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正在丽都做腋臭治疗
红网时刻3月15日讯(通讯员 付茜)“这股味道太恶心了”。这已经是外卖师傅小张在送完外卖之后在顾客关门瞬间听到的无数次吐槽了!小张一直有腋臭的毛病,冬天的时候还好,可以用外套包住,随着天气的变暖,张师傅的腋臭就愈加严重了,有的顾客还会在接到外卖时掩住鼻子,这让小张备受打击。
小张也想过换份职业,但是自己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靠送外卖还能自己拼一点多赚点钱。现今腋臭这个困惑已经严重影响到自己的服务评价了,于是小张决定自掏腰包来丽都医疗美容医院治疗腋臭。
丽都医疗美容医院院长龙剑虹教授通过独创的联合治疗术式 :精准手术清除大汗腺、负压引流抽取积物、药物灌注根除病灶让小张再无腋臭烦恼。龙教授透露,中国百分之八十的人是会在流汗的时候有体味的,这不是什么羞耻的事。轻者不必治疗,勤沐浴,勤换衣物、袜子,保持局部清洁干燥。腋臭严重者可选择手术治疗。
丽都医疗美容医院龙剑虹教授说道:“网上那种除腋臭小窍门基本上不能根除腋臭的,只会在短时间内用香味盖过臭味,这只会是一时效果!要想根除腋臭还得做相应的手术治疗。”
基于《金匮要略》产后郁冒条文分析郁冒病的成因与防治
贾 蓓
1 “郁冒”释义
“郁”, 《说文解字》 谓“积也”。 《尔雅释言》 云:“郁气也”。 郁, 抑郁、 郁闷, 为 积聚于内 不得发泄之意。 “冒”, 《词源》谓: “升起, 透出”, 即向上向外透出来之意 [1] 。 “郁冒”, 《伤寒明理论· 郁冒》 谓之昏迷:“郁为郁结而气不舒也。 冒为昏冒而神不清也。 世谓之昏迷者是也。”可见, 郁冒的关键是“郁”, 因“郁”而“冒” [1] 。
2 原文分析
2. 1 “其脉微弱” 产妇郁冒, 是贫血的现象, 多因产后耗伤气血, 津液不足, 正气不足所致 [2] 。
2. 2 “呕不能食, 大便反坚” 亡血复汗, 多寒, 胃 有饮逆而上冲故不能食。 “大便坚”并非阳明燥热, 而是血虚津液不足加之肝胆之气郁结、上焦不通所致 [2] 。
2. 3 “以血虚下厥, 孤阳上出, 故头汗出” 血虚甚不达四末, 手足凉而厥, 孤阳反亢于上, 故只头汗出[2]。
2. 4 “冒家欲解, 必大汗出” “大汗出”非出 大汗。
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中注云: “汗出则邪去, 阳弱而后与阴阳相和, 所谓损阳而就阴是也”。 本条乃产后阴血不足、阳盛偏亢之证, 通过大汗出以衰减其偏盛之阳, 符合“阳病治阴”“壮水之主, 以制阳光”的原则, 而非用发大汗之法而损其“有余”之阳, 况且“夺血者无汗”, 大汗更损其阴。 所谓“大汗”是针对“但头汗出”而言, 强调其汗出的部位广, 不仅局限于头部, 而是要使其汗出微然, 以达到“阴阳乃复”的目 的 [3] 。 产妇郁冒, 喜见遍身汗出而解, 说明阴血津液已复, 故能在阳气的蒸化下而遍身作汗。
3 病因病机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明确指出: “亡血复汗, 寒多, 故令郁冒”。 《针灸大成》谓郁冒“多虚极乘寒所致”。 即新产妇人失血较多, 津液亏虚, 气随血脱, 在血虚阴亏的前提下, 营卫虚不能固护肌表, 外感寒邪, 寒性收引, 易闭玄府, 闭而不发, 致使偏亢之阳不得外散反上越, 故形成眩晕昏冒、 虚实夹杂之郁冒证, 其内虚外寒二者缺一不可。 概括为产后亡血津伤气耗兼感外邪。
从三焦分析本证: 头汗出, 眩晕昏冒病在上焦, 呕不能食病在中焦, 大便坚病在下焦, 此乃寒闭于外而阳郁于内, 三焦之枢不利使然[1]。
4 治疗
治以扶正达邪, 和利枢机, 恢复阴 阳 平衡 [4] 。 亦是在于“和利阴阳”, 使津液得通, 周身 汗出, 郁冒 自解 [5] 。 小柴胡汤是治疗少阳证的基础方和代表方, 其组成: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 炙甘草三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用它治疗本病可以从机理和方药两方面来解释。
4. 1 从机理上 小柴胡汤从少阳之枢, 以达太阳之气。 诸经病症皆可用, 而非单治少阳病。 《素问·阴阳离合论》云: “太阳为开, 阳明为阖, 少阳为枢”。 周知三经不得相失, 少阳枢机不利, 不能转输阳气, 则太阳不能正常敷布阳气于表, 阳明不能受纳阳气于内。
4. 2 从方药组成和配伍 本方可以概括为三个组合:
4. 2. 1 柴胡 黄芩(君臣)
柴胡属于中药学解表药中的疏散风热药, 《神农本草经》 谓之: “味苦、 平。 主心腹, 去肠胃中结气, 饮食积聚, 寒热邪气。 推陈致新。久服轻身, 明目 , 益精”。 柴胡入肝胆经, 透泄少阳之邪, 质轻, 能清胸腹以除烦, 开枢气机, 透达卫气之郁,使得少阳半表之邪得以疏散, 为君药。 柴胡治疗发热在古文中 早有记载, 《药性论》 有言: “治热劳骨节烦疼, 热气, 肩背疼痛, 宣畅气血…… 主时疾, 内 外热不解”。 《医学启源》谓之: “除虚劳烦热, 解散肌热, 去早晨潮热”。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柴胡具有解热、 抗病原微生物、抗炎、 促进免疫功能等作用。 王旭红 [6] 等人针对小柴胡汤采用 symmap 数据检索发现该方中仅有柴胡一味中药具有干预发热的作用; 采用 TCMSP 数据库提取小柴胡汤及柴胡的有效成分及靶点并通过靶点逆向推导重要的化合物醋酸、 槲皮素、 葛根素, 发现柴胡的有效成分约占小柴胡汤有效成分的 1 /3, 但是柴胡的靶点却占小柴胡汤作用靶点的 2 /3, 并其化合物对细菌、病毒等外源性致热源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黄芩是中药学清热药中 的清热燥湿药, 《神农本草经》谓之: “味苦、平。 主诸热黄疸, 肠澼, 泄利, 逐水, 下血闭, 恶创疽蚀, 火疡”。 《药性论》谓之: 能治热毒, 骨蒸, 寒热往来, 肠胃不利, 破壅气, 治五淋, 令人宣畅, 去关节烦闷, 解热渴……” 其现代药理作用包括抗菌、抗病毒、抗炎、解热、保肝利胆、降压等。 黄芩苷是黄芩的药效成分, 属于黄酮类化合物, 刘锦林 [7] 实验通过对 pMCAO 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 大鼠前肢体抓力的变化率和脑缺血体积百分比的观察和分析,发现黄芩苷具有恢复大鼠神经功能和前肢抓力、显著降低脑缺血、梗死的体积百分比的作用, 并且进一步实验初步证明黄芩苷对雌性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孕酮水平相关。 柴胡疏散少阳经中之邪, 疏理少阳气郁, 黄芩清少阳胆腑郁火, 柴胡之升散与黄芩之降泄相配, 经腑同治, 疏清并行, 是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 《脉因证治· 卷四》 也指出: “产后 诸病 …… 以 黄芩、 柴胡 主之”。 崔 玉环等 [8] 实验通过建立 MCAO 再灌注模型, 发现再灌注后大鼠脑组织和血清 CAT、 SOD、 GSH-PH 活性明 显降低, MDA 含量增加, 柴胡皂苷 d 联合黄芩苷能显著增强大鼠脑组织和血清中 CAT、SOD、GSH-PX 活性, 降低MDA 含量, 表现出 良好的抗氧化损伤的作用。 周丽萍 [9] 试验发现柴胡-黄芩药对可通过促进 CRE8 的磷酸化及 BDNF 表达, 保护海马神经元而发挥抗抑郁的功效。
4. 2. 2 半夏 生姜(佐)
生姜是中药学解表药中发散风寒的药, 《神农本草经》 谓之: “味辛, 温。 主胸满咳逆上气, 温中止血, 出汗, 逐风, 湿痹, 肠澼, 下利。 生者尤良, 久服去臭气, 通神明”。 《药性论》云: “主痰水气满, 下气; 生与干并治嗽, 疗时疾, 止呕吐不下食。 生和半夏主心下急痛; 若中热不能食, 捣汁和蜜服之”。陶弘景谓之: “归五脏, 去痰下气, 止呕吐, 除风湿寒热。”《本草从新》 云: “姜汁, 开痰, 治噎膈反胃, 救暴卒, 疗狐臭, 搽冻耳。 煨姜, 和中 止呕”。 临床用治风湿痛、腰腿痛、胃、十二指肠溃疡、 疟疾、 急性细菌性痢疾、蛔虫性肠梗阻、 急性睾丸炎、 急性中毒等。 刘文娟等 [10] 在大鼠异嗜高岭土模型上, 观察生姜汁和生姜水煎液对饲料和高岭土进食量的影响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初步确定姜止呕的物质基础。 结果显示生姜对大鼠异嗜高岭土模型具有显著减少高岭土摄食量的作用, 反映生姜的止呕功效的物质可能为 6-姜酚。 半夏、生姜, 是小半夏汤的格局, 具有化痰降逆、散饮和胃之功效。 胆气犯胃, 胃失和降, 佐以半夏, 生姜和胃降逆止呕。 仲景用小柴胡汤治有呕吐症, 如“呕而发热者, 小柴胡汤主之”。 张海蓉等 [11] 基于网络药理学, 对小半夏汤中 OB 和 DL 较高的 29 种成分进行分析, 筛选得到 191 个靶点, 进而分析该中药组方作用机制的主要通路, 结果发现半夏和生姜中部分活性成分一致,作用靶点也一致, 两者联合使用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非公有成分仍存在协同作用。
4. 2. 3 人参 大枣(佐) 炙甘草(使)
正气虚, 故邪从太阳传入少阳, 佐以人参、 大枣益气健脾, 一者扶正以祛邪, 二者益气以御邪内传; 炙甘草助参、 枣补虚和中, 且能调和诸药, 为使药。 三组药物相互配合, 柴芩味苦, 夏姜味辛, 参枣草味甘, 诸药合用, 形成辛开、苦降、甘调之法, 补虚扶正、开郁透邪以解郁冒 [12] 。 汗出既能祛邪外出, 又能损偏胜之阳。
5 矛盾点讨论
5. 1 与“柴胡劫肝阴”矛盾吗
持“柴胡劫肝阴”论者认为, 柴胡性升散动阳, 劫耗阴液, 温热病阴虚水亏者尤忌。 张景岳称: “柴胡之性, 善泄善散, 所以大能走汗、大能泄气, 断非滋补之物, 凡病阴虚水亏而孤阳劳热者, 不可再损营气。 盖未有用散而不泄营气者, 未有动汗而不伤营血者, 营即阴也, 阴既虚矣, 尚堪再损其阴否”。 明代缪希雍谓: “柴胡性升而发散, 病人虚而气升者忌之, 呕吐及易阴虚炽炎上者, 法所同忌, 疟非少阳经者勿入, 治疟必用柴胡, 其说误甚。 不可久服,亦无益精明目 之理” [13] 。 而此病机理为寒性收引, 郁其血气, 久郁必冒, 肝气即升, 故其发作症结, 不在血虚, 而在寒郁, 与单纯血虚肝旺宜用阴药者不同 [1]。
5. 2 为什么小柴胡汤也能通大便
小柴胡汤治便秘,见于《伤寒论》第 230 条: “阳明病, 胸胁硬满, 不大便而呕, 舌上白苔者, 可与小柴胡汤。 上焦得通, 津液得下, 胃气因和, 身濈然汗出而解”。 少阳主疏泄, 三焦者, 水谷之道路, 气之终始也, 能通达气和水。 小柴胡汤能够调整、和解、调理三焦之气, 上焦通, 津液下, 胃气和, 呕自止 [14] 。
6 鉴别诊断
6. 1 产后郁冒与产后血晕
郁冒既是一种病名, 也是一种症状, 不一定单发于产后 [5] 。 产后郁冒因产后亡血津伤, 寒邪乘虚侵袭所致, 津液亏虚是主要病理基础, 故产妇出现产后头晕目 眩、郁冒不舒、呕不能食、大便坚、头汗出、脉微弱等症状。 亡阴血虚毫无外邪之昏仆, 属于血晕, 产后血晕以突然发作的头晕眼花, 不能坐起, 甚至晕厥不省人事为特点 [15] 。 分两种: 血虚气脱型: 产后失血过多, 气郁血脱所致, 症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出淋漓等, 当用参附汤或当归补血汤类救之; 血瘀气逆型: 因产后恶露不下, 血瘀于内, 气反上逆所致, 症见小腹疼痛拒按, 舌质紫暗等, 方用黑神散等。
6. 2 产后郁冒与《痰饮》苦冒眩
共同点: 均见眩晕昏冒。 不同点: 产后失血多汗, 气血亏虚, 复感寒邪, 阳气郁闭于内不得外达, 反逆于上, 加之血虚不能上荣,遂眩晕昏冒。 治 以 小 柴胡 汤 扶正祛邪, 和 利 枢机。《痰饮》篇“苦冒 眩”, 为水停心下, 清阳不升, 浊阴不降, 故头目 昡晕昏冒。 治 以 泽泻汤利 水除饮, 兼补脾土。
7 补充疗法
7. 1 先与小柴胡汤治疗郁冒急症, 后与胶艾汤之类养
血补阴 [16] 。
7. 2 配合针灸疗法 取穴: 合谷、太冲、百会、上星、内关, 合谷、太冲分别为手阳明经、足厥阴经之原穴, 阳明经多气多血, 合谷善调气; 厥阴经少气多血, 太冲善调血, 且原穴为通行三焦原气之要穴, 故四关为气血通行之要塞。 上星活络疏风、 镇静安神, 与百会同在督脉,“病变在脑, 首取督脉”, 用 百会、 上星以宁心安神开郁。 内关为心包经络穴, 又是八脉交会穴, 通于阴维脉, 可维系、调节诸阴脉之气, 有通心络、 益心气的作用, 可宽胸解郁安神。 最后配伍血海, 《针灸聚英》 记载: “妇人产后, 血气俱虚, 灸血海百壮”。
8 结语
产后郁冒, 因虚而感寒, 因寒而阳郁, 因郁而上冒。小柴胡汤具有和解少阳, 和胃降逆, 扶正祛邪的功效,发其汗以恢复阴阳平衡, 疾病自 愈。 郁冒病最主要的预防手段是情志调摄, 产妇应保持心境平和, 使肝气调达, 避悲忧惊恐, 保持充足的睡眠, 适当运动, 恢复体能, 使劳逸结合, 使得气血疏通。
2018年7期 目 次
眼耳鼻美容
综合鼻整形术中自体耳软骨对鼻头支撑重塑的应用研究
叶丽萍,赵天兰(1)
提上睑肌与上直肌联合筋膜鞘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观察
孙 露,林金德,陈小平,等(4)
外眦固定术在下睑松弛矫正术中的应用
李卫华,杨天赤,王 震(7)
耳甲腔复合组织联合额部皮瓣在鼻再造中的应用
葛小静,朱喆辰,侯祚琼,等(10)
精细内切睑袋去除术联合眶隔脂肪移植术矫正下睑袋的疗效观察
王科学,马满仓(14)
膨体聚四氟乙烯假体与固体硅胶软组织在鼻整形术中的应用
朱兴华,蔡玉辉,张 逸,等(17)
整形美容
游离植皮联合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治疗Ⅲ/Ⅳ度烧伤创面效果分析
雷 磊,高 优,许建允,等(20)
自体脂肪细胞移植隆乳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郭雅倩,胡文秀,吉九威(24)
水动力清除系统在清除双侧注射式隆乳材料PAHG中的应用效果
张姣姣(27)
自制针式电刀在面部整形手术中的应用
谭骛远,雷少榕,范鹏举(30)
规范化耳后扩张器置入术在分期耳再造术中的应用分析
楚菲菲,刘恒鑫,唐银科,等(32)
小隐静脉三种处理方案对下肢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骨关节外露患者皮瓣存活的影响
陈志军,王超文(36)
前臂骨间背侧穿支皮瓣逆行修复烧伤后重度虎口挛缩畸形
张 晖,吴银生,姚 明,等(39)
小切口皮下搔刮法结合中草药灌注法治疗腋臭的临床研究
孙福生(42)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难愈性创面的应用效果
周雪莲(46)
负压引流技术对糖尿病足患者足部创面外观修复效果研究
罗 鹏(49)
齿科美容
前牙美学修复中应用DSD的临床效果评价
司 熙(53)
一种矫治乳前牙反牙合的下颌联冠牙合垫斜面导板矫治器的制作和应用
李湘琳,司新芹,卢 蓁,等(57)
上前牙反牙合患者全瓷固定桥美学修复一例
樊丹妮,刘瑞瑞,侯彦闻,等(61)
第二恒磨牙错位的相关因素研究
刘晓莉,邵 玶(64)
Tip-Edge Plus差动直丝弓技术和MBT直丝弓技术治疗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患者临床及美学效果比较
熊亚芳,朱妮蔓(68)
基础研究
中药面膜对痤疮动物模型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马佳慧,钟 心,秦泽雨,等(72)
药物水光注射治疗黄褐斑对患者CK10、SOD及MDA表达水平的影响
李 卉,胡霜红,王 娟,等(75)
miR-let-7b通过调控相关细胞周期蛋白影响皮肤黑色素瘤的增殖和凋亡
秦 琴,宁花兰,陈小燕,等(79)
内质网应激蛋白ATF4调控STAT3信号通路促进黑色素瘤细胞生长及转移的研究
张学军,亓发芝(83)
皮肤美容
浅层电子线放射治疗背部瘢痕疙瘩的体外实验与临床疗效观察
王文婷,刘 涛,宋海峰,等(87)
复配青刺果油在层状液晶型保湿乳中的应用
吴培诚,刘彩云,罗欣茹,等(90)
双极射频联合左旋维生素C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疗效观察
姚晓东,吴晓琰,崔晓美,等(94)
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联合微针导入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郑羽宇,杨书平,戴 婷,等(97)
组合无创皮肤测试仪结合IPP图像分析系统评价美白化妆品的功效
刘艳红,唐嘉雯,李雪竹(100)
颌面美容
带针负压引流管联合口内入路在下颌角骨折中的应用
明华伟,何 芸,谭小尧,等(105)
带蒂颊脂垫瓣与碘仿纱条在腭裂松弛切口处理中的对比分析
尹小朋,许慧芬,刘 慧,等(108)
假体隆颏联合颏肌放松治疗轻中度小颏畸形疗效观察
薛美思,张 强,梁发贵,等(112)
改良兰氏 反向双Z法腭裂手术对患儿发音影响的临床研究
张新风,王鹏来,蒋常委,等(116)
Bio-Oss骨粉混合PRF促进第二磨牙远中成骨的临床疗效
张景喜,丁明会,杨占宝,等(120)
美容医学教育
皮肤激光美容学科教学的变革与探讨
黄 韬,吴晓玲,杨盛波(123)
综
护理美学
289例全耳再造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谢丽花(126)
优质护理干预联合负压引流技术用于难治性创面的临床效果观察
张晓燕(129)
全身浸浴护理在预防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期残余创面感染的应用研究
张晓玲(132)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瘢痕患者激光治疗满意度中的应用
喻亿玲,刘小加,王 晶,等(135)
Body-jet水动力吸脂系统辅助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郭建霞,孟会敏 (138)
综 述
面部自体脂肪移植成活率的研究进展
张瑞娟,宋慧锋,高全文(142)
紫外线照射实验动物的皮肤光老化模型研究进展
王诗萌,李 甜,杨田野,等(146)
乳腺癌术后行自体脂肪移植的研究进展及安全评估
夏逸君,曹东升(151)
营卫与皮肤屏障功能的关系
苏啊红,丁 慧(155)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