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都说有味道的女人,才容易让男人上瘾,可事实上,并不是每种味道男人都喜欢。
朱朱前两天悄悄跑过来问我:“郭老师,你说下面有味儿到底是哪种妇科病啊?”
“啊?什么味儿啊?”
“前几天我跟男票亲热的时候,感觉他那天很敷衍,匆匆就了事了,没有平时那么激情了。后来在我的反复追问下,他才支支吾吾的告诉我,我下面有味道,搞的人不是太有性致。555555~”
其实,“下面有味儿”这个问题应该困扰了很多女性,我经常被问到
“郭老师,我总觉得自己下身有异味,到底是怎么回事?”
“郭老师,我总感觉下面味道怪怪的,我是不是得了妇科炎症啊?”
在很多小说里,都会把女性的体味描述成各种体香,有花香、果香还有淡淡的奶油香,哈哈,看了之后总让人忍不住想吃一口。而以体香闻名的美女,恐怕是乾隆的“香妃”莫属了。不过香妃的体香到底是与生俱来的,还是通过使用了各种香料所产生的香味,目前说法不一,也很难下结论。不过在当代,狐臭倒是不少见,体香似乎只是存在于传说中。
下面正常的味道应该是什么样的
阴道内并不是一个无菌的环境,而是多种细菌共同生长的复杂地带。在这个复杂地带里,有一个特殊的菌种,也是对维持阴道健康非常重要的菌种就是乳杆菌。在正常情况下,阴道内的微生物以乳杆菌为优势菌,它可以使阴道内的PH值维持为弱酸性,同时还能够抑制或者杀灭其他致病微生物,在阴道内起到防御感染的作用。
听到乳杆菌很所人觉得“咦,这个名字好熟悉啊,好像在哪听过啊?”哈哈,就是我们常喝的酸奶啊,很多酸奶广告里都有提到乳杆菌啊。所以想知道下面正常的味道应该是什么样的,最形象的比喻应该就是酸奶的味道了。
咦~以后再也不想喝酸奶了~
所以说正常情况下,女性的阴道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味道的,有些酸酸的味道也属于正常。除了酸奶味以外,还有些味道也并不代表是妇科病。
尿骚味
其实除了白带异常可能会导致下面异味,还有一些女性的异味可能是由于尿液所导致的,尤其是在有尿失禁的女性,有的时候在咳嗽或者大笑以后,就会有少许的尿液漏出来,时间一长,内裤上也会留下明显的异味。
另外,在夏天,由于外阴局部的汗腺分泌,混合着阴道和肛门的细菌,如果没有及时更换内裤,这些细菌也会发酵产生异味。
血腥味
在女性月经期,经血本身会有比较明显的血腥味,如果在经期,吃了一些像大葱、大蒜这些刺激性的食物,或者卫生巾没有及时更换,也会导致经期异味变的明显。尤其是夏天的时候,有时从一个女孩子身边过,就能闻出来“大姨妈”的味道。
到底哪些味道才算异味呢?这些异味都是由哪些妇科病引起的呢?
鱼腥味
这种味道应该是所有阴道异味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了,往往是由于细菌性阴道病所引起的。当患有细菌性阴道病时,厌氧菌会产生胺类物质(尸胺、腐胺、三甲胺),这些胺类物质闻起来的味道就像夏天发臭的咸鱼一样,是一股鱼腥臭味。有些人会说,那我每天都冲洗,洗的干干净净,为什么还是会有这种味道?哈哈哈,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可能就是跟频繁性交和反复的阴道灌洗有关,你洗的越多,可能就越臭。
腐臭味
一提到腐臭,首先就让人想到尸体,好可怕。有了这种味道,男票还有“性致”那得是有多饥渴啊。这种腐臭味往往是由滴虫阴道炎所造成的,当感染滴虫时,滴虫可以无氧酵解碳水化合物,就会产生腐臭的气味。除了有这种异味,患者还可能会有外阴瘙痒、阴道烧灼感以及性交痛等不适。
恶臭味
如果这个异味已经发展到恶臭,那就要警惕了,因为除了妇科炎症可能会出现异味,妇科恶性肿瘤一样也会产生异味。我记得我实习的时候,带我的教授曾经说过“宫颈癌的病人最惨了,不仅自己惨,家里人也惨,到了晚期,整个房间都是一股恶臭,一般我们查房从走廊一走,就知道哪个房间住了晚期宫颈癌的病人。”正是教授的这句话,让我对宫颈癌的味道至今印象深刻。
发现异味怎么办
导致下面异味的原因多种多样,所以当发现异味的时候,不用害羞,也不要盲目的洗洗洗或者塞塞塞,而是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分析导致异味的原因,再采取针对性的治疗。避免由于乱洗、乱塞导致问题更加严重。
有味道的女人不可怕,有味道的女人也可以让男人更加着迷!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哈哈哈哈~#清风计划#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并非每个女性,在你身边走过的时候,都会给你带来一阵香风,让你心旷神怡。有的女性在你身边,带来的却是生物炸弹一样的臭味儿,这有可能是什么原因?
1、妇科疾病。由于特殊的生理构造,女人一旦得了这些妇科病,就会经常散发臭味,这种味道在男人闻起来是特别明显的。
2、狐臭。这种现象恐怕大家并不奇怪,很多男人都有这种病,个别女人身上也有这种味道,闻起来特别恶心,但是她本人可能是闻不到的,或许是女人喜欢擦胭抹粉,会把这种味道遮掩起来,但是在夏天,往往还是令人很反感。
3、臭脚丫子。脚臭在男人里面很普遍,女人里面很少,但也不是没有,这和运不运动没有关系,是天生的,我们同事的爱人就有这样的,有一回我们几个一起上他们家去吃饭,刚吃到一半的时候,这位同事的妻子就回来了,当她在客厅把鞋一脱的时候,在客厅吃饭的我们立马谁都不饿了。
4、不讲卫生,应该说不讲卫生的女生不是很多,或者说特别特别少,但个别的也有,由于长时间不爱洗衣服,身上就有些汗味,但并不是特别丑。
还有一种情况可能是患有口臭,即使是女性,也有不注意卫生的。尤其是有些年龄比较大的女性,从来不刷牙。曾经我们有一位病人的婆婆,她只要张口说话,在她旁边的人基本上都无法呼吸。
臭味,各有各的不同,每一种臭味都有它独特的地方,但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难闻”!相信没有一个人希望自己身上臭烘烘的,不仅会影响社交,也会让自己心里自卑。人刚出生时身上并没有臭味,臭味到底是哪里来的?有什么解决办法?
第一种臭——老人臭
它像一种发霉、腐朽的味道,又像是铁锈的味道,总之不太好闻。有的老人为了掩盖身上的味道偷偷涂香水,理由让人心酸,原来是她的子女嫌弃她有老人味,每次一来她的房间就会皱鼻子,让她感觉伤自尊。
或许还会有人在心底里暗自吐槽,这老人一点都不爱干净,平时都不知道洗澡。其实大家误会了,很多异味并不是没有洗澡。
老人臭是哪里来的?
人体会散发2-壬烯醛,年轻时代谢旺盛,这种物质很容易被清除,而到了老年期代谢减慢,这种物质浓度变高,味道就会很难闻。再者,老年人比较年轻人,他们身上的确更容易有异味。
可能有人不理解,老年人油脂分泌减少,平时也没什么活动量,哪里来的臭味呢?衰老后皮肤失去弹性,产生很多皱纹,皱纹里会堆积油脂、灰尘,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味道。
有的老人肠胃有问题,经常打嗝反酸,异味会从口腔中冒出来,而有前列腺、尿路感染的老人,产生的排泄物也会有异味。几种味道混合在一起,闻起来就比较怪了。
自己闻不出老人臭,如何分辨?
不能保证每天一次或一周三至四次的洗澡频率;
有肝病、糖尿病、皮肤病、尿毒症等疾病;
房间背阴,床褥很少换洗、晾晒;
枕头套、被套上有“老油”;
家人不愿意进自己的房间;
以上五条占了其中两条,身上有老人臭的概率很高,也可以找自己信任的人,在身上或房间里闻一闻,有的话及时告知自己,然后做出改变。
第二种臭——狐臭
这种臭一般出现在年轻人身上,尤其是夏天,胳膊一抬周围的人都要往后退三步。很多人因为狐臭这个问题自卑,不敢穿短袖,天天喷香水,到处找治疗方法。不仅患者会自卑,社会对狐臭的接受度也很低,毕竟没有人希望自己身边天天有臭味。
其实每个人都会淌汗,有的人出汗还特别多,先不要为自己狐臭感到自卑,因为这是基因的正常表现,而那些没有狐臭的人,才是突变基因的携带者。只不过随着现代文明发展,人们逐渐重视个人形象,受不了狐臭这个味道。
狐臭患者的味道程度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凑近了才能闻到,有的人经过旁边就能闻到,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别,是因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出汗量、饮食结构不一样,如果平时喜欢吃肉,又特别喜欢运动,味道会更重一点。
第三种臭——月经臭
女性月经期身上也容易有臭味,这个味道来源就是月经。经血本来就有血腥味,再加上闷热、出汗、妇科病等因素影响,身上的味道就会变得难闻。通常自己不会闻到,但是身边人能味道。
从月经味道上也能看出身体是否健康,如果是淡淡的血腥味,或者什么闻到都没有,说明身体比较健康,如果在腥味里还混杂着臭味,可能和卫生巾更换不及时有关。
如果卫生巾按时更换后还有味道,可能和阴道炎、盆腔炎等疾病有关,另外,闻到酸酸的味道也要重视,最好在月经结束后找个时间做妇科检查,查看子宫状况,有问题及时调理。
体臭的人别怕,有解决方法
老人臭——洗澡,注意个人卫生
控制慢性病,按时吃药。有皮肤病要涂抹药膏,积极治疗。加强个人卫生,自己洗或找子女和护工帮忙,重点清洗褶皱、大汗腺分布的位置,最好用搓灰布搓一搓,促进皮肤代谢。改善饮食,不要吃太多大蒜、韭菜、洋葱。排尿排便后及时用水冲洗臀部,保证没有异味残留。
狐臭——手术,切断臭味源头
勤洗澡、换衣服,出汗后的衣服不要继续穿着,尽量选择宽松、浅色、透气的衣服。天热时避免高强度运动,减少身体出汗。少吃煎炸、油腻的食物,保持清淡的饮食。腋下有汗时可以用灭菌剂,防止滋生细菌。以上方法只适合轻度狐臭患者,如果情况很严重,建议做手术切除腋窝汗腺。
月经臭——治疗,改善妇科问题
量多的时候增加更换卫生巾的频率,不要超长待机,也可尝试卫生棉条、月经杯等卫生物品,可减少闷热防止异味过重。穿宽松轻便的内裤和外裤,少穿牛仔裤。有妇科炎症的女性不要拖延治疗,及时咨询医生改善症状。月经期每天洗澡,保持清洁才能减少味道。
文中说到的三种臭,你最不能忍受哪一种?其实不管是哪一种,离不开疾病、卫生、衰老三个因素,衰老我们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加强卫生,治疗疾病,相信能做好这两点,臭味会减少。
参考资料:
[1]人老了,是不是真的会有“老人味”?·健康时报.2021-10-02
[2]女明星有狐臭被吐槽?!汗臭VS狐臭,哪种更臭?·健康之路官方.2022-06-13
[3]大姨妈太烦人了!这些知识都不了解,还想做女神?·科普中国.2018-03-08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