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狐臭的陷阱(狐臭怎么治疗知乎)

时间:2024-05-05 09:00:52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有狐臭的人,千万不要随便使用产品除臭!医生:这五个方法才安全

记得那是一个夏日午后,我在诊所中遇到了一位中年女士,她的眼中充满了焦虑和羞愧。她告诉我,尽管她非常注意个人卫生,每天都会淋浴,换洗衣物,但狐臭问题始终如影随形。她曾尝试过市面上各种除臭产品,但效果不佳,甚至有些产品刺激了她的皮肤。在朋友聚会上,她时常感到尴尬,这使得她开始逐渐回避社交活动。听完她的故事,我深深体会到狐臭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并坚定了我今天要分享的信息:对于狐臭,我们不能仅依赖市场上的除臭产品,需要更安全、有效的方法。

狐臭的成因与影响:探索不为人知的真相

狐臭(医学名为腋臭)是由于腋下的顶浆腺分泌出的汗液被皮肤上的细菌分解后产生特有的异味。它通常与遗传因素有关,但也可能受荷尔蒙水平、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结构等多重因素影响。

狐臭并非简单的身体异味问题,它对人的社交生活和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狐臭患者常常因为这种独特的气味而感到自卑,从而避免参与社交活动,影响其日常生活质量。长期而言,这种情绪的累积可能导致焦虑和抑郁。

由于狐臭与个体生理紧密相关,因此常规的个人卫生措施,如使用香皂和止汗剂,往往效果有限。同时,市场上的一些强力除臭产品虽然能暂时掩盖异味,但却无法根本解决问题,甚至有可能因含有刺激性成分而对皮肤造成伤害。

这些现实情况强调了对狐臭深入了解的重要性,以及采取更为科学和安全的处理方式的必要性。

避免陷阱:狐臭去除的错误方式

在应对狐臭时,许多人容易陷入错误的处理方法。这些普遍的误区不仅效果有限,甚至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比如,市面上一些强力的化学除臭剂,可能含有刺激性成分,长期使用会损害皮肤屏障,甚至引发过敏反应。此外,频繁使用含有酒精的产品也可能导致皮肤干燥,刺激汗腺分泌更多的汗液,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安全有效的五招:科学对抗狐臭

为了安全有效地减轻狐臭,以下是五种推荐的方法:

坚持良好卫生习惯

每天淋浴,特别是在运动或出汗后,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保持腋下的清洁干燥。

选择天然成分的除臭剂

使用含天然成分(如茶树油或矿物质)的除臭剂,这些成分对皮肤温和,可以有效中和异味。

平衡饮食,减少刺激性食物

减少大蒜、洋葱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增加新鲜果蔬,保持饮食均衡,有助于改善体味。

适度运动,促进身体新陈代谢

适量的体育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汗液排出和毒素排毒,从而降低狐臭的产生。

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疗建议

当以上方法效果不明显时,应咨询皮肤科医生。专业的医疗干预,如微波疗法或外科手术,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通过上述方法的应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控制和减轻狐臭问题。重要的是,采取的措施应该既安全又有效,避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当狐臭成为困扰:何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狐臭,这个让人们既尴尬又困扰的问题,往往在日常生活中被轻视。然而,当自我调节和普通方法无法解决问题时,专业的医疗干预变得尤为重要。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探讨何时应该向皮肤科专家寻求帮助以及这样做的好处。

1. 狐臭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

当狐臭对日常生活产生显著负面影响时,比如导致自尊心受损、社交焦虑增加或者在职场中感到不适,这时候就需要考虑寻求专业帮助

专业的皮肤科医生能够提供针对性的治疗建议,这些建议既科学又具有针对性。

2. 常规自我护理措施效果不佳

如果已经尝试了各种自我护理方法,如改变饮食习惯、定期洗澡和使用无害的除臭产品,但狐臭问题依然存在,那么这是一个向专家寻求帮助的信号。

皮肤科医生可以提供更为深入的检查,包括皮肤测试,以找出狐臭的根源。

3. 疑似其他健康问题

在某些情况下,狐臭可能是其他潜在健康问题的标志,如内分泌失调或代谢异常。

通过专业的健康评估,医生可以排除或诊断与狐臭相关的任何其他健康状况。

4. 探索更为持久的解决方案

对于一些人来说,传统的护理方法可能效果不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寻求医生的帮助可以了解更为持久的解决方案,如微创手术或者特殊的药物治疗。

这些治疗方法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确保健康和效果并重。

5. 整体的健康规划

皮肤科医生不仅能针对狐臭提供解决方案,还能帮助患者制定整体的健康生活计划,以降低未来再次出现问题的可能性。

这可能包括营养指导、运动建议和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善。

在应对狐臭这个敏感问题时,专业的医学建议和治疗是不可忽视的。不必因为害羞或不安而延迟寻求帮助。皮肤科医生是这一领域的专家,他们不仅能提供解决方案,还能确保治疗过程的舒适和安全。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狐臭问题,还能提升整体生活质量。

张雨绮否认的狐臭,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1

“但是,老娘没有狐臭!”

隔着屏幕都能感到张雨绮发声的愤怒,但隔着屏幕也能觉得一种味道正悄然而至。以讹传讹的脚臭都已经让杨幂不堪其负,比脚臭更上一个台阶的狐臭,几乎能让张雨绮从美女明星的名单上瞬间消失。

狐臭这两个字,出现频率最高的地方一度是全国各地的电线杆上,往往还跟“专治”“老军医”这些字眼一起出现。狐臭的味道,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很难想象,简单举个例子:吃完韭菜盒子后反刍的嗝、踢完球两周不洗的袜子、夏天无地可下脚的旱厕这些味道混合在一起,大概就差不多了。

狐臭是来自于汗液的味道。人体大概有330万个汗腺,十分之九都是小汗腺遍布全身,分泌的主要是水和电解质,通常无色无味。还有剩下的十分之一是大汗腺,集中分布在外耳道、腋下、私处、腹股沟和足部这些通常不是一目了然的位置。大汗腺的分泌物比小汗腺多了蛋白质和脂肪酸,但本身也是无味的。

可惜世界上还有细菌这种生物,在人体表面皮肤上更是多得一比。本来清白的分泌物被细菌一分解,就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各种不饱和脂肪酸,于是就有了异味;而有些人身上的细菌和分泌物天生就特别努力特别拼,于是异味就变得难以忍受,终于升级成了狐臭。

但只要是人都有大汗腺,只要是人身上就有细菌,为什么有些人一出汗就与众不同?跟基因有关。

2

当人刚刚从树上下来的时候,腺体跟一般野兽的发达程度差相仿佛,都是能把现代人的鼻子熏到失灵的体味浓度。对一些温顺无害的小动物而言,人的体味意味着危险和躲避;而对于一些居于食物链顶端的猛兽而言,原始人的体味意味着晚餐的方向。

后来原始人走出非洲,不远万里地来到亚洲东部。从热带来到温带,原始人为了保持体温,出汗越来越少。这样日积月累下去,终于有一天量变达到了质变:第16号染色体中部的ABCC11基因上的第538位碱基发生了突变,结果就是大汗腺分泌物的急剧减少。

再经过成千上万年的自然选择直到如今,中国人当中90%以上都是经过这种基因突变的变种人。尤其华北中原地区中原的人口中,99%以上都是变种人。张雨绮是山东人,因此没有狐臭的概率在99%以上。

为什么还有10%的国人不属于基因突变的呢?因为民族融合。刚刚发生基因突变那时,民族间的往来也不频繁,老死不相往来是普遍情形,因此中国人几乎都是100%的基因突变。但后来随着草原游牧民族的强大和骚扰,汉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血缘杂交与日俱增。尤其经过五胡乱华和辽金元这几代之后,纯正的汉族血统已经微乎其微。

而从匈奴开始到突厥到契丹到女真,这些游牧民族统一的特点就是:吃牛羊肉吃得比大米蔬菜多。尤其在烹饪技术不够精致不够发达的古代,牲畜的腥味不能剔除,食用后就沉积在体内。身上散发出的味道,就像狐狸身上散发出来的一样。

所以在一开始,“狐臭”和“胡臭”是不同的两个词。前者指身上如狐狸一般腥臭的气味;后者特指游牧外来民族身上因为吃牛羊肉而沾染的腥臭。

3

大学者陈寅恪,在《寒柳堂集》中写有一篇小小的考证文《胡臭与狐臭》。他说,从唐朝时孙思邈的《千金方》到明朝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作“胡臭”而不作“狐臭”。陈寅恪推测,这种气味本来因为游牧民族而得名,汉人身上本来没有。但因为后来血统混杂的缘故,汉人身上也有了这种类似狐狸的臊气味,于是就把“胡臭”改成“狐臭”了。

学者黄永年对这样的说法有所补充。他说以兽类来称呼异族,本来就是沿袭已久的本民族陋习。例如清代因为“俄”“鹅”音近,往往以“鹅鬼”来称呼俄罗斯人。黄永年觉得从汉族打不过又看不起游牧民族的心态而言,把“胡”称为“狐”也在情理之中,于是“胡臭”就变成了“狐臭”——只是委屈了萌萌的小狐狸。

但陈寅恪的观点,后来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因为“狐臭”一词,在唐朝以前的晋代就已出现。大医学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有明确记载了“疗身体及腋下狐臭方”,只是以毒攻毒的方式显得有些奇葩:“正旦以小便洗腋下即不臭”。可见“狐臭”一词,不会比“胡臭”出现的年代更晚。

学者们对狐臭和胡臭的追根溯源,小说家却往往把牛羊味作为游牧民族的标志而意带嫌恶。例如在清人钱彩的《说岳全传》里,金国军事哈迷蚩扮奸细去给宋将陆登设陷阱,结果陆登一拿过哈迷蚩所呈上的书信,闻到一股羊肉气息就笑了,跟着愉快地把哈迷蚩割了鼻子赶了回去——反正鼻子留着你自己也闻不到。

所以在紧要关头,与众不同的气味可能是要命的。实际上不管是对乔峰的契丹还是对后来的女真,当时的宋人多以“臊奴”称呼之。乔峰要不是从小开始就以汉族方式喂养,说不定早就暴露了他契丹人的真实身份。

4

时代发展到今天,“胡臭”已经完全被“狐臭”取代,胡汉之别也早换成了华夷之别。因为其他地方的人没有发生过基因突变,因此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原始祖先遗留下来的气味。不论男女,白人里只有10%没有狐臭,而黑人里只有0.5%没有狐臭。也就是除了东亚人之外,世界上的其他人几乎人人都有狐臭。

在基因突变普及后的中国,狐臭一直以来被视为一种病,不仅有“臭汗症”的称呼,还有从外用擦剂到外科手术不同的治疗方式。但狐臭的来源,其实就是腋下等部位的汗腺,在西方“狐臭”就是Body Odor(体味)。所以在十人就有九人气味浓烈的西方,狐臭就是浓烈的汗味而已,“体味”只是“狐臭”的另外一种说法,所以也不会将其视为一种特殊的疾病。

既然体味这么普及,所以香体露(deodorant)就成了外国人如卫生纸一般不可或缺的必备用品。香体露的主要成分有止汗的铝盐、杀菌的酒精和掩盖气味的香精,普及程度如同洗发水。对许多歪果仁而言,一天不用香体露就好像一个人吃完大蒜不漱口一样。

狐臭跟饮食、情绪和激素都有关,青春期之后荷尔蒙旺盛,是狐臭的活跃期。在美剧《纸牌屋》里,男主角Underwood把几名小鲜肉关在屋子里给他写方案几天不准出门,当方案大功告成时,屋子也成功地变成了一间毒气室。

至于吃什么身上就带什么味,这条貌似已成真理的规则并未完全得到证明。因为不忿被中国人讥笑牛羊肉吃多了带有骚气体味,许多歪果仁也声称中国人身上带有一股猪屎味,因为中国人喜欢吃猪肉——但当然是不确的,就像都以为印度人身上的气味是咖喱味,然而咖喱闻起来并不难闻,难闻的原因是印度人普遍还没有使用香体露的习惯。

其实这气味那气味,归根到底困扰都来自脸上的鼻子。人类的嗅觉是个奇怪的东西,便便里的粪臭素,当然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东西;但将其浓度稀释一百倍,气味就类似于自然的花香。反过来,无论什么奢侈品香水的气味加浓一百倍,保证都会臭到你呕吐。这跟糖精一点点的时候甜、稍微一过量就苦到哭的道理是一样一样的。

芳香和恶臭本为一体,中间的差别只在程度。女子的自然体香,当然是世上最神秘最诱惑又最令人遐想的物事之一。但其实体香和狐臭,说穿了是浓度大相径庭的同一种气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只有浓度低体味淡的时候,才是令人心沁的芬芳;一旦浓度升高,就是避之唯恐不及的狐臭了。

所以也许张雨绮确实没有狐臭、确实体有幽香、确确实实是就算运动后也香汗淋漓的真美女——但是很不幸,前夫袁巴元天赋异禀,拥有一个比常人敏感一百倍的鼻子。

参考:知乎用户@Lee Sean《狐臭是怎么产生的》

起底苏州微商假药案:话术诱导扩大疗效 利润惊人

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苏州“微商假药案” 客服陪聊 利润超十倍

总销售额达656.25万;检方以涉嫌生产、销售假药罪提起公诉

一瓶出厂价十余元的消毒产品,经过贴牌重新包装后,通过微商渠道营销,售价可达数百元。部分产品利润在10倍以上。江苏苏州的一起“假药案”,揭开微商这一群体的生存密码。

7月11日,苏州“微商假药案”第二次延期开庭,法官给的理由是“公诉人‘身体原因’”。“假药案”主角颜未来的辩护律师曾泽东说,此前定于4月24日的庭审,也因“特殊情况”被取消。

“善春堂”是颜未来自己创立的品牌,注册地在香港。颜未来的家属说,警方查处的上述产品分别由国内三家公司生产,实际性质是“消毒卫生用品”,使用的也是消毒品的产品批号。颜未来通过网络联系购买厂家成品,贴上自有品牌后,再以“微商”渠道加价销售。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颜未来拥有一支总人数超过40人的“客服”代聊团队。销售中,常对顾客暗示消毒品和保健品的使用效果,并有一整套话术训练。至案发时,警方查明的总销售额,达到千万元级。

资深药剂师冀连梅说,在微商的模式中,以消毒产品或保健产品,通过“暗示”使用效果来进行销售的情况,实际并不鲜见,其实质是“打药品管理的擦边球”。

苏州相城警方称,颜未来所售产品标有适应症、适应人群,属于“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情形,按照药品管理法规,应予追究刑事责任。2018年2月15日,相城检方以颜未来等人涉嫌生产、销售假药罪提起公诉。

2017年4月19日,苏州市相城区警方在无锡市一处微商团队办公现场控制负责人颜未来、颜丙瑞两兄弟,查扣大量未及销售的“网红产品”——“善春堂”牌痔疮抑菌液等系列产品。如今办公楼大门紧锁。

销售额超千万元的微商

2017年4月19日,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亭镇的一栋写字楼内,一间总面积不足60平方米的办公室,被多名警察围住,一箱一箱标注有“抑菌液”、“精油”字样的瓶瓶罐罐,被清理出来。

警方查封的这处办公地点,同属两家公司——上海美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无锡微未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两家公司法人同为颜未来,出资90%,监事则都是颜丙瑞,出资10%。

工商信息显示,上海美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于2014年10月9日,主营业务包括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策划等;无锡微未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注册于2016年7月11日,主营业务包括保健食品、卫生用品、消毒用品销售。

颜未来的女友赵冉(化名)说,颜未来出生于1987年,老家在山东郓城,2006年中专毕业后,曾经在无锡一带的电子厂上班,2011年左右开始从事电商工作。此后,颜未来通过自己的网店,先后代理销售洗发水、沐浴露、护肤品等产品。

新京报记者从苏州市相城警方获悉,2014年左右,颜未来通过网络,开始销售包括痔疮抑菌液、狐臭散等在内的产品。2017年底,一名市民向苏州市相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称,其通过网络“微商”,购买了一瓶名为“鼻净通”的滴鼻液,使用后没有效果。随后,市场监督部门将这一线索,移交给警方。

相城警方针对这一案件成立专案组,通过对网络销售链条的追踪发现,上述产品由江苏无锡一家公司进行销售,公司老板正是颜未来。

苏州当地警方通报,通过对颜未来公司所在地以及仓库的行动,一共查封电脑28台、手机80部、笔记本若干,控制包括销售部经理、收发货部经理、微商运营主管等核心人员在内的43名涉案人员。

新京报记者获得的清单显示,警方共查扣“善春堂”牌痔疮抑菌液20122瓶、“善春堂”牌根必治痔疮精油45瓶、鼻净通344瓶、“善春堂”牌濞舒适精油10888瓶、肤润洁皮肤抑菌膏4445盒、本草狐臭散5620盒、清咽茶1120盒、鼻净通贴纸163张。

警方称,“善春堂”品牌的持有者,是香港知昀贸易有限公司,这一公司的法人是颜未来。相城警方调查发现,颜未来持有的上述公司,通过网络微商渠道,月销售额最高超过400万元,公司成立至案发,总销售额上千万元。

客服扮演多个角色推销产品

颜未来手下拥有一支完整的微商营销团队。在团队中,除扮演管理者角色外,颜未来的主要工作是联系生产厂家,寻找具有营销价值的“产品”,进行采购后,贴上自有品牌销售。

2018年7月24日上午,新京报记者来到颜未来位于无锡市航天大为科技园的办公地点。被查封的“上海美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大门紧闭。透过缝隙往里看,60平方米左右的办公点内,已经完全被腾空。

三个多月前,这处办公地点是另一幅场景。2015年初,颜未来以每年4.6万元的价格租下这一办公场所,随后即着手招募“客服”人员。从最初的4人起步,业务不断扩展,到警方查封前,颜未来手下有超过40名客服人员。

这些“客服”人员,承担着包括寻找客源、联系客户、推销产品、回访等多重角色。依据不同的产品,客服人员被分为4个小组,每组配备有一名主管。团队内部,则由一整套颜未来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

一名曾担任过无锡微未来公司客服的工作人员向新京报记者透露,新招募的客服上岗前,会进行一些岗位培训,主要内容包括打字速度测试、微信公号维护、下单流程等。每名客服的底薪为两千多元,按照销售量确定绩效,能拿到数千元至上万元月薪者大有人在。

无锡微未来公司的销售模式,是典型的网络微商出货方式。相城警方称,颜未来通过购买百度竞价排名、发布微商广告等形式增加产品曝光率,消费者上网搜索时,涉及“狐臭”“鼻炎”等关键词时,颜未来代理销售的产品,会排在搜索结果前列。

颜未来名下公司,“有明晰的工作流程、工作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并有专人负责员工的培训,每天实行三班运转。”对于进行咨询的潜在客户,客服实行一对一的线上销售。上述前客服人员称,在公司内,每名客服人员都要参与运营多个微信公号,名称包括“咽喉调理杜老师”、“痔疮刘老师”等。

新京报记者从相城警方获悉,上述微信公号的头像,通常是一名身穿白大褂的中年男子。仅从头像来看,很容易被当作“医生”。此外,除通过微信公号吸引关注,作为销售手段,客服人员需要同时进行刷好评、晒单等工作,“就跟卖面膜、化妆品的微商一样,要扮演好几个角色。”

2016年,颜未来开始销售善春堂系列“濞舒适精油”、“痔疮抑菌液”、“皮肤抑菌膏”等产品,2017年3月份开始,代销清咽茶、口臭茶等保健食品。在上述销售模式下,“善春堂”系列产品成为曝光率颇高的“网红”产品。

被指“假药”的部分产品。

一对一“话术”训练

在进行“善春堂”系列产品的销售时,颜未来采用微商通用的模式:针对每一种产品设立一个销售小组,有专门主管进行管理。此外,对销售一线的“客服”进行话术训练,与潜在客户一对一“对聊”。

新京报记者获得的员工培训手册显示。按照公司规定,客服在接单前,需要先了解客户需求,随后在聊天中,将话题引到产品上。在这一过程中,客服人员不仅要强调产品效果,还要利用客户的恐惧心理,进入“放大痛苦阶段”,强调不使用“善春堂”产品的后果。

以“善春堂痔疮精油”这一款产品为例,客服会着重强调,这是一款“纯植物提取”的精油产品,当顾客提及产品价格昂贵时,对应的“标准回答”通常是,“市面上的便宜产品只能长期抑制痔疮,对身体不好”,暗示上述产品可以彻底摆脱痔疮、不复发。如果客户持续表现出犹豫,客服人员则会以痔疮“越拖越严重”,“长期便血会引起贫血、皮肤湿疹、肛门功能失常”,“久拖增加癌变几率”等话术,积极推荐客户购买。此外,客服人员还承诺,如果没有效果,可以免费补发一疗程产品或者退货。

上述前客服人员介绍,按照公司规定,在向客户推销产品时,不能出现“药品”字样,也禁止以“药物”名义进行销售,“这一点管理很严,因为这些(产品)实际上也不是药,所以不能说在‘卖药’。”

颜未来的女友赵冉说,颜未来所有通过网络销售的“善春堂”产品,主要由三家公司生产,均为消毒卫生用品。三家公司在未改变以往产品配方及生产工艺流程的情况下,为颜未来贴牌生产。

三家公司分别为:河南新野田昊药业公司主要代工生产善春堂“濞舒适精油”,山东朱氏药业生产善春堂“痔疮抑菌液”、“根必治痔疮液”,山东滕州百家好生物科技公司生产“本草狐臭散”等产品。

赵冉称,上述企业均为具有生产资质的厂家,并具有所生产产品的配方和工艺,贴牌后可进行销售。其中,河南新野田昊药业于2014年9月30日取得《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山东朱氏药业于2015年1月也取得上述许可证。

新京报记者看到,颜未来一案所涉产品的包装上,也均有相应的许可证号。以涉案数量最多、总价最高的善春堂“痔疮抑菌液”为例,其证号为“鲁卫消证字(2015)第1603号”。

朱氏药业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上述产品为朱氏药业持有的配方,并在工厂内生产,可接受重新包装和贴牌销售,“是消毒产品,不是药品。”其透露,“善春堂”品牌所售产品,也是对方直接采购,在厂区内重新贴牌包装后发货。

山东省菏泽市卫计局提供的信息显示,朱氏药业生产的“肤润洁”皮肤抑菌液、痔疮抑菌液有卫生安全评价备案。

作为消毒产品,“善春堂”系列产品进价低廉,实际效用较低,但与此同时,其对人体的伤害也小。也正鉴于此,颜未来选择推广销售这些产品。

参与办案的苏州市公安局相城分局北桥派出所警官杜益民说,以此前颇受欢迎的“鼻净通”为例,经过鉴定,这一产品实际并不含有治疗鼻炎所需要的药品成分,“但是也没有什么副作用”。

相城警方称,通过“公司化”的运作,逐渐扩张的“保健产品”种类,极其低廉的制作成本,带来巨额利润。颜未来销售的各种产品的成本,都是十余元到二十多元之间,销售时,价格则达到数百元至上千元,利润在10倍以上。

被指“假药”的部分产品。

检方以涉“生产、销售假药罪”起诉

尽管有内部严格规定,不以“卖药”名义销售产品,销售人员在微信聊天中,也从不涉及“药”、“支付宝”、“银行卡”等字眼,在邮寄产品时,往往不会填写明确的发货地址。不过,在苏州当地检方看来,颜未来兄弟的销售行为,并不是常见的“微商代理销售”,而是涉嫌销售假药。

2017年7月25日,颜未来等10人因涉嫌生产、销售假药罪被移送审查起诉。新京报记者从苏州市相城区检察院获悉,因“案情重大、复杂”,案件曾两次退回警方补充侦查。2018年2月15日,苏州市相城区检察院对包括颜未来兄弟在内的10人涉案人员提起公诉。

案件起诉书显示,检方指控,颜未来和颜丙瑞两人于2016年至2017年4月期间,在无药品生产、销售资质的情况下,租赁无锡市一处写字楼作为销售、办公地点,租赁苏州及无锡两处场所作为贴牌、发货仓库,并招聘相关人员,采用购买原料、贴牌、代加工等方式生产“鼻净通中药鼻炎液”、“善春堂牌根必治痔疮精油”、“善春堂牌濞舒适精油”、“善春堂牌痔疮抑菌液”,通过网络推送进行宣传,并使用微信联系、快递寄送的方式进行销售。

相城检方审查认定,颜未来一案涉及销售金额累计人民币656.25万元。此外,警方查获尚未销售的上述产品,价值758.6万元。“经苏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检验认定,上述四种产品均应按假药论处。”

2018年5月2日,苏州市相城区检察院出具《追加起诉决定书》,将警方查获的“本草狐臭散”、“肤润洁皮肤抑菌膏”、“清咽茶”等总价值256.4万元产品,追加为涉案产品,并指控其以“非药品冒充药品进行销售”。

对于检方的起诉意见,颜未来家属及其辩护律师提出不一样的观点。赵冉称,在整个过程中,颜未来所扮演的仅仅是销售角色,并非生产商,除此之外,其以微商渠道销售的产品,均为正规厂家生产,并非假冒。

新京报记者获得的警方材料显示,颜未来案发后,相城警方对多家供货商负责人进行问询。当被问及与颜未来的联系过程及合作模式时,上述生产厂家均表示,是颜未来通过阿里巴巴企业平台主动联系合作,采购其生产的相关产品后,再以“善春堂”名义贴牌,发货至苏州、无锡。

颜未来家属提出,颜未来所售产品,是具有资质的消毒产品或保健食品,并非药物,因此不应以涉嫌“生产、销售假药罪”被起诉。

药监部门的新挑战

颜未来一案,对于药监部门是一种新挑战。苏州市药监系统一名工作人员透露,本案所涉及情形较为特殊。在实际执法中,所谓“假药”通常指对某一具体的药品进行假冒,而颜未来则是自创品牌的贴牌销售,“以往来说,‘假药’是相对性概念,有‘真药’,才有仿冒的‘假药’。”

根据《药品管理法》第100条规定,“本法所称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对此,颜未来的辩护律师曾泽东提出,依据上述定义,颜未来销售的并不是“药品”,而是“消毒用品”。此外,依据国家药监局《关于非药品涉及药品宣传等有关事项的处理意见》,对“消字号”非药品“在其包装、标签、说明书及有关宣传资料上进行含有预防、治疗、诊断人体疾病等有关内容的宣传”,应移送卫生部门处理。其表示,颜未来一案本应是卫生部门处理的行政案件,而非警方介入的刑事案件。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药品管理法》第48条规定,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的、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为假药。

在相城警方看来,颜未来一案中,涉案的4种产品外包装或说明书上,在表述产品功能时,直接或间接提示可预防、治疗、诊断痔疮等病症,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有用法和用量。以善春堂系列产品中的皮肤抑菌液为例,其外包装上除注明主要成分为“薰衣草、肉桂、小麦胚芽”,还标注有“适用人群”,即“用于各类痔疮、肛裂、肛周湿疹等”。

相城警方认为,颜未来所销售的产品,属于“以非药品冒充药品”,应按假药论处。

北京泽永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常清介绍,在《刑法修正案(八)》通过之前,关于“生产、销售假药罪”规定,限制为“不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不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目前,“足以危害人体健康”这一表述已被删除。在实际审判中,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相比,“生产、销售假药罪”的认定和量刑,主要依据所产生的实际后果。在王常清看来,这一法规的修改,也体现国家层面对于药品管理日趋严格,相关处罚措施也日趋激烈。

北京协和医学院药学硕士,资深药剂师冀连梅告诉新京报记者,在微商的模式中,以消毒产品或保健产品,通过“暗示”使用效果来进行销售的情况,实际并不鲜见。冀连梅说,大部分人由于不具备专业的医药知识,在看到“白大褂”、“中草药”等字眼时,心理上会将之当作药品,从而甘愿出高价购买。微商所使用的,正是这样一种“心理暗示”手法,“打药品管理的擦边球”。

冀连梅介绍,从专业角度来说,常人要区分“药品”与“非药品”,最直接的途径,是观察产品的批准文号,“标注是‘药’字就是药品,‘消’或者‘卫’,都不是药,而是消毒用品或保健产品。”(记者 王煜)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