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猿猴时期有狐臭吗(猿猴会不会变成人)

时间:2024-05-02 09:28:18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研究发现,6000万年前“狐臭”诞生,4万年前东亚人“狐臭”消失

文/万物君

炎炎夏日,你是否已经感受到身边人发出的销魂气味?

前两天,我发了《基因研究发现,中国人直发始于1.9万年前,变白始于7500年前》的文章,有网友在评论里问:“中国人是怎样没有体味的?”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今天就来回答下。

1

所谓体味,自然是指狐臭了。

狐臭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直接原因,一个是间接原因。

直接原因是,大汗腺的分泌物,被体表细菌分解后,产生一种可挥发的硫醇,它就是产生狐臭的化学物质。

间接原因是,大汗腺提供了体表细菌的“食物”。

所以,要想没有狐臭,要么抑制大汗腺的产生,要么抑制能使大汗腺分泌物转化为硫醇的体表细菌。

对于前者,东亚人做到了。对于后者,好像还没有人做到,毕竟它诞生于6000万年前。

2

人类身上有两种汗腺:小汗腺和大汗腺。

小汗腺又叫“外泌汗腺”,遍布全身,只有少数部位没有,如唇红区。在炎热的环境中,小汗腺会分泌大量的汗液,使体温降低,从而保护身体脏器功能的正常运转。

大汗腺又叫“顶泌汗腺”,分布于腋窝等处。大汗腺较小汗腺腺体为大,腺体呈叶囊状,排泄管开口于毛根附近,不参与体温调节。

相比200万-500万的小汗腺,数量极少的大汗腺(腋窝处大汗腺大约有300~600个),对人类来说,似乎没啥作用。虽然也参与排汗,但比起小汗腺来说,可谓聊胜于无。

考虑到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它们有着发达的体毛,这种大汗腺也许对其有着很大的作用,例如排汗、调情、熏走或吓走敌人。

一项研究显示,每到繁殖季节,雄性环尾狐猴腕部腺体会分泌出散发水果和花香气味的清澈液体。它们用这种芬芳液体摩擦自己毛茸茸的大尾巴,然后向雌性环尾狐猴挥动尾巴。

环尾狐猴

而人类,因为绝大部分体毛消失,所以大汗腺也就几乎没有排汗作用了。又因为人类不再需要用它来调情,或者吓走敌人,自然更不需要大汗腺。不仅如此,它还具有产生难闻体味的不好作用。

3

大汗腺的分泌物本身并没有味道。但其中的一些物质,如半胱氨酸-甘氨酸-3M3SH,被细菌分解后,会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 3M3SH。

3M3SH 是一种可挥发的硫醇,是狐臭的物质载体。

科学家发现,制造这种化学反应的细菌,就是腋下的某些葡萄球菌,如人葡萄球菌。

也就是说,某些葡萄球菌摄入大汗腺分泌的无味的半胱氨酸-甘氨酸-3M3SH,然后将其转化为气味浓厚的 3M3SH。

葡萄球菌为何具有这种转化能力?很可能因为其中存在的 PatB 酶。

至于 PatB 酶如何拥有这种转化能力,研究者认为,PatB 酶在演化过程中产生了一个特别的疏水性袋状结构,可以有选择性地、更有效地和硫醇相结合。

PatB 酶只在几种葡萄球菌里存在。研究者追溯其起源,结果发现,这些具有 PatB 酶的葡萄球菌可能产生于 6000 万年前。

在新生代6000万年前古新世时,灵长类从原始树鲍向着不同方向发展,产生了原始狐猴和眼镜猴。

到了5000万年始新世晚期时,原始狐猴进化产生了原始的猴和猿类。

到1000-2000万年前中新世,当时古猿中分化出一支向人的方向发展。

大约300万年前,终于出现了最早能制造工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人类。

也就是说,具有 PatB 酶的葡萄球菌,与灵长目一起诞生,比人类诞生的时间早了很久。

如前所述,那些灵长目可能就是靠此吸引异性、熏走或吓走敌人。

4

虽然狐臭是由 PatB 酶直接导致的,但如果人类抑制大汗腺的分泌,不再给PatB 酶提供原料,自然也可以抑制狐臭的产生。

据研究,与大汗腺分泌有关的基因,为第16号染色体中部的ABCC11基因。

大约4万年前,当我们的祖先来到东亚后,ABCC11 基因发生突变,其第 538 位碱基从 G 变为 A ,导致大汗腺的分泌物显著减少,从而控制了狐臭的“源头”。

换言之,没有狐臭的人都是基因突变的“变种人”。

蓝色—狐臭型,黄色—突变型

据统计,全世界有狐臭的人占80%,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及非洲。

没有狐臭的人,也即突变基因人群,主要分布在东亚。在中国人没狐臭的人占了95%左右,在华北平原,大约只有1%的人有狐臭。这一数字在日本、韩国分别是84%和95%。

大洋洲土著只有30%没有狐臭,白人里面只有10%没有狐臭!黑人中只有0.5%没有狐臭!也就是说,除了东亚人以外,外国人几乎人人都有狐臭!

5

说个有趣的事情,狐臭可以用来辨别人种迁徙。

北美土著印第安人也是大多没有狐臭,说明他们是从东亚迁徙过去的。

华北平原大约只有1%的人有狐臭,韩国95%的没有狐臭,说明ABCC11基因变异可能发生于华北,当然,这只是猜测,未必科学。

日本84%的人没有狐臭,有狐臭的人集中在原住民阿伊努人中,而不是占主体的大和民族,说明二者有不同起源。

6

有趣的是,ABCC11 基因不仅和体味有关,还决定人类的耳垢。体味小的人一般是干耳垢,而体味重的人则会有湿耳垢。

道理很简单,正常情况下,耳道里的大汗腺分泌旺盛,产生油耳。而当ABCC11基因突变,导致大汗腺分泌减弱,耳道里也就不冒油了。

不过,也不是所有有狐臭的人都有油耳,只能说相关性非常大。有统计表明,896名有狐臭者中860人有油性耳垢,所以并不是100%的关系。

“猿猴把”是什么鬼 设计师你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在车界里,你知道什么叫做“猿猴把”吗?不知道的话,就看图吧。很形象有木有?

这样的设计也真是醉了,而网友们却饶有乐趣的展开了评论。

有讨论“猿猴把”的作用和好处的:

@李想:这样驾驶摩托车还可以非常好的治愈狐臭和颈椎病。

@李想:这么设计主要是为了防盗。车主普遍胳膊非常非常长,这样设计就只有他自己可以驾驶了。一般偷车贼连车把都够不到,就更不要说把车开走了。此外,还可以有效的防御被塞入天朝偷车利器【大金杯】里面。完美!

@m_1973一个人的世界:主要防止美警察误射,没可能怀疑有掏枪动作。

@一个没有钻石的王老五呀: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骑一个疗程可有效治疗肩周炎,脊椎病,腰间盘突出 一口气能爬五楼也不喘气了咱老百姓骑了都说好,国家奥运会指定品牌,村头木匠冠名赞助。

@隔壁老王欺负床:我一直称其为投降把~~~~

@吴越Tear:腋毛风干架!

@虞宗霖: 等灯时还可以做几组引体向上!

@WelcometoLA:可以一边骑一边拉个背!

@NAturboVB:对治疗颈椎病有帮助,哈哈。

有表示疑惑的:

@Mamba24-Lakers:我想知道那个后视镜是用来做什么的!

@Anna7861:这是什么设计理念?只能说不能理解,怎么看都不能理解!

@很微很薄:看起来好拉风,好想骑一次,完了手会不会变长!

好吧,虽然开这种车也许会胳肢窝酸疼,但论姿势,骑着这车去兜风,还是帅爆了!回头率肯定百分之百!

如果你喜欢汽车、想买车、或买车方面有什么问题,请关注快车报的微信公众号:kuaichebao

我们每天会在微信上推送新鲜有趣的汽车新闻和评论给大家阅读,让你爱好汽车的心爽的根本停不下来。

为什么有的哈雷车把那么高?起源竟是因为狐臭?

提到高把机车,喜欢摩托车的朋友们脑海中一定会闪现出这样的画面:高扬的车把、拉风的坐姿、放荡不羁的骑手,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浮夸!

这种高车把设计在英文里叫做“Ape hanger handlebar”,翻译成中文就是“猿猴车把”,从下图中你可以很直观的看出为什么这种高车把叫做“猿猴车把”:

经常会看到一些不太喜欢“猿猴车把”的摩友们吐槽说高车把设计不过是一种潮流,设计它的目的是让骑手看起来够“坏”够“酷”。而且高把手设计不仅没有任何实用性,还会对骑行产生负面影响,因为这样的设计会使骑手在骑行过程中不太舒服。

许多第一次尝试过高把机车的骑手,在长时间骑行后都会出现因为把手太高使得双臂变麻木的情况。

此外,大多数大高把都设计的和普通车把一样宽,有时甚至更宽,所以这样的设计在“钻车缝”时也非常的不便。

那么问题来了,看起来并不实用的高把机车当时是因为什么被设计出来的呢?为了得到解答,我特意去搜索了一下高把机车的起源,却得到了各种不同又有趣的答案:

防止被路上的陷阱斩首

在旧时代的美国,马路附近的居民们经常被摩托团伙骚扰,于是他们会挂上一根横穿马路的绳子或者铁丝来教训路上肆无忌惮疾驰而过的摩托团伙。作为领队的骑手们为了保护自己的脖子不受伤害不得不把他们摩托车的车把升高,防止在高速行驶过程中被突然出现的绳子斩首。而这种高车把的设计也因为其独特而炫酷的造型逐渐被其他车手模仿并流行起来。

电影《13骇人游戏》中骑手们被路上铁丝斩首的镜头,原片比较血腥所以打了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索观看

关于提高车把的设计是为了保护骑手不被斩首还有另一个说法:二战时德军会在马路上骑手脖子高度的位置设置带刺的铁丝。盟军骑手们在高速骑行的过程中一个不注意就可能被这些铁丝伤到脖子。于是军用摩托车的车把开始升高,并安装了切断铁丝的工具以保证骑手们的生命安全。战争结束后,虽然没有了被斩首的危险,但高车把的设计得以保留并逐渐演变成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

汽摩大战中的防护措施

也有人提出大高把起源于南加州,刚开始实行摩托车车道分界线行车(Lane-Splitting)时一些摩托车骑手经常违规行车,愤怒的汽车司机会拿将扫把柄伸出车窗外给不懂事的摩托车骑手一个教训。骑手们为了保护自己的脖子,车把也变得越来越高,高车把也就成了骑手们上路必要的防护措施。

车把越高,腋下越干爽

还有一种说法把高把设计和腋臭关联到了一起。在高把摩托车出现之前,长距离骑行的骑手在长时间骑行的过程中腋下容易出汗,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湿热的腋下严重影响骑行体验,时间长了也容易产生异味。于是注重形象的骑手们把车把升高,让风直吹腋下,在骑行过程中时刻保持干爽。高把摩托成了有腋臭的骑手们的福音,同时炫酷的外形和特殊的骑姿引得其他骑手们纷纷效仿,逐渐形成了“Ape hanger handlebar”的潮流。

虽然部分摩友觉得高把机车骑起来并不舒适,但是对于一些喜爱高把的朋友,尤其是身材高大的摩友们来说“猿猴车把”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他们觉得适当高度有利于强迫驾驶者坐直身躯,同时可以防止长时间骑行中造成的颈、背酸疼和灼痛感。

另外,追求个性和与众不同灵魂的骑手们非常乐于享受享高把摩托带给他们的浮夸与张扬,付出一些驾驶的舒适性和经济性也就变得不算什么了。

当然在一些极端“猿猴车把”爱好者的眼中车把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车子可以破,但车把一定要高

老铁,你这车把怎么看后视镜?

臂长不够,身高来凑

关于高把机车你还知道什么其他的起源故事或有趣的想法,可以留言与大家一起分享哦~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