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丘墟穴狐臭(丘墟位置图和作用的准确)

时间:2024-05-02 16:57:47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中医谈“胁痛”“腋臭”

〔丹〕肝木气实,肝火盛而胁痛者,当归龙荟丸,为泻肝火要药。胁痛甚者,用生姜自然汁,吞下龙荟丸,以肝火盛也。(龙荟丸方见“治法门肝实条”)  

经云:肝气实则怒。又云:肝痛者,两胁下痛引少腹,善怒。龙荟丸治肝实胁痛,其人气收者,善怒是也。甚则用姜汁吞下。经云:风木淫胜,治以辛凉是也。  

寿四郎右胁痛,小便赤少,脉少弦不数,此内有陈久积痰饮,因外感风寒所遏,不能宣散,所以作痛。与龙荟丸三十五粒,保和丸三十粒,细嚼姜片,以热汤下,服后胁痛已安,小便尚赤少,再与:  

白术(三钱) 陈皮 芍药(各二钱) 木通(一钱半) 条芩(一钱) 甘草(五分)  

上姜三片,煎热饮之。 

一妇人脾疼,带胁痛,口微干,问已多年。时尚秋,用二陈汤加川芎、干葛、青皮、木通,下芦荟丸二十粒。 

章张郎气痛,自右肋时作时止,脉沉而弦,小便时有赤色,吞酸,喜呕,出食,此湿痰在脾肺间,所以肝善乘之。小柴胡汤去黄芩,加川芎、白术、木通、芍药、滑石、生姜煎汤,下保和丸三十五粒。  

一妇人气晕,两胁胸背皆痛,口干。  

青皮 半夏(五钱) 白术 黄芩 川芎(三钱) 木通(二钱半) 陈皮(二钱) 桔梗(二钱) 甘草(炙,五分)  

上分六帖,煎热服。又:胁下有食积一条扛起,加吴茱萸、炒黄连。  

〔《本》〕治因惊伤肝,胁骨里疼痛不已,桂枝散。  

枳壳(一两,小者) 桂枝(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姜枣汤调下。  

〔洁〕匀气散 专治胁痛。  

山栀 熟地 茯苓 细辛 桂心 川芎(各等分)  

上研为末,加羊脂煎服。  

〔《本》〕治胁下疼痛不可忍,兼治肺弱,芎葛汤。  

川芎 干葛 桂枝 细辛 枳壳 人参 芍药 麻黄 防风(各半两) 甘草(二钱)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渣,温服,日三服。有汗避风。  

治胁下风气作块寒疝,发则连小腹痛凑心。其积属肝,在右胁下,故病发,则右胁手足头面昏痛,不思饮食。  

干葛(一两) 麻黄(二分) 附子(一个) 川芎 防风 当归 枳实 芍药 桂枝 羌活 甘草(各四钱)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渣服,日三。有汗避风。  

治胁痛如前,兼去手足枯悴,薏苡仁丸  

薏苡仁(一两) 石斛(用细者,二钱) 附子(半两) 牛膝 生地黄(各三钱) 细辛 人参 枳壳 柏子仁 川芎 当归(各半两) 甘草 桃仁(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酒吞下,食前,日三服。丸子食前,煮散食后,相兼服为佳。治悲哀烦恼伤肝气,至两胁骨疼,筋脉紧,腰脚重滞,两股筋急,两胁牵痛,四肢不能举,渐至脊膂挛急。此药大治胁痛,枳壳煮散。  

枳壳(四两,先煎) 细辛 桔梗 防风 川芎(各二两) 葛根(一两半) 甘草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枣同煎至七分,去渣,空心食前温服。  

上肝虚胁痛,经所谓木不及,病中清,胠胁痛是也。中清,谓中有寒也。热实胁痛,当归龙荟丸是也。  

〔仲〕胁下偏痛,发热,其脉弦紧,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大黄(三钱) 附子(二枚,炮) 细辛(二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更进一服。  

〔垣〕神保丸 治心膈痛,腹痛血痛,肾气胁下痛,大便不通,气噎,宿食不消。  

木香(二钱半) 胡椒(二钱半) 巴豆(十枚,去皮心膜,研) 干蝎(七枚)  

上四味共为末,汤浸蒸饼为丸如麻子大,亦用朱砂为衣。每服五丸,心膈痛,柿蒂灯心汤下;腹痛,柿蒂煨姜汤下;血痛,炒姜醋汤下;肾气胁下痛,茴香酒下;大便不通,蜜汤调槟榔末一钱下;气噎,木香汤下;宿食不消,茶酒任下。  

许学士云:沈存中《良方》载:顷在建阳,医者王琪言,诸气唯膀胱胁下痛,最难治,谓神保丸能治之。熙宁中病项筋骨痛,诸医皆作风治之,数月不瘥,乃流入于背膂,又臂挛痛甚苦,意琪语有证,乃合服之,一服而瘥,再发又一服,立效。  

〔洁〕煮黄丸 治胁下痃癖痛,如神。  

〔丹〕控涎丹 治一身气痛及胁走痛。痰挟死血,加桃仁泥。凡胁痛有痰流注,二陈加南星、川芎、苍术。实者,控涎丹下之。  

〔《本》〕治男子两胁疼痛,枳实散。  

枳实(一两) 白芍药(炒) 雀脑芎 人参(各半两)  

上细末。姜枣汤调二钱,酒亦得,食前,日三服。  

〔东〕调中顺气丸 治三焦痞滞,水饮停积,胁下虚满,或时刺痛。  

木香 白豆蔻(去壳) 青皮(炮) 京三棱(炮,各一两) 陈皮 大附子(各二两) 半夏(汤炮七次,一两) 缩砂(去壳) 槟榔 沉香(各半两)  

上为末,煮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渐加六十丸,食后,陈皮汤送下。  

沉香导气散 治一切气不升降,胁肋痞塞。  

沉香(二钱半) 人参(五钱) 槟榔(二钱半) 白术 乌药 麦糵(炒) 神曲(炒) 紫苏叶 大腹皮(炒) 厚朴(制,各一两) 诃子皮(炮,半两) 香附(炮,一两半) 姜黄 橘红 甘草(各四两) 京三棱(二两) 广术(炮,四两) 益智(二两) 红花(四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沸汤点服。  

丹溪云:胁痛有死血者,桃仁、红花、川芎之类是也。若跌扑胁痛者,亦为污血流归胁下而痛,东垣复元活血汤之类是也。治法见攧扑伤损门。  

运气胁痛者,乡境皆病胁痛也,其证有二:  

其一,风木助肝气实而痛。经云:厥阴所至为胁痛。又云:厥阴在泉,风淫所胜,民病两胁,里急支满。又云:少阳司天之政,初之气,风胜乃摇,候乃大温,其病胁痛,治以凉剂得痊也。  

其二,燥金攻肝虚而痛。经云:少阳所至为胁痛。又云:阳明司天,燥气下临,肝气上从胁痛。又云:少阴司天,地乃燥,凄沧数至胁痛,善太息。又云:岁木不及,燥乃大行,民病中清,胠胁痛,治以温剂得痊也。  

〔丹〕咳嗽胁痛方。二陈汤加南星,多香附、青皮、青黛、姜汁。  

《内经》灸刺胁痛有三法:  

其一取肝。经云: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小腹,善怒,取其经,厥阴与少阳。又云: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脉以散恶血,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是也。  

其二取胆络。经云:邪客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咳而汗,刺足小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不得息立已,汗出立止。咳者,温衣饮食一日已。左刺右,右刺左。其病不已,复刺如法是也。  

其三取心。经云:心手少阴脉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视虚实热寒陷下,施补泻疾留灸之法也。  

〔《集》〕胁痛:悬钟 窍阴(此二穴,左取右,右取左,窍阴出血妙) 外关 三里(此一穴正取)  

又法:支沟 章门 中封 阳陵泉(治闪挫) 行间(泻肝怒气) 期门(治伤寒后胁痛)  

治胁并胸痛不可忍:期门(四分) 章门(六分,灸七壮至七七壮) 行间 丘墟 涌泉  

〔东〕胸胁痛:期门(沿皮三寸) 支沟 胆俞(沿皮半寸) 胸胁胀满痛:公孙 三里 太冲 三阴交 腰胁痛 环跳 至阴 太白 阳辅  

〔《撮》〕胁肋痛:支沟(透间使,泻之,灸) 外关(透内关,如取支沟,不必再取外关) 

〔《通》〕胁痛:阳陵泉  

〔《甲》〕胁下支满,呕吐逆,阳陵泉主之。腹中气胀,嗑嗑不嗜食,胁下痛,阴陵泉主之。  

〔仲〕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恶寒也。  

〔《灵》〕合腋张胁者肺下,肺下则居贲迫肺,善胁下痛。青色粗理者肝大,肝大则逼胃迫咽,则苦膈中,且胁下痛。  

凡胁骨偏举者肝偏倾,肝偏倾则胁下痛。揭唇者脾高,脾高则䏚引季胁而痛。(俱见《本藏篇》)脾满气逆。(见“喘条”)  

附:腋肿 腋臭

《内经》针灸刺腋肿,有二法:  

其一取胆。经云:胆足少阳之脉所生病者,缺盆中肿痛,腋下肿是也。  

其二取心。经云:心主手厥阴,是动则病,手心热,腋肿,皆视虚实寒热陷下,施补泻疾留灸也。  

〔丹〕腋气神效方  

密陀僧(一两) 白矾(七钱) 硇砂(少许) 麝香(少许)  

上为细末。先用皂角煎汤洗,后傅上。  

又方 

铜青 密陀僧 辰砂 白矾 硇砂 白附子 

亦如前法搽之。  

〔《本》〕治腋气。用夜明砂,不拘多少为末,用豆豉汁调涂,立效。  

又方 以铜青好者,不以多少,米醋调成膏,先洗净腋下,用轻粉掺过,却使上件涂之,立效。  

〔经〕治狐臭。用生姜涂腋下,绝根本。  

〔《三因》〕治狐臭。大蜘蛛一个,以黄泥入少赤石脂,捣罗极细,入盐少许,杵为一窠,包藏蜘蛛在内,以火烧令通红,放冷剖开,将蜘蛛研细,临卧入轻粉一字,用酽醋调成膏,傅腋下。明日登厕,必泻下墨汁,臭秽不可闻,于远僻处倾埋之,免致染人。  

〔《世》〕治腋气。先用刀削去腋毛净,用白定粉,水调搽傅患处,至过六七日夜后,次日早看腋下有一黑点,如针孔大,用笔点定,即用艾炷灸七枚,灸过攻心中痛,当用后药下之。  

青木香 槟榔 丁香 檀香 麝香 大黄  

上煎服,以下为度。

极泉穴的应用

极泉穴

极泉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之一,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主治心痛,咽干烦渴,胁肋疼痛,瘰疬,肩臂疼痛等疾病。

高及甚为极,君位为极;水之始出曰泉。心者,君主之官,极泉位置最高,又为首穴,如君登极。心主血脉,手少阴心经起于极泉,喻手少阴脉气由此如泉中之水急流而出,故名极泉。

中文名

极泉穴

性质

中医穴位

出处

手少阴心经

位置

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主治

心痛,咽干烦渴,胁肋疼痛

位置

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共3张

极泉穴位置

解剖

在胸大肌的外下缘,深层为喙肱肌;外侧为腋动脉;布有尺神经,正中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及臂内侧皮神经。腔内除大量的脂肪(内含有淋巴结及其相连的淋巴管)外,围绕腋动脉有臂丛神经的三个束及其五条支配上肢肌的终支。而针经臂丛内侧,可深达腋腔后壁肌肉之一大圆肌,该肌由肩胛下神经支配。

取穴方法

曲肘,手掌按于后枕,在腋窝中部有动脉搏动处取穴。

作用

宽胸理气,通经活络。

主治疾病

心痛、胸闷、四肢不收、肩周炎、腋下瘰疬(颈淋巴结核)、腋臭、悲愁不乐、咽干、烦渴、干呕、目黄、臂肩不举、肘臂挛痛、冠心病、心绞痛、心包炎、脑血管病后遗症、 肋间神经痛、癔病、乳汁分泌不足。弹拨本穴可预防冠心病,肺心病。

刺灸法

刺法:避开腋动脉,直刺0.3~0.5寸,整个腋窝酸胀,有麻电感向前臂、指端放散,或上肢抽动,以3次为度。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穴一般不炙。

(2)避开腋动脉:以一手按住搏动的动脉,在动脉的内后缘进针。

(3)不宜大幅度提插:因为腋腔内组织疏松,且腋静脉与深筋膜愈着,保持扩张状态,如不慎刺中血管,会造成血肿。避免刺伤腋窝部血管,引起腋内出血。意外及处理 形成血肿应立即退针,先冷敷后热敷,以促进血肿消散。

按摩治疗举例

心悸心慌

治疗手法——弹拨极泉

施治者一手托起被治者左侧上肢,使其腋窝暴露,另一手食、中指并拢,伸入腋窝内,用力弹拨位于腋窝顶点的极泉穴,此处腋神经、腋动脉、腋静脉集合成束,弹拨时手指下会有条索感,注意弹拨时手指要用力向内勾按,弹拨的速度不要过急,被治者会有明显的酸麻感,并向肩部、上肢放散。

胃胀

治疗手法——按压左侧极泉穴

用大拇指指肚使劲按压左侧极泉穴,连续按20下,胃胀很快就会得到缓解。然后把捣碎的白参片贴在此穴上,再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贴12个小时,休息12个小时。

配伍应用

心痛干呕烦满:配侠白穴(《针灸资生经》)。

腋窝痛:配日月穴、肩贞穴、少海穴、内关穴、阳辅穴、丘墟穴(《针灸学手册》)。

四肢不收:配日月穴、脾俞穴(《针灸资生经》)。

咽干咽喉肿痛:配太渊穴、偏历穴、太冲穴、天突穴(出处同上)。

心悸、冠心病:配神门穴、内关穴、心俞穴,有宁心安神的作用。

肘臂冷痛:配侠白,有通经活络的作用。

附录

(1)穴名释义:高及甚为极,君位为极;水之始出曰泉。心者,君主之官,极泉位置最高,又为首穴,如君登极。心主血脉,手少阴心经起于极泉,喻手少阴脉气由此如泉中之水急流而出,故名极泉。

(2)现代应用:冠心病、心包炎、肋间神经痛、肩关节周围炎、颈淋巴结核、乳汁分泌不足、癔病、半身不遂。

文献摘要

《铜人》:治心痛干呕,四肢不收。

《大成》:主目黄,胁下满痛,悲愁不乐。

《循经》:肩膊不举,马刀侠瘿。

轩辕坟三妖:封神大计下最大的“黑锅者”,被女娲坑惨了

为何《封神演义》会被奉为名著呢?

除了作者将殷商历史与神话结合的妙笔之外,环环相扣的主线连接亦为此作增色不少。没读过这部小说的朋友,多半只知妲己助纣为虐,却不知妲己是受了女娲的指派,亦不知除妲己之外尚有两个女妖同样肩负蛊惑纣王之宿命。

妲己乱政误国,似乎已成为定论,今天我们不妨结合《封神演义》里关于“轩辕坟三妖”的情节及史料中的记载进行剖析,看看殷商灭国的黑锅该不该由妲己三妖来背。

商纣帝辛为何会断送殷商江山呢?

表面看来,原因有二:

一是封神之劫的要求;

二是纣王亵渎了女娲像。

然而,若从我国古代神话体系上剖析,其实殷商灭亡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天界要削弱九九人皇的力量,达成天界凌驾于人界的目的。

从《封神演义》中我们可以看到,整部书都是围绕着“气运”来写的,天界制造封神榜的目的就是为了迎接劫数。纣王是九九人皇,是与天帝对等的存在。在原书中不难看出,不论是截教还是阐教的修真者,都无法伤害到纣王的肉身,其根本原因就在此。

显然,天界是不会容许人间有与天帝对等的人皇存在的,是以他们要制造一桩改朝换代的事件,改写天界与人间的格局。从这个角度来看,纣王十分倒霉地成了众矢之的。为了杀掉帝辛,众神设下封神榜消磨殷商之气运,最后将纣王逼死在摘星楼上。自殷商以后,人间无人皇,统治者从九九人皇降格为九五之尊,其地位自无法与天帝比肩。

那么,该如何消磨殷商的气运呢?

这种工作在天界看来属于“脏活”,自然不该由天界众神插手,所以“轩辕坟三妖”就是最好的背黑锅人选。

妲己、玉贵人、胡喜媚是在轩辕墓附近修炼的小妖,按理说她们若想要位列仙班,起码要再修炼个几千年,因此女娲给予她们“修成正果”的许诺可以说是非常诱人的。

且看原文:

娘娘曰,“三妖听吾密旨:成汤望气黯然,当失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气数使然。你三妖可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俟武王伐纣,以助成功,不可残害众生。事成之后,使你等亦成正果。”

这段话已经说的非常明白了,那就是让这三个妖物潜入商纣王的宫室里,蛊惑商纣王,让他成为暴虐的昏君,加速气运的流失。可以说,这三个妖怪做的非常成功,已达成了惑乱君心的目的。

然而,三妖的结果又是显而易见的,她们在被天神利用过后,又以“残害众生”为名被除去了。以现代人的眼光看来,女娲对三妖提出的要求颇为“双标”。既然是惑乱君心,让纣王变成残暴生灵的无道昏君,又怎可能不“残害众生”呢?

所以,三妖之死,在封神演义之初就已注定,她们早已被划为背黑锅的棋子。若非如此,封神榜上三百六十五路诸神为何没有给她们留下神位呢?“亦成正果”不过是一句空头支票罢了。

再让我们回到妲己与胡喜媚联手谋害比干之前,看看这两个女妖究竟是怎么做的。

妲己向纣王谏言,蛊惑君王修建了炮烙铜柱,以及能宴请仙子的鹿台。鹿台竣工时,纣王特地更衣沐浴,打算在这里迎接美丽的仙子仙姬。鹿台再奢华,毕竟只是凡物,怎能吸引天宫中的仙女呢?所以为了迷惑帝辛,妲己将轩辕坟中的众姐妹(狐狸精)请来,让她们在鹿台上进行表演。

宴席之上,狐狸精们酒过三巡,险些显出原形。虽说她们遮住了狐狸尾巴,但是天生的狐臭却是无法掩盖的。宴席上的王叔比干察觉了这一切,随后便将这件事告知了武成王黄飞虎,称鹿台上出现的仙子无一不是狐狸精。经比干与黄飞虎的一番谋划,一队士兵围堵了轩辕坟,将这里住着的一众狐狸精尽数烧死。

在烧死众妖后,比干还从狐尸中挑出一张狐皮,制作成皮袍送给大王,借此警告妲己。对于妲己而言,这些惨死的妖物均是她的子孙,自然心如刀绞,欲杀比干而后快。为了诛杀比干,妲己找来了另一位大妖,也就是九头雉鸡精胡喜媚。胡喜媚与妲己一样,掌握了高超的化形之术,能变成娇柔的少女。因此,胡喜媚在入宫后立即得到了纣王的垂青,成为除妲己之外的另一大禁脔。

两姐妹在一块设计了一出毒计,打算将屡次坏妲己好事的比干杀之后快。这天,两姐妹刚刚陪纣王用过早饭,只见妲己突然咳嗽不止,丝帕上又有鲜血呕出。纣王十分担心,胡喜媚欲言又止。在纣王的追问下,胡喜媚这才称姐姐患有心病,除非能找到“七巧玲珑心”这份药引子,普天下无药可治。纣王满脑子都是妲己,所以他连忙追问这“七巧玲珑心”究竟是何物,胡喜媚又恰逢时宜地说道,这“七巧玲珑心”仅有一人拥有,他便是当朝国相比干。

纣王当即将比干召入宫中,对比干陈述了来龙去脉,希望他能贡献出自己的一颗心。比干大怒道:

“心者一身之主,隐于肺内,坐六叶两耳之中,百恶无侵,一侵即死。心正,手足正;心不正,则手足不正。心乃万物之灵苗,四象变化之根本。吾心有伤,岂有生路!老臣虽死不措,只是社稷丘墟,贤能尽绝。今昏君听新纳妖妇之言,赐吾摘心之祸;只怕比干在,江山在;比干存,社稷存!”

纣王板着脸,怒斥道:

“君叫臣死,不死不忠。台上毁君,有亏臣节!如不从朕命,武士,拿下去,取了心来!”比干何等样人?他怎会容许旁人动手。比干从武士手中抢过宝剑,剖开胸膛将一颗赤诚之心挖出,哭泣道:“成汤先王,岂知殷受断送成汤二十八世天下!非臣之不忠耳!”

初读这个桥段,笔者不由得为耿直的比干惋惜。

然而,再结合整个封禅大计来看,比干之死或符合妲己“惑乱君心”的初衷。

或许有人会说,惑乱商纣王何须杀害忠臣良将?

此言差矣,殷商除了拥有帝辛九九人皇的气运之外,能臣名将亦不好对付。且看闻太师、比干、黄飞虎等人,每个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国之栋梁。倘若不将他们除掉,武王伐纣很难成功。

单说比干一人,若此人不死,狐狸精、雉鸡精、琵琶精三个妖怪的蛊惑大计便很难成功,且看琵琶精曾为姜子牙、比干所烧,妲己的狐狸窝曾被比干、黄飞虎连根拔起。只有除掉比干,妲己三姐妹才能继续完成惑乱纣王之大计,这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在正史中,殷商的覆灭又与妲己等“红颜祸水”有多少关系呢?

根据《史记·国语》的记载,妲己并不是虚构的神话人物,而是确有其人的(小说里的玉贵人和胡喜媚则是虚构的)。只不过,在真实的历史中她并不是狐狸精,而是有苏氏诸侯的千金。根据史料的记载,有苏氏曾与纣王分庭抗礼,在被商军讨伐后,有苏氏为了自保不得不将妲己献给纣王以示归顺。

我国考古界现已发现记录了殷商历史的龟壳,上面的甲骨文提到了商王暮年好酒色的事实,但却没说纣王是否“唯妲己之言是听”的情况。更何况,从时间线上来推断,妲己被进贡给纣王时距离殷商灭国已不足一年。仅陪伴了纣王一年的女子,能对国运产生多大的影响呢?显然,将一切罪恶都强加于这个女子的想法是可笑的。

至于前文中提到的比干之死,东周时期人们普遍认为比干是投水自尽的(死因与屈原相同),到后来才流传出剖心而死这种说法。显然,我们连比干的真实死因都无法确定,“七巧玲珑心”之说就更是子虚乌有了。

为什么后人将比干被妲己害死的故事写得越来越生动呢?

多半是因为文人的激昂文字,将暴君亡国这件事夸大其词地渲染一番,将红颜祸水极端化罢了。

历朝历代,但凡亡国,文人总喜欢编出一套美人祸国殃民的传说。夏朝之妹喜、西周之褒姒、唐开元之杨玉环都是如此,她们只不过是昏君或时代的挡箭牌罢了。客观来看,在男权社会中一个女人对统治者的影响有多大?

《封神演义》中所隐藏的阴谋,就是天神为了颠覆人皇之权设下封神大计,将黑锅扣在轩辕坟三妖身上。而史料中的不堪,则是将灭国之祸强加于女性身上。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人的刀笔着实比事实更加可怕。幸而生活在今天的我们,能够理性看待前人所书的文字,用自己的角度观察历史上发生的种种不堪。

参考资料:

【《封神演义》、《史记·国语》】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