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国狐臭人口比例是多少(中国人狐臭率)

时间:2024-03-14 16:29:56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14万国人基因组学大数据研究:南方人更易狐臭?甘肃欧洲血统高

近日,华大在深圳国家基因库正式对外发布一项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中国人基因组学大数据研究成果。

这是由中国科学家主导,历时两年,对14余万中国人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数据进行深入研究后,首次揭秘中国人群基因遗传特征的科研成果,也是由华大主导的“百万人群基因大数据研究”项目的首秀。

对此,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文章第一通讯作者徐讯博士表示,本次研究成果有两个重要意义,首先,这标志着生命科学产业已经从单个样本的检测和诊断,正式进入了基因大数据时代;其次,也验证了基于大人群的精准医学研究已成为新的科研模式,对基因组学大数据研究具有开创性价值。

据了解,华大在2016年正式发起“百万人群基因大数据研究”项目,此次研究项目正是其第一期的成果。

南北方6大遗传差异

在本次研究中,华大的研究小组成功构建了包含904万个多态性位点在内的中国人基因频率数据库(CMDB),其中约有20万个多态性位点属于首次发现,这是目前正式发表的最大规模的中国人群基因频率数据库。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小组确定了6个在地区纬度方向上受到强烈自然选择的基因,它们在基因频率上呈现明显的南北差异,充分展现了饮食、气候、病原体等环境因素对中国人群的演化所起到的选择作用。

比如,由于古代在北方、西北等地区如新疆、青海和内蒙古等地可能由于蔬菜获取比较困难,导致生活在这些地区的人们肉类摄入比例较大,因此,促进脂肪代谢率的等位基因在这些地区有明显富集的趋势。

与机体免疫功能相关的编码红细胞补体受体I的基因CR1呈现了南方富集的现象。古代中国南方被称为南蛮瘴气之地,自然环境恶劣,病原微生物尤其是疟疾盛行,因此对于生存于该地区的人在免疫力方面有较高的要求。

北方体味小

此外,与耳垢干湿、体味(如狐臭)、大汗腺分泌等相关的ABCC11基因,也呈现了明显的南北方选择差异。除了部分广西、广东和海南的中国人没有这个基因突变之外,绝大部分的生活在北方温带气候地区的人们都有这个基因突变,突变结果表现为干性耳垢、体味较小、大汗腺分泌较少,这样可能更有利于北方的生存环境。而在南方,则没有这方面的自然选择压力,从而使野生型基因在南方长久地流传下来。

甘肃以及靠近甘肃省的宁夏和青海省有较高的欧洲血统

研究小组通过分析人群遗传距离的变化和基因流方向,揭示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群体的遗传结构特点及中国各省与欧洲、南亚、东亚人群的基因交流程度(或者说是通婚程度),发现当今中国人的遗传特点同时受到丝绸之路及近代人口大规模迁徙等因素的多重影响。

本次研究发现,甘肃以及靠近甘肃省的宁夏和青海省的汉族人群体中所含有的欧洲人成分高于其它省份,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倍,达到0.115%。这个地区在古代恰巧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河西走廊的所在之处,是中西方人群汇聚的地方,很可能由此导致该地区汉族人有较高的欧洲血统。

首次发现怀双胞胎基因

通过数据分析,研究小组一次性发现并且验证了48个与身高以及13个与BMI显著相关的基因位点,包括这些位点在内的常见突变位点分别解释了48%的身高遗传率以及10%的BMI遗传率。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科学家和算法工程师有可能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构建适合于中国人的身高预测模型,通过基因数据推断个人的身高情况。

另外,研究小组对怀孕年龄和双胎怀孕两个表型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了两个与怀孕年龄显著相关的基因位点,暗示着这两个位点的突变与生育力密切关联; 与此同时,还在NRG1基因中发现了一个和双胞胎妊娠显著相关的突变位点,也就是说携带NRG1基因的突变,有更高的几率怀上双胞胎。

首次揭示中国人病毒图谱:乙肝病毒排首位

华大的研究小组还首次全面揭示了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人群病毒感染发生率以及病毒在血浆中丰度的分布。

研究发现,中国人血浆的病毒组与欧洲人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比如,在欧洲人群中排名前两位的分别是与皮肤急疹相关的疱疹病毒7型及与鼻咽癌相关的疱疹病毒4型,而在我国人群中排在首位的则是乙肝病毒,其感染发生率大约为2.5%。

为什么90%的欧美人有狐臭,中国人只有5%?原因其实很简单

气温逐渐变暖,人们慢慢脱下厚重的冬装,换上轻便外衣。不过,对于有狐臭的人来说,又到了千方百计掩味除臭的时间了。狐臭和口臭一样,是“社死”利器,有轻度狐臭的人,自己能清晰闻到,而中度狐臭,面对面的人能闻到,最不好的是重度狐臭,只要一进屋,全屋子都闻到。

不过,作为中国人,狐臭人群的比例据统计只有5%左右,而欧美人群狐臭比例高达90%。同为黄种人,日本狐臭比例约16%,韩国约10%。同为欧美人群,白人约90%,黑人接近99.5%。为什么差异这么大?

狐臭是体臭里最突出的一种,中医古籍曾叫“胡气”,因为当时到中国的胡商,基本都有这种毛病,从唐宋到明清的中医书,把狐臭称为“体臭”、“狐气”、“狐燥”、“漏臭”等,认为是吃肉不吃荤、长期不洗澡引起,且会代代相传。

现代研究表明,狐臭是一种可遗传的分泌现象,形成有两大必要因素:

一个是有大汗腺大量分泌出液体,大汗腺集中分布在腋下、肚脐、胯下、外耳道等处,以腋下最多,所以狐臭又称为“腋臭”。

一个是分泌物被体表细菌分解,形成不饱和脂肪酸,混合成难闻的味道。

即大汗腺分泌物是狐臭的“原料仓”,细菌是狐臭的“推销员”。

由于大汗腺分泌物主要是汗液,细菌主要是靠大量繁殖,所以,现代治疗狐臭的手段主要有两大类,不是减少大汗腺的汗液就是抑制腋下菌群生长,最好是双管齐下。

问题是,人体的生理构造,欧美人种和中国人基本相同,为什么欧美人大部分有狐臭,中国人大部分没有?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的祖先是100%有狐臭的,不过,当各个分支走向各大洲后,生活环境的影响使基因出现改变,主要发生在亚洲人身上。温带气候让第16号染色体的ABCC11基因突变,引起大汗腺数量减少,大汗腺分泌物也减少,经过数万年自然进化,亚洲人产生腋臭的条件大幅减少,而中国人更少。

换句话说,人类的遗传基因有狐臭才是正常的,不过到了中国人这里,基因突变再突变,狐臭人群变成了少数。

欧美人群大部分有狐臭,是“忠实”继承了人类基因,而且欧洲大地上曾多次发生传染病,当时主宰社会的教会认为,瘟疫之源是“水”引起的,将水视为“洪水猛兽”,号召人们不洗澡。本来就有狐臭基因,又长期不洗澡,代代遗传下来,狐臭更严重了。

由于狐臭味道确实太过浓烈,欧洲人发明了香水掩盖体臭,后来又改进洗澡用品减弱狐臭,这些产品至今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广泛渗透到生活细节。

不过,即使我们国人狐臭比例只有5%,但乘上庞大的人口基数,仍有数千万之众。如果有狐臭问题,身体有4个特点是很明显的:

1、腋窝容易冒汗,不知不觉腋下就湿了一片。

2、穿浅色衣服有发黄的汗渍。

3、衣服只要穿了一天不洗,会有较大异味。

4、油耳朵严重,即耳道分泌物不是干燥的,是油状黏稠的。

由于狐臭是基因和遗传问题,会影响社交和生活,不能根治,目前主要有三个手段治疗:

手术剥离,通过破坏腋下大汗腺导管和腺体实现,但仍存在复发可能,且会留下疤痕。

局部涂抹,在腋下涂抹氯化铝液、狐臭缓解液等,抑汗、抑菌,也不能根治。

中医手段,用竹叶、桃白皮熬汁擦拭身体,或用生姜汁擦拭腋窝,缓解狐臭。

另外,积极地预防也可有效减少狐臭困扰:

1、皮肤保持干燥、清洁,及时刮掉腋毛,每天清洗腋下,或在腋下贴吸汗贴。

2、增加体香,用柔和的洗浴用品,且能维持较久的香味。

3、饮食上忌辛辣,少吃高蛋白食物,多吃新鲜果蔬。

4、选择透气干爽的衣物,出汗及时擦汗。

中国人的基因有哪些特殊之处?母乳更有营养,没狐臭赢麻了!

文 | 阅微札记

编辑 | 阅微札记

中华大地上共有56个民族,汉族,占据了全国人口的绝大部分

据调查研究,汉族人群可大致分称以下7个亚群,分别是北方汉族、西北汉族、东部汉族、中部汉族、南方汉族、东南汉族岭南汉族

中国人和西方人不管在外貌特征上还是别的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其中,有很多外国友人在和中国人接触时,都会有这样的疑问:

“为什么中国人的身上没有味道?”

众所周知,西方人普遍都有比较重的体味,尤其是狐臭,很多时候,都是“不见其人,先闻其味”。

那么,为什么中国人很少有人有狐臭呢?

狐臭是体味中气味最冲最突出的一种,在中国古代,人们称这样的气味为“胡气”,据说是因为当时来到中国游历的“胡商们”的身上有着这种气味,因而得名为“胡气”。

到了后期,我国的医术古籍上将这种气味称作“体臭”、“狐气”、“狐燥”、“漏臭”等,认为人身上有这种气味的原因是吃荤过多,而且长期不洗澡。

人体的汗腺分为两种,一种是小汗腺,另一种为大汗腺,而我们所说的狐臭,就是来自于大汗腺的“手笔”。

大汗腺主要集中于人体的腋下和胯下这两个部位上,其余的都是小汗腺。

小汗腺排出的汗水就是普通的水分,比较稀释,基本没什么味道,而大汗腺排出的汗液中,除了水分,还有各种蛋白质和脂肪酸。

这些物质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味道,但是一遇到人体表面上的细菌,就会产生别样的“化学反应”。

大汗腺的分泌物给细菌提供了生长环境,这些分泌物被细菌分解后,就会产生各种不饱和脂肪酸,进而就产生了“臭味儿”

按照这样的逻辑,只要是个正常人,那就应该有狐臭,但为什么事实并不是如此呢?

远古时期,人类在进行迁徙的时候,由于身处环境的变化,自身的基因也随之发生“突变”,而且这样的改变,主要发生在亚洲人身上。

温带气候让第16号染色体的ABCC11基因突变,从而使得大汗腺产生的分泌物也随之减少。

而中国人,是“基因突变”最大化的展现。

据统计,在欧美国家,有狐臭的人群占了很高的比例,其中白人达到了90%,黑人则更是达到了99.5%

相比之下,亚洲人的狐臭人群比例就低得多,日本约为16%,韩国约为10%,而中国,仅有5%左右

而西方人,则完全继承了祖先们的狐臭基因。

此外,欧洲大陆上曾多发传染病,当时西方社会上的主流思想认为,造成瘟疫的源头,就是“水”,于是便下令人民不许洗澡,以辟邪消灾。

本来就有狐臭基因,再加上一直不洗澡,这样的习惯经过代代的传承,西方人的狐臭情况就愈发严重了。

后来,西方人自己也意识到这样的味道实在不妥,于是发明了香水来掩盖身上的臭味。

除了基因原因,在饮食和生活方式上,对于西方人的狐臭也能做出一定的解释。

自古以来,西方人都是以食肉为主,蔬菜吃的也不多,比较油腻,这些食物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酸性代谢物,因而产生难闻的气味

而中国人的饮食讲究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并且还会参考养生的路子,会比西方的饮食习惯要清淡一些。

另一方面,西方人块运动,并且喜欢享受“日光浴”,因此他们的排汗量也会比中国人的多一些,身上的味道也会更大一些。

除了体味差异外,在母乳方面,中国人也更胜一筹

据香港中文大学的一项研究表示:

中国人的母乳比西方的更有营养。

和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人对于海鲜鱼贝方面的摄入量整体要多于西方人。

海鲜除了肉质肥美,味道鲜嫩外,还含有大量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如DHA,亚麻油酸,花生油酸等等营养,

这些物质不但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有着积极功效,同时对婴儿的脑部发育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婴儿早期脑部与神经发育方面

很多在市面上售卖的奶粉中,都会在成分中多增加一些上述几种物质的含量,但,殊不知,我们东方女性的母乳里本就含有这些天然的营养成分,比西方妈妈们的母乳更具有喂养价值。

除了母乳外,中西方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坐月子”。

在中国,产妇坐月子是约定俗成的,并且有很多注意事项。

女性生产完如果没有好好过“月子期”,后半生就会留下一大堆的“后遗症”。

所以,这个时候的女性,虽然完成了“生产大业”,但依旧是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

不过,“坐月子”除了是身体所需外,自身也是有一定的益处的。

研究表示,坐月子除了可以帮助产妇收缩子宫外,对于婴儿也很有帮助

麻油中含有大量的omega-3多元不饱合脂肪酸,可以算是一种素食的鱼油,月子中的妇女如果吃了添加有这种食材的食物后给婴儿喂奶,可以让婴儿的身体更强壮,达到“一人吃两人补”的功效。

很多人都误认为,在营养这一方面,中国的母乳会比西方的母乳稍差那么一点,可事实上,并不如此。

经过对比研究发现,和西方人的母乳相比,中国人的母乳具有这以下6个不可比拟的营养优势。

蛋白质含量充足

在对我国孕妇和哺乳期的女性的调查结果显示:

中国母乳中的蛋白质含量略高于国外,其中优质蛋白的含量和发达国家持同等水平,是可以满足新生儿的营养需求的。

高含量氨基酸

中国的母乳里还有丰富的牛磺酸

牛磺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在医学和食品领域中得以广泛运用,通常以游离氨基酸的形式广泛分布与生物的器官肾脏中,血液、唾液、乳汁中亦是如此。

母乳中的牛磺酸,十婴儿。

此外,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含有高量的以谷氨酸谷氨酰胺,这类物质正好能满足婴儿成长的能量所需,并且是脑介质的组成部分,对婴儿肠胃的发育也有很大好处

富含优质脂肪酸

中国母乳中所含的饱和脂肪酸量较低,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如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物质。

在母亲子宫内最后3个月到出生后18个月这段时间,正是婴儿大脑成长的关键期,而不饱和脂肪酸,对婴儿脑神经和神经髓鞘的形成以及视网膜的发育,都有着重要的功效。

另外,如果产妇是早产,那她的母乳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要高于足月儿的母乳,由此可见,中国的母乳更加适合早产儿的需要。

多效低聚糖

据国外的资料显示,母乳中共含有100多种低聚糖

中国的母乳中,每100毫升里大约含糖7克,其中有5克是乳糖,剩下的2克为低聚糖。

双歧杆菌在代谢过程中会释放多个种类的有机酸,这些有机酸在促进小宝宝的生长发育、营养均衡以及疾病预防方面都有着很大作用。

高含量生长抑素

生长抑素,全称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并可以抑制体内其他消化液的分泌

母乳中的生长抑素可以和婴儿自身分泌的消化液形成互补作用,中国母乳中含有较高的生长抑素,可更好促进婴儿的消化。

多瘦素含量

中国母乳的脂肪球中的瘦素含量多于外国母乳,更加利于婴儿适应宫外环境。

总之,从中西方在体臭和母乳这两件事上看,或许真的应了那一句话:

“基因决定一切!”

大家怎么认为的呢?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分享哦~

资料参考:

环球网——《有狐臭才是“正常人”!中国人95%“变异”》

澎湃新闻——《最大规模中国人基因库研究结果发表:汉族可分成7个亚群》

中国新闻网——《最新研究发现:东方女性乳汁比西方女性更有营养》

中华康网——《中国母乳的6大营养优势》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