找到,其中,含量最多的是碳、氢和氧。成年人大约有3.75亿个氢原子、1.32亿个氧原子、0.85亿个碳原子。
人体化学方程式
这些化学元素与盖房子用的砖头大不相同,并不是抹上水泥后摞起来,就不用管了,而是通过化学键等互相结合,组成各种生物分子,并且时刻吐故纳新,处于循环之中。以蛋白质为例。从食物中获取的蛋白质,首先在胃部,经蛋白酶作用,分解为多肽和氨基酸。不过,食物在胃中停留的时间比较短,所以,蛋白质的消化主要在小肠中进行。小肠中有内肽酶、外肽酶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将蛋白质或初步消化的蛋白质水解成寡肽和氨基酸。此后,氨基酸可以脱氨基,形成α—酮酸,也可以脱羧基,形成胺类和二氧化碳,还可以经过三羧酸循环转变为嘌呤和肌酸等。
食物中的蛋白质有大约有百分之五无法被人体消化、吸收,而后进入大肠下部,接受大肠杆菌的分解,形成胺、酚、硫化氢等物质。不管是α—酮酸,还是硫化氢,它们都是有味道的。这就是人体气味的第一个来源:体内的化学物质经新陈代谢,产生气味分子,气味分子被呼吸道(呼吸)、小汗腺(出汗)等排出体外。
体味的第二个源头是顶泌汗腺。顶泌汗腺和小汗腺一样,也是一种由分泌部和导管组成的腺体。顶泌汗腺主要分布在腋窝、肛周、生殖器等部位。在正常情况下,顶泌汗腺接受性激素和交感神经的调控,分泌出无味的汗液。但是,你“并不是一个人”。人体的皮肤上分布着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小伙伴”,这就是细菌。原本无味的汗液,经过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解,产生不饱和脂肪酸,就有可能出现刺鼻的气味,这就是腋臭(俗称狐臭)的由来。
体味的去处
甭管气味是怎么产生的,其去处都是一个,那就是进入鼻子,产生嗅觉。人的嗅觉系统主要由嗅上皮、嗅球和嗅皮层这三部分组成。嗅上皮由嗅细胞、支持细胞、基底细胞和Bowman腺组成。其中,嗅细胞属于神经细胞,每个嗅细胞的顶部有6~8条短而细的纤毛,埋于Bowman腺所分泌的黏液之中;细胞的底端(中枢端)是由无髓纤维组成的嗅丝,穿过筛骨,直接进入嗅球。
当空气中的某些化学物质,经过呼吸,进入嗅觉系统时,嗅上皮部分的黏液会将其吸收,并把它们扩散到嗅细胞的纤毛,与纤毛表面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这种结合可以通过G蛋白引起第二信使类物质(如环磷酸腺苷)的产生,最后导致膜上电压门控钙通道开放,钠离子和钙离子流入细胞内,引起感受器细胞去极化,并以电紧张方式扩布至感受器细胞的轴丘处,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沿轴突传向嗅球,进而传向更高级的嗅觉中枢,引起嗅觉。
这个过程和拍照有点像。拍照时,光线经过相机的镜头成像,当你觉得合适时,按下快门,眼前的景色就被留在了感光元件上。嗅觉产生的过程中,嗅上皮起到了镜头的作用,嗅神经是感光元件,电压门控钙通道就好比是快门,而钠离子和钙离子好比相机的处理器将图像存储至内存卡时所需要的电流。其中,钙离子是放大嗅觉信号的第二信使,在嗅觉的终止、适应和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有学者通过对鲶鱼的研究发现,当某一恒定强度的刺激持续作用于一个嗅觉器官时,钙离子会使得相应的门控通道亲和力降低,通道开放减少,从而使生物对此刺激不再敏感。正是这种嗅觉适应,古人才有了“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的说法。
(来源:蝌蚪五线谱)
在炎热的夏季,有的时候,经过人流密集的地方,会闻到一股因为“狐臭”而散发出来的体臭味,这种味道是非常熏人的,而且因为“狐臭”具有遗传性,所以,“狐臭”也成为了一些女孩子的困扰,毕竟女孩子都希望自己“香香的”,而不是“臭臭的”。
不过,事实上在生活中,患有“狐臭”的中国人并不多,从数据来看,我国仅有6%的人,是有“狐臭”的,而除去东亚其他地方的黄种人之外,事实上,黑种人和白种人的“狐臭”比例极高,甚至可以做到了“人人都有狐臭”的地步。
曾经有研究者做过调查,结果发现,黑人的“狐臭”比例,高达90%以上,而白种人的“狐臭比例”则约为80%。这是什么概念呢?简单来说,就是10个白种人,8个有“狐臭”,这也是为何在国外,人们普遍有使用止汗剂、喷香水等习惯的原因所在。
不过,这里其实也存在着另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哪种肤色的人群,事实上,从起源角度来说,我们都是从智人进化而来的,也就是说,人类都拥有同一个祖先,那么,为何东亚人的“狐臭”比例却非常低呢?
要知道,即使是在东亚“狐臭”比例最高的日本,也仅有30%的日本人是有“狐臭”的,问题究竟出在哪?
先看造成“狐臭”的主要原因——和汗腺分泌物有关,一般来说,越是长期生活在相对温暖、潮湿的地区,身体越容易出汗,也就越容易有“体味”,这也可以解释,为何非洲人、拉丁美洲人基本上都有“狐臭”,这主要与他们世代生活的环境有关。
而东亚人的祖先,虽然也是来自于非洲,但是,却等于是从热带,迁徙到温带,而在这个过程中,原本让智人体味大的一个基因——ABCC11 基因,也在温度和环境的变化中,出现了基因变异,简单来说,就是因为生活环境变得寒冷,于是,东亚人的祖先也就开始通过减少汗腺分泌的方式,来保存热量。
这样一来,本身不爱出汗了,自然,体味也就没有那么浓郁了,而时间久了之后,一代传一代,东亚人的体味也就越来越小,一直到现在,东亚人成为了地球上“最不臭”的一群人。
此外,还有观点认为,之所以很多外国人都有着很浓的“狐臭味”,其实也可能与他们的饮食有关,因为他们长期摄入的高蛋白食物,也会导致他们的身体释放出更浓烈的体味。
说起来,外国人并不是真的觉得中国人有“狐臭”,而是觉得中国人的身上,很多都有一种奇怪的味道。
比方说在外网上,就有一个美国人表示,自己认识的中国人里,30个人中有19个人,身上都会有一股奇怪的味道,后来他经过询问和研究,发现这种味道,其实来自于“樟脑丸”,然后这个美国人很高兴,写了一篇长篇大论来说明,中国人离不开“樟脑丸”。
什么是“樟脑丸”呢?这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的确有很多中国人都会在家中的柜子里,放上一些“樟脑丸”,来起到驱虫、防霉的效果,不过,“樟脑丸”却的确有一点臭臭的味道,这种味道也是外国人觉得中国人“臭”的原因所在。
此外,还有一名外国人称,自己交了一名中国女朋友,不过,有的时候自己会在这个中国女朋友身上,闻到一股“铁锈味”,但是,“樟脑丸”却并不是这种味道,于是,有人猜测,这或许是因为在东方国家,女性并不习惯使用卫生棉条导致的。
所以,很可能是因为中国女性在生理期的时候,由于使用“姨妈巾”导致的“血味”,闻起来的确是会有淡淡的,类似的“铁锈”的味道。
不过,尽管这样,和大部分的外国人相比,中国人在内的东亚人,都是身上最没有味道的一群人,特别是韩国人,可以说,韩国人的ABCC11 基因,突变是最成功的,因为韩国人基本上都没有“狐臭”的困扰,根据数据来看,仅有不足3%的韩国人会有“狐臭”,韩国人也成为了世界上身体“最没味道”的一群人。
当然,现如今“狐臭”早已经不是什么问题,无论是做个微创小手术,还是勤洗澡、喷一些药物,事实上都可以让身体没有任何的“臭味”,说白了,只需要多注意个人卫生就好了,你觉得呢?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