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喜欢掏耳朵的人应该蛮多的吧,不管耳朵有没有痒,都会习惯性地掏一下耳朵,而很多时候,都是掏不出东西的,不过也有人一直都能掏出耳屎,而且耳屎跟别人的还不一样,别人都是干干的,他的耳屎有点油。
经常掏出油油的耳屎,其实是因为油耳的缘故,耳道中的油脂分泌多,跟里面的耳屎混合一起,就会出现油耳朵。很多人对油耳的理解,就是身体不好,这类人群还会有狐臭的情况,那真的是这样吗?
耳屎需要掏吗?
耳朵中的耳屎其实并不是大家所想象的那么脏,耳屎的出现,主要是耳道中皮腺的分泌物以及皮屑,混合空气中的一些灰尘、细菌,一般来说,耳屎都是干的,这些耳屎是不需要我们去掏的。
平时我们说话、转动头部或者是运动的时候,耳朵也会有运动,这些耳屎就是在运动的过程中,自行脱落了。主要是干性耳朵的人,会有这样的情况,而那些油耳朵中的耳屎没那么容易脱落。
油耳屎会粘在耳道中,还有一些会粘在耳道口,一眼就能看到,看起来很脏,这个也让不少油耳朵的人很尴尬,这类人群的耳屎就需要去掏一掏,不过不要自己掏,最好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避免耳朵受损。
油耳朵的人,一定会有狐臭吗?
出现油耳朵的人,总会被别人疏远,是因为狐臭的缘故。在很多人的认知中,出现油耳朵,就会有狐臭,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即便是油耳朵,也不一定会出现狐臭。
狐臭的出现,跟遗传有一定的关系,父母有狐臭,下一代出现的几率也大。还有是因为腋下的汗腺比较发达,稍微活动一下,出汗量高,汗液中的蛋白质、脂肪酸以及其他一些物质,随着高温,就会有发酵的情况,产生异味。
之所以会认为油耳朵的人会有狐臭,是因为这两类人有共同的点,汗腺发达、油脂分泌多。但这并不代表油耳朵的人一定会有狐臭,很多狐臭人群,都没有油耳朵的情况。所以大家不要再搞错了,对油耳朵的人,也不要有偏见。
对那些有狐臭的人,更不应该有偏见,如果可以选择,谁愿意自己有狐臭呢,这个是没有办法的事。对于这类人群,平时要多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经常清洗身体,保持干净,能够缓解狐臭。
而对于那些油耳朵严重的人,其实也不用自卑,油耳朵也是有一定的好处,它能够保护耳朵,空气中的灰尘或者是小虫子之类的物质,进入耳朵中,就会被拦截,而且还能够保持耳道的湿润,避免因干燥出现瘙痒。
对于那些耳屎较多,不能正常排出,在掏耳朵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使用棉签,这样很容易将耳屎推到里面,堵塞耳朵,还是需要选择相关的工具,注意做好消毒,避免破损引起感染,慢慢的将耳屎清除。
相信大家现在可以了解,油耳朵和狐臭的关系,其实它们是没有相互的关系,并不是油耳朵就一定会有狐臭,所以大家也不要有太多的偏见。对于那些油耳朵或者是狐臭的人,自己也别太自卑,注意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干净就行。
耵聍,通常被称作「耳屎」,实际上是一种有益的生理物质,它在维持外耳道清洁、保护和润滑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耵聍的存在有助于保持耳道的弱酸性环境,并且由于其疏水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微生物生长。此外,耵聍可以根据其质地被分为湿型和干型,俗称油耳和干耳,这种分类反映了耵聍的不同物理状态。
“油耳”是病吗?
关于耳朵分泌物的性质及其影响,存在许多误解和疑惑。首先,让我们探究为何人类的皮肤维持其光滑与弹性。关键在于皮脂腺的作用,这些腺体分泌的油脂质地的物质,能够有效地滋养皮肤和头发,避免干燥现象。
特别是在讨论外耳道的健康时,我们需了解外耳道皮肤的独特结构,它分为含有毛囊和特殊皮脂腺的外侧软骨部分与内侧骨部。这里的特殊皮脂腺负责分泌耵聍液,即耳垢的前身。耵聍液具有微苦的油脂状质地,不仅有助于保护外耳道皮肤,还具备抗炎和抗菌作用。耵聍液干燥后形成耳垢,是一种正常且自然的清洁过程,随着日常活动如咀嚼或打哈欠会自然排出。
针对油性耵聍(俗称“油耳”)的几种常见观点,我们进行逐一分析:
油耳是否为疾病需治疗:油性耵聍其实是一种生理现象,并非疾病。它表明耵聍腺分泌活跃,产生的淡黄色油状液体对耳道有保护作用。
油耳的传染性与遗传性:油性耵聍的形成是个体生理差异的结果,并无证据表明它具有传染性。虽然耵聍腺的分泌活跃度可能受遗传因素影响,但将油耳视为遗传病是不准确的。
油耳与狐臭的关联:油耳与狐臭是两种不同的生理现象,它们之间没有直接关联。狐臭涉及另一种腺体的分泌,与耵聍腺的活动无关。
油耳的益处:确实,油性耵聍在某种程度上能防止外耳道发炎,其油脂状物质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抗炎杀菌的作用。
油耳朵的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人遇到耳朵积水的情况,尤其在清洁面部、沐浴或游泳时。若未能及时将水分排出,湿润环境可能导致耳垢增湿。此外,耳内积水还可能干扰耳道皮肤的正常代谢,从而形成较为油腻的耳垢。
另一方面,耳垢的性质也可能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有的人即便耳朵未曾积水,仍然容易产生油性耳垢,这多半与遗传相关。家族中若有油性耳垢的现象,子女出现同样情况的可能性较大。通常,这种情况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但如果导致耳部不适或听力减退,应及时进行清理。
耳垢的异常产生有时候与耳部炎症有关。正常新陈代谢下产生的耳垢若突然变油,可能是耳道炎症所致。炎症可能使得耳垢潮湿并伴有异味,严重时甚至影响听力。
饮食习惯也对耳垢的性质有一定影响。经常食用烧烤、油炸等高脂肪食物的人,可能会刺激体内油脂分泌,进而影响耳垢的性质。不仅耳垢会变油,可能还会引起面部和头皮出油,甚至产生痤疮和脱发等问题。
很多人没事做的时候,就喜欢掏掏耳朵,研究研究,可能有的人发现一般掏出来的东西,是比较干燥的,而有的人却发现,掏出来的耳屎是比较湿润的,其实两种状态,都是正常的,就像头皮和脸部的其他皮肤会分泌油脂一样,耳朵里面当然也会,但是有的人分泌得少,很快就“干”了,而有的人分泌得多,不足以完全蒸发,所以耳屎就呈现出比较湿润的状态,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油耳朵”。
油耳朵本身没多大影响,但是可能和狐臭有关
看了我对油耳朵的介绍,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是很私人的东西,别人又不会看得出来,好像是不是油耳朵,也没什么关系。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在一些地区,以前结婚介绍对象的时候,很看重对方是不是“油耳朵”,甚至还各种托熟人打听。
这怎么打听得出来?油耳朵一般是遗传的,如果对方家族中有这样的人,特别是很直系的亲属,那么就极有可能也是了。
是油耳朵又如何?油耳朵的人,往往又有着狐臭,在婚嫁中,这可是一个比较被看重的东西,而且相应的也容易遗传,影响并不算小。
听起来很神奇,油耳朵的人,一般也有狐臭,这是真的吗?生活经验可能也会骗人,那么不妨来看一份调查数据吧。
有调查发现,油耳朵人群中,超过93%的人都有狐臭,跟其他种族的人比起来,我们国家的油耳朵和狐臭人群都不算多,这除了地域因素的影响之外,还和基因有关,两种现象都取决于我们身体染色体中,同一个基因的突变,所以自然容易有较大的关联性。
油耳朵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有的人的油耳朵是因为基因问题、遗传因素,很可能同时还有着狐臭,也有的人的油耳朵,只是内分泌失调、油脂分泌过盛所致,虽然不管是哪一种,日常生活中都足够烦人了,即使不伴随着狐臭,也容易弄脏耳机和衣物、枕头,自己都觉得有点恶心。
但是,油耳朵也是有着一定的“可取之处”的,虽然可能和带来的不利影响比起来,算不了什么,但是有总比没有好,也算是一个安慰。
耳屎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鼻毛”,都是能阻碍一部分空气中的灰尘和有害颗粒进入身体器官,损害身体健康。
在这个功能上,油耳朵的作用要“更胜一筹”,不光能够“阻挡”,还能够“吸附”,有了它的存在,耳内的环境将会更加健康,不容易出现耳部疾病。
油耳朵的清洁和护理
比起常规的挖耳勺,现在很多人更喜欢用棉签来掏耳朵,但是油耳朵的人,最好别这样做,因为这样可能反而会把耳屎“越推越深”,正常用挖耳勺即可。
同时,清洁耳朵不应该太过频繁,否则你以为是更干净了,反而有可能引起发炎,得不偿失。不如倾斜身体,让耳朵朝着地面,拿棉签在耳朵里面、耳屎附近的地方轻轻“划拉”,再拍拍另一侧的耳上部位,让耳朵中的耳垢自己掉下来。这就够了吗?没错,因为平时耳朵也会在我们活动时,自动清除出脏物的。
油耳朵的人,的确一般也有狐臭,这是有调查数据证实过的,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本质是一种比较正常的生理现象,虽是“麻烦”,也有好处,注意不要过度清洁,以免引发耳部、脑部疾病。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