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华药海》、《千金方》
你好,我是中医药科普胡医师。
我继续给你讲讲往事吧。
我以前在农村工作的时候,被人当成座上宾。毕竟,在那里,真正读书、接受正规教育的人,不多。
有一回,我去临乡参加活动。负责接待我的,是一个干部。
但是没想到,等到了地方,接待方没来。
就这样,我们在原地等了一个多小时,这才把人给盼来。
负责接待的人姓黄,比我大了七八岁。他见到我,十分抱歉,也十分尴尬。
不过,通过一个来礼拜的接触,这黄哥跟我也算熟识了。
有一次,他跟我闲聊,说:“文儿啊,你知道我头一回接你那天,为啥去晚了不”?
我摇摇头。
他说:“我给我自己化妆呢”!
我一听,愣了。大男人,化妆干嘛?
见我不明白,他笑着指了指自己的腋下,然后说:“不瞒你说,我有狐臭的毛病。那天第一次见面,我正要出门接你,忽然发现这狐臭太不好了,我怕熏到你,所以就临时用点办法弄一弄。别说,这些天来还真管用”!
说完,他哈哈哈大笑起来。显然,这几天下来,大家都成哥们了。
我说,你用的啥办法?我还真就没察觉。
他说,就是到一些老房子那里,找那个灶心土,打碎了,涂一涂。嘿,果然好用!
我一听,恍然大悟。
他所说的这个灶心土,我早就知道了。严格地说,它是一味中药,学名叫做“伏龙肝”。这玩意儿就是久经柴草熏烧的灶底中心的土块。它入药,最早见于《名医别录》,被列为下品。此物性味辛,微温,入脾、胃、肝三经,善于温中止血、和胃止呕、温脾涩肠。一般来说,它是内服治消化系统疾病的。
那它用来治狐臭,这个事儿到底靠谱吗?
后来,我从农村回城工作,一头扎进书房,对这个问题进行考证。
后来,我在《千金方》七卷里头,找到了这个办法的原型。孙思邈在里头明确指出,“伏龙肝末,频敷之”,用于治疗腋狐臭。看起来,这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
我仔细一琢磨,这个事儿确实有道理。
腋臭、狐臭这个病,夏天多见。它的病因病机,中医一般认为是湿热内积。而伏龙肝作为灶心土,经过熏烧多年,蕴含燥性,故而可以燥湿。这就好比一处低洼坑地有了积水,怎么办?撒一些土在上头填平一样。你的腋下不是有湿热之邪吗?那就外涂一点伏龙肝,就能燥湿、改善症状。
当然了,这个办法,严格讲,它也是治标不治本,是权宜之计。体内的湿热,需要清热利湿之法应对。只是外用灶心土,解决不了全部问题。
但是,这个简单的办法,蕴含了古人的思维特点,蕴含了中国传统医学对疾病的认识特点。所以我说,这也是不大不小的医学遗产。
只不过,这样的遗产,还有谁愿意继承呢?毕竟,现在谁家还用灶台做饭啊?灶心土作为一种中药,越来越稀少了。
所以,这就需要我这样的痴人,不断撰写文章,把此类的文化遗产传播出去。我坚信,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儿,是对得起祖宗的事儿。
家族没有狐臭遗传史,为什么偏偏自己有狐臭?狐臭的发生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如果没有家族遗传史,则为后天因素造成的。
狐臭后天形成因素有哪些?
① 饮食习惯引起
南方人偏好进食辛辣类食物,而辛辣、刺激性食物容易诱发狐臭。这也是南方发生狐臭几率比北方高的原因。
② 卫生习惯引起
狐臭根源在于大汗腺分泌物,而细菌增生会增加分泌物,加重狐臭。因此平时因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物,保持皮肤洁净干燥,以减少细菌滋生。
③ 内分泌失衡引起
长期精神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等不良生活状态,都会导致内分泌出现失衡状态,影响大汗腺分泌,诱发狐臭发生。
④ 刺激汗腺引起
频繁刮、拔、剃腋毛,或腋毛去除方式不当,会破坏腋下皮肤正常结构,引发狐臭。
后天性狐臭与生活习惯有关,那后天性狐臭会遗传吗?
后天性狐臭患者,大汗腺已发生异常,患狐臭后怀孕生产,孩子的大汗腺状态基本继承父母,父母大汗腺不稳定,孩子患狐臭的几率提高。遗传学研究已经证明,狐臭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父母双方都患有狐臭的情况下,子女患病几率高达80%。父母单方异味,子女仍然有50%的几率患病。目前医学界无法阻止遗传性狐臭的发生,但父母大汗腺恢复正常且处于长期稳定状态,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遗传几率。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应该尽早使用奇记净味干预调理大汗腺。
文 | 阅微札记
编辑 | 阅微札记
中华大地上共有56个民族,汉族,占据了全国人口的绝大部分。
据调查研究,汉族人群可大致分称以下7个亚群,分别是北方汉族、西北汉族、东部汉族、中部汉族、南方汉族、东南汉族和岭南汉族。
中国人和西方人不管在外貌特征上还是别的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其中,有很多外国友人在和中国人接触时,都会有这样的疑问:
“为什么中国人的身上没有味道?”
众所周知,西方人普遍都有比较重的体味,尤其是狐臭,很多时候,都是“不见其人,先闻其味”。
那么,为什么中国人很少有人有狐臭呢?
狐臭是体味中气味最冲最突出的一种,在中国古代,人们称这样的气味为“胡气”,据说是因为当时来到中国游历的“胡商们”的身上有着这种气味,因而得名为“胡气”。
到了后期,我国的医术古籍上将这种气味称作“体臭”、“狐气”、“狐燥”、“漏臭”等,认为人身上有这种气味的原因是吃荤过多,而且长期不洗澡。
人体的汗腺分为两种,一种是小汗腺,另一种为大汗腺,而我们所说的狐臭,就是来自于大汗腺的“手笔”。
大汗腺主要集中于人体的腋下和胯下这两个部位上,其余的都是小汗腺。
小汗腺排出的汗水就是普通的水分,比较稀释,基本没什么味道,而大汗腺排出的汗液中,除了水分,还有各种蛋白质和脂肪酸。
这些物质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味道,但是一遇到人体表面上的细菌,就会产生别样的“化学反应”。
大汗腺的分泌物给细菌提供了生长环境,这些分泌物被细菌分解后,就会产生各种不饱和脂肪酸,进而就产生了“臭味儿”。
按照这样的逻辑,只要是个正常人,那就应该有狐臭,但为什么事实并不是如此呢?
远古时期,人类在进行迁徙的时候,由于身处环境的变化,自身的基因也随之发生“突变”,而且这样的改变,主要发生在亚洲人身上。
温带气候让第16号染色体的ABCC11基因突变,从而使得大汗腺产生的分泌物也随之减少。
而中国人,是“基因突变”最大化的展现。
据统计,在欧美国家,有狐臭的人群占了很高的比例,其中白人达到了90%,黑人则更是达到了99.5%!
相比之下,亚洲人的狐臭人群比例就低得多,日本约为16%,韩国约为10%,而中国,仅有5%左右。
而西方人,则完全继承了祖先们的狐臭基因。
此外,欧洲大陆上曾多发传染病,当时西方社会上的主流思想认为,造成瘟疫的源头,就是“水”,于是便下令人民不许洗澡,以辟邪消灾。
本来就有狐臭基因,再加上一直不洗澡,这样的习惯经过代代的传承,西方人的狐臭情况就愈发严重了。
后来,西方人自己也意识到这样的味道实在不妥,于是发明了香水来掩盖身上的臭味。
除了基因原因,在饮食和生活方式上,对于西方人的狐臭也能做出一定的解释。
自古以来,西方人都是以食肉为主,蔬菜吃的也不多,比较油腻,这些食物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酸性代谢物,因而产生难闻的气味。
而中国人的饮食讲究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并且还会参考养生的路子,会比西方的饮食习惯要清淡一些。
另一方面,西方人块运动,并且喜欢享受“日光浴”,因此他们的排汗量也会比中国人的多一些,身上的味道也会更大一些。
除了体味差异外,在母乳方面,中国人也更胜一筹。
据香港中文大学的一项研究表示:
中国人的母乳比西方的更有营养。
和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人对于海鲜鱼贝方面的摄入量整体要多于西方人。
海鲜除了肉质肥美,味道鲜嫩外,还含有大量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如DHA,亚麻油酸,花生油酸等等营养,
这些物质不但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有着积极功效,同时对婴儿的脑部发育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婴儿早期脑部与神经发育方面。
很多在市面上售卖的奶粉中,都会在成分中多增加一些上述几种物质的含量,但,殊不知,我们东方女性的母乳里本就含有这些天然的营养成分,比西方妈妈们的母乳更具有喂养价值。
除了母乳外,中西方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坐月子”。
在中国,产妇坐月子是约定俗成的,并且有很多注意事项。
女性生产完如果没有好好过“月子期”,后半生就会留下一大堆的“后遗症”。
所以,这个时候的女性,虽然完成了“生产大业”,但依旧是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
不过,“坐月子”除了是身体所需外,自身也是有一定的益处的。
研究表示,坐月子除了可以帮助产妇收缩子宫外,对于婴儿也很有帮助。
麻油中含有大量的omega-3多元不饱合脂肪酸,可以算是一种素食的鱼油,月子中的妇女如果吃了添加有这种食材的食物后给婴儿喂奶,可以让婴儿的身体更强壮,达到“一人吃两人补”的功效。
很多人都误认为,在营养这一方面,中国的母乳会比西方的母乳稍差那么一点,可事实上,并不如此。
经过对比研究发现,和西方人的母乳相比,中国人的母乳具有这以下6个不可比拟的营养优势。
蛋白质含量充足在对我国孕妇和哺乳期的女性的调查结果显示:
中国母乳中的蛋白质含量略高于国外,其中优质蛋白的含量和发达国家持同等水平,是可以满足新生儿的营养需求的。
中国的母乳里还有丰富的牛磺酸。
牛磺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在医学和食品领域中得以广泛运用,通常以游离氨基酸的形式广泛分布与生物的器官肾脏中,血液、唾液、乳汁中亦是如此。
母乳中的牛磺酸,十婴儿。
此外,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含有高量的以谷氨酸和谷氨酰胺,这类物质正好能满足婴儿成长的能量所需,并且是脑介质的组成部分,对婴儿肠胃的发育也有很大好处。
中国母乳中所含的饱和脂肪酸量较低,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如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物质。
在母亲子宫内最后3个月到出生后18个月这段时间,正是婴儿大脑成长的关键期,而不饱和脂肪酸,对婴儿脑神经和神经髓鞘的形成以及视网膜的发育,都有着重要的功效。
另外,如果产妇是早产,那她的母乳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要高于足月儿的母乳,由此可见,中国的母乳更加适合早产儿的需要。
据国外的资料显示,母乳中共含有100多种低聚糖。
中国的母乳中,每100毫升里大约含糖7克,其中有5克是乳糖,剩下的2克为低聚糖。
双歧杆菌在代谢过程中会释放多个种类的有机酸,这些有机酸在促进小宝宝的生长发育、营养均衡以及疾病预防方面都有着很大作用。
生长抑素,全称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并可以抑制体内其他消化液的分泌。
母乳中的生长抑素可以和婴儿自身分泌的消化液形成互补作用,中国母乳中含有较高的生长抑素,可更好促进婴儿的消化。
中国母乳的脂肪球中的瘦素含量多于外国母乳,更加利于婴儿适应宫外环境。
总之,从中西方在体臭和母乳这两件事上看,或许真的应了那一句话:
“基因决定一切!”
大家怎么认为的呢?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分享哦~
资料参考:
环球网——《有狐臭才是“正常人”!中国人95%“变异”》
澎湃新闻——《最大规模中国人基因库研究结果发表:汉族可分成7个亚群》
中国新闻网——《最新研究发现:东方女性乳汁比西方女性更有营养》
中华康网——《中国母乳的6大营养优势》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