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是5月31日,世界无烟日。
世界卫生组织于1987年设立了这个日子,到今年刚好是40年。
现在,吸烟有害健康几乎是路人皆知。
但是,人类真正认识到烟草的危害,其实只比设立无烟日早了10年而已。
虽然人们很早就意识到,吸烟可能有害健康,但一直缺乏一锤定音的证据。
直到1951年,英国的两位牛人——Doll和Hill,跟随随访了4万多名医生长达25年,最终得出结论:
①吸烟者的肺癌死亡率远高于不吸烟者;
②吸烟量越大肺癌死亡率越高;
③戒烟可以降低这种风险。
后来,各种更宏观和微观的研究结果不断出炉。烟草烟雾中含有7000种化学物质,其中至少69种是致癌物。吸烟除了会引起癌症,还会引起呼吸道、心脏和心血管类疾病,死于后面这些疾病的吸烟者要远远超过死于癌症的吸烟者,二手烟和三手烟还能继续危害他人的健康。
总之,【吸烟有害健康】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连烟草公司和瘾君子们也无法否认这一点。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让人们戒烟。
常规的说教已经没有价值,需要来点猛料。
心理学上认为,要让人放弃某种东西,最好是让这种东西与实际的损失联系起来。
于是,烟草公司被迫在香烟盒上印制吸烟导致的各种疾病的血淋淋图片,这招真的有效。
美国疾控中心则把各种成瘾性物质的危害进行了量化。
结果就是:每吸一支烟,减寿13.8分钟。瘾君子们每点燃一支烟前,考虑一下这个数字吧。
认识烟草的危害,和认识中医有什么关系么?
有很大的关系,请看我为你分析。
Doll和Hill两位大牛的研究,以无可辩驳的证据证明了吸烟导致肺癌,这个案例也被载入了现代医学教科书《流行病学》,成为每个医生都熟知的经典,他们采用的研究方法也成为现代医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队列研究。
我本人也是在医学本科学习期间,才知道了这一伟大的研究,终于建立起吸烟有害健康的科学认识。
队列研究的关键理念就是:将人群分为2组,一组存在某种行为,另一组不存在某种行为,观察两组人群的健康差异。
现代医学检验疗效的金标准是随机、对照、双盲、大样本研究,核心是对照和双盲研究,核心的核心则是对照研究。对照研究的关键理念,其实和队列研究完全一致。只不过队列研究是基于人群自发行为(吸烟或不吸烟)分组进行被动观察,对照研究是通过医学干预(给予某药或不给予某药)将研究对象分组进行主动研究。
这种对照的理念,是现代医学得以建立和发展的关键。
曾经,坏血病是大航海时代水手们的噩梦,远洋巨轮甚至被海员们称为“漂流的地狱”。十六世纪,英国海军死亡原因中坏血病死亡与阵亡之比是40∶1。记载于各民族传统医学经典里的疗法虽不少,但并没有真正有效的疗法。
1747年,一个叫詹姆斯·林德的大牛横空出世,他将患有坏血病的水手分为6组,每组2人。这6组患者的基础饮食完全相同,但在基础饮食上,不同的组别增加不同的食物。最终,加餐橘子和柠檬的患者痊愈了,其他组都没有起色。林德后来反复做了很多类似的研究,均证明橘子和柠檬能治疗坏血病。从此,坏血病再也无法阻挡日不落帝国的海军了。100年后,大英帝国舰队的大炮,轰开了清政府摇摇欲坠的大门。
林德时代,人们不知道橘子和柠檬为何能治疗坏血病,按中医的说法就是治了标但不知本是什么。直到100多年后,缺乏维生素C才被确认是坏血病的病因。找到了病的本,通过工业化大量合成膳食补充剂维生素C,坏血病成了历史。
继坏血病后,对照研究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在欧洲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曾经被证无数次证明“有效”的放血疗法,竟然被一个名叫汉密尔顿的军医证明无效,而且还会增加死亡率。
因对照研究而反转的医学常识比比皆是。可以说,正是有了对照研究,才使人类的医学真正有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手段,才使世界各国纷繁芜杂的传统医学,能够脱胎换骨成具有统一标准的现代医学。
对照研究,已经是现代医学判断某种疗法是否真正有效的大杀器。
那么,用对照研究来审视中医,结果会如何?
很遗憾,目前还没有一种中药能通过最严格的对照研究。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中国人心目中是中医博大精深的代表作,属于伟大宝库级别的存在。
《本草纲目》一共有16部、60类、190万字,记载药物1892种,药方11096个,据说被达尔文誉为“百科全书”。这些药物和药方,只要有10%有效,那就足以挽救人类于疾病之水深火热之中。
李时珍记载了一个治疗狐臭的方子:“腋下胡臭。鸡子(即鸡蛋)两枚,煮熟去壳,热夹,待冷,弃之三叉路口,勿回顾。如此三次效。”
这段话,虽然是文言文,但任何一个初中毕业的中国人都能看明白,我就不翻译成白话文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笑出来?
现代医学认为,狐臭是因为细菌分解汗腺分泌物而产生的味道,临床上治疗起来有难度。但是,在李时珍看来,治疗狐臭很简单,用鸡蛋就能搞定,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夹俩鸡蛋,路口放下,这么做3次就有效。如果6个鸡蛋就能搞定狐臭,那么世界上早就没有狐臭这种病了,是不是?
可是,问题来了。李时珍很认真地将这个方子收录在《本草纲目》里,还很确定地说“三次效”。李时珍真的做过夹鸡蛋治疗狐臭的研究,并得出了三次效的结论吗?肯定没有,这么做,不可能治疗狐臭。
退一万步说,即使李时珍真的用这个方法治好了一些狐臭患者,就能肯定是夹鸡蛋的效果么?不能,因为无法排除有些狐臭患者可以自愈。
如何才能确认夹鸡蛋是否有效呢?参考林德治疗坏血病的对照研究思路,就是找一群狐臭患者分成若干组,一组夹鸡蛋,一组什么也不夹,一组夹鸭蛋,一组夹鹅卵石,一组夹母猪屎(别笑,我是认真的,李时珍说过:母猪屎,水和服之,解一切毒。说不定夹母猪屎治狐臭有效呢?),比较各组患者的狐臭治愈率,那才是真正的疗效检验。
实际上,李时珍这个方子里,还可用于对照研究的元素太多了。比如:不去壳Vs去壳,热夹Vs冷夹,三叉路口Vs十字路口,回头看Vs不回头看。
这么一想,你就会发现,要确定一种疗法的效果是否靠谱,必须用严谨的态度,加上科学的方法进行检验才行,容不得半点马虎。现代医学对任何药物和疗法的效果,正是通过这种态度与方法来证明的。这种方法的成本很高,成功率也很低,但其结果完全经得起质疑。
窥一斑而知全豹。再回头看《本草纲目》,李时珍能把鸡蛋治疗狐臭这么一个明显不靠谱的方子记载其中,这就说明他根本就没有判断疗效的应有态度和科学方法,《本草纲目》里其余11095个方子的疗效又能怎样呢?
写到这里,很多人要指责我对古人太苛责。我想提醒大家注意,我只是指出【鸡蛋不能治疗狐臭】这个事实,不仅现代不能治疗,古代也治不了,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
我再告诉大家两个事实:
①基于中国医学古籍中的各种方子而制成的中药或中成药,均未经过严谨的对照研究证明其疗效。
②绝大多数中药或中成药,其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禁忌症和注意事项都是四个字【尚不明确】。
【尚不明确】不是【没有】,而是【不知道】的意思。用了上千年的药,竟然还是【不知道】的状态,你做何感想?
此时此刻,或许你心中已经对中医有了一个或大或小的问号,这正是我写这篇文章想到达到的两个目标之一。
电影《黑客帝国》中,墨菲斯摊开双手,一只手上是红色药丸,一只手上是蓝色药丸。
服下红色药丸,尼欧将解开心中的谜团;选择蓝色药丸,尼欧将仍然身处Matrix而不自知。
尼欧服下了红色药丸,终于洞悉了Matrix的真相。
【对照研究】就是那颗红色药丸,它将带你拨开历史的迷雾,摆脱博大精深的羁绊,真正从科学上认识中医。
请再看一眼《本草纲目》,你是什么感觉?
(完)
免责声明:本人的疫苗科普,用于引导公众建立对疫苗的科学认识,避免公众被错误和谣言误导。科普内容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人就职单位无任何关系。 如果我的科普内容有误,请留言告诉我,我非常愿意核实并更正。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果涉及到您的版权,请联系我删除。
个人介绍:陶黎纳,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本科,微博2016十大影响力医疗大V,公共卫生管理硕士,果壳网医药达人。疫苗与科学,微博粉丝22万 ,公众号粉丝4万 ,收到众多粉丝的好评,欢迎加入我的粉丝群,每周一(法定节假日除外)我在医来er趣公众号为您免费答疑。
眼下进入冬季,元旦和春节即将来临,不管是城市或是乡村,各家各户对肉类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是对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民族来说,猪肉更是不可或缺的最主要的荤食。每天餐桌上的红烧肉、红烧排骨、糖醋排骨、红烧蹄膀、红烧猪蹄、各类炒肉、骨头汤等美味让每个家庭更和谐更和睦;腌肉、腊肉、熏肉,香肠、熏肠、烤肠等各式肉类加工食品也成为每个家庭贮备的佳肴。
进入菜市场,如何避免买到问题肉(母猪肉、病猪肉、变质肉及冻肉等,市场上没有注水猪肉),而准确地选购新鲜的放心肉,让全家人吃个健康、吃的开心;不因买的不好,吃了闹心,扔了伤心,已成为每位家庭“采购员”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对此,业内专家好友透露:只要掌握运用好“望、闻、问、摸”四字诀,保你在各地莱市场都能够轻松买到新鲜健康可口的放心猪肉。
健康猪五花肉正面
一是“望”。到猪肉铺或肉摊前,最重要的是要用眼看。
首先看猪皮。一看是不是母猪肉。如果恰巧看到没分割的半片猪肉,只要看到五花肉下面的mm全部割掉的统统是母猪肉;或者看到分割好的五花肉下部有明显割掉的痕迹的也是母猪肉。
屠宰后的母猪mm被割掉
健康猪五花肉背面
母猪肉皮硬,炒了打卷嚼不烂,煮熟咬时咯吱响。有的母猪肉因打保胎针而有怪味,口感差,特别是病人、老年人和孕妇吃了不好。母猪因要哺育猪仔,导致mm长、粗、大,看着不适不雅观,所以在零售时会割掉。
菜猪是指被劁过的雌雄猪仔而长大的出栏猪。菜猪一般mm小或者没发育,其肉无论怎么做,都鲜嫩香软,口感好,增强食欲。
问题猪五花肉
健康猪五花肉
另外,有经验的消费者还能从切好的猪皮横截面辨别出是不是菜猪肉。莱猪肉皮横截面看起来呈白雾状或棉花白状,而母猪肉皮横截面则呈暗青色半透明状。
二看是不是病猪肉。健康的猪皮白嫩、显得干净清爽。病猪或死猪因病发烧导致猪皮有红斑红点或发紫发暗。
其次看肉色。菜猪的肉色鲜亮,瘦肉红得不深不浅、不紫不暗,有光泽。而母猪肉色发紫或发暗,无光泽,看着不舒服。
问题猪后腿肉
健康猪后腿肉
再次看肉质。菜猪的瘦肉纹理细致,肥肉呈软绵乳白状。母猪、病猪的瘦肉则纹理粗糙,肥肉则发暗不新鲜,有的呈细颗粒状。
问题猪排骨
健康猪排骨
最后看检疫章。沒有检疫章的肯定是私自屠宰的问题肉。健康的猪肉一般猪身从上到下拉一长条蓝章,如清晰的话可看到当天的屠宰日期。后腿或前腿的皮上盖有屠宰厂家圆章。
二是“问”。就是问价格,如实在辩别不出健康肉和问题肉,可以问摊主或肉贩售价。健康肉一般比问题肉售价高出4—5元,碰到低价的不要贪图便宜购买。
健康猪前腿肉
三是“闻”。有的猪肉看起来很好,但在烹饪的时候却散发出难闻的味道,弥漫整个房间,不仅难闻,吃时也难以下咽。有的猪肉本身就是淘汰的种猪,怪味、骚味十足,犹如狐臭,令人作呕,这样的味道可在购买时闻出来。健康的猪肉有点谷物的味道,问题猪肉则有怪味,闻时慢慢地吸气能感觉到。特别是病猪骚猪死猪肉,用手摸过后抹在手心,双手快速搓几下等手心发热时放在鼻前一闻,就有一股恶臭令人作呕。
健康猪排骨
四是“摸”。就是用手感觉一下是否当天屠宰的新鲜猪肉。当天屠宰的猪肉除特别寒冷天气之外都有一点温热的感觉,而冷冻肉用手一摸能感觉到一股入骨的寒凉。
读了以上文字,掌握了“望、闻、问、摸”四招,天下菜市场任你行,相信你无论在哪里购物,母猪肉、骚猪肉、病猪肉以及死猪肉都进不了你的“菜篮子”,从而永远都能吃上健康的猪肉,家人开心,家庭和睦,阖家幸福快乐!
#头条创作挑战赛##如何挑选猪肉#
俗话说,欲知山中路,需问打柴人。同样的道理,要想知道长白山中众多的打猎的趣事儿、险事儿,必须问询那些经常和野兽打交道的人。
有一点你必须相信:在长白山崇山密林中,能够猎捕别的动物为食的动物,它必须比它猎捕的动物更强。
同理,能够猎捕到动物的猎人,就必须比自己猎捕的任何动物都强——更勇敢、更智慧、更强壮。
长白山密林,是个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日日夜夜都在上演着非死即亡,你死我活的斗争。这一幕幕活灵活现的生死剧,血淋淋的,甚至惨不忍睹。但这就是长白山中动物世界的日子。
年近八十的老猎人“猞猁王”张松老爷子借着酒兴,再次向我说起了他打猞猁过程中的那些险事儿。听起来,既紧张,又刺激。
猞猁和狼一样,最喜欢吃的是兔子。这不仅因为兔子无爪牙之利,更因为兔子的个头小力气也小。人都说,老太太吃柿子——专挑软的捏。在动物界,所有的野兽都是专挑“软柿子捏”。因为猎捕比自己弱小的动物,可以省力气,可以不受伤,可以容易获得。但是,凡是容易被猎捕的动物,都有逃生保命的本事。比方说兔子,它不仅长着一对长耳朵,比别的动物能听到更远处的动静,而且它的长耳朵可以随意向着周围转动。而且的而且,兔子奔跑的速度特别快。它的后腿非常有力,一下子就弹跳二三米远。
猞猁猎兔子,第一必须能够避开兔子长耳朵的侦察。猞猁的脚上长着密密麻麻的毛,又长又厚,踩在雪地上几乎无声无息,踩在干枯的森林落叶上,也几乎听不到声音,犹如在脚上穿着毡靴。
当兔子发觉猞猁时,猞猁基本上已经来到兔子跟前了。但是兔子并不白给。它会在发现猞猁扑下来的瞬间,扭头从另一个方向纵身跑开,这第一纵,最低也要三米远。这个距离这个速度,即便是灵巧的猞猁,也不容易很快捕获它。
猞猁并不立即追踪。它知道兔子必须紧跑一阵才能慢下来,这时候,猞猁已经小跑着跟上去。等发现离兔子近了时,猞猁再次作势扑去,兔子见状再跑。一般来说,猞猁要如此耍弄兔子三四回。等兔子疲乏不堪时,再一鼓作气,一口拿下。
★猞猁猎马鹿,从天而降千万不要认为猞猁欺小怕大,除非老虎、豹子、狗熊、野猪这些家伙体量太大,猞猁一般不招惹它们,但是像毛驴子一样大小的马鹿,猞猁照样敢于猎捕。公马鹿一般体重四百多斤,雌马鹿也三百多斤。而猞猁最大的个体也就是七八十斤。
张老爷子说,有一年,我到马鹿沟去猎马鹿。雪地里,我看到了猞猁的脚印,心中奇怪,猞猁到这里干什么,难道它敢于猎捕马鹿?这可有点以小搏大,不现实了。
没想到我刚跟上一头带犄角的雄马鹿,刚想擎枪将它撂倒,忽然,那马鹿经过一棵大树下的时候,被树上凌空扑下的猞猁跳到了脖子上。
麋鹿鹿角侧面轮廓Elk antlers giving a side profile
猞猁四只利爪狠狠地抓在马鹿的脖子上,俯身狠咬马鹿的咽喉。马鹿岂能任凭它咬。一个高儿蹦起来又狠狠地将前腿在地上重重地一跺,把猞猁一下子就闪到了地上,但是,那猞猁身子落地,口却没有松开。
马鹿用力摇头甩脖子,想甩掉猞猁,没想到猞猁借着马鹿的一甩之力,再次将身体跳到马鹿的脖子上。马鹿的性子也很烈,它没有快跑,它知道跑也没用。猞猁咬着它的脖子,身子钉在它脖子上呢!它开始往树干上摔脖子,很用力地摔,可以听到砰砰的声音。这一招很有效,几下子,就把猞猁砸得松了口,摔在了地上。
马鹿趁此机会放开四蹄就跑,一纵步就是好几米。但是没想到猞猁又跳上了马鹿的后腿拐上,无论马鹿怎样后踢也踢不掉它。这时,猞猁已经一口咬住了马鹿的肉蛋蛋。马鹿哀鸣一声,立刻疼得趴到了地上。就这样,猞猁活生生地杀死了这只体重是它五六倍的庞然大物。你说可怕不!
★猞猁猎狍子,专往背阴坡的雪地里追猞猁喜欢吃狍子,所以总是跟踪猎捕狍子。冬天的雪地里,大雪二尺多深,猞猁的腿再长,也没有狍子的腿长。所以,狍子在雪地里可以轻松地把猞猁甩开。
但是,猞猁可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只要它发现了狍子,就会不紧不慢地跟踪在后边,想甩都甩不掉。
如果细心,你就会发现,猞猁专门把狍子往山岭的背阴坡赶着跑。
为什么?因为背阴坡的雪深,而且积雪的上边有一层太阳晒后又冻结的硬壳。狍子和梅花鹿腿又细又长,在阳坡地里跑,看似轻松愉快,但是一旦跑到背阴坡,那四条腿就咔嚓咔嚓都插到了积雪里头。而猞猁跑到背阴坡的积雪上,大爪子的瓣儿都岔开了,本身体重又轻,身体根本陷不下积雪中去。这样,就形成了狍子在积雪中费力地跑,而猞猁在冻硬的雪壳子上跑。你说,狍子能跑得过猞猁吗?不一会儿,必定狍子群中有哪头倒霉鬼,就会被猞猁咔嚓咬断脖子。接着猞猁就会在雪地里来一顿喝狍血热餐,像现代人喝牛奶差不多。
★猞猁猎梅花鹿,暴起伏击猞猁是个十分爱惜体力的野兽。这是它的狡猾之处,无论老虎、豹子,还是狼,这一点都比不过它。
梅花鹿不是腿高脖长能跑能颠儿吗?猞猁才不会和鹿赛跑呢?猞猁绝对是个军事家,从来不会以己之短去赢敌之长。它知道根本赢不了。
所以猞猁猎鹿,会采用最省力气的办法——伏击。
猞猁是所有的动物中最有耐性的猛兽。即便是老虎和豹子猎捕不到食物,也不会在一个地方潜伏过久。可是,猞猁和它们不一样,它可以在一个地方俯卧在地,一呆就是三两天,甚至更长。
张老爷子说,我曾经仔细研究过,凡是猞猁潜伏的地方,都是鹿活动的必经之地。所以,鹿今天不从这里走,保不住明天就会从这里过。明天鹿也没来,猞猁可以等到后天。就说猞猁这份耐心,猎人远远不如。所以,猞猁出猎,从来不空手。无论什么野兽,每击必中。猞猁下口稳准狠,从来没有虚口。只要鹿经过了这里,它纵身而起,会一口准确地咬在鹿脖子上。什么时候鹿死了,它什么时候才松口。
猞猁和狼都是昼伏夜出的动物。但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每年的春天。此季,狼和猞猁都是不分昼夜地在外头活动,猎捕食物。因为这时候母兽和崽子都需要很多的食物,无论公兽和母兽都会日夜不停地外出捕食。
即便是狼的个体和猞猁差不了多少,狼从来不会主动地攻击猞猁。因为狼知道,它根本打不过猞猁,也惹不起猞猁。所以,狼遇到猞猁,标准动作是扭头就跑。而猞猁则会像魔鬼缠身一样,如影随形地跟踪而上。就这么不远不近,不快不慢地跟踪你,让你想跑跑不了,想甩甩不掉。
狼最护崽子。它最怕敌手动它的狼崽子。所以关心则乱。狼被猞猁跟踪的时候,应该往别的地方跑,把猞猁远远地引导到没有狼窝的地方,让它找不到狼窝,最终再摆脱它。但是,狼到了这时候反而犯傻了。它就怕猞猁吃它的狼孩子,特别是母狼,毛长见识短。猞猁追得越近,母狼往狼窝里跑得越紧。她恨不得立刻飞回狼窝,守着自己的一窝狼崽子。可是这恰恰遂了猞猁的意。等跟到狼窝了,猞猁反倒不跟了。它会在不远的地方趴下来晒太阳,或者睡它一觉。等狼认为猞猁离开了,小狼安全了,自己应该出去打食去了,于是放心地离开。这时候,休息够了的猞猁抻抻懒腰,慢慢地踱步到狼窝中,把小狼崽一个不剩的吃下肚去,待会儿回到自己的猞猁窝,再吣出来喂猞猁崽儿。
张老爷子笑哈哈地说,一般的野兽不愿意搭理狐狸。因为狐狸个顶个的拥有保命的原子弹——狐臭屁!你们可能没有闻到过,那狐狸保命时放出的臭屁,可以熏死人!老虎豹子都不招惹狐狸,也怕臭。狼和猎狗嗅到狐狸放出的臭屁会被熏得蒙头转向,无法追击,狐狸会趁此机会逃之夭夭。
猞猁怕不怕狐狸的原子弹?也怕。但是它依然要招惹狐狸,依然要捕猎狐狸为食。
猞猁没有绝招,它有笨招。猞猁一旦发现了狐狸,想猎捕它时,绝不着急见面就死追。它会居高临下地先看好地势,估摸准了狐狸一旦遇到它时会往哪个方向逃跑,心里有个数了,才开始追。张老爷子说:我有好几次临阵观察,发现猞猁总是顺着风向追赶狐狸,而且不紧不慢。狐狸想逆风跑,猞猁总是抢先一步占据上风,狐狸无可奈何,只好顺着风跑。这你们应该猜到了:狐狸顺着风跑一般不会放原子弹。它顶风放才有大面积的杀伤力。它顶风一个臭屁,身后中毒就是一大片。可是猞猁绝对不给它这个机会。
Red fox (Vulpes vulpes) standing in shallow water
★猞猁猎熊仔,掏窝老人家说:猞猁一般情况下敢偷野猪的猪崽吃,也不招惹狗熊。我想,可能因为狗熊也会上树,而且狗熊的犟脾气上来,循着味儿找到猞猁窝,会连窝给他撕吧了,拆烂了。另外,猞猁也害怕狗熊那钩子手。我亲眼看见狗熊一个钩子手,就把猞猁一巴掌打得滚出好远,翻了好几个跟头。狗熊的力气太大。猞猁惹不起。更重要的是狗熊的巴掌是钩镰枪。一巴掌把你拍出去,那钩爪会趁机撕下你一条肉来。
野猪对猞猁不太有招儿。我看见猞猁抢了猪崽后立刻窜上树,母猪再凶,獠牙再狠,一半会儿也用獠牙挑不断树木。或者等它挑断了树根,猞猁早就在树上吃完猪崽,又通过这棵树的树枝,跳到那棵树上,然后蹦下地逃跑了。
猞猁也记仇。它专门挑选和它结仇的狗熊冬眠入仓的时候去“杀仓子”。早春的时候,狗熊会在树洞或者山洞中生熊仔。即便生了熊仔,狗熊也是半睡半醒的状态。这时候,猞猁悄悄地钻进洞,叼起一个熊仔就跑。有时候狗熊会顾及别的熊仔的安全,所以只是咆哮一顿,并不去追赶。若是只有一个熊仔,猞猁把狗熊刺激醒了,那狗熊可能就要和猞猁不死不休了。(作者简介:王天祥,山东青岛人,高级记者、作家,出版长篇小说、旅游文学、报告文学、历史文化、旅游文化、诗词赏析、企业管理、市场分析、成功学、人才学等各种专著42部,撰写电视剧200多集,创作历史、文化、风光、纪实等专题电视片数十部,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数百篇,发表网络文章千余篇。)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