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耳朵里,大多会有“耳屎”,主要的成分是外界的灰尘、耳道内的皮屑等进入了外耳道形成的,其中还可能带有一些耳朵内的代谢物质。人们根据耳朵内分泌的“耳屎”不同,划分了“油耳朵”和“干耳朵”。
油耳朵和干耳朵的区别在哪里?
早在很多年前,油耳朵就已经出现了,甚至比干耳朵出现的还早。特别是在一些温度高,气候潮湿的地区,油耳朵更加常见,但在人类大迁徙后,受到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人体内的16号染色体内的ABCC11基因产生了变化,就出现了比较干爽的“干耳朵”。
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耳屎的形态不同。干耳朵的人,出现的耳屎大多是干燥的,皮屑状的,呈现出白色或者淡黄色的片状。而油耳朵的人,因为耳朵内分泌的“耵聍”比较多,油脂也比较多,就会让耳屎变成发黄、黏糊糊的块状,看上去很像是“咸蛋黄”。
为什么长“油耳朵”的人,更容易出现狐臭?
老一辈人常说,油耳朵的人大多伴随狐臭。有人表示,自己身边的人也是的,油耳朵的人,大多有狐臭。难道油耳朵一定会伴随狐臭吗?答案是否定的。油耳朵出现的原因和基因、生活环境以及气候之间有较大的关联。
在所处环境比较潮湿、闷热的环境中,人体内的汗腺会相对比较发达,出现油耳朵的风险会更高,因此在一些靠海地区或者居住海拔比较高的地区,出现油耳朵的概率也会更高一些。
而有狐臭的人身上汗腺也是比较发达的,因此,在一些油耳朵的人身上,也可能因为汗腺更加发达而出现狐臭。在干耳朵的人身上,因为皮肤不怎么出油,身体内的汗腺和油脂分泌也没有特别的旺盛,出现狐臭的概率也会比较低。给人的感觉就是狐臭和油耳朵总是一起出现的,其实两者并没有直接的关联。
如何才能摆脱油耳朵的困扰?
油耳朵的出现和人体内的生理特征有关,想要改变油耳朵,其实比较难。但可以想办法,减少油耳朵对人们的困扰。比如在洗澡时偶尔掏一掏耳朵。可以用消毒棉签沾一些酒精等物质随着外耳廓慢慢的向外拉扯,从而擦拭耳道内的分泌物,保持比较干爽的状态。
其实人们不用为了油耳朵而困扰,和干耳朵相比,它反而有一些优势。天生就是“油耳朵”的人,不妨看看。
油耳朵更不容易出现堵塞耳道的情况。耳道内的皮屑脱落或者掉落灰尘后,油耳朵分泌的油脂等能够更好的让这些物质成团状,只要定期清洁,就能有效的避免耳朵堵塞。而干耳朵大多是整块的脱落,比较不易清洁。
油耳朵更少出现耳朵瘙痒的问题。很多干耳朵的人,因为耳屎会在耳道内活动,容易出现耳朵里面痒,但怎么都掏不到的情况。而油耳朵的耳道相对湿润,更少出现瘙痒的感觉。
油耳朵也能保护耳道,形成天然的保护膜。耳道内分泌的耵聍等油脂,会将小飞虫、细菌等吸附在上面,从而避免这些物质过分深入,损伤耳道。和干耳朵的人相比,油耳朵更能保护人们的耳道免受外界灰尘的伤害,不容易出现炎症。
现在你还会为了自己的油耳朵而自卑吗?狐臭的出现和油耳朵并没有直接的关联。而有油耳朵的人,还可能有天生的优势,你了解了吗?在出现油耳朵之后,采取比较科学卫生的方式清洁耳道,或许你比干耳朵的人,更不容易引发耳道的炎症。
很多人没事做的时候,就喜欢掏掏耳朵,研究研究,可能有的人发现一般掏出来的东西,是比较干燥的,而有的人却发现,掏出来的耳屎是比较湿润的,其实两种状态,都是正常的,就像头皮和脸部的其他皮肤会分泌油脂一样,耳朵里面当然也会,但是有的人分泌得少,很快就“干”了,而有的人分泌得多,不足以完全蒸发,所以耳屎就呈现出比较湿润的状态,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油耳朵”。
油耳朵本身没多大影响,但是可能和狐臭有关
看了我对油耳朵的介绍,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是很私人的东西,别人又不会看得出来,好像是不是油耳朵,也没什么关系。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在一些地区,以前结婚介绍对象的时候,很看重对方是不是“油耳朵”,甚至还各种托熟人打听。
这怎么打听得出来?油耳朵一般是遗传的,如果对方家族中有这样的人,特别是很直系的亲属,那么就极有可能也是了。
是油耳朵又如何?油耳朵的人,往往又有着狐臭,在婚嫁中,这可是一个比较被看重的东西,而且相应的也容易遗传,影响并不算小。
听起来很神奇,油耳朵的人,一般也有狐臭,这是真的吗?生活经验可能也会骗人,那么不妨来看一份调查数据吧。
有调查发现,油耳朵人群中,超过93%的人都有狐臭,跟其他种族的人比起来,我们国家的油耳朵和狐臭人群都不算多,这除了地域因素的影响之外,还和基因有关,两种现象都取决于我们身体染色体中,同一个基因的突变,所以自然容易有较大的关联性。
油耳朵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有的人的油耳朵是因为基因问题、遗传因素,很可能同时还有着狐臭,也有的人的油耳朵,只是内分泌失调、油脂分泌过盛所致,虽然不管是哪一种,日常生活中都足够烦人了,即使不伴随着狐臭,也容易弄脏耳机和衣物、枕头,自己都觉得有点恶心。
但是,油耳朵也是有着一定的“可取之处”的,虽然可能和带来的不利影响比起来,算不了什么,但是有总比没有好,也算是一个安慰。
耳屎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鼻毛”,都是能阻碍一部分空气中的灰尘和有害颗粒进入身体器官,损害身体健康。
在这个功能上,油耳朵的作用要“更胜一筹”,不光能够“阻挡”,还能够“吸附”,有了它的存在,耳内的环境将会更加健康,不容易出现耳部疾病。
油耳朵的清洁和护理
比起常规的挖耳勺,现在很多人更喜欢用棉签来掏耳朵,但是油耳朵的人,最好别这样做,因为这样可能反而会把耳屎“越推越深”,正常用挖耳勺即可。
同时,清洁耳朵不应该太过频繁,否则你以为是更干净了,反而有可能引起发炎,得不偿失。不如倾斜身体,让耳朵朝着地面,拿棉签在耳朵里面、耳屎附近的地方轻轻“划拉”,再拍拍另一侧的耳上部位,让耳朵中的耳垢自己掉下来。这就够了吗?没错,因为平时耳朵也会在我们活动时,自动清除出脏物的。
油耳朵的人,的确一般也有狐臭,这是有调查数据证实过的,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本质是一种比较正常的生理现象,虽是“麻烦”,也有好处,注意不要过度清洁,以免引发耳部、脑部疾病。
你可能会觉得这个话题很奇怪,油耳和狐臭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油耳和狐臭都是由于人体分泌物的特殊性而产生的异味,只不过油耳是耳朵里的,狐臭是腋下的。那么,油耳和狐臭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他们是不是一种疾病呢?有没有办法可以根治或者缓解呢?
油耳本身是无味的,但是如果油耳积累过多,或者受到外界的刺激,就会发生一些变化,导致油耳产生异味。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细菌感染
如果油耳中含有大量的细菌,或者油耳被破坏或损伤,就会引起耳道的炎症,导致油耳分泌增多,并且发出腐臭的气味。这种情况通常伴有耳痛、耳鸣、流血、流脓等症状。
2、遗传因素
有些人天生就有一种特殊的基因,使得他们的油耳中含有一种叫做异戊酸的物质。这种物质在空气中会被氧化,产生一种类似于狐臭的气味。这种情况通常不会引起其他不适,只是影响自身和他人的感官。
3、不良习惯
有些人经常用棉签、发夹、针等物品挖掏或刺激自己的耳朵,这样不仅会损伤耳道和鼓膜,还会使得油耳混合了血液或其他分泌物,产生一种难闻的气味。这种情况通常可以通过改变习惯和清洁耳朵来改善。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油耳和狐臭都是由于人体分泌物的特殊性而产生的异味,但是它们并不是同一种现象。油耳是由于耳道皮肤分泌的物质,而狐臭是由于腋下皮肤分泌的物质。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也没有直接的影响。
但是,有一种情况下,油耳和狐臭可能会有一定的关系。那就是当一个人同时携带了导致油耳异味和狐臭异味的基因时,他就可能会同时出现两种异味。
这种情况比较罕见,但并不是不可能发生。如果你发现自己既有油耳又有狐臭,并且无法通过清洁或其他方法消除,那么你可能就属于这种情况。
三、油耳是病吗?怎么祛除?如果油耳的分泌量过多或过少,或者油耳的质量发生变化,就可能会引起一些问题,比如耳道堵塞、耳道炎、耳道异味等。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及时发现和处理,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害。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定期检查
我们可以每隔一段时间,用一面小镜子观察自己的耳朵是否有异常的油耳分泌或积累。如果有,就可以用一些专业的工具或方法来清除。比如,我们可以用一些软毛刷、棉球、吸管等工具,轻轻地刮掉或吸出外侧的油耳。
或者,我们可以用一些温水、盐水、醋水等溶液,轻轻地冲洗或滴入耳朵,让油耳自然流出。但是,在清除油耳时,不要用棉签、发夹、针等硬物挖掏或刺激耳朵,以免伤害耳道和鼓膜。
2、及时治疗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油耳有异常的颜色、质地、气味、分泌量等现象,或者伴有其他的不适症状,如耳痛、耳鸣、流血、流脓等,就说明我们可能患有一些相关的疾病,如耳道炎、外耳道感染、中耳炎等。
这些疾病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听力和平衡感,还会危及我们的整体健康。我们应该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药物来消除炎症和感染。
3、改善习惯
如果我们想要预防或减少油耳的产生和积累,我们还应该注意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比如,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定期清洁自己的头发和身体,避免头皮屑、灰尘等异物进入耳朵。
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和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促进身体代谢和排毒。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想你已经对油耳和狐臭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了。油耳和狐臭都是由于人体分泌物的特殊性而产生的异味,但是它们并不是同一种现象,也没有必然的联系。
油耳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只要适度清洁和保护,就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是,如果油耳出现异常或感染,就可能引起一些问题,需要及时治疗。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预防或减少油耳的产生和积累。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