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辟谣】系列是“受害者”叙述,
由事事儿君整理发布。
事事儿君查阅大量权威资料,
旨在帮助广大中老年规避上当风险,
同时将儿女们从苦口婆心的无力挣扎中解救出来。
中山市博爱医院小儿外科来了一位开水烫伤3天的小男孩。
小男孩脸上烫伤的创面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毛,就像个小“金刚狼”,场面十分骇人。
医生仔细检查,发现创面上全是猫毛,伤口已经溃烂很深,就是治好了以后也会留很大的疤痕。
原来小孩被烫伤之后,小孩的奶奶阻拦孩子的爸妈送孩子去医院,觉得这点小病自己可以治好,用猫毛敷一下很快就会愈合。
于是,小孩奶奶把家里的宠物猫的毛全剪了下来,敷在小孩脸上了。
两天之后,小孩的脸就疼痛异常,疼得在地上直打滚,并且伤口更加严重,有溃烂的趋势,这时候家长慌了,才急急忙忙把孩子送到医院。
然后,猫秃了,小孩脸也烂了。
这绝对不是偶然事件,我小时候也差点惨遭狗毛的“毒手”。
那时候我大约四五岁吧,具体记不清楚了。
邻居家的大狗没拴好,可能是看我长得白胖白胖的比较可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口咬在了我稚嫩的屁股上。
当时我就懵了,真是懵了,都忘记哭了。
从被咬到结束这个过程在我脑子里是一片空白,一丁点记忆都没有。
等邻居把我抱到我家大门口的时候,我摸了一下自己的屁股。
印象特别深刻,我看见我短粗胖的手指头上是一堆粉红色的肉末子。
看见我的肉渣,我才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开始嚎哭。
邻居家奶奶告诉我爸妈,赶紧用狗毛烀上,好的快。
我当时就躺在我的小炕上,一边哭,一边竖着耳朵听大人说话,看看他们要怎么处置我的屁股。
还听到要用盐水洗,虽然那时候还没上学,但是感觉一定很疼,就哭的更加厉害以示反抗。
我爸妈还是比较理智的,坚持送我去医院打了狂犬疫苗。
虽然前几天我问我妈,我妈说本地的确是有这么个敷狗毛促进愈合的说法,但是他们并没有采纳。
后来,因为我只是扎了针,但是医院并没有给我清理,伤口还是感染了。
在我去扎第三针的时候顺便做了清理烂肉的手术,缝了20多针。
现在想想真是后怕,如果当时敷了狗毛,岂不是我半个屁股都要烂没了。
无论是敷什么毛,不仅会给医生的清创带来困难,增加患者痛苦,还容易导致创面感染,甚至还会使异物存留在组织里,影响伤处愈合,疤痕形成,还可能导致寄生虫感染。
细思极恐,这些正常人干不出来的骚操作,竟然都是民间口口相传的好偏方。
罗列几个一般比较常见且坑爹的偏方:
1.烫伤后涂盐、涂酱油、涂牙膏、敷猫毛、用泥土和蚯蚓涂抹;
2.对发烧、咽喉痛这种常见病症,采取所谓“放血疗法”;
3.喝活蝌蚪去火;
4.喝童子尿治疗狐臭。
中国可以算是迷信“偏方”的国度之一。
偏方带着“神秘”的兴味, 兼具“经济实惠”的暗示。
偏方的出现与以下几点有关:
1.对疾病的无知;
2.对他人疗效的轻信,并不甄别症状是否有区别;
3.追求价廉;
4.不在意偏方的副作用。
这些口口相传, 在彼此信赖的熟人和亲人间流转的“治疗方法”, 不需要出处, 不要临床试验数据, 只需要一句:“XX用了这种方法, 很有效果”的口头保证,就能让人放手一试。
偏方这个词, 或许在多数人心目中不是一个贬义词。
但是如果我们真的去思考一下它的内涵, 就知道它极不可靠——所谓偏方,就是没有经过系统的临床试验,来自于某些个人、组织(或者有行医资质或者没有)的发明,因为据说对于某些人有效,就敢推而广之用在任何人身上的处方。
神奇的是,如果有人告诉你一个偏方好使,你大概率会相信,而且不去思考概率和是否存在幸运者偏差这个问题。
但是如果你在某宝上看好一件衣服,买家秀有那么一两个不入眼的极品出现,你就会立马断定这件衣服不好,也不去想是不是买家自身条件、拍摄水平等问题导致的效果不佳。
而且最要命的是,偏方不仅仅是平时头疼脑热的“特效药”,还是危在旦夕、命不久矣的病人的救命稻草。
相信很多人都在小县城的电线杆子上看见过各种治疗不治之症的特效药的小广告。
治疗白癜风、牛皮癣、不孕不育和各种癌症的小广告就是人们“崇古”的另一种表现。
现代医疗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他们寄希望于古人的智慧及偏门的神秘力量。
知识盲区和对未知区域的向往,使我们暂时丧失了基本判断力。
一些走投无路的人,把希望放在了这些偏方上面,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侥幸心理去试一试,但是效果,不言而喻。
当然,我们不能矫枉过正,不能一味地说所有古人留下的东西都不好。
但是至少在面对各种偏方的使用的时候,需要有一些判断力和理智。
在医学已经如此进步的今天, 尽可能不要拿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去冒险,选择那些主流靠谱的治疗方法, 是对自己和家人最大的负责。
- End -
药物是协助人们战胜疾病的武器,目前我们所使用的药物,有西药和中药两个大类,其中西药基本靠人工合成萃取,中药来自世间万物,经各种炮制手段制作完成。植物、动物、矿物,占了中草药的绝大多数。
但你可知道,从古到今,我们所使用的一些中药、中成药里,含有人或动物的排泄物,也就是“粪便”。粪便入药疗疾祛病,它们有的是方剂的主药,有的是中成药不可或缺的部分,有的成为地理标志产物,刷新了现代人的认知。
人们观念中,无论何种排泄物,都是脏、污、秽的代名词,要么弃之不用,要么在乡下成为肥料。但如果粪便还能入药,再经历一次人体吸收、治病的“奇幻之旅”,可能会转不过弯来。用现代医学眼光看,这是“变废为宝”还是“愚昧无知”?
先把8味由粪便制成的中药、中成药亮亮相:
1、蚕砂——蚕宝宝的粪便。
养蚕是一些地方主要经济来源,很多小学生有过养蚕的经历,那么,蚕所排泄的粪便,干燥后就可入药,叫“蚕砂”。
蚕砂味甘、性温,归脾、胃、肝经。《本草纲目》记载功效有祛风燥湿,和胃定痛活血等。有的地方专门收集蚕砂,掺入枕头里,作为安眠、明目、清肝的良药。
清代防治霍乱,专门用蚕砂配制了“蚕矢汤”,近现代用蚕砂与陈皮、竹茹配伍,治风寒感冒。
2、夜明砂——蝙蝠的粪便。
蝙蝠又叫天鼠,粪便别称“天鼠屎”,古代还有石肝、黑砂星等名称。据《本草纲目》记载,与夜明砂有关的验方达14个。
夜明砂味辛、性寒,古人除了用夜明砂治眼病,还用于治面瘫、惊悸、疳积、狐臭等。现代中成药黄连羊肝丸,含有夜明砂成分,不过在2020年版的药典中被移除。
3、望月砂——兔子的粪便。
兔子自从神话中抱上嫦娥这个大腿后,提到月亮就会想起玉兔,望月砂作为兔子粪便的别称,挺贴切的。
望月砂在《本草纲目》有验方7个,其性寒、味辛,古人用于杀虫、治眼病、痔疮等,还用于解毒。现代没有中成药应用望月砂了,但民间有偏方用其治便秘。
4、五灵脂——鼯鼠的粪便。
鼯鼠,是在太行山区多见的动物,又叫寒号鸟。《本草纲目》中记载五灵脂的验方很多,超过30个。
五灵脂,味甘、性温,归肝经,用于治心腹气冷、小儿疳积、女子雪崩、消渴病、疟疾等,用途很广。五灵脂目前仍大量应用于中医临床,如方剂五灵脂散、失笑散,中成药宽中顺气丸、沉香舒气丸、紫金丸等等。
5、鸡矢白——家鸡的粪便。
鸡粪作为粪便类入药,历代医书记载最多,方剂最多,得益于鸡禽最早也最经常与人类相伴,吉庆和祭祀必用鸡禽。
鸡粪味寒、无毒,最早记载鸡粪入药的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肘后备急方》、《金匮要略》、《本草纲目》也有不少验方。
鸡粪用于治消渴病、伤寒、遗尿、中风、破伤风、小儿夜哭等,且要挑选雄鸡粪,白鸡乌骨的最好,鸡粪需阴干入药,配酒服用。
6、六一泥——蚯蚓的粪便。
蚯蚓,很多人不陌生,近期南方多雨,路边常见,而钓友更是熟悉。
蚯蚓的粪便,又叫地龙粪、蚯蚓泥等,其味酸、性寒,古人用来治疗痢疾、无名肿毒、疟疾等,《本草纲目》中记载的验方达22个。
现代,蚯蚓粪主要用于种植,而蚯蚓干,则成为珍贵药材,每公斤价格超280元。
7、人中黄(白)——人的大小便结晶。
现代医院专门和人的排泄物打交道的,主要是检验机构、肛肠/泌尿科。古人称人的大便为还元水、黄龙汤等,久结在厕所里的黄色沉淀物,就是人中黄,用于治疗痢疾、结核病等。而人的小便,凝结在尿缸边上的结晶,为人中白、人尿白,可泻中焦、下焦之火。
现代中成药双料喉风散,里面就有人中白成分。
8、回龙汤——幼童的小便。
幼童的小便,又称童子尿,古人认为,童子尿一般是幼龄4—8岁小孩的小便,是一味药引,可助镇咳、治头痛,有明目润肤的作用。
浙江某地闻名的“童子尿蛋”,是当地的特色美食,而且入选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医古籍浩如烟海,还有很多动物粪便入药的记载,包括苗医、蒙医、藏医等少数民族治病,也有粪便入药的方剂。
能入药的粪便类中药,通常古人会有一个诗意的名字。用现代的目光审视,尤其是从细菌、微生物、卫生等角度,可能中医粪便入药,是“不可理喻”的行为,但这恰恰体现了中医药的集大成和智慧。
要说中医专门挑一些污秽的东西入药,有失偏颇,西方也有类似的“骚操作”,现代比如昂贵的饮品、用麝香猫排泄物制成的“猫屎咖啡”,不少人还念念不忘。
不得不提的是《本草纲目》,有人认为它记载了“大量糟粕”,这可能是曲解了李时珍的本意了。他撰写该书的目的,是把当时已知的所有说法、做法、用法都记下来,尽量不遗漏,功用待后人完善或评价。只不过近现代重新编撰《本草纲目》,删除了一些被认为是过时、谬误的记载。实话说,《本草纲目》更像是李时珍留给后人难得的“百科全书”。
各类粪便入药,古人不知其意,但知道其管用,所以不吝使用。现代看来,可能是运用了“细菌”的力量,即肠道益生菌,让菌群保持适当的数量,成为健康的助推。但粪便中含有大量沙门氏菌、隐球菌、病毒,处理不好,使用不当,有感染、加重病情的风险。
图1 鹅绒
鹅绒多被用于填充到某些东西里面后保暖,鹅绒被、鹅绒羽绒服等。 在各种保暖材料中无可否认羽绒是最为优越,全因它松软之结构及可以摺得极为细小,但羽绒之质素十分参差,只有优质羽绒才拥有这些优点。因此,mont-bell 特别选用产自北美洲的 590 及 650 级鹅绒,并经过严格之清洗、消毒、及挑选等工序才进行成品生产,以确保其羽绒制品之保温力比其他为强,及有不俗之防潮性。羽绒之规格是以其填充能力来表示,以一盎司之羽绒能填满多少立方寸为计算,一般常用在 300-500 之间,而 650 级已是极品中之极品。
(一)、羽绒分类
羽绒分为绒和毛片,绒主要指鹅肚皮下的那片毛绒,毛片则会带一些梗。羽绒的种类和篷松度也是一个因素,目前的市面上的羽绒材料主要是鸭绒和鹅绒。以前没有细分,都是羽绒,现在分为白鹅绒、白鸭绒、灰鸭绒和黑鸭绒四个品种。
图2 鹅毛片
最好的是白鹅绒(WGD),其次是灰鹅绒(GGD),再次是白鸭绒(WDD)和灰鸭绒(GDD)。它们之间主要的区别就是颜色。当然还有鹅绒要优于鸭绒。白鹅绒有两方面优点:由于是白色,可广泛用于浅色的面料,不透色;纤维组织细、软、长、特别是纤维长的优点使膨松度更好,保暖性更佳。而鸭绒由于纤维短,相对容易板结,影响保暖性。
从04年5月1日开始中国市场采用新的《羽绒羽毛》规范,新规范中以“绒子含量”替代了“含绒量”。 白鸭绒与灰鸭绒之间主要的区别就是颜色。 白鹅绒有两方面优点:由于是白色,可广泛用于面料是浅色的羽绒被和羽绒服,不透色;纤维组织细、软、长、特别是纤维长的优点使膨松度更好,保暖性更佳。
(二)、鹅绒与鸭绒区别
1、气味对比
我们知道,鸭子属于杂食性动物,不论粗饲料或青饲料,还是昆虫、蚯蚓、鱼虾等都可作为鸭的食物。由于食物中含有脂肪多,因此鸭绒的油脂含量较多,普遍带有一种腥臊味,业内称为“脂肪腥”或者“鸭狐臭”。
鹅的饲料以植物性为主,一般的野草和水生植物都可供鹅食用。故鹅绒油脂含量少,几乎没有异味气味,一直都是鹅绒与鸭绒对比的焦点,但某些说法“鸭绒比鹅绒异味重”是不对的。中国羽绒工业协会秘书长姚小蔓认为:“鹅绒、鸭绒的生产加工过程都是一样的,符合标准的鹅绒、鸭绒都是无味、无害的,而有异味的鹅绒、鸭绒都是不符合标准的。”
2、蓬松度对比
在国家的监督抽查中,对不同地区、产地的羽绒含量为90%左右的鹅、鸭绒进行了理化检测,结果表明,鹅绒绒朵稍大,蓬松度比鸭绒的略高,但保暖性能相差不大,而其他各项指标均差异不大。
无论是鹅绒还是鸭绒,影响羽绒的蓬松度的因素很多,在含绒量相同的条件下:羽绒中的绒朵与绒丝的比例高低会影响羽绒的蓬松度高低。羽绒中的绒朵比例越高,蓬松度就越好,羽绒的质量也越好,反之,羽绒中的绒丝比例越高其蓬松度就越差。羽绒中的绒朵大小也会影响羽绒的蓬松度高低。绒朵越大,蓬松度越高,反之绒朵越小蓬松度也降低,羽绒质量也就差。羽绒中的水分率,即干燥程度,也会对蓬松度带来影响,比较干燥的羽绒总比不太干燥的羽绒蓬松度要好。羽绒的耗氧指数的高低也会对羽绒的蓬松度产生影响。从上述4个因素分析,不能简单地认为鹅绒比鸭绒好,关键取决于所采购的鹅绒与鸭绒的羽毛质量,其次要看对鹅绒与鸭绒在加工过程中的工艺流程,以及质量控制的手段。
3、鹅、鸭绒制品对比
羽绒又分为鸭绒和鹅绒,同等条件下鹅绒的保暖程度稍高于鸭绒。羽绒主要有3个性能指标:第1个指标是填充重量,比如400克鹅绒睡袋,1100克鸭绒睡袋,这个重量不是说睡袋重量,而是指填充羽绒的净重量;第2个指标是含绒量,羽绒是由羽片和绒组成的,羽片有支撑作用,保暖主要来自细绒。含绒量用百分比表示,如80绒表示100重量单位中绒的含量是80单位。鸭绒一般最高含绒量在85到90,鹅绒的含绒量可达90到95;第3个指标是绒的膨胀度,膨胀度(Fill power)是指一盎司羽绒在68.4克压力下有多少立方英寸,羽绒的膨胀度越高,绒的保暖性能越好。一般国产鸭绒的膨胀度在450左右,国产鹅绒的膨胀度从450到600。美国进口的安第斯山地鹅绒含绒量可达95左右,膨胀度最高达到700到800。”
“就保暖来讲肯定是鹅绒好于鸭绒,因为保暖的原理大家也知道,主要是看固定空气的量,就是越蓬松越厚的东西越保暖。羽绒也是一样,因为羽绒的结构所以羽绒纤维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固定空气量的多少。一般来讲鹅绒纤维的体积要大于鸭绒纤维,固定空气量也大于鸭绒纤维,所以自然比鸭绒保暖。大家可以上市面上看一下1500G鸭绒极限温度最多—29度。而1500G鹅绒极限温度最少—40度。
(三)、如何选购
图3 精选鹅绒
1.好的鹅绒,颜色洁白。
2.好的鹅绒摸起来没有硬物,硬物我指的是羽绒的中间白色的那个东西,有的商人回把大的羽毛粉碎后出售。
3.在 手里拿一把,会有感觉到热。
4.你一闻他有淡淡的味道.那个味道是大鹅身上的,这一条你不用全信,有的有味道,有的没有。
(四)、产量方法
在每只鹅的日粮中添加研细的硫磺0.9克,蚕沙1.5克,土茯苓0.6克,促生素0.9克,可提前15天拔绒。
在每次拔鹅绒后立即给其肌注维生素B12,每天注射1次,每次用半支,连用4次,对促使鹅绒生长有明显作用。
在拔鹅绒后用50度的白酒或姜汁涂擦鹅身,每天涂1次,连涂3天,可提高鹅的羽绒产量。
用10%的羽毛粉、5%的骨粉、4%的鱼粉、20%的黄豆粉、20%的玉米粉、0.2%的氨基酸、0.8%的多维素、25%的松针粉、15%的槐叶粉喂鹅,可增加鹅的羽绒产量。
(五)、鹅的活体拔毛技术
图4 鹅活体拔毛
1、拔毛前准备:拔毛前几天抽检几只鹅,看有无血管毛,如果绝大多数羽毛的毛根已经干枯,容易拔下,表明已发育成熟,即可拔毛,否则要推迟一段时间再拔。拔毛前一天晚上停止喂料和给饮。鹅羽脏污的,应在拔毛前几个小时让鹅下水洗浴。拔毛前10分钟左右,给每只鹅灌服中度白酒10~12毫升,或者拔毛前15天使用脱毛药可以使拔毛变得更容易。拔毛应于干燥的晴天,在干净的室内拔毛,事先准备好镊子、红药水、脱脂棉花,以备拔破皮肤时消毒使用。
2、拔毛季节:种鹅到夏季一般都停产换毛,必须在停产后还没有换毛之前抓紧进行活体拔毛,直到下一次开产前1个月左右,可拔毛3-4次,而且对种鹅进行活体拔毛,还是降低种鹅饲养成本,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
3、操作方法:鹅的胸部、腹部、体侧和尾根是拔毛的主要部位,其次是颈下和背部,翼羽和尾羽不宜拔。拔毛者坐在凳子上,把鹅身翻转过来平放在两腿上,并用两腿夹住鹅头颈和双翅,一手按压鹅皮,一手拔毛。拔毛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片毛和绒朵一起拔,另一种是先拔片毛后拔绒朵,片毛与绒朵分开存放。先拔黑头或灰头有色毛绒,再拔白色毛绒。拔毛顺序依次是颈下部、胸部、腹部。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羽绒,一排挨一排,一小撮一小撮地往下拔。手指紧贴皮肤毛根,每次拔毛2~4根,不能贪多。胸腹部羽毛拔完后,再拔体侧、腿侧、肩部和背部的羽毛。装袋时保持绒朵的自然弹性,不要揉搓。
4、注意事项:防止将毛拔断。拔破皮肤时,立即用红药水或紫药水涂擦伤处,防止感染。刚拔完毛的鹅不能放入未拔毛的鹅群中。血管毛较多的鹅不要拔毛,少量血管毛应避开不拔。少数鹅在拔片毛时会出现毛根部带肉质的现象,应放慢拔毛速度。若是大部分带有肉质,表明鹅营养不良,应暂停拔毛。体弱多病、营养不良的老鹅(4岁以上)不应拔毛。
5、拔毛后的管理:鹅拔毛后必须加强饲养管理。拔毛后3天内不要在烈日下放牧,7天内不能让鹅下水或淋雨。应把鹅养在预先准备好的圈舍内。圈舍要求背风保暖,光线较弱,地面干燥清洁,铺有干净柔软的垫草。每天除供应充足的优质青绿饲料和饮水外,每只鹅还要补喂配合饲料150~180克,增加含硫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供应,促进鹅恢复健康和羽毛的生长。
图5 鹅羽毛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更多养鹅咨询,敬请关注本媒体号,或直接搜索“西洼禽业鹅苗繁育基地”,更多的养鹅技术,鹅业信息内容,赶紧关注吧!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